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章担心

书名: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0

“来,阿母慢点。”李冠小心翼翼的扶着年迈的老母下车。

“哼。”可是李冠的母亲王氏好似并不领情,冷哼了一声,躲过了李冠扶着她的手。

让他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

最后,王氏还是在三弟李健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李冠则只能在一旁苦笑着看着三弟李健,而李健只能递给大哥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原来前几日回家时,李冠给王氏报平安,却被王氏冷不丁的套出话来。知道了妹妹李氏此前不是得的什么小病,而是重病,病入膏肓的那种。

因此被王氏好一顿痛骂,已经好几天未理李冠了。

若不是李冠再三保证,妹妹已经痊愈,还有三弟拉着王氏,当晚王氏便会直接从家中连夜来到广武。

这边李氏听闻不但两个哥哥来到了刘府,连母亲王氏也已经下车进府了。李氏赶忙唤上陪着她的刘瑶,前去迎接。

等到见到母亲,却没成想王氏连看都不看她,而是拉过刘瑶的手,慈祥的说道:“哎呀,我家瑶儿越发的漂亮了,不知道未来会便宜了那个臭小子。”

“外祖母。”刘瑶害羞的低下头。

“哈哈~”

“阿母……”李氏上前跪拜,王氏好似没有听到一般,还在同刘瑶说笑。

李氏疑惑的看了看大哥与三弟。

李冠低声说道:“阿母知道你前几日重病的消息了。”

李氏这才恍然大悟。

而后李氏来到王氏身边,想挽住王氏的手被她冷哼躲过。

一旁的刘瑶见到后,便朝王氏撒娇道:“外祖母~”

“阿母。”李氏再一次挽手。

这一次王氏没有躲开。

“阿母对不起,琳儿这不是怕阿母担心,才让哥哥保密的嘛。”

“怕我担心?”王氏听完后,泪水突然涌出:“怕我担心就不跟我说,那什么时候再跟我说,难道等你死的时候吗?”

“难道教我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才叫我放心吗?”

“阿母……”李氏知道母亲说的是自己的二哥,并州历来都是动荡之地。

十年前,二哥外出不幸遇到羌胡南下作乱,等到阿母得到消息,她只见到了二哥没有尸首的身体。

当时阿母哭的昏天暗地,父亲也老了十几岁。

想到她那才华横溢,一向对自己爱护有加的二哥,李氏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李冠与李健也不由得在一旁抹泪。

好一会儿,众人才平复下来。

这时刘裕拉着幼妹刘仪跑了过来:“外祖母,外祖母。”

“哎,我的乖孙。”王氏摸了摸刘裕的脑袋,而后看向一旁有点怯生生的刘仪。

“这便是仪儿罢。”王氏微微弓腰,看着因为跑动而面露红韵的小女孩儿。

王氏朝刘仪慈祥的说道“长的真可人!”

刘裕拉了拉幼妹:“仪儿这是外祖母,快打招呼。”

“外,外祖母。”刘仪小心翼翼的上前说道。

“哎,真懂事。”王氏同样摸着刘仪的脑袋说道,接着牵起了刘仪与刘裕的手走向中堂。

“仪儿与香孩儿,今晚要不要陪外祖母睡啊?”

“外祖母不走了吗?”

“不走了,不走了。仪儿和香孩儿欢不欢迎外祖母啊。”

“欢迎。”×2

翌日。

刘裕同刘仪乖巧的跪坐在矮桌前,矮桌上摆放汉代蒙学经典《篇章》。

昨日叙旧,本来只有刘裕一人要蒙学,但刘裕见到刘仪那好奇又渴望的眼神,不由哀求母亲让妹妹同他一起蒙学。

李氏想着反正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不由得同意了下来,若刘仪感到厌烦,停下便是。

小孩子嘛,就图一个新鲜。

按理来说汉代儿童蒙学都要到八九岁才开始,但李氏望子成龙,想着他早慧的性格,又想到他出生时的异象,便不由得对刘裕提高了期望。

三舅李健手持书简《篇章•三仓》(网上没找到,好像失传了,万能的网友知道吗):“跟我读……”

“……”×2

李健让刘裕与刘仪跟读了三遍后问道:“怎么样会读了了吗?”

两小孩点了点头,李健也没怀疑,反正就两句很短的字,不会读才叫奇怪。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会写这些字。”

“好!”两小儿乖巧的回应到。

“来你们拿起书简,先自己临摹写写看。”

两小儿乖巧的照做。

李健站到两人身后,看着他们书写。

看到刘仪所写满意的点点头,她虽然写的慢了些,但还算能够看的出来,只是写字动作有些不规范,等下改正便可。

而再看到刘裕写的字,李健差点以为他在画画。

“香孩儿,这是什么?”

“这……”刘裕挠了挠头,要他在这窄小的竹简上写毛笔字,真是难为他了。

而后刘裕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我这是草书!”

“草书?”李健有点怀疑人生

“没错。”

“你这臭小子。”李健气极反笑,当他没见过草书吗?

刘仪这时探过头来,看着刘裕竹简上一团团小黑点,捂嘴偷笑了起来。

刘裕见状不由得瞪了她一眼。

李健看到后,拿起手中竹简请敲了下刘裕的脑袋。

“哎呦。”

“来,先从最简单的字开始。”李健走到刘裕身后,手把手的教刘裕用笔。

“仪儿也好好看着。”

“是,舅舅。”

“体要正,笔要稳,这样……这样……”

“……”

“记住了吗?”

刘裕跟刘仪点了点头。

“那好,你们再写一遍。”李健吩咐到。

刘仪按照李健的话调整坐姿,有认真的写了一遍,期间李健又教导了下她的握笔姿势,刘仪很快改正了过来。

看完刘仪写的后,李健满意的点点头,虽说仍是稚嫩,但以后多加练习便是了,初学者嘛!

又看了看刘裕写的字,嗯,进步很大,能看清一撇一捺了。

李健邹了邹眉头,而后又指导了刘裕写了两遍,这才能够勉强及格。

“好了,以后你们要勤加练习,再跟我读下两句,今天就学那么多。”

“是!”×2。

……

“主公,过了前面的地界,便到了雁门郡了,不若先歇一歇。”一位侍者抱拳对骑在马背上的董卓说道。

董卓看了看已面色苍白的儿子董累,点点头。

“那便下马歇一歇吧。”

董累这时便迫不及待的翻下马背,一旁的亲卫连忙拿出水来,递给董累。

董卓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

兴因党锢获罪,罢官归家。

尝谓中祖云:“尔日后当小心宦官。”

中祖言:“家奴何害焉?”

兴默然不语。

——《后汉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6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