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视同仁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徐妙锦出宫去探望了一下朱有龄,也去探望了常蓝氏,可以说喜忧参半。

而朱允熥这个皇帝也有感朝中诸多勋贵近些年有些德行不修、武艺荒废,特令适龄公侯嫡子入宫伴读习武。

这些事情不少人也都是心里有数,大明的勋贵集团整体看似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只是勋贵,武将之中很多承袭父职的军官也都是本事稀松平常。

这类情况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从老朱开始就制定了各种承官、承爵的制度,要让这些武将子弟和勋贵子弟保持一定的下限。

实话实说,效果是有一些的,起码不会出现五六品的军官连马都不会骑。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人还是能够想到一些法子钻空档。

文武百官们显然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意见,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皇帝对勋贵的重视,这是对勋贵的施恩,也可以理解为皇帝对勋贵的教育等不满意。

事情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着,朱允熥觉得还算顺心。

仲春亥日,朱允熥先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这就是劝课农桑了。大明现在虽然尝试着在发展海贸,可是朱允熥不打算想着什么‘转型’,短时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指望。

工业化什么的有些遥远,现在就是农耕文明,现在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朱允熥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让大明的经济不再只是倚重农耕,商业贸易方面自然也是有着一些提升的必要。

一亩三分地就是朱允熥要亲耕的面积,不过这个时候他好像也就是打下手了。

老朱久违的出现在不少官员面前,他的心情不错,“看看,咱教教你怎么种地。”

“祖父,我是当皇帝的,又不是种地的。”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要说种地,回头我找几个叔叔,老家的田地不能荒了。”

老朱瞪了朱允熥一眼,说道,“你敢!”

“我怎么不敢?二叔和五叔都先后在老家种过田,说不定这一趟查出来点什么,我就得让三叔回老家种田了。”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三叔回去种田也好,我还能和他亲近一下。”

老朱仔细一想,说道,“这事咱们回头再说,真要是有些事情,是得给你三叔叫回来。”

虽然朱允熥改变了很多事情,可是他也不敢完全的确定。比如说自家三叔,历史上也是在洪武三十一年没的,早老朱三个月。

朱文垚急了,“牛!”

“对,是牛!”朱允熥欣慰啊,我的儿子认识牛和马,“这是牛,用来犁地的,马是用来骑的,到时候好打仗。”

朱元璋笑着抱起来朱文垚,说道,“和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好好耕地。”

朱允熥也是哑然失笑,他的儿子自然不可能被关进凤阳高墙、被放出来的时候都分不清牛马,不会顶着吴庶人的身份活着。

朱允熥牵牛、老朱扶犁,朱文垚开开心心的坐在牛背上,这都是他们该做的事情。天子牵牛扶犁,这就是亲耕的意义了。

而徐妙锦也没有闲着,现在她在忙着收拾田垄,过几天要躬亲蚕事,这才是劝课农桑。

老农民属性的老朱很开心,对朱允熥说道,“咱岁数大了,你扶着犁,这是力气活。”

朱允熥也不废话,只是有些担心,“祖父,我扶犁自然没事。就是我看耕地的深浅,我怕是掌握的不太好。”

“你跟着咱走,其他用不着你。”老朱有些嫌弃的说道,“你们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会农事。这是祭祀天地的御田,都用心点。”

朱允熥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觉得有些事情就算是想要用心,未必就能取得成果。

稍微说笑两句,自然是需要继续亲耕了。

别的皇帝可能就是做个样子,装模作样的扶犁亲耕,转头就将这一亩三分地交给专人打理。但是老朱不这样,每年的亲耕都是亲力亲为。

对于亲耕这样的事情,朱允熥也习惯了,至于观礼的百官、乡老、士绅等,自然也能够看出来皇家对待农耕的态度。

其他的暂且不说,洪武皇帝历年来一直亲耕,承康皇帝这些年来也都是在亲力亲为。

无非就是今年特殊点,以前只是牵牛,现在可以扶犁了,谁让他现在是皇帝呢,做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有资格了。

当然不少人看到的,也是那位传闻中的小殿下。

非常的活泼不说,和洪武皇帝也无比亲近,大明未来的皇储之选已经算是彻底的尘埃落定了,只要等到小殿下十岁,肯定会被立刻册立为储君。

这都是根本不用怀疑的事情了,文武百官也不该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大明的储君很好认。

亲耕结束回到了乾清宫,朱允熥洗个个澡后问道,“亲蚕的时候就不要让二姐过来了,她有身子现在不方便。”

“自然不用陛下嘱咐,臣妾也万万不敢让二姐过来。”徐妙锦就温柔笑道,“倒是二姐,得去劝劝她,她最是心思敏感,也最是怕拖累陛下。”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笑着说道,“过两天我去看看她,现在当了皇帝、各自成家,兄弟姐妹见一面都难。”

