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作者:义凯司令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九十五、广阔天地有作为

书名: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作者:义凯司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3

尼国三年7月初,南方海边。

随我而来的一众人等兴奋地看着眼前的大海,倾听着久违的惊涛拍岸、流风回雪之音,感受着吹拂了数万年的海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在这个方向上抵达海边,因此都很新奇(除了我),大家纷纷猜测这片海同风暴岛是否是同一片海——被我纠正了,风暴岛是另一片,这片海跟海国(现撒丁岛、科西嘉岛)、新严城(现法国马赛)、翡国(现意大利)的海是同一片。

海国大将海波率领的船队业已到达,六月份收到我的命令后,海宁立刻点起全国能动的船队向南出发,一路都未靠岸——没办法,同南方部族的“外交关系”尚未建立,船队无法进行补给。此外,林秉同崔圆、卢杞三位诸侯率领足足千余人随船队而来,正在海上漂着……

收到元汲在岸上发出的烟信号后,一艘大船开始靠岸,很快,在这远离本土、尚未完全摆脱敌意的南方海边,尼国的国王与大司马、左司徒、谏台正卿等一众高官竟在此聚首,而商讨的事情同样重大——渡海南迁!

海的另一边有无陆地,众人实在不知,国王说有就有吧,反正国王说南边是大海大家也都相信……结果真是大海,众人对国王这种“一说就中”的能力早就见怪不怪了。关键是……对面的大陆是否适宜居住呢?

其实这个事情我心里也没底。无论沧海桑田、世事变幻,陆地、海洋、矿产这种地理环境应当不会在几万年内发生大的变化,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够常常“未卜先知”的原因。但是……气候的变迁相对频繁,像我国西北,若不是历史上记载,有谁能够想到2000年前的汉朝,西域还相对湿热,拥有瀚海、罗布泊等一众大型湖泊,其面貌不输于伊犁河谷呢?

但我决定赌一把,前世有书籍写过,撒哈拉沙漠也曾有过湿润的时候,气候环境类似东非,有着草原河流和大量绿洲,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起码地中海的湿热气候肯定能够影响沿海地区,最不济,气候条件也会跟后世差不多——内陆为大沙漠,而沿海地区拥有成片适宜耕作的土地,类似迦太基城那样的地方。于是,对国王绝对信任的林、崔、卢三国诸侯各率领几百人登上船队,义无反顾地行驶向南,等待国王给他们安排的新天地。

随着我们登上船队启程,很快——甚至远远少于大家内心预期的时间——便在海的另一侧登岸,又是元汲这个“千里眼”率先发现船队左手边若隐若现的大陆,并催动领头船全力向东南方向转向。这距离不会超过以前海国还在东海陉附近(即今巴塞罗那)时到小仙岛的距离。当前,随着海国最先进的“桨帆船”(使用元涉他们刚刚发明不久的木板帆)列装尼国海军,自东海陉出发前往小仙岛采矿的时间已经压缩到了一天,夏季自天蒙蒙亮时出发,傍晚即可抵达,无需再在新严城过夜。而这一次,我们同样是天蒙蒙亮时出发,等船队所有人登岸完毕后,日头仍未落山。众人不知道的是,随着后世直布罗陀处的最窄海峡被发现之后,南北跨海时间被更加缩短到2小时!

此时我也不知道直布罗陀在何处,只能走哪算哪——也无所谓,西班牙离着非洲大陆本就不远。当然,随着船队往来,当各种地形图、海图被绘制出来以后,我惊奇地发现,我们——即尼国人第一次在北非登岸的地方,竟然是……卡萨布兰卡!

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

“看,那边有牛群!”

什么情况?还特么有冯巩呢!被队伍中的智人士兵吵醒的我,在两匹马之间的吊床上艰难起身——这个习惯还是跟哥方人学来的。此时,队伍已离开海边,深入大陆十余里,一望无尽的大草原、数不尽的牛羊牲畜,就在我们这个千余人的小队伍眼前铺散开来。

在海边搭临时营地休息一夜后,众人精神饱满地开始“探索新大陆”,而我则……一夜未眠,准确的来说是被噩梦惊醒后再难入睡,梦里,庞大的探险队一头扎进了干旱的荒漠,被漫天的黄沙逐渐掩埋,在流动的沙丘中不停地陷落……陷落……

恍惚间惊醒,再看眼前郁郁葱葱的大草原,远处的群山上点缀着绿色,追赶着牛群和羊群的士兵,心中所有的忧虑随即消散,后世撒哈拉沙漠带给我的梦魇就此远去,我不禁慨叹,后世的学者功力深不见底,非洲北部,果然有湿润宜居的年代!

