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贪官

作者:渝江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5章:叶大人的丫鬟赛贵妃,皇帝见县官必须走后门!

书名:大明第一贪官 作者:渝江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7

包围在此的百姓们,见眼前这位夫人当面责备她家老爷,也打算原谅他们了。

当然,还得这位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老爷表态才行!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错是这位看着就让人烦的老爷犯下的,不能夫人表态就算数。

也就在所有人都虎视眈眈的看向朱元璋之时,他也才彻底的反应了过来。

朱元璋看着面前早已感动落泪的马皇后,完全不怪她当面责备自己,因为他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后,也还是比较感动的。

只是他不是女人,没有那么容易就把感动这样的情绪写在脸上。

洪武之初的北方,不用百姓们说,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算不用百姓们说叶青有多么的能干,他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也足以证明一切。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面鼓还有这样的故事。

他朱元璋以前还叫朱和尚,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故事,他早就耳朵听出茧子了。

他这个当和尚只是为了混饭吃的花和尚也知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八个字,只是有心人编造出来的故事。

可故事中的人没做到的事,他叶青却做到了呀!

“你们不穿新衣,我就永远穿补丁官服?”

“.”

这句话在朱元璋的耳畔不断回响的同时,他还扫了一眼这些身上没有一块补丁的百姓。

他不想承认,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纪轻轻的大贪官,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超越了那虚无缥缈的神佛!

想到这里,他似乎也明白了这面纸糊的鼓,对雁门百姓来说的意义。

正如叶青三年前的那句话,他们每每路过看到这面纸糊的鸣冤鼓,就会想起他们曾经穷得连县衙的鸣冤鼓都修不了。

只有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时刻牢记幸福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与守护。

其实他朱元璋每天都在干这件事,他当了皇帝之后,总是会回忆过去的辛酸,时刻警醒自己勤勉节约,不能沦为骄奢淫逸的昏君。

“这是一面对雁门百姓,以及其子孙后代都有教育意义的鼓!”

“这更是他们这个县的精神至宝!”

“咱也确实冲动了,但凡多问一句,也不至于此!”

“.”

朱元璋只是眉心紧皱,他是真的想吃他个三斤后悔药了。

只可惜,这个世界就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

所有人的眼里,朱元璋只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向大家拱手致歉道:“各位,咱实在是对不起大家了。”

“咱初来乍到,根本就不知道这么一回事,只因为事情紧急,这才敲了鸣冤鼓,毕竟其他地方都是这么干的。”

“当然,咱也不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

“这面鼓对你们大家来说,是无价至宝,咱也不说赔多少钱,赔再多的钱也没用,赔钱还侮辱了这面鼓。”

“咱就坐在这里,一点一点的糊上这面鼓!”

“.”

朱元璋的表现,再一次让马皇后欣慰的笑了笑,她也再次觉得这雁门县还真是一个可以让她家重八慢慢改好的地方。

要是换个地方,他能这样道歉?

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更加不会给谁道歉,因为皇帝就是永远没有错的圣人!

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历史上下过罪己诏的皇帝就不在少数,但如果没有雁门县这趟遭遇,她可以肯定,她家重八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下什么罪己诏。

可现在看来,这就不一定了!

如果能让叶青进入朝堂,成为大明朝的‘人镜魏征’,她家重八一定会有这样的胸襟。

当然,也极有可能让她家重八成为真正的千古圣君!

想到这里,她又用余光看了看这座恢弘大气的县衙大门,只要见面之后叶青不太过分,她就有把握把这个可以是‘逾矩’也可以是‘谋反’的罪名,巧妙的变成‘钱多就得意忘形’之罪。

也就在此刻,百姓们也总算是露出了一丝还算满意的淡笑。

在他们的眼里,这位看着就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老爷,已经顺眼不少了。

不错,

这面鼓对他们来说就是无价至宝,根本就不是赔钱就可以原谅的事情。

唯有愿意尽全力亲手补救的态度,才能获得他们的谅解。

再者说了,什么事情都和钱挂钩的话,还会给这些外地商旅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好,那就依了这位老爷。”

“这就对了,这个态度就对了!”

“不错,早这个态度,老夫我也不会和你拼命!”

“.”

