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四章加冠取字

书名:大汉绍武 作者:懒猫和贱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0

在反复把玩这张卡牌之后,刘裕才依依不舍的把它收了起来。

而后又看向其他卡牌。

世界地图:当世世界地图500cm×500cm。

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其汗如血。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三次):指定位置使用,可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三次使用机会。

入梦:可潜行至他人梦中,进行托梦,梦中场景可自行搭建,三次使用机会。

震天弓,穿云箭:震天弓为九天玄女赐予薛仁贵,弓开十石;穿云箭,一筒,与震天弓一起俱为玄女所赐,用完可自行恢复。

大还丹(三枚):可移除一切负面影响,并立即增加五维属性(八十以上加一点,八十至七十加两点,七十至六十加三点,六十至五十加四点,五十以下统一加五点。)

《纪效新书》原本:明代戚继光所著,卷首:“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正文:束伍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

优化良种土豆三百斤:农科院出品。

优种棉花籽三十斤:农科院出品。

曲辕犁三百架:大宋政和二年制造。

至于剩下的那两张人臣卡:赵贞吉:不粘锅,犯颜直谏,审时度势。

嵇康:广陵散,铁匠达人,竹林七贤,工诗善文,黄老隐士。

这两张卡牌在这两年可是帮了刘裕大忙,由于刘家搭建的晋商商会初期缺乏经验,刘裕有时候只能亲自出面解决难题。

毕竟赵贞吉可是入阁大学士,解决一个小小的商会难题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嵇康,刘裕则是看中了他黄老隐士的特点,他专门把一些养生技巧,从嵇康的技能中提取出来,然后再交给母亲李氏还有钱氏高氏他们,毕竟他们也不再年轻了,刘裕自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活的久一点。

正当刘裕还想再看看,系统还有什么功能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让我过去。”这是刘仪的声音。

“抱歉,三小姐,公子说了谁都不能进。”周括用瓮声瓮气的嗓音回答道。

“哼,难道叫我也不行吗?”

“抱歉,三小姐,公子说谁也不行。”

“什么?我也不行!?我不信,让我进去问问四哥。”

“不行。”

“为什么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

“……”

眼看着门外就要吵起来了,刘裕也不得不把探索系统功能的心思放下,毕竟这是在祠堂,还是要注意下影响的。

刘裕把牌位台上,最上面那两张牌位拿了下来放回系统空间,接着整理了下衣物,才开门制止住了正要动手的刘仪。

“好了,小妹,是我让他们两个守在门外的,你就不要在怪罪他们了。”

见到刘裕出来拦在自己的身前,刘仪只能恨恨的放下拳头,瞪了两人一眼。

而后刘仪便两只手挽住刘裕的右臂,开始缠着他:“四哥,你去祠堂里面干什么。”

刘裕神秘一笑:“秘密。”

看到这个故作神秘的笑容,刘仪的拳头就有些变硬,四哥总是这样吊人胃口。

小时候还觉得四哥这样子好帅,长大了就觉得他好欠揍,嗯,如果不是打不过他的话。

“哼,不愿意说就算了。”

看着刘仪生气的把头扭到一旁,刘裕好笑又宠溺的摸了摸幼妹的小脑袋:“好了,小妹,真的不能说,你就不要生气了,等下四哥给你去做棉花糖,乖啊。”

“真的吗?四哥。”一听到要吃棉花糖,刘仪就把刚刚的小情绪丢到了脑后,这东西可是刘仪的最爱。

虽说四哥已经把棉花糖的做法教给了下人,可是刘仪始终觉得他们做的,不如四哥做的好吃。

不过四哥说这东西做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她也不能时常吃到他亲手做的棉花糖,只能偶尔四哥有空的时候,或者她实在太馋才能够吃得到。

“嗯。”刘裕笑着点点头:“但是不能够多吃,小心……”

“长蛀牙嘛,我知道了,快点走吧,四哥。”刘仪有些迫不及待的拉着刘裕往厨房走去。

……

刘裕一口气做了三十几个,给了刘仪两个,接着他又分给在场的下人人手一个。

而后又吩咐下人,把剩下的几个棉花糖,带给刘香儿这些小孩子。

看着刘仪美滋滋的吃着棉花糖,刘裕也开心的来着,也许这就是他要去雁门的理由吧。

夜晚。

暑气刚刚离去,秋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拂在刘裕居住的小院中。

刘裕坐在屋檐下,抬头看着夜空之中满天繁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刘裕听到熟悉的声响,便知道了来人是谁。