虽然撒哈拉沙漠是后世最大的沙漠,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死亡之地”,但其形成大面积的沙漠戈壁也就是近代几千年,最多不超过1万年左右的事情。在原始时代,撒哈拉草原植被茂密,河流纵横,被称为“水牛时代”,诞生了大量史前文明。即使后来到了最后一次冰期,全球变冷变干燥后,撒哈拉草原仍能够广泛放牧,称为“黄牛时代”和“马时代”,大批游牧民族聚居于此,在冰川肆虐全球的漫长时代,躲在相对湿热的非洲大地上延续着人类文明,直到冰期远去,农耕兴起,人类彻底征服自然,成为世间最强大、最不灭的物种。

在士兵们的围捕下,北非的牛群、羊群第一次遭受了“死神”的围歼扫荡,千人的队伍迅速获得了数百头牲畜,足够未来10日所需。众人在一处河谷高地停驻,并开始砍伐木材建造房屋,将此处作为“新卢城”的选址。不久之后,向东拓展的“新崔城”和“新林城”亦将相继建立。而海波则率领船队返回北方,将林、崔、卢三国的国民再运送过来一批。此次运输任务轻松了许多,我已同沿岸的江、黄、蔡、随等部落打好招呼,告知他们有船队将在海上靠岸,为他们带来交易货物,不要害怕,正常交易即可——这样船队连食物都不用多带,带一些陶罐和铜器就可以了。第二波运输的人口可达2000人之多,后续随着船只增多,运输效率将更高,一个月内即可把三国近4万人都运送至新大陆。这些人路上的消耗由南方部族通过交易提供,而抵达新大陆后的吃穿用度……望着眼前兴奋地处理牛羊肉的众人……好吧,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这片土地人杰地灵,物产丰饶,不会没有尼国子民一口饭吃的。

“陛下,这里什么都好,就是真热啊!”林秉不知何时到了我身边,手里拿着两大根烤羊腿,递给我一根,身边秘书同时说到。

“热?热不好吗?你还记得刚刚结束的大战吗,这仗是咋打起来的?”我问到。

“咋打起来的?哥方人南下进攻兰国打起来的呗,哥方人……”看着我饶有趣味的眼神,林秉脑中飞速运转并写到:“哥方人的故土渐渐转冷,草原都冻住了,不得已南下侵蚀兰国土地,啊……我明白了,国王您是说我们……”

我手一按,阻止了林秉继续往下写的动作,此时他的秘书和羊暂都未看到这句话。而这句话的下一句,本来应该是——

“当暴风雪有朝一日可能席卷大神山以南之时,兰国子民,需要更加温暖、湿润、可以耕种和放牧的新土地,这也是尼国,乃至人类最后的避风港,是文明最后的火种。”

由于后世考古的限制,我们无法推测最后一次冰期的程度和破坏力,也不知道在最冷的时节,地球上宜居的地区还剩下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并没有冻成一个大冰球,仍有相当广阔的地区能够让人类活下来,而且越靠近赤道就越温暖,因此,挺进非洲,势在必行。

林秉并没有如此宏观的知识体系,但此时也隐隐感觉到了事情的不简单。此次三诸侯国紧急南迁,在尼国国内宣传的原因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而三国国民的心理建设尚未全部完成,相当一部分人对离开故土、故城,踏上未知大陆的行为感到不安。而此时,当我离开新大陆北返后,坚定这支队伍新的统帅——林秉的心志,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选择将根本原因和盘托出,而他,相信有生之年也会坚守秘密。

还好,新大陆气候适宜,食物众多,虽然需要修建新城和新居,工程量着实庞大,但能够摆脱食物短缺,再次体会尼国初建、扩张时众人“吃的满嘴起泡”的盛况,也算是给南迁的足足近4万人一个交待、一个希望。尤其是三诸侯国当中有大量来自兰国的新子民,刚刚成为尼国人不久,一路上跟随行动实属不易,在新大陆上让他们吃好喝好、过上好日子,亦能够加速其同化为尼国人的速度。我命元汲、元涉等一众“特殊技术人员”全部留下,在陆海探索、发明建设等方面全力帮助三国在新大陆的开拓行动。

风暴岛移民后,尼国子民已达惊人的12万人,除不足2000人的蒙国(蒙多部)外,全是尼安德特人。哥方南下后,进入尼国的兰国智人超过12万,后续又解救并接收了5万多俘虏后,尼国子民已经接近30万人,拥挤在伊比利亚半岛这个逼仄之处。此次移民近4万,国家压力为之一轻,而三诸侯国新空出的土地,则分别由夏国、叶国和新建立的多国和圣国占据,风暴岛上其他部落联盟未分封诸侯国,而是解散分入其他国,而兰国各部落联盟中,也只有同尼国合作较早的比埃尔和弗比斯拿到了诸侯的“入场券”,分别建立多国(波尔多盟)和圣国(大圣山盟)。

目前,尼国除王畿超过两万五千人以外,其余20个侯国分别只有1万人多一点,且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混杂。拥有超过5万人的南方部族刚刚开始组建部落联盟和学习语言文字,在遥远的未来,可以想见将加入尼国成为新子民。而经此次渡海迁移,尼国人口开始广泛分布于珍奇海(今地中海)两岸,而尼国文明,也正式开始走出海洋和大神山形成的“天然疆界”,迈出走向全球的第一步。当我率少数人踏上船只北返时,林秉将我留下一片纸上的文字雕刻成石碑,矗立于我们最初登岸的地方——那个后世以电影而闻名的度假胜地,以供踏上新大陆的移民瞻仰。石碑上刻有八个大字——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8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