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章雁门

书名: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0

刘裕与秦琼这一喝,便是一下午,二人自然喝了个酩酊大醉。

等吴伯带着下人过来,想把他们分开扶回房间休息时,却发现怎么也分不开两人。

最后,无奈的吴伯只能把两人一起搬到床上,为二人洗漱一番后,再贴心的盖好被子,这才退了出去。

于是刘裕就和秦琼就这样抵足而眠,直到次日天亮。

等到刘裕醒来的时候,看到秦琼的脸时还真是吓了一跳。

自从他八岁之后,就很少和他人睡在一张床上,除了刘仪那个小丫头,毕竟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跟别人睡一起怎么都感觉很别扭。

没想到,现如今第一次跟一个男人睡,竟然给了秦琼。

刘裕揉了揉因为宿醉有些头痛的太阳穴,起身舒缓了下身子。

这时秦琼也被刘裕的动作所惊醒。

“叔宝,醒了啊。”

秦琼同样揉了揉太阳穴:“季安兄真是好酒量,琼还是第一次喝这么多酒,真是失礼了。”

“哈哈,叔宝,不瞒你说,我也是第一次饮这么多酒,昨日也没有比你好哪里去。”

“季安兄真是海量啊。”

两人又聊了一会,刘裕这才唤来下人伺候他们洗漱。

吃过早餐后,周括过来询问刘裕:“公子,我们何时出发前往雁门,和二公子汇合。”

“叔宝,你看呢?”刘裕转头问向秦琼。

“我看我们还是早点启程吧,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大军什么时候从雁门出发。”

刘裕沉吟的点了点头:“也好。”

而后转头对吴伯吩咐道:“吴伯,麻烦你准备些甲胄,对了,家中可有长朔,有的话准备几根。”

“好的,四公子,我这就去准备。”

……

雁门关,也叫勾注塞,西陉关。

古语有云: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勾注为之首。

上古称北陵,西周时候雁门关还是地理意义上的一个隘口。《穆天子传》卷一:“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隥,阪也。疑北谓北陵,隃,雁门山也)。已亥,至于焉居,愚知之平"

春秋称勾注塞,“塞”是“关”在不同时期的异称。“三关要冲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正是古人对“塞”和“关”理解的写照。到战国末期,雁门关已成为天下一座著名的军事要塞。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形》篇载:“天下九塞(九塞指“河北的井陉、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渑陀、荆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勾注其一。”勾注即雁门。

也因此被后世人称为“中华第一关”。

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夺取了林胡与娄烦的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雁门郡,云中郡和代郡。

后来,李牧奉命镇守雁门,以防备匈奴南下。

始皇帝时期,又有蒙恬自雁门出关北荡匈奴,“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

汉高祖时期,韩王信反叛,引匈奴自此直驱晋阳。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人不断猖狂的南犯,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开始着手反击。

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下诏征发士卒整修雁门关。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在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局面。

自勾注山脚朝山脊望去,便见一座雄城屹立其上。

雁门关就坐落于雁门郡北部勾注山脊上。

后世雁门关(今日所见的雁门关,是宋代的遗址和明代的遗存)关城西南约5公里,位于代县白草口乡和太和岭乡之间的分水岭之间。

海拔1625米,由人工凿开一条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米、东西长50米的巨大壑口;壑口底部有石块平铺成路,有弧形砖,当系门洞遗物;东西两边,山路下延。

两边的山势最陡,“惟可通车,故穿凿以度。”

一里之外有河谷,终年山泉流淌,清洌可饮。

刘裕等人就在这河谷不远处的大道上,等待着自家二哥。

毕竟军营不是随便出入的地方,所以刘裕让周括前去报信,他们则在这里等着。

没一会儿,刘裕便见到了一个骑着马的人影,朝着他们这狂奔而来。

“四弟,四弟!”刘盛一只手拉住马缰,一只手高举马鞭挥舞着大叫。

看他身下的那匹马,嗯,是周括那匹。

刘裕想想便知是刘盛把周括的马给抢了,他只能感慨自家二哥还是那么不拘小节。

刘盛在离刘裕几人还有几米远的时候,便翻身下马,几个大跨步来到刘裕面前,一把把他抱住,然后原地转了几圈。

“哈哈,四弟,想死我了。”

