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渣的逆袭

作者:浮沉的命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章 赐字

书名:明渣的逆袭 作者:浮沉的命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0

初夏时分,蝉鸣高树,日光猛烈,幽静的室内温暖耀眼。

书房之中,书桌后,高家勤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须发皆白,垂老矣矣。

他才五十多岁,只不过才一两个月,怎么如此苍老?

看到桌上的一堆一元二次方程习题,王和垚轻轻摇了摇头,暗自叹息。

这狗日的科学,把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王和垚在洛佩斯神父处翻阅书籍,刻苦学习数学知识,把许多丢掉的数学知识给捡了起来。

他把得出来的许多感悟,又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许多知识整理好以后,汇成习题,和高家勤一起“研究”。

正如老饕碰上美酒,西门庆遇上潘金莲,干柴烈火,熊熊燃烧,高家勤的“求知欲”,被王和垚完全激发了出来。

这也导致二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大人,你今天找小人来,所为何事?”

王和垚心里猜了个大概,明知故问。

“和垚,你这些数学方程,本县能在自己的书籍中出现吗?”

高家勤抬起头来,端详着王和垚,良久才冒出一句话来。

显然,他有些不好意思。

“大人,小人只是提出了些想法,解决的还是大人。大人学识渊博,自然可以在大人的论作中出现,让世人了解算学的奥秘,造福子孙后代!”

王和垚的话,让高家勤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坐直了身子。

“和垚,以后不要什么“小人”长“小人”短,你虽然没有功名,在老夫面前,还是以学生自居吧。”

王和垚心里一惊,高家勤的意思,是要收他为弟子了。

他可是没有功名,这样一来,他以后见了高家勤,再也不用跪拜了。

“学生谢过大人!”

王和垚顺杆往上爬。这样一来,二人之间的关系就近了许多。

“罢了,记得忠君爱国,对百姓,对国家有一份赤子之心,本县也就心安了。”

王和垚尴尬一笑,一时语塞,站在那里,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忠君爱国,那要看忠的是谁,爱的是谁了。

“你那些兄弟,郑思明、孙家纯,个个都是性情暴烈,多与朝廷不满。你要洁身自好,修身齐家,不要误了此身,最后来个锒铛入狱,或身首异处,这样谁也救不了你。”

高家勤郑重其事,语重心长。

“上次的事情老夫不追究,一旦再来个血流五步,不但自身难保,恐怕也会连累本官。这些事情,你懂吗?”

“大人放心就是。学生保证,他们一定会安分守己,绝不会再让大人为难。”

王和垚心里暗自感慨。高家勤放了郑思明,甘愿冒风险担责,还是有几分风骨。郑思明、孙家纯把他归为狗官,的确对高家勤有些不公。

高压和白色恐怖之下,想要反抗,也得有本钱才行。吴三桂可以,高家勤拿什么,一家老小的性命?

“你知道就好。须知祸从口出,要谨言慎行,不可招摇过市,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高家勤轻声细语,说话时眼神炯炯,身上的书生气消失殆尽,分明就是一循吏。

他看着王和垚,沉吟片刻开口。

“和垚,你还没有字吧?”

王和垚微微一怔,很快明白了过来,肃拜一礼。

“请老师赐字。”

古人年方弱冠取字,自己十八岁未到取字,可见高家勤对自己的爱屋及乌。

“垚同尧者,最高处也。和者,平和、和睦。不过,如今天下纷争不断,你就叫安之吧。”

王安之,还是朱安之?

“多谢老师赐字!”

不管好坏,王和垚也只能接受,还要行礼感谢。

“安之,私下里,就不要那么见外了。”

高家勤心里也是轻松了些。

毕竟,霸占别人的思想成果,没有补偿,似乎太过无耻。

现在,王和垚是自己的学生,就不分彼此了。

“安之,你我既为师生,你就要好生读书,他日博取功名。”

高家勤板起脸来,郑重其事。

“你自己安分守己,不要惹是生非,更不能让你的那些兄弟们误入歧途,害人害己。”

王和垚连连点头,说话也是小心翼翼。

“大人放心,学生自会约束他们,不给大人惹麻烦。”

“这老夫就放心了。”

高家勤看着王和垚,点点头,端起茶盏喝了起来。

“吴三桂兵强马壮,八旗那些勋贵子弟,烂透了,百无一用,真正能打仗的还是绿营。”

“大人,依你之见,吴三桂和朝廷,谁更胜一筹?”

