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作者:天涯逍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气象(7)

书名: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作者:天涯逍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5

一场暴雨无声而至。

轰隆~

在急促的倾盆大雨下,伴随着密簇阴云下骤现的电闪,没过多久,一道震人心肺的闷雷响起。

“下吧,下吧,让这场雨好好冲刷世间污秽!”

京畿道刺史府。

正堂。

刺史宋纪负手立于堂门处,神情复杂的盯着堂外雨幕,与初见天子时相比,如今的宋纪憔悴不少,那顶官帽下的鬓角,发梢都泛着白。

“靠雨真能冲刷污秽?”

堂内,倚着座椅的孙斌,看着宋纪的背影,语气低沉道:“真要是如此的话,这世间将没有任何冤屈。”

“辰阳侯既然知晓,为何要聚拢上林军各部?”

宋纪一甩袍袖,转过身来盯着孙斌,言语间带着质问道:“辰阳侯明明知晓,尚有不少奸佞要查,要抓,此事仅靠京畿道刺史府难以短时间内查清,难道辰阳侯就为了些流言蜚语,便不顾这些事实了?”

“宋大人的心情,本侯能够理解。”

孙斌看了眼宋纪,便伸手拍拍所穿甲胄,“但本侯这样做,也不全是为了自己,这对宋大人也是有好处的。”

宋纪眉头紧锁起来。

“本侯乃是勋贵,领上林军大统领要职。”

孙斌悠悠道:“若是在先前,宋大人想要叫本侯帮衬着查案,那没什么好说的,查就是了。”

“但现在不同了。”

“小女进宫了,本侯在上述身份中,又多了一层身份,外戚,人言可畏的道理,宋大人是知晓的。”

“当初本侯奉旨离都是协办,是将被抓的贪官污吏,奸佞败类,在京畿道所辖诸郡众县展开公审,展开处决,以此来平息积攒的民怨,叫京畿道能安稳下来。”

“而在先前,这件事在诸郡众县都办到了,而随上林军各部的羽林、巾帼两部,他们固然年纪小,却极好的协助京畿道刺史府,收容与安置受灾百姓,甚至是救治灾民。”

“差事到现在都办好了,若本侯还待在京畿道,且不说本侯会怎样,只提你宋大人,恐会招惹到不必要的麻烦。”

“宋某不在乎!!”

宋纪眼神冷厉道:“只要能将藏在暗处的奸佞,一个个全都给揪出来,即便是舍了这身官袍,宋某也是愿意的!!”

“然后呢?”

孙斌眉头微挑,看向宋纪道:“好,你宋大人为了正义,要不管不顾的去深查,就算你真查到了,把他们全都法办了。”

“这是大快人心了。”

“但京畿道刺史一职换了人,谁又能确保今后的京畿道,就不会再滋生别的腌臜事?这就是你宋纪的正义?”

宋纪眉头紧锁起来。

“你可别忘了,陛下为何叫你出任此职。”

孙斌缓缓起身,盯着宋纪,“除了要严惩奸佞,处决败类外,陛下是想叫京畿道,在你宋纪之手变好!!”

“案,可以慢慢的查,不一定非要死揪着不放。”

“本侯知道这话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

“你仔细想想,眼下在京畿道也好,在虞都也罢,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京畿道雪灾一事?又有多少人还关注京畿道?”

孙斌的话,叫宋纪沉默了。

苦笑,在宋纪脸上浮现。

是啊,当洪流消退之际,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冲刷后的疮痍,这人啊,总是这般的健忘与短视。

错是一遍一遍的犯。

坑是一次一次的踩。

但经验教训是一点都不吸取。

“要不是因为你宋纪有颗公心在,你觉得陛下会力排众议,叫你就任此等要职吗?”孙斌朝宋纪走来,语气低沉道。

“宋大人,你也算是官场老人了,在地方待过,在中枢待过,有些事是怎样的,本侯不多赘言,你也应该清楚。”

“为何现在却如此轻浮?”

“现在的京畿道,要的不是刨根问底,要的是安稳,民心所向的是不变,如何叫治下的百姓过好,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宋某受教了。”

在孙斌的注视下,宋纪抬手作揖道。

“唉。”

见宋纪如此,孙斌轻叹一声,走上前轻拍宋纪肩膀,“宋大人珍重,本侯还有事,就先走了。”

言罢,孙斌脸色凝重,抬脚朝堂外走去。

雨下的更大了。

走出堂门的那刹,孙斌停下脚步,抬头看着倾盆暴雨,他的脸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随后便快步朝前走去。

“侯爷!”