很快,大多数百姓都散去了,只留了这位差点就和朱元璋拼命的老伯当监工。

他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坐在地上,一点一点的修补鼓面。

期间,他还帮朱元璋买来了油纸伞的纸面材料和浆糊!

半个时辰之后,这面重新修补好的纸面鸣冤鼓,再次被朱元璋亲手架设在了鼓架子上。

一切事情做完之后,朱元璋这才问门吏道:“对了,不用这鼓,咱怎么告状?”

门吏也还算客气道:“伱早问一句,不就没这事了!”

说着,门吏指向大门里面的行政大厅道:“就这行政大厅,不管你是本地人闹矛盾,还是两口子要分家,又或者是想出门办事开具路引,都能给您办了!”

“外地人也是一样,我们这里全部都一视同仁!”

“不论是生意上的税务之事,还是其他什么事,都能在这里办好咯!”

“至于告状,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打家劫舍,也可以在这里由一般县吏裁断处置!”

听着门吏这么一通介绍,朱元璋只觉得这个行政大厅很新鲜,有点想去看了。

可他听了那么半天,都没发现他们叶大人和这行政大厅有一点关系,就像他们叶大人就从来不出现在行政大厅一样。

朱元璋立马问道:“按你这意思,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打家劫舍,你们叶大人就不会亲自升堂断案,更不会坐衙理事?”

门吏一脸随意道:“当然了!”

“我们叶大人忙得很,哪有功夫干这些事情?”

“只不过本县已经两年多没有出现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打家劫舍这种大案了,所以那挂着明镜高悬牌匾的公堂,也就成了个摆设!”

“说句实在话,我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我们叶大人了!”

听到这里之时,朱元璋好不容易对叶青才有的一点好感,现在又没了一大半。

原因无他,

就算这所谓的行政大厅是什么锦囊妙计,能把琐碎之事处理得差不多,就算他叶青把这一方治安管理得足够好,也不至于一直不坐衙理事啊!

一县之长不坐衙理事,怎么都说不过去,除非外出视察。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想到了雁门县的那么多产业。

什么工业园区、兵工厂、修路挖矿,以及他还没来得及看的劳改农场、劳改牧场等等,全都一股脑的出现在了他的脑子里。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河堤防洪等事情,都是他叶青要管的。

如果这位叶大人整日都忙于这些事情,倒也确实没空坐衙理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之后,又立马看向了面前的门吏,只要他接下来的回答是这么回事,不需要他家妹子开口,他自己都会把这可以是‘逾矩’也可以是‘谋反’的罪名,给变成一个小小的罪名。

朱元璋打定了这么一个主意之后,便一副有些焦急的样子道:“咱明白,你们叶大人一天都在外出视察,忙得脚不沾地,可咱还想找他谈大生意呢!”

“这要是一天到晚都找不到人,这生意还怎么谈?”

门吏听到这里,忙摇了摇头道:“你想多了!”

“要说以前,我们叶大人不仅整日外出视察,忙得脚不沾地,还带头干活儿呢!”

“只是现在他有钱了,天天忙着喝茶,听曲,养生。”

“你是不知道,我们叶大人养了两个专门伺候他沐浴的大小姐,那双手都是用人参、灵芝保养出来的。”

“才挤出来的新鲜牛奶,每天早上都从我面前送进去,大多都是给二位大小姐泡手沐足用的!”

“我有幸见过二位大小姐一面,尽管我没见过皇帝老子的妃子,但我可以保证,绝对甩皇帝老子最美的妃子十条街!”

说到这里,门吏可以说是越说越骄傲。

必须骄傲啊!

他们叶大人过得比皇帝老子好,也足以证明他们比天子脚下的百姓过得幸福。

当然,他之所以告诉眼前这位大老爷这些,还是因为他们这身行头,一看就是富得流油的那种。

必须先让他们了解叶大人的品味有多高,才能让他们心里有个数,要是自己分量不够,就别想着直接和他们叶大人合作做生意。

想到这里,他又继续说道:“你要是想直接和我们叶大人做生意,就不能走正门了,必须走后门!”

“当然了,这个走后门有走后门的规矩。”

“至于这个规矩的分量,您就自己掂量着看吧!”.

求看官大大们求追订,谢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1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