转头一看,果然是李氏还有刘瑶。

“阿母,阿姊。”刘裕起身相迎。

李氏从刘瑶手中接过披风,披在刘裕的身上:“我便知道你睡不着,便过来看看。”

“母亲和阿姊怎么还没睡。”

“你不睡,我们又怎么睡得着呢。”李氏让刘瑶从房内拿过坐垫,放在房廊的木板上,而后朝身边的坐垫拍了拍。

刘裕会心的跪坐在上面。

接着李氏对他说道:“你是不是应该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

“……”刘裕看着两个至亲,张了张嘴踌躇不语。

看着自己的幼子欲言又止,李氏伸出手为他紧了紧披风,而后抚摸着刘裕的脸慈爱的看着他:“我知道,我都知道,毕竟香孩儿你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从你出生那时候起,我便知道,我儿未来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所以,香孩儿,你想要做什么,便去做吧,阿母永远会在你身后支持你。”

刘瑶这时也用双手,紧紧的抓住刘裕的左手,意思不言而喻。

李氏这时牵起刘裕的右手,把它放在刘瑶的双手之上,而后又用自己的手最后盖住:“大丈夫之志当如大河东奔大海,不必怀恋于此。”

“我儿不必担心我们。”

“阿母。”刘裕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刷的一下流了下来。

刘瑶和李氏见此,还在故作坚强的泪水,在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三人抱头痛哭。

过了好一阵儿,三人方才平复下来。

李氏就着昏暗的灯光,看了看刘裕略显狼狈的脸颊道:“我儿是大丈夫了,以后莫要在外人面前动不动便哭。”

“阿母。”刘裕有些羞涩的挠了挠头。

正在整理面容的刘瑶也是破涕而笑。

李氏又用衣袖擦了擦刘裕脸颊上的泪水:“我儿十七了,也是时候加冠了。”

“本来你父已经为你取了字,可是你大哥和二哥出门在外……明天便让基儿为你加冠吧。”

“是,阿母。”

三人又聊过一阵后,李氏和刘瑶这才起身离去。

等走到院门口时,李氏回过头来,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我儿也长大了,也该娶妻生子了,不知道你可有什么中意的人啊?”

“阿母,我还没到十八岁呢。”刘裕显然忘了这个时代并不讲究这些。

“什么还没到十八岁,像你这么大年纪的人,都已经抱儿子了,若不是你一直拖着能等到现在吗。”李氏有些苦口婆心的劝道。

她不止一次明里暗里的表示想抱孙子,可都被刘裕搪塞过去。

现如今小儿子要出征了,她说什么也要让刘裕留一个血脉下来。

刘瑶这时也在一旁劝道:“是啊,香孩儿,阿姊我也想抱一抱侄子,你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刚刚还对母女二人很是不舍的刘裕,现在恨不得她们两个立马消失在自己面前。

“怎么哪个时代的母亲都爱催婚啊!”刘裕不由的在心中吐槽。

“阿母,阿姊,我困了,这些等明日再说吧,我要去睡觉了。”刘裕赶忙打了个哈欠,假装出很困的样子。

“不行,你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哎呀,我好困,不说了,阿母我要睡了。”刘裕表示听不到他要去睡了,直接闪身走人。

李氏只能恨恨的跺了跺脚,刘瑶也在一旁面露担忧。

看着刘裕房中熄灭的灯光,彻底死心的李氏这才离去:“儿大不由娘啊。”

刘瑶最后看了眼刘裕的房间:看来有空的时候要找香孩儿谈一谈了。

翌日。

今日正好是个吉日,刘裕在只有少数几个人的见证下,跪在祠堂中,由三哥刘基为他举行冠礼。

由于时间仓促,所以一些前期的准备直接缩减,但该有的礼仪程序还是要进行的。

在经过一段简单的仪式之后,刘基看着寥寥几个宾客开口唱道:“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这是《诗经》中的小雅篇,原诗是周天子祝福诸侯王的,现在多用来祝福他人,如今用在这里也算合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