撑伞跑来的家将,在喊孙斌之际,却被孙斌一把推开,雨浇在孙斌身上,孙斌的眸中掠过杀意。

即便在此之前,上林军各部处决众多贪官污吏,奸佞败类,将他们的家眷悉数逮捕,把他们的赃产赃银悉数查抄,可依旧无法压住孙斌心头的怒。

因为凄惨太多了。

“回营!!”

出刺史府的那刹,在道道惊愕注视下,冒雨前行的孙斌翻身上马,沉声喝道,随即便挥动马鞭,在暴雨下驰骋。

一众人见状,无不策马去追。

没有人知道,孙斌在想些什么。

一路无言。

城内某处,上林军暂驻所在。

“押解归都的赃银,留下两成移交京畿道刺史府。”换了一身干爽衣袍的孙斌,推门走进之际,冷着脸对一中年说道。

“侯爷,这不好吧!”

中年闻言大惊,快步朝孙斌走去,“先前查抄的种种,已移交给京畿道刺史府不少了,这批赃银是奉陛下旨意押解归都,要移交给户部的。”

“如今在虞都内外,有不少舆情都指向户部了,这批赃银即便移交给户部,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啊。”

“本侯的话,还需再重复一遍?”

孙斌冷着脸,直勾勾的盯着中年,“先前京畿道刺史府是接收不少,但这些钱粮,多用在赈灾方面了。”

“如今京畿道刺史府的库银根本就没多少,不给他们留点压箱底的,你叫宋纪他们怎么办?”

“可是……”

中年欲言又止。

“没有什么可是!”

孙斌摆手打断道:“出现任何问题,本侯会向陛下请罪的,这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下官不是为这些。”

中年听后,立时道:“下官也知侯爷的心情,京畿道刺史府的压力的确不小,可户部的压力更大啊。”

“本侯顾不了这些。”

孙斌态度缓和不少,看向中年道:“本侯要不知那些凄惨之事,也就罢了,可本侯知晓啊,难道要本侯眼睁睁看着京畿道再出别的风波?”

“好吧。”

中年轻叹一声,抬手对孙斌一礼道:“下官去办此事,不过这件事,下官是要呈递密奏到御前的。”

“嗯。”

孙斌点点头道。

中年叹息一声离去。

孙斌坐在座椅上,久久不言。

但很快,从堂外走进一人。

“侯爷,您为何不向宋大人言明,上林军此次归都,乃是奉陛下旨意归都的。”家将孙适表情复杂,看向沉默的孙斌道。

“毕竟有些话挑开了,对侯爷,对宋大人,都是有好处的,侯爷这不说,会叫人觉得上林军是怕一些事,才离开京畿道的。”

“说这些能解决什么?”

孙斌轻叹一声,“京畿道的麻烦要解决,虞都的时局要推动,陛下的难处够多了,作为臣子,难道遇到事就把自己摘干净?”

“这跟那些败类有何区别?”

孙适皱眉道:“话是这样说的,可侯爷想过没有,这个时候归都,只怕有不少人的眼睛,都在明里暗里盯着看呢。”

作为家生奴,孙适从很小就跟着孙斌,二人看似是主仆,实则却是兄弟,在孙适面前,有些不能讲,不能提的话,孙斌都会对其讲。

大宅门里是非多,孙斌在过去割舍的东西有很多。

这其中就包括那尊他能得到的国公爵,但是为了一些考虑,孙斌舍弃了,因为孙斌知道,太出风头不好。

也正是孙斌这个性格,当初在选秀时,太皇太后孙黎选了孙斌之女,而非是孙河之女,因为孙黎知道,在大是大非面前,孙斌也好,其女也罢,是会站在皇帝这一边的。

对于孙黎而言,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的孙儿解决一些隐患。

老一辈所想,少一辈所想,是不一样的。

“行了,不聊这些了。”

孙斌摆摆手,看向孙斌道:“让你留的人都选的怎样了?羽林、巾帼两部派驻各地参与赈灾,这帮小家伙表现的不错,但是他们现在还走不了,必须要确保他们的安全才行。”

“陛下对羽林,对巾帼,都是很看重的。”

“都选好了。”

孙适当即道:“都是可靠的人,他们都已接到调令,等到侯爷率部赶回虞都,他们就会从各地前去赈灾大营。”

“那就好。”

孙斌点点头道:“本侯这段时日心有些乱,还好有你,辛苦了。”

“侯爷这话说的,跟末将是外人一样。”

孙适却瞪眼道:“为侯爷做这些,是末将份内之事。”

“哈哈。”

孙斌听后,指着孙适笑道:“你啊,行了,下去睡吧,明日还有不少事要做。”

“是。”

孙适当即抱拳道。

孙适知道,自家侯爷这是有心事,想想也对,毕竟现在自家侯爷的处境与地位,跟过去不一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