王和垚轻声问道,脸上笑容不变。

看来,八旗子弟百无一用,高家勤也是心知肚明。

“你我师徒之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万不可泄露出去。”

高家勤低声细语,殷殷叮嘱王和垚。

“吴三桂部下虽多是骄兵悍将,但此人眼界太窄,做事太绝,从弑杀永历父子便知。况且他已年过花甲,儿孙惨死,有几分斗志,就不得而知了。”

高家勤靠回椅背上,神情落寞。

“为这些破事,老夫是夜夜难眠,白发都多了许多。”

王和垚恍然大悟,原来高家勤是为了战事,而不仅仅是那几道数学题。

这个余姚县令,也是个热心肠之人。

“大人忧国忧民,小人感佩之至!”

王和垚满脸堆笑,高家勤却是鄙夷地瞪了一眼他。

“什么忧国忧民,只不过一介俗人,放不下而已。”

“大人,民族积弱,战乱纷起,正需要有用之才救国救民,开启民智,造福子孙后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人拳拳用心,实乃百姓之福,民族之幸,小人景仰!”

王和垚肉麻地恭维了起来。

“马屁精!宦海浮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已。”

高家勤面上泛起一丝红光,随即脸色一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你出口成章,有几分才学,果然是姚江书院的学子。不过,民族、开启民智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小心祸从口出。”

当朝文网密织,一旦给发现疑似针砭时弊,也是毫不留情,非关即杀。

“大人放心,学生也只是私下里嘀咕几句。至于到了外面,自然是只字不提,三缄其口了。”

王和垚心知肚明,信誓旦旦,就差拍胸脯发誓了。

高家勤点了点头,目露赞赏之色。

王和垚做事谨慎,极有分寸,倒是不让他担心。

“安之,你有没有想过考取功名?”

王和垚天资聪颖,他倒是想提携一下,看能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帮助。

“大人,学生倒是想,不过家父不让学生入仕,学生只能苟延残喘,躬耕于南原了。”

“令尊!”

高家勤吃了一惊,有些失望。

王和垚的父亲无意让王和垚科考,匪夷所思。

穷文富武,也不知道王士元这穷儒,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王和垚,你难道真的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当个农夫?”

高家勤看着王和垚,目光中有些惋惜。

“大人,吴三桂、耿精忠接连起事,各派之间,必有数场大战。学生也想为国杀敌,为百姓谋福祉,让天下太平。奈何报国无门,学生很是苦恼!”

王和垚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年轻人,有志气当然好了!”

高家勤欣慰地点点头,无奈道:

“令尊不让你入仕,老夫也是无能为力。”

“大人,也不能吊死在科举这一棵树上。”

看到高家勤疑惑的目光,王和垚赶紧开口,说出了半点心声。

“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学生不想做此等酸儒,学生只想如汉时班定远一般,弃笔从戎,万里封侯,报效国家!”

“你要弃笔从戎?”

高家勤惊诧地看着王和垚,片刻才点了点头。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你倒是有一片爱国之心,这很难得。”

高家勤低头思索片刻,这才抬起头来。

“老夫有一位会稽同乡,前些年在广东经商,今年回乡定居。此人正在会稽招募乡勇,以报国家。这人性烈如火,很是有些才能。老夫修书一封,你投在他的麾下,或许能有些作为。”

王和垚微微有些失落。

一个商人,自己去投靠他,又能有什么前途?

王和垚眼睛里面的失落,被高家勤敏锐地捕捉到。

“安之,不要小看此人,也不要小看了世人。此人姓姚名启圣,家财万贯,富甲一方,更难得的是,此人的妹夫黄锡兖,乃是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是当今天子的重臣。”

高家勤似笑非笑,王和垚恍然大悟之余,心头巨震。

姚启圣,不就是历史上攻取台湾的那个福建总督吗?

“黄锡兖是东阁大学士,其族弟黄志美为广东高州知府,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富鸿基是其妹夫,翰林院编修李光地又是富鸿基的妹夫。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跟着姚启圣,出头之日不难。”

李光地,这人的名字王和垚倒是听过,似乎是康熙器重的一个汉臣。

王和垚暗暗心惊。怪不得历史上姚启圣从一介布衣到福建总督,不过四五年功夫,总以为是风云际会,时势成人,现在才知道,还是脱不了世俗之情。

“大人,学生前去,姚启圣会买大人的面子?”

王和垚试探性问道。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高家勤和姚启圣必然有些交情,不然也不会让自己前去投靠。

“这你就放心吧!姚启圣和老夫算是同乡,你要愿意过去,老夫可全力撮合此事。”

高家勤温声说道,心头却有些失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王和垚,想要去从军,一刀一枪挣取功名,路恐怕要艰险的多。

自己本想收王和垚为弟子,邀请名流,广而告之。现在看来,得好好斟酌一下了。

“多谢大人栽培!”

王和垚郑重施了一礼。

无缘无故,非亲非故,高家勤能为他的前程着想,他已经欠对方一个人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