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没错,大明本来就这样!

作者:可乐肠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0章 大鱼

书名:我没错,大明本来就这样! 作者:可乐肠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4

日子一天天过,自阜成门爆炸发生之后,京师竟然就这么离奇的安静了下来。

没有百姓预料中的抄家灭门,也没有百官预想的天地色变,一切都仿佛没有发生过。

“那个赵诺,他们去翠微山几日了?”

“禀阁老,已经有七日了。”

躺在躺椅上的严嵩微微点了点头,严嵩上次去了趟保国观后就一直在床上躺着,今天方能下地。

“徐家差不多该有动静了,这两日要格外注意。”

“是。”

就在严嵩跟吴管家谈话间。

一个个驿卒腰跨骏马自永定门入外城,后自正阳门入内城,直奔位于内城徐家而去。

“六百里加急递报,军民人等,一律让行!”

“八百里加急递报,军民人等,一律让行!”

“……”

很快,书吏抱着一摞摞公函快步走进内阁值庐。

“阁老,泰州、临江、南中急报。”

还没等那书吏喘口气,便又有一书吏抱着公函跑了进来。

“阁老,山阴、雒阳急报。”

两名书吏手忙脚乱的拆起公函,不过公函上却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是今岁米价异动,海上有倭人作乱云云,决计称不上是大事。

直到将公函翻到最后一页。

书吏们这才发现,在每份公函后面都附着一封给徐阶的书信。

这是大明官员的常用手法,找一份无关紧要的公函走加急驿报,而后在公函后面附一封私信,驿站看似送的是公函,实则送的是这封私信。

“阁老,都是信。”

书吏一头雾水的举着信,看向徐阶。

徐阶却像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幕似的,兀自阖上双眼,长叹了口气,而后看都没看,直接将这些书信一股脑的丢进了不远处的火盆中焚化。

“阁老,信……”

书吏本想提醒徐阶,见徐阶不做声,声音也跟着小了下去。

火盆中,信封最先被焚化,露出里面的信纸。

每封信里都只写了两个字。

“放人。”

良久之后,心力交瘁的徐阶这才睁开眼睛,无力的吩咐道:“持我手令,去顺天府,叫他们放人!”

“喏。”

那书吏得令而去,可没过多久,便去而复返,站在徐阶面前低声道:“阁,阁老,那二人犯,说您不去,他们就不走,叫您去放……”

“嘭——!”

徐阶一巴掌重重拍在书案上,愤然站起身来,吓得书吏原地打了个寒颤,只不过徐阶的气势很快便萎了下去,无力的摆摆手道:“备轿。”

“是……是。”

内阁首辅徐阶亲自下令释放两名囚犯,那两名囚犯不肯走就算了,还胆敢要求徐阁老亲自去请,最离谱的是徐阶还真就准备去请了。

那传令的书吏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现在还躺在家里的床上呢。

……

顺天府后衙。

院子里所有书吏、官员都已经被提前驱散,空荡荡的院子里,只坐着徐阶一人,在徐阶面前的茶几上,还摆着三盏热茶。

很快,一老一少,两个身穿囚服儒生,衣衫褴褛的自顺天府大牢走来。

被一门栓打晕又关了数日的钱行阴沉着脸,盯着徐阶。

徐阶脸上浮现出些许愧疚,兀自起身朝钱行拱了拱手。

“绪山先生,事出紧急,徐某只能便宜行事,还请绪山先生见谅,日后咱们还需勠力……”

“啪——!”

已经走到徐阶面前的钱行没有说话。

不待徐阶说完,抄起一盏茶,便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茶盏摔得粉碎,一时间,杂着瓷片的茶汤四处飞溅,有几滴甚至直接溅到了徐阶的脸上。

“徐华亭,我再最后问你一遍,先生的圣名,你到底还管不管,迟飞甲这几个人,你究竟还杀不杀?”

徐阶无力的点了点头,得到肯定答复的钱行这才稍见和颜。

“走!”

徐阶还在怅然若失时,钱行已经拉着何心隐,大步离开了顺天府衙。

望着空荡荡的后衙。

徐阶突然感觉到一股由内而外的疲惫感,两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狗!狗!狗啊!”

“只知道咬人的疯狗!”

听到叫骂声的书吏赶忙跑了出来宽慰躺在椅子上抽风的徐阶。

“阁老息怒,阁老息怒啊!”

“狗啊!我两千年圣教怎么就只剩下了这么几条只会咬人的疯狗!为什么不管家事国事,总是谁干的越多,受的委屈越大?!”

书吏不明就里,不知该如何宽慰,连忙岔开话题,追问道:“阁老,大理寺那边来函问阁部,寺卿邱顺出缺已久,是否要棘署票拟推荐人选?”

“还拟什么人选?!左少卿兼领本部事,继续会审,还是那三款罪!”

……

这些加急奏本入城时动静很大,蹲在路边数就是了。

当夜,吴管家便将所得的数字报给了严嵩。

“阁老,今日内阁、徐家合计共得急报一十七封,看这阵势,后面应该还有。”

自罢官两年以来,严嵩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意。

“我道是这何心隐哪来的这么大本事,能让猪油蒙了那崂山道士的心,不信太上道君改信心学,原来是钱绪山豢的死士……”

两年前,宫中有道士蓝道行,借扶乩狡称严嵩为奸臣。

当时嘉靖正苦于严世蕃的装傻充愣,这件事也就成了严嵩罢相的导火索。

豢养死士,是件很繁琐的事情,徐阶素来恭顺不可能有这个余力,突然冒出来的这个蓝道行,定然是其他人帮着徐阶豢养的。

这说明徐阶背后不止有裕王府的那批人,至少还有另一股有能力豢养死士的力量,可严嵩查来查去,只能查到何心隐,其余所有线索至此全数中断。

何心隐没本事布这么大的局,更不可能调动这么多人来营救。

放眼当今天下,能同时炸出这么多条大鱼的人里,只有钱行有刺杀严嵩的胆子。

“阁老,您怎会料到徐阶如此行事?”

严嵩摇了摇头,道:“我尚且拦不住昏了头的严世蕃,他徐阶又哪来的本事拦住昏了头的钱绪山?”

“他要是不拦呢?”

“那就让钱绪山杀我,咱们严家先出殡,等严家出完殡就是徐家出殡,倒是便宜了干白事的。”

言及至此,严嵩的声音顿了顿,对吴管家吩咐道:“找人拟一个本,就说老夫想入宫问安,不要走通政司直接送到司礼监去。”

吴管家躬身称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