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作者:义凯司令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九十二、食尽何以充饥肠

书名: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作者:义凯司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3

首宝柱他们已经俩月没睡好觉了……

去年以来,尼国已经做了太多开天辟地的大事,风暴岛移民、扩大春播、向南拓殖、收西半岛、北援兰国……在将尼国领土进一步扩大、子民飞速增多、敌对势力几乎绝迹的同时,国家此前庞大的食物储备也几乎耗尽。不仅仅是仓库中的食物逐步见底,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北半部分,无论是草原还是林中,野生的猎物几近绝迹,草原上放牧的牲畜数量也已临近危险点,无法再“焚林而猎”和“竭草而牧”,提供更多的牲畜。

而西半岛和原兰国南部——更加不堪!自风暴岛登陆南迁的新移民,虽然携带了部分岛上猎获的食物,但无法完全满足长距离的移民需求,不得不在沿途狩猎,导致大神山以北的猎物资源也完全耗竭。

这还不算完,新移民被均匀安置在大神山以南的尼国土地上,头一个月需要立即进行文字、语言教学,毕业之后才能投入生产。为了省粮食尽快产出,“课程量”被一压再压,只能指望新学生们在实践中逐步寓教于行了。不过,即便是刚刚投入生产的新劳动力,短时间也无法增加产出特别是食物产出,在头几个月内始终是消耗大于收获。

虽然战火将熄,部分士兵即将被遣送回原籍,但剩余常备军仍有超过千人。军队的军粮不能减,少吃三顿饭,精兵就会变成流民兵。

食物不足、库存见底、增量锐减——

这边是压在首宝柱和整个丞相府头顶上的一座沉重包袱。同哥方人会谈时,首宝柱的奏折便一封有一封送至前线大营,核心就一句话:抓紧停战,全力解决吃饭问题!

订立盟约后,随着军队复员返乡工作开始,我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对眼前的食物危机上来。

食物不足,无非开源节流,但节流不可行——尼国目前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力,人口数量少、大脑发育不足始终困扰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尼国建立后,无论何时何事发生,给全体国民的食物供应都是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孩子长身体阶段,更要充分确保热量摄入以促进脑发育,通过一代一代努力提高全人类的脑容量、智力,方能真正促进种群兴旺。

那么,解决食物危机的方法只剩下开源了……

明白了这一点,刚刚抵达尼都元城的我和首宝柱、元柯明、伯托、首建等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摆在一边的巨大地图——

尼国本土(包括西半岛和新严城)已无任何潜力提供多余物资。

由于冰期来临,北面哥方人手中的牲畜量本就少,南下经历大战更是雪上加霜,目前仅能维持部落牧民一年的食物储备,极少量的多余食物也很快被拿来在大神山一线交换了尼国出产的“神器”——按照合约送了一大批给哥方人后,几乎每个家族都分到了一些,短短数日过去,哥方人便为这些陶器、铜器彻底折服,成为了尼国的忠实拥趸。少量人口较多、分得新东西较少的家族,将本就紧张的食物资源拿出来又换了一批。

西边是大洋,东边的翡国和曼方人据说在激烈冲突,此时似乎并不是主动建立联系的好时候。那么,唯一可能寻找食物的方向,便是——南方!

缕清了思路,我一面安排首宝柱他们制定“南向计划”,一面再次思考,还有哪里有食物。

食物……食物……粮食……

真笨!

此前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一直都是以牧业和狩猎来的肉食为主,辅之以水果和极少量蔬菜,以至于呆久了,说到“食物”一词时,脑中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肉,而不是前世应用更广泛的“粮食”一词。

去年,依靠精心的管理和紧急制定的“奖惩机制”,整个尼国粮食收获超过30万斤,其中有不到8万斤作了今年春天新开垦、播种5万亩土地的种子,余下20多万斤粮食,正放在仓库里,在我的严令下,即使面临食物不足,也暂时无人打这些收获的主意——也打不了主意,除了我,根本没人知道这些玩意怎么吃!此前,有仓库官员中的好奇宝宝试着吃了点生的大豆,结果……惨不忍睹,被全家禁止进入卧室,此后再也没人敢碰大豆。倒是大麦,有一些库管剥出麦粒试着尝了尝——倒是能顶饿,但也不好吃,而且不怎么消化。

这些风声传出来后,不少人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国王兴举国之力种的这些玩意,到底能不能吃?

流言也传到过我这里,但当时忙着打仗和移民,实在没空琢磨。此时想起来,不由得好笑——新的粮食第一次在国民面前亮相,居然是为解决粮食危机而来!

说干就干!

