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贪官

作者:渝江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1章:朱元璋再赴雁门,叶大人结仇全体淮西勋贵!

书名:大明第一贪官 作者:渝江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7

朱元璋是真不觉得这封奏折,还个有什么别的问题。

也可以说他不认为这封奏折,除了给他找不痛快,除了打他脸面,还有什么别的深意。

但他家妹子既然这么说了,他还是愿意耐着性子听下去的。

“皇后娘娘,请赐教!”

马皇后的眼里,朱元璋直接把对付叶青的话术,用来对付她了。

不过她也不计较,谁让他叶青参奏点事情,还用这种近乎于找死的方式呢?

在她马皇后看来,叶青又是玩的老把戏。

还是那个道理,他不是淮西勋贵的人,为了他的奏折可以顺利的到达皇帝的手里,只有给人一种自寻死路的感觉。

如果皇帝只看懂了表面的意思,他就把自己的命赔进去了,可如果皇帝看懂了其中的深意,他也就成功的为民请命了!

不错,

在她马皇后看来,叶青就是在为民请命!

马皇后指着这首除了顺口,就一点也没有文学性的歌道:“这首歌虽然写得很差,但却寥寥数字之中,提到了三次‘凤阳’!”

“俗话说得好,一而再不可再而三,他却再次提到‘凤阳’二字,难道真的就是为了写一首歌,说你对家乡不好?”

“还有,据我们的了解,他叶青是一个懒散的人,更是一个在其位就只谋其政的人。”

“但凡是超过他职权范围的事,但凡是超过他管辖之地的事,他是一点都不带管的。”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再三提到凤阳,提到陛下的家乡?”

“还有,你在生气之前,也得多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这个不搭理淮西勋贵的人,只有把奏折写成这种自找死路的样子,才能让他的奏折顺利并快速的到达你的手里。”

朱元璋听后,也是立马就冷静了下来,他也拿起奏折一字一字的看。

冷静下来后的朱元璋,只是结合他对叶青方方面面的了解,一下子就想通了。

他笑着道:“咱把伱叫来就没错,咱差点又犯错了。”

“看来这丞相制度,是该想办法撤除了,再这么搞下去,咱真有可能忍不住杀了他这个气死人的奇才。”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问道:“那你说说看,他这个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啥也不管的人,写这么一首说咱对家乡百姓不好的歌,是为了什么?”

马皇后只是点了点头,就开始讲述她的推理。

不错,

朱元璋为了家乡更好,确实是迁了十几万江南富民过去,让李善长退休养老的同时,兼管濠州各项建设与民生事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善长虽然和朱元璋有暗中博弈,但明面上的差事,也必定会办得很好。

而且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赏赐已经足够多了,以他李善长的智慧与高度,自然也不会去碰那个贪字。

可以说是没必要,也可以说是犯不着!

但他李善长不贪,不代表淮西勋贵的家属不贪!

要知道淮西勋贵还有另外一个别称,那就是‘淮西老乡会’,也叫做‘朱皇帝的老乡会’。

李善长、郭兴、郭英、徐达、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全都是他朱元璋的老乡。

这些活着的老乡全部加官进爵,全部在应天当值,甚至他们的子嗣也在朝中担任职务,他们的妻妾也在应天宅府里享福。

可他们的哥哥弟弟姐姐等亲戚,可大多数都在老家生活!

这些亲戚真的各个都在老家安分守己?

真的从来没做过霸占民田,欺男霸女之类的事情?

马皇后相信,如果他们做得太过份,过份到李善长认为会影响大局,他一定会出手惩处!

可他李善长认为不过分的事情,就真的不过分了?

他李善长认为不过分的事情,也足以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

濠州的百姓遭受冤屈,必定想要伸冤,可身处于淮西老乡会的家乡,又怎么可能轻易走上去往京城的道路。

他们没有办法在本地伸冤,没有办法来应天伸冤,就只有想其他的办法。

在马皇后看来,一定是走南闯北的商旅们,给濠州百姓带去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雁门知县叶青,从不把淮西勋贵放在眼里。

或许只是不经意间传过去的消息,但那对于伸冤无门的百姓来说,就是跋山涉水也要去抓住的救命稻草。

朱元璋听着马皇后的分析,也是似有所悟道:“你的意思是,有去雁门状告淮西勋贵纵容家人欺压百姓?”

“咱记得叶青的原则,那就是只要来到雁门县,不论是什么人,他都一视同仁,所以他接了诉状!”

“可他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确保奏折可以到咱的手里来!”

