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五章初见

书名: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0

“不知小友是……?”董卓没想到自己都报出名号了,眼前这青年面对自己依旧面不改色,而且看样子还认识自己,这不由得让他好奇起来。

“说起来董刺史和我们家还有些渊源呢,不知父老还记不记得我们刘家。”刘裕微微一笑,而后面色一整自我介绍道:“在下乃齐悼惠王之后,高祖苗邑,雁门广武人士,已故阳曲县令刘兴之子,刘裕刘季安!”

董卓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开始认真的上下打量起刘裕来,然后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

被刘裕提醒他倒是想起来了,当初他做广武县令时,确实和刘家有些许的渊源,他还为自家儿子向刘家提过亲呢!

想到已故的儿子董累,董卓面色便是微微一暗,不过很快收拾起精神重新笑呵呵的看向刘裕道:“不想却是旧识,季安小友这是要去哪里啊。”

此时董卓还没有往刘裕便是近期在雒阳闹的沸沸扬扬的人物上想,他还以为两者只是同名而已,毕竟在这个以单字为名的时代,撞名还是很常见的事情。

“哦,看来董刺史的消息还是不太灵通啊!”刘裕温和的笑了笑。

“这话从何谈起?”

面对董卓的疑惑,这时常明站了出来,一脸骄傲的说道:“我家主公被陛下诏令,要到雒阳去论功行赏!”

董卓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眼前这小子莫非真是那个刘裕?还真有可能,毕竟都是发生在并州。

之后又再次惊奇的上下打量起了刘裕,论功行赏?最近发生在并州的事情,他倒是有所耳闻。可是看着眼前这小子虽长的英姿不凡,但也不像是那种上过战场的行伍之人啊,反倒像是个外出游玩的贵公子。

不过他身后这群护卫倒是透露着一股子凶煞之气,和董卓身边的凉州勇士到有些相似,为了确定刘裕的身份,他只好再次拱手问道:“不知小友可是那在关外大破鲜卑人大军,带领残兵败将回到大汉后,又在马邑城下大败十万鲜卑军队的刘裕?”

“正是我家主公!”常明挺起胸膛,一副俱有荣焉的说道。

而他身后赵折等人也是同他一般模样,全都是一副为此骄傲不已的样子。

董卓得到确定的答案后,又笑容满面的对刘裕拱手道:“没想到还真是季安小友,真是失敬失敬啊。”

刘裕此时也不敢托大了,先是下马对董卓还礼,而后说道:“哪里哪里,老父老能够再次前来并州,也是我等的福气啊,只是可惜小子还要前往雒阳,不能够在晋阳好好招待一下父老,万望父老不要介意啊。”

董卓这时也不好呆在马上了,毕竟面前这小子也不是个普通人物。

于是也下了马与刘裕交谈起来:“能够在此遇见季安小友已经是一件幸事,我又哪里会去怪罪啊!”

双方客气了一会儿,默契的都对当年董卓上门提亲的事避而不谈,毕竟当年这件事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什么友好的回忆。

两人谈论了一下董卓在广武县时做的一些功绩,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一对忘年交呢!

“对了,不知刚刚季安小友念得那首诗还有没有下一句,本官着实是喜欢的紧啊。”董卓突然笑着开口问道。

刘裕笑了笑,微微有些脸红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只是一时的拙作,上不得台面。”

“哈哈,季安侄儿这话谦虚了,你吟的这首诗虽然不和乐府诗的格调,但本官却也听出了这短短一句所表现出的磅礴气势。”董卓本人虽然作为一个西凉武夫,但这些年在官场摸爬滚打,却也学了一些关于诗歌的基本功。

没办法,一个边地武将想要在朝堂上混的开,即使他已经拜入了袁府门下,那也要有一些真材实料才行,要不然即使有四世三公的面子在也会有人笑话他的。

所以要董卓作出一首好诗他是做不到,但判断一首诗好不好的能力,他还是有的。

最后在董卓的一再要求下,刘裕实在是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好厚着脸皮剽窃起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来。

不过在说出来之前,刘裕让赵折拿过一袋酒囊喝了一口,毕竟诗仙的诗怎么能没有酒呢?即使是要剽窃,也不能坠了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的名号。

此时蒲津渡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来来往往的旅人见有热闹看,于是很多人就围了过来。

刘裕在喝了一大口酒之后,就开始了肆意的高歌起李白的《将进酒》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羔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怀……”

“董刺史,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孝武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且须沽酒对君酌……”(陈王是曹植,所以只好随便换了一个。)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的这首诗实在太经典了,于是作者就把他差不多全部写出来了,大家就当我是为水文吧!哈哈!)

刘裕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没过多久这首气势磅礴,不似人间的诗歌就背完了。

人群中看着刘裕边喝边唱,初时还有些喧嚣,到后来渐渐变得安静了下来,只留下那滚滚的大河之水惊涛拍岸的声响,就好像是在附和着刘裕的高歌一般。

一首唱罢,人群中安静了片刻之后才有人突然高声叫了一声:“好!”

这时的蒲津渡才又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好,好诗啊!”人群中的一些路过的士人大声叫到。

而一些没有听懂的百姓,却也能够感受出这首诗的气势磅礴,潇洒自由的意境,不由的也跟着点了点头,大声叫好起来。

而董卓却是满脸惊喜的看着刘裕,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会来事,把自己也写进了诗中。

听完这首诗他就知道,这是首名篇,说不定还会名传天下,到时候自己的名字也能跟着传播出去,这对一心向往权势的董卓来说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5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