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没错,大明本来就这样!

作者:可乐肠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章 天家隐疾

书名:我没错,大明本来就这样! 作者:可乐肠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4

嘉靖一朝,是自东厂成立以来唯一被锦衣卫所压制的朝代。

不仅仅是因为陆炳与嘉靖是一奶同胞。

同样也有天子的个人考量。

大明天子用宦官,用的便是宦官无子无嗣,故而其忠。

但嘉靖自继位以来,看到的事情并非如此,他发现宦官也是人,也在为自己考量,堂兄生前宠信的八虎,在武宗驾崩之后,并没有承袭堂兄的遗志。

像是张永等人,反倒是配合杨廷和、张太后伏擒了武宗留下的边将江彬。

江彬是否该杀,嘉靖并不关心,但张永这些人的行为在嘉靖看来,就是不忠。

当太监不再绝对忠心,这样一群可以常伴君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引起了嘉靖的警觉与反感,更何况他还险些死在这些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宫人手中,这四十余年,他平等的歧视除黄锦之外的所有宦官。

听到无逸殿内传出的旨意。

早就已经眼冒金星的陈洪险些昏厥过去,最后被两名小宦官抬出了西苑。

“老祖宗,您多保重,小的们只能送到这儿了。”

陈洪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西苑宦官的难处。

两名小宦官逃也似的小跑回西苑,就在陈洪想要歇会再爬回家时,突然被人从地上搀了起来。

“公公辛苦了,恩师叫我来接您。”

陈洪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从眼前的群星璀璨中辨认出眼前这人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永明后,顿时热泪盈眶。

“张部院?”

“咱家这可都是听了徐阁老的话,听了徐阁老的话啊!”

“在下知道,在下知道。”

空无一人的宫道上,陈洪近乎哽咽的声音若隐若现。

张永明搀着陈洪,自午门出宫,而后爬上马车,直奔陈洪在北安门的私邸去,张永明本想将陈洪送回家就走。

不料刚一进门他便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公公府上在熬制………”

这味道张永明可太清楚不过了。

之前他也找陶仲文求过药,只不过陶仲文没有给他方子,只是给了配了几包。

为了这几包药材,还令陶仲文从他嘴里套出了不少话。

“部院慎言!”

陈洪下意识的便要遮掩。

他本是想说自用的。

只不过还没等说出口,就反应过来,他不应该有这个需求。

思忖再三,陈洪只得朝张永明一拱手道:“此国朝绝密,还望张部院切莫外传。”

“何事?”

张永明惊诧道。

陈洪先是对着身后宫婢摆了摆手道:“你们拿下去熬,我叫之前,任何人不得靠近厅堂。”

“喏!”

众家仆齐退下。

陈洪这才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咱家是替裕王爷熬的。”

今日陈洪已经算是给徐阶递了投名状,也就直接跟张永明透了底。

毕竟分享秘密也是维系关系的方式之一。

“裕王爷?!”

张永明吃了一惊,脸上尽是不解。

“裕王爷才这个年纪,不应该吧?哦,陈公公,在下绝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殿下今年还不到三十,这个年纪确实不对劲……”

陈洪没有在意,继续低声道:“陶神仙离京前,曾为二王请脉。”

“俱与君父同由。”

张永明震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君父也有此症?!”

陈洪皱了皱眉,低声道:“何止是君父,听陶神仙那意思,连睿宗皇帝都有此症,咱家猜,应是从昌化伯家里带来的根。”

提及昌化伯,总算是有了些张永明知道的事情,昌化伯系嘉靖祖母孝惠皇后的生父,孝惠皇后本为宪庙贵妃,结果一口气硬是活到了嘉靖元年,从冷宫老太妃一夜化为太皇太后。

这本是喜事,不过昌化伯一系竟然在嘉靖七年绝了嗣,邵太后三个兄弟没有一个子嗣活到成年,嘉靖强行给邵家过继了一个子嗣才保住了祖母娘家香火。

恰逢‘尽革外戚封’新政,被革封的外戚拿这件事出来说事,要求嘉靖一碗水端平,闹得很大,最后昌化伯还是被停袭了爵位。

可他还是不明白,君父虽然偏居西苑,但还是时常召幸嫔妃,总不会是装样子给外人看吧。

张永明仍旧不解道:“今上有八子五女,按理说,不应该啊。”

“八子五女,时至今日,不就只剩下二王与宁安长公主了吗?”

张永明这才恍然大悟,道:“这病是子嗣易夭啊!”

陈洪愣了下。

“部院以为是什么?”

“没……没什么。”张永明一拍大腿,赶忙岔开了话题,道:“哎呀,现在想来还果真如是,孝庙、武庙患嗣,均是无所出,本朝竟是夭伤了这么多皇子皇女。”

“那陶神仙可有根治之法?”

陈洪又叹了口气,说道:“没法子,陶神仙说这是天意,熬过两代,待到隔世之君嗣位,这病就好了。”

“那要是熬不过去呢?”张永明下意识的追问道。

陈洪突然变了脸色,一本正经的盯着张永明道:“还请部院慎言。”

“事关国本,岂有熬不过去之理?”

说到这里,陈洪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继续道:“昔日二王同冠并出,君父未尝没有考量二王子嗣兴旺与否的意思啊。”

见后面没了瓜吃,张永明这才双手搓着膝盖,笑道:“陈公公,这汤药早年间我也曾用过。”

“只不过……只不过当初陶神仙未曾赐下药方。”

“不知,不知公公可否可否……不吝?”

陈洪这才反应过来。

合着张永明在这等着呢。

“成,咱家这就给张部院写一张。”

说着,陈洪找来纸笔,及至药方写完,张永明再也没有半点留恋,拔腿便走。

“兹事体大,走漏半个字,便是塌天之祸,部院切记切记啊!”

张永明临行前,陈洪拉着张永明的衣摆连声叮嘱,目送张永明欢天喜地的离开了陈家。

……

忙了一宿的吴管家,刚回到相国第,便直接来到了严嵩面前。

“禀阁老,昨晚调锦衣卫的人已经查清了。”

躺椅上的严嵩倏然睁眼,追问道:“谁?”

“刑部尚书,黄光升,嘉靖八年进士。”

“黄光升……”严嵩小声将这个名字嘟囔了一遍,缓缓起身,走到书架旁,找到一部做满批注的《嘉靖八年己丑进士登科录》翻阅起来。

“字明举,受蔡清源业,他怎么也卷进来了?”

想了一会,严嵩突然愣了下,追问道:“保国观那边准备怎么做?”

“明天姑爷准备带着那三个流民去找一个叫迟飞甲的人。”

严嵩闻言,满是褶皱的老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道:“有点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5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