“如此说来,他是用命在博一个为百姓伸冤的机会,用命在博一个咱能第一时间想到那方面的机会。”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开始往这方面琢磨了起来,还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毕竟他叶青是一个有这种‘前科’的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看向了雁门县的方向,眼里还有了一点敬佩之色:“如果真如妹子所说,咱就真的又差点铸成大错了!”

“这人到底怎么想的,真就这么的大公无私?”

“明知九成要丢命,还要拿命去博那不足一成的,可以为民请命的机会?”

朱元璋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也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人。

也就在此刻,马皇后却立马接话道:“上一次我让你去查了再说,不也没错?”

“这一次,也应该查了再说!”

朱元璋也觉得有道理,当即就让人去传毛骧。

锦衣卫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和训练,虽然不能说在暗查这方面完全超越了叶青的特工大队,但也算是小有所成。

去对付淮西勋贵的亲眷,在他朱元璋看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片刻之后,毛骧单膝跪拜行礼道:“臣,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朱元璋简单询问了一下发展和训练情况之后,就当即下令道:“你派一些身手好的,脑瓜子机灵的,去一趟濠州。”

“去给咱查清楚,淮西亲眷是否有侵占民田,欺压百姓的行为?”

“你就不用亲自去了,告诉他们咱明天启程去雁门,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去告诉太子。”

“太子如果觉得难办,自会派人快马告诉咱。”

毛骧领命后,直接就雷厉风行了起来。

不仅是因为要给皇帝办差,更是因为他又可以去雁门县那个好地方了。

毛骧走后,朱元璋便站在门口,看向雁门县方向的夕阳,眼神还极为复杂,甚至还有那么一些怒意。

也不怪他现在还心里有火气!

毕竟那地方是他的老家,要是乡亲们真的不仅没有沾到他的光,还因为他过得比在元朝的时候还要差,那就是真的打他的脸了。

当然,如果查出来真是这么一回事,他也就认了。

他不会把账算在今天给他找不痛快的叶青身上,他会把所有的账都算在淮西勋贵的身上,算在李善长和胡惟庸的身上!

可如果不是这么回事,只是他叶青单纯的给他找不痛快,那他叶青就死定了!

别说是马皇后来求情,就是马皇后全家来求情都不行!

朱元璋的身后,

马皇后也是看向雁门县的方向,眼神复杂又矛盾。

她希望她自己分析错了,她真的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希望她家重八被如此打脸,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她也希望自己分析对了,因为一旦查出来不是她分析的那样,叶青就无论如何都是个死。

就算之前有天大的功劳,也得被赐死!

但总得来说,她还是希望她分析对了。

原因无他,

因为一旦查出来的真相证明她分析对了,那无疑就是直接促成了,朱元璋和叶青一起对付淮西勋贵的最好结果。

其实,马皇后也只是分析对了一半而已。

她分析对了叶青给朱元璋写这封奏折的第一个目的,但却根本就没有想到叶青的第二个目的。

七天前,

一位濠州小姑娘在一个好心商贩的帮助下,顺利来到了雁门县,她当即就报了案。

可这样的案件,又哪里是县吏可以处理的,只有让叶青亲自处理。

叶青之所以接下这个案子,也只不过是因为‘身处雁门县就一视同仁’的原则而已。

知道案件的详细经过之后,他当晚就写下了这么一份奏折。

在他叶青看来,这个案件对他来说,无疑又给了他一个,让朱元璋赐死的机会,而且机会还很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元璋在中秋当天看到这么一份奏折,一定会快狠准的赐死他。

但朱元璋冷静下来之后,也一定会发现这份奏折蹊跷的地方。

譬如,他一个雁门县的知县,怎么会拿隔得那么老远的濠州(凤阳)说事!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一定会派人去查,只要一查就给小姑娘伸冤了。

这种顺便做一件好事,也还达成自己愿望的事情,必须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只是他又棋差一招!

他算到朱元璋冷静下来,并意识到事有蹊跷的时候,赐死他的八百里加急,已经快到地方了。

也就是说他朱元璋后悔都来不及了!

但他却没有算到,朱元璋会把奏折给马皇后看!

当然,他也必须算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就不知道即将要来找他的郭老爷和郭夫人,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

第二天一早,坐朝的人又变成了朱标。

文武百官一看就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又跑了!

而且这一回,他们还都知道朱元璋微服私访的目的地!

求看官大大们追订支持,求推荐票、月票、打赏支持,谢谢。作者明天再改错别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5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