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

作者:发光鱼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章:文战

书名: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 作者:发光鱼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6

远远看去便是三个阵营,各方站队分明,各怀心思。

一边是曹营的谋士和将领,他们或怒目而视,或窃窃私语;另一边则是诸葛亮的阵营,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神情自若。

而居中的则是袁绍,刘协看着像墙头草和两面派,一副狡猾的面孔。

荀彧低声道:“是曹丕先带着人挑事,说是倾佩诸葛亮的才华,想请教一番。”

“怎么可能,他那脑子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来?!”刘协瞪大了眼睛,显得难以置信,荀彧解释道:“诸葛先生脾气温和,本不想与他争执,但曹丕一再挑衅,他不得不应战。”

“那为什么是司马懿上了?而不是其他人?”

刘协心中疑惑,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似乎并不想直接与曹营的势力发生冲突。毕竟,曹营的谋士和将领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交锋,后果难以预料。

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羽扇轻轻一挥,便将局势掌控在手中,淡然一笑,对司马懿说道:“既然曹公子如此推崇在下,那在下便不吝赐教。”

司马懿伸手道:“请!先生想要如何应对,就请尽管出招吧。”

颜良插嘴道:“且慢!先定好规矩,比试的规则必须公平,否则胜之不武。”

曹丕赏赐他一个白眼:“你们如果不服气可别怪我们,先说好比什么?”

郭图抬眼看到阶梯上看戏的两人,开口道:“不如让陛下来决定比试的规则,这样才显得公平。”

他话音刚落,众人的视线朝阶梯上看戏的两人望去,混在其中的百姓兴奋大喊:“陛下!是陛下!”

呼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纷纷跪拜,场面一度变得混乱。

刘协示意众人起身,他那从容不迫的气度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一丝安心。他缓缓开口:“诸位,今日比试,旨在友好交流勿要伤了和气。我们比试的项目,不如就定为文斗,以论辩和武斗相结合,文斗考验的是智慧与口才,武斗则展现的是勇气与力量。”

“文斗部分,双方各出一人,以辩题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武斗部分,则由双方各选派三名勇猛的战士,以比试武艺高低。”

“文斗考验的是辩才,武斗则考验的是身手。双方的代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

刘协朝侍人吩咐:“你去楼上把我沙漏取来。”

侍人领命,迅速转身向楼上走去。不多时,他便携带着一只精致的沙漏返回,双手恭敬地呈递给了刘协。

刘协接过沙漏,轻轻摇晃,细沙缓缓流淌,众人都没见过如此精巧的计时器,只见白细的沙子从沙漏中一粒粒落下,从一个透明的玻璃球体流向另一个,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可见。

刘协将沙漏放置在桌案上,对众人说道:“此乃计时之器,沙漏尽时,便是辩论和

沙漏的流动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司马懿和诸葛亮都面露好奇,袁绍十分好奇为什么刘协总是能拿出新奇的玩意儿。

他将沙漏放置在桌案上,“此沙漏将作为文斗和武斗的时间限制,一旦沙子流尽,辩论和武艺的较量即刻结束。”

曹丕不停地往荀彧身上瞄,顾忌他站在刘协的身边,按捺住心中的不满,朝他不断地使眼色,荀彧佯装看不到,侧头与郭嘉低声交谈。

郭嘉轻轻点头,示意曹丕稍安勿躁,曹丕见状,只得收回目光。

“输赢的标准就以沙漏的结束为准,沙子流尽之时,便是胜负揭晓之时。谁说的有理有据,谁便胜出。朕希望这场辩论能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谁还有意见?”刘协环视四周,无人敢再提出异议,众人皆点头称是,

随着沙漏的开始,辩论正式拉开序幕。

诸葛亮与司马懿各自持一方,先是司马懿沉着冷静地开口:“敢问先生今天下大势何如?”诸葛亮回答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群雄割据,战乱频仍,百姓流

离失所,实非长久之计。吾以为,唯有仁德之君,方能一统江山,还天下以太平。”

司马懿听后,微微颔首,对诸葛亮的见解颇为认同。

接着,他继续问道:“那么,先生认为何人能担当此重任?”

诸葛亮笑道:“自然是汉室天子。”话音刚落,许昌百姓应声鼓掌吆喝:“陛下!陛下!陛下!”

诸葛亮的言辞让在场的曹营谋士和将领们面面相觑,还想拉拢此人,没想到诸葛亮会如此直白地支持汉室,顿时歇下了心思。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回答早有预料,他不紧不慢地回应:“先生所言甚是,但天下大势,非一人之力所能左右。若无贤臣辅佐,纵有仁德之君,亦难成大业。”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曹公的推崇,暗示着曹操才是能够结束乱世的真正人选。

司马懿一手握着茶杯:“那请问何为贤臣?如你所见贤臣者,必能洞察时势,审时度势,辅佐君王,以德服人。他们不仅要有过人的才智,更要有忠诚之心,能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

“贤臣之于君王,犹如舟之于水,不可或缺。在乱世之中,贤臣更是能够稳定民心,凝聚力量,为结束纷争、恢复秩序发挥关键作用。而诸葛亮先生,您是这样的贤臣吗?”

刘协不由地多看了几眼这司马懿,这嘴巴不去做说客真是可惜了。

他那番言辞,不仅巧妙地避开了诸葛亮的锋芒,还将话题引向了对曹操的推崇,最后再把问题踢回给诸葛亮,让其不得不面对自己对汉室的忠诚与对曹操的评价。

司马懿的机智与深谋远虑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刘协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回答:“贤臣之于君王,确如舟之于水。然而,贤臣之用,不仅在于辅佐,更在于能够明辨是非,敢于直言进谏。在下虽不敢自比贤臣,但若有机会,定当竭尽所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