这20万斤粮食,我不打算发放全国——光运费就受不了。目前元城所在的王畿地区是整个尼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民众超过万人,每人平均能分20斤左右,大概能够撑半个月之久。而且这半个月,其他地区可以暂停向国都输送食物,也能够节省一笔运费——其实都是“食物”们自己把自己运过来的,不过走那么远的路,牛羊也掉膘不是吗?

伯托的十几个手下拿着我新画的图纸,开始寻找壮劳力开山挖花岗石,制作新的工具——石磨,不是什么技术含量高的东西,比陶器铜器之类的简单多了。而其余人则开始紧锣密鼓给大麦去壳——没有扬长机械,只能先手动去壳了。

得益于石磨的发明,人类对于大麦、小麦等面食类谷物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此前,人类主要依靠粟稻、米、黍(高粱)等煮食易消化的食物提供热量,麦粒、豆类煮熟后难以消化,无法大规模用作粮食特别是军粮。以我国北方为例,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最强大的中原国家魏国便得益于其土地可以大量种植粟米,军粮从来不缺,相比之下,韩国、赵国由于土地条件不如魏国,只能种植小麦,因此长期受到魏国压制,直到战国中后期石磨普及,对麦粒可以深加工后,力量对比才逐渐扭转。

数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石磨很快打磨好了,在已经日益熟练的大司工手下巧匠的努力下,所有底部带槽的坚硬磨盘均被抬上碾盘,并装上木质柄,由数个壮汉推动缓缓开始转圈……众人眼中,大量收获的去壳麦粒自上方倒入,在巨石的碾压下,成了黄白色的粉末自下方流出,被守在旁边的人不断扫到袋子里。

这粉末能吃吗?有人心想:这要抓一把放嘴里,不得呛死或者噎死?

不少想到此的人开始偷眼看我……感受到众人纷乱的期待目光,我微微一笑,算了,已经磨了一大袋了,先做点东西尝尝吧!

除留下人继续磨面和去壳,我迅速找到木盆,将新磨的大麦面粉和着山泉水揉作面团,拉成长条后用铜刀细细切成片,再逐片放入早就烧开水的锅中……面片上下翻滚,在旁有人不住用木勺搅拌防止粘锅,不一会儿,一股众人从未嗅过的香气油然而生——即使是从未吃过面食的原始人,基因里也自带对于淀粉、面食香气的喜爱!

我大手一挥,一人一碗!

说老实话,第一锅面片我其实没怎么用心,既没放调料也没加配菜,就一锅子纯面,我自个儿都不想吃,结果一扭头……喂!你们这群家伙,不是吃午饭了吗?怎么风卷残云呢?注意形象!一个个还尼国朝廷的高官呢!

满胡子面汤的元柯明顾不上擦嘴,拿过本子来便写道,国王您给发明啥美味我们都不惊讶,就是单纯的觉得好吃!

得,那我还能说啥,吃吧!

很快,面足饭饱的各位“高官”立即恢复了各自职能,首建立即开始安排人大量生产石磨,并将图纸、尺寸等定下规制;伯托则派人开始将剩余全部麦粒去壳,以备制作;元柯明立即按照元城人口开始制定分配计划,并开始着手思考如何提升面片的口味。

数日后,当我开始被南方的事务吸引时,关于面食的各项工作正在以极高的效率迅速推进。石磨进行了改装,为了防止上头的碾盘从磨盘上掉下来,工匠们制作了铜制的轴将其连接起来;人力石磨被迅速换成了畜力,且石磨分成了大中小三种制式,分别为牛力、驴力和人力,“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终于实现;在尼国大厨们的创造下,面条、面饼等食物很快面世,牛肉面条、猪肉面片等新菜开始上桌,相信随着酵母的发现,馒头等“面食之王”亦将现世;全部的麦粒均完成去壳,并昼夜不息碾磨成面粉。大量制作好的面食开始分发至元城的住户当中,新的食物迅速风靡全城、进而整个王畿,各家食物紧张的情形逐步缓解下来。

在我的提示下,大豆也用在了石磨当中,为数不多的豆浆、豆腐,成为了这一时期元城当中人人追逐的天上美味,随着库存大豆的耗尽,下一次再吃到此种美味,需再等一年了。这半个月在元城行商或做工的“外地人”同样吃了个滚肚溜圆,并迅速将“地里种的美食”之名传向各个侯国。整个尼国三年,全国的农业人口以极高的效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田地里忙碌,每一颗苗都被用心呵护,捕鸟队不知疲倦地抓捕每一只被他们看见了的胖鸟,配合以绩效和奖惩机制,去年元汲、元涉的情形已经绝迹。

正当整个王畿在新的美食中狂欢时,去年减产风波的两位罪魁祸首——元汲和元涉,此时正随我身边一支不大的队伍迅速南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