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9章 教书育人!

书名: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2

魏延吃了一顿黄舞蝶准备的饭之后,带着军校祭酒的名头开开心心的走了!

真应了那句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黄舞蝶也从这天开始不再出现在马谡面前,只是马谡的日常生活却多了一个人照顾。

马谡却顾不得这些许多,他的陇右三年规划,还等着他来安排。

他的三年发展规划中,总共分了四个部分:识字率、耕具改革、军校、练兵!

其中识字率他已经跟魏延他们解释过,无非就是用科举出来的人才去教导百姓,让百姓都能认识一些字,至于教材,他也不打算用现在流行的那些经史之类的书籍,那些书籍并不是适合开蒙!

他打算等过几天,再亲自编写一些开蒙的书出来,比如百家姓就是很好的开蒙书籍!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编写三字经,重点是三字经的内容贯穿了整个华夏历史,他总不能把后面的历史也给编进去吧?

至于农具改革,则是在考虑到目前陇右的农业发展形势而想出来的办法。

农业马谡懂得不多,可是他却知道“精耕细作”四个字,在同等的种子和田地中,要想增加亩产量,精细化的耕种就必不可少,他记得新华夏成立后的一个数据,甘肃在新华夏建国之后的小麦亩产只有500多斤,相当于三国时期,亩产三石多一点,比如今的小麦亩产要翻了三倍多!

而就是这500多斤的小麦亩产在新华夏的小麦种植区中,却排名最后!

这500多斤的亩产却也是甘肃农民精心伺候庄稼的结果!

要知道三国时期的甘肃陕北一带,并不像后世的那一带地区是黄土高坡!

而是水草丰盛之地,汉武帝曾在甘肃等地大力开展军屯,得粮无数!

所以马谡要做的就是要做农业的科学分析,改良耕具!

说起改良耕具,那就不能不提曲辕犁这个只要穿越回唐朝之前必然要发明的耕具!

如今三国农民使用的基本上就是直辕犁。需要两个人一起使用,而且犁出来的地深度也不够,但是曲辕犁则不同,一个人就能使用,而且犁出来的地更加深,更加适合小麦的种植!

作为一个扑街写手,纵然不知道曲辕犁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图纸总是见过的。

马谡打算将曲辕犁的图纸给画出来,交给木匠打制出来,再交给老百姓使用,另外再挑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让他们来总结耕种的经验,让整个陇右的百姓学习。

这是耕具的改革。

至于军校和练兵,其实是一件事。

马谡打算在新兵营开军校的原因就是这个,将所有的新兵都当成未来领兵的将军来进行教育!不管以后能不能从中有人能脱颖而出,至少蜀汉的中下层军官是能保证了!

他跟魏延说自己要当政委也不是胡说的,他是真心想在陇右的新兵中搞出一套政治委员的制度,后世新华夏的那支让整个世界颤抖的军队告诉马谡,加强思想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大汉政委未必不能成为如同大汉使者一样的怪物存在!

不过这些事说起来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做成的事,距离军校修好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马谡刚好除了科举和耕具改革的事!

上一次科举之后,马谡录用了段敬等七十一人,其中真正用上的也不过就是段敬等寥寥数人而已,其他人大都处于赋闲的状态,这一次,正好可以用上!

马谡立刻下令,将上一次科举中举的成员全部召集到都督府,就是原来的太守府。

段敬这些本来就身有职司的自然没来,其他的五十六人却都到齐了。

这五十六人中,马谡还看到了一个熟人,庞百!

此人当日在科举中与段敬并为头名,可在马谡与世家争斗的时候,暧昧不清,结果被马谡闲置,没想到今日也来了。

不过马谡却没有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一个人才而已,又不是诸葛亮,似乎也没什么可重视的!

“诸位,多日不见,诸位可还好啊?”马谡笑眯眯的说了自己的开场白。

“托都督的福,我等都好。”在庞百的带领下,五十六名举子齐齐向马谡行礼。

如今的马谡却不是当日的马谡,如今谁不知道马谡靠着一张嘴就为大汉说来了两郡之地!真正的能物理输出,又能嘴炮攻击。

众举子对马谡难免要恭敬一些。

马谡轻声笑道:“诸位既然过的好,那我就放心了,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拜托诸位!”

庞百朗声说道:“都督客气了,有何事只管吩咐便是!”

马谡点了点头:“我有意请诸位帮我教化百姓,教百姓识字,不知诸位可否愿意?”

庞百一愣,其他的举子也纷纷开始窃窃私语。

“让我们去教那些泥腿子?那怎么行?”

“就是啊,那些泥腿子如何能认识字?都督这怕不是疯了吧?”

“读书识字这种事,只有我等世家子弟才能学习,那些泥腿子凭啥?”

这些议论声丝毫没有避讳马谡,全都传进了马谡的耳朵里。

马谡知道此事绝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却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之难,自己不过开了一个头,底下这些举子就如此不以为然。

马谡面色一沉,冷声说道:“诸位,可是认为此事不妥?”

他拉下脸来这么一问,举子们纷纷噤若寒蝉,不敢与马谡正面对狙,可各自脸上的表情却很明显的告诉马谡,此事不可行!

庞百却若有所思,他虽然中举之后,被马谡封为屯田令,协助段敬的工作,可就是因为与世家牵连太深,在屯田府中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也不过就是负责一些书吏的工作,这让庞百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随着马谡的地位上升,他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想要在马谡这里得上一些好处,那就只有顺着他来。

却见庞百笑道:“管仲曾言,仓禀足而知礼仪,如今我陇右行摊丁入亩之策,正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之境,都督此举,百深以为然!”

马谡一愣,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后面是不是还差一句,此战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