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作者:天涯逍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九章 驾临

书名: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作者:天涯逍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5

语言的艺术值得人去琢磨与钻研,在什么场合下就要学会讲什么话,年纪小无所谓,即便真说错了,还能以童叟无忌圆回来。

毕竟孩子是无错的,这终究是要看父母的,有时的童叟无忌,或许是父母想讲却不能讲的呢?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成了世人眼里的大人,肩膀上无形多了担子,身上要扛起责任时,要还是不会讲话,就是你的错了。

一句话能成事,反之就能坏事。

楚凌当然清楚,自己讲的这些话,让很多人都满意了,都得到慰藉,这可是大虞皇帝讲的话。

这就证明他们过去所作所为,是没有留下遗憾的。

但有满意的,就有不满意的。

“陛下圣明!”

直到此刻,徐黜才开口讲话:“陛下今日在大朝所讲之言,如若遍传天下,定能叫天下臣民拥戴。”

“然大虞有礼法宗规在,君臣有别,更是每个人要牢记的,尤其是做臣子的!”

“作为臣子,不管国朝是承平,是动荡,在其位谋其职乃是本分,正如陛下所讲,逆藩叛乱致使边疆受乱。”

“今下平国公凭镇压叛乱之功,领军凯旋归都,所擒逆藩逆臣被押解归都,此事亦为天下所盼之事,究竟该如何处置他们,还望陛下能早做定夺。”

“徐黜!你到底想干什么!?”

大殿内,响起昌黎的质问声,这叫不少人吓了一跳。

本坐着的昌黎,甩开了宗川,强撑着身体起身,快步朝徐黜走来。

“今日大朝,就一定要讲这些吗?”

昌黎紧皱眉头,盯着徐黜道:“所擒逆藩逆臣皆已被有司收押,该如何审,如何办,自有礼法宗规来约束,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奏请此事,还不惜拿请辞要挟,究竟是何居心?”

“要挟?”

徐黜不卑不亢,迎着昌黎的怒视,平静道:“安国公是病还没有好吧?对陛下所奏,本公何时有要挟之意?”

“你!”

昌黎伸手指着徐黜,正要发作之际,殿外出现响起的声音,却硬生生打断了昌黎。

“臣等拜见太皇太后!!”

在太极殿外所聚大臣,还有在太极殿前广场所聚大臣,此刻无不叩首山呼,嗯,大朝的召开,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太极殿的。

有站在太极殿内的,就有站在太极殿外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枢的斗争与博弈,会无时无刻的发生。

没有谁能够一直看着在自己前面,有一些人挡着他们前行的路,尤其是在官场上,没有谁能拒绝权力。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品尝到权力是何滋味的人,都不会轻易丢手。

“今日的大朝,还真是够热闹的。”

“哀家这是错过了什么?”

本寂静的大殿,朝班中有不少心惊的大臣,还没有反应过来,从殿门处出现的声响,还有孙黎的声音,叫气氛陡然急转。

“祖母!”

楚凌立时起身,撩袍就朝孙黎跑去。

“臣等拜见太皇太后!”

大殿内,站着的群臣无不跪倒在地上,就连二后在此刻都站起了身,这就是属于大虞太皇太后的威仪!

此刻的殿门处。

本要抬脚进殿的孙黎,瞧见她的孙儿,快步朝自己跑来,孙黎停下了,静静的看着跑来的楚凌。

这一刻,她有些恍惚。

“慢点。”

孙黎的左手微动,本搀扶她的梁璜,立时就低首退到一旁,孙黎握着拐杖,对跑来的楚凌道:“都是大虞皇帝了,应该稳重些。”

“孙儿是记挂祖母。”

跑来的楚凌,立时道:“祖母,您怎么来了,您不是在长乐宫休养吗?”讲这些话时,楚凌已搀扶着孙黎手臂。

“哀家老了,在长乐宫躺不住了。”

孙黎笑笑,对楚凌道:“听闻皇帝驾临太极殿,就过来了。”

孙黎的话很轻,但足以叫殿内每个人听清楚,尤其是跟天子的对话,孙黎是带着些许笑声的,这让一些人听后,那心思立时就活泛起来。

这不对啊!!

太皇太后不是想架空天子吗?

“祖母慢些。”

可楚凌的话,却叫他们在心惊下回过神来,此刻的大殿,除了跪着的群臣,还有站着的二后。

在二后的注视下,楚凌搀扶着孙黎,小心翼翼的前行。

孙黎走的每步路很稳,看起来是一点病态都没有。

徐贞眉头紧锁的盯着眼前一幕。

这跟她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在旁站着的王琇,明显能感受到这些,但她什么都没讲,此刻的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对祖孙。

“皇帝,叫他们都起来吧。”

在走到昌黎、徐黜跟前时,孙黎停了下来,瞥了眼跪地的徐黜与昌黎,语气平静的对楚凌道。

“起来吧。”

楚凌平静道。

不过看徐黜的眼神变了。

他如何会不知,徐黜如此紧咬着此事不放,叫他在此事上表态,那就是想破坏他与他祖母的关系。

或许他直接表态,要以国法来处置,这不会叫孙黎多想别的,毕竟过去三载,大虞经历的动荡,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可万一呢?

那毕竟是亲儿子!!

更别提在这大殿内,是有以孙黎而转的臣子的,为首的正是荣国公孙河,哪怕一些人能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吧,但孙河的身上,流淌的是孙氏血脉。

在这件事上,楚凌如果没有处置好,叫孙黎伤了心,那无疑是给自己找麻烦,更别提孙黎的身体,已经是大不如从前了。

如果孙黎有一天逝去,却没有讲什么话,别的不说,就太皇太后这一系的人,那就会做各种盘算。

中枢不忌盘算,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算计,更何况还牵扯到权力呢,但中枢忌讳的是无序!

过去大虞经历那种动荡,很多人都在做各自的事,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阻止无序出现吗?

可即便是这样,仍有人在争权逐利。

这就是人性所在。

“祖母,您坐。”

在一众朝臣叩谢天恩,起身之际,楚凌搀扶着孙黎,在走到宝座时,开口道:“您先歇歇脚。”

殿内诸臣,还有二后,无不静静看着眼前一幕。

但思绪是不一样的。

“这宝座,只有大虞皇帝能坐。”孙黎拄着拐杖,看着楚凌道:“哀家虽是太皇太后,但这宝座,哀家坐不得,规矩就是规矩!”

此言出,在朝班前站着的徐黜,垂着的手明显微颤一下。

“那孙儿搀扶您,去凤位上去坐。”

楚凌面露关切道。

“不了。”

孙黎摆摆手,在看了眼站着的徐贞与王琇后,缓缓转过身,“哀家坐的时间久了,躺的也久了,今日大朝,哀家就想站着。”

“适才在大朝上讲的,哀家都听到了,庆国公说的没错,大虞的确是君臣有别,这点是谁都不能去否认的,不然天下臣民都会站出来指摘。”

讲这些话时,孙黎的目光,定格在了徐黜身上。

徐黜的心思,她如何能不清楚。

其实又何止是徐黜的心思,这大殿之内,所站着的每个臣子所想,她都瞧的真切,看的真切,不然这场动荡,也不可能持续这么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7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