“二哥二哥,放我下来。”刘裕慌乱的拽了拽刘盛的衣领。

刘盛这才把刘裕放回地面:“哎呀,没想到四弟你竟然长这么大了,二哥我还以为抱一头野豕呢。”

“你才是野豕,你们全家都是野豕。”刘裕边整理了下衣物,便对自家二哥回敬道。

“啊,对对对,我们家都是野豕,都是野豕。”二哥笑眯眯的回道。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刘裕也没想到几年不见,二哥的嘴皮子功夫见涨啊。

这让刘裕想起了他小时候和二哥斗嘴的日子。

那时候他以后世的观点出发,每每都能够把刘盛怼的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些年,刘盛也把这项本事学去了。

可惜就是没有把这股聪明劲,用到兵书兵法上。

兄弟二人又是笑闹一番后,刘盛就有些好奇的问道:“对了,老四,你来雁门做什么。”

“做什么?”刘裕斜眼看了刘盛一眼:“回广武为父亲扫墓不行吗?”

“啊,是吗?可是我前段时间刚去扫过啊?”刘盛迷惑的说道。

“再扫一遍不行吗?”刘裕双手抱胸鼻孔朝下又忍不住怼道。

看到刘裕真的有点生气了,刘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行,行,怎么不行。”

“哼,刘仲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刘裕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上次我同你写信,不是跟你说了这次出击鲜卑,你最好不要参与,你怎么就是不听劝呢。”

“嗨,老四,我看你是多虑了,这次朝廷可是动真格的啊,你知道朝廷这次动用了多少大军吗?”刘盛激动的伸出三根手指:“三万,整整三万兵马,这还不算南匈奴的兵马,你说说这要怎么输怎么可能输。”

“上次窦宪便是率领着这么多的兵马,大破北匈奴,因功封侯”

说到这,刘盛眼神中露出一丝向往的神色。

刘裕看着陷入自我YY的刘盛,开口打断到:“你可知现如今的三军主帅是谁?”

“田晏啊?”

“你可知田晏是何人?”

“什么人,他不是将军主帅吗?”

“哼,田晏,前护羌校尉,一个待罪之人,靠着贿赂中常侍才回到了军中。”刘裕面无表情的看着刘盛。

“你指望这么一个人担任主帅,带领你们击败鲜卑,做什么美梦呢。”

“即使他有那个能力,但你也不看看,窦宪出击北匈奴是在什么时候,而这次是什么时候。”

“那时我大汉可谓是民殷国富兵强马壮,你再看看现在。”

“如果我大汉还是如数十年前一样强盛,你看看鲜卑还敢年年侵犯边郡吗?朝廷还会拿他们没有办法吗?我们家用得着搬到晋阳嘛?”越说刘裕越生气。

不只是因为田晏这次率军出师,会导致汉军全军尽丧,

更是因为,鲜卑这些年来,对边地屡屡进犯,对大汉百姓做的恶行而感到愤怒。

更有对汉灵帝刘宏,想一出是一出的脑残行径,感到气愤的无力。

“而且,你以为檀石槐是北匈奴吗,他会这么容易让你们这三万大军在草原汇合吗?”

“要知道他可是一统草原的雄主啊,他没这么笨。”

刘裕对刘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刘盛闻言,还是有些不服气:“这些都是四弟你的推测,虽说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但胜负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如你这般在这里高谈阔论,只是在纸上谈兵而已。”

“你……”刘裕被刘盛气的有些发抖,他能告诉自家二哥,自己已经知道这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了吗?

难道要他把《后汉书》默写出来,拿给刘盛看,恐怕到那时,他自己反而会被刘盛怀疑是否中了癔症。

“哎,罢了,谁让你是我二哥呢。”刘裕最后只能无力的摆了摆手。

而后他转头看向秦琼:“叔宝,你也看到了刚刚我说的话,虽说我说的那些事情只是我的猜测,但你还是要慎重考虑考虑啊。”

秦琼抱拳回道:“季安兄不必多言,虽说我也不太相信这次大军出征会失败而归,但你刚才所言却也有几分道理。”

“我们只要在战场上小心点,若真遇到季安兄所说的情况,想来以我等的武艺,脱身也是不难的。”

刘裕沉默片刻,长叹一声:“也只能这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