这一点徐妙锦自然也是非常有话语权,本来她是最小最受宠的妹妹,有兄长和嫂嫂们的照料,可以带着侄儿们玩闹。

但是现在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不要说不怎么记事的侄儿了,就算是兄嫂见了她也会非常的谨慎,不管是问问题还是回答什么,都会显得很小心。

换好衣裳的朱允熥和徐妙锦就出门了,现在从东宫搬到乾清宫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一出门就是西宫。

“可把咱文垚饿着了。”老朱端着鸡蛋羹,心疼坏了,“再吃一口,就吃一口。”

朱文垚抿着嘴,小脑袋不断晃动。也不能说胡乱晃动,这是得等到他祖祖将鸡蛋羹放在了嘴边再扭头,得多哄几下才稍微吃一点点。

“我看他是没饿着,饿了就不用喂了。”朱允熥有些看不下去了,说道,“祖父,还是我来喂,您这也累了一天得歇歇。”

徐妙锦也赶紧开口说道,“皇祖父,还是孙媳来喂,文垚也习惯我喂他。”

老朱扭头看了一眼朱允熥和徐妙锦,随手将碗放进侍女手里的托盘,“文垚吃了些,一会儿还有吃的,用不着你们喂。”

朱允熥和徐妙锦也都是习以为常了,不觉得这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老朱很有耐心的轻手轻脚给朱文垚擦好嘴,话里全是宠溺,“吃个饭就爱闹,咱就算是欠你的!没给你爹喂过饭,老了还要带你这个淘气包。”

“那就当是补回来呗。”朱允熥就笑着开口,“我反正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你们说小时候喂过我,那我就信。”

老朱很平静的说道,“没喂过你,咱那时候哪顾得了你。”

朱允熥也不失落,早就知道一些事情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

老朱问道,“你三叔不能回京,但是他能回凤阳,这里头的差别你知道吧?”

“知道,新皇登基前三年诸藩王不得返京,只是三叔犯了事就回凤阳老家犁田反省,这就不算什么了。”朱允熥就回答说道,“这一趟海贸的事,拿三叔立威?”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你三叔合适,天底下的人都觉得你和你二叔关系好,和你五叔最亲近。只是你最有本事的叔叔,是你三叔和你四叔。”

朱允熥对此也是不反驳,因为实际情况看起来也确实就是如此。

“前两年救了你二叔,他又是个没本事的,暂且不管。你三叔在西北这么些年,也是有些军功、威望。”老朱笑着开口,“现在找个由头让他回老家,罢了他的兵权。”

削藩,其实不管是老朱还是朱允熥都知道削藩这样的事情是势在必行,无非就是削藩的手段而已,到底是温和的不伤情面,还是直接逼死逼反藩王而已。

朱允熥的手段看起来就是比较温和,只是拿走藩王的兵权,甚至还会在其他地方给与一定的补偿,对宗室诸王该用的时候还是用。

这样的方式老朱自然满意,作为皇帝有些小心眼、有些多疑没问题,想个法子将那些隐患给解决了就好。但是该用人的时候,就要用人,也要注意方式。

“我也是这么想的,三叔在西北划分牧场、修筑边塞,也是时候稍微歇一歇。”朱允熥就笑着说道,“四叔在大宁练兵,两三年打不起来仗。”

老朱笑了起来,朱允熥的意思很明显,一旦朝廷对北边用兵,肯定还是会以晋王和燕王为名义上的统帅,到时候还是互相制约。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就想着在我手里头,大明边塞成型、边关防卫完备。到时候不用担心北方的鞑子,也不用担心勋贵掌兵、宗室掌权。”

老朱笑着点头,这些事情就是属于朱允熥的责任,这是大明第二任皇帝该做的事情。

老朱随即说道,“到时候咱下令,你去求情。”

朱允熥连忙说道,“不能去求情了,再求情就是我这个皇帝不管事。这一次真的要是责罚宗室,还得是我自己来。”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也好,咱也没法子护着你一辈子。你那几个有本事的叔叔,也是要压一压。尤其是你三叔、四叔,本事大就心里想的多。”

这倒不是说老朱觉得他的儿子们敢造反之类的,而是觉得到时候他的儿子们心里有不服气,会有那么一些倨傲或者是不遵律法的情形。。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说道,“我也是想过这些,其实叔叔们都挺好的。立我为太孙的时候,叔叔们也都没什么意见。”

老朱笑眯眯的反问,“他们是真没意见、真没想法,还是被咱给压着逼着让他们认了?”

朱允熥厚着脸皮说道,“那也是我表现的利害,叔叔们心里头都有了分寸。他们也都知道和我争没好处,自然也就不争了。”

老朱也不反驳,因为事情也确实就是那么回事,要不是朱允熥的表现出色,他也不会难么快的下定决心。

朱文垚就有些不甘寂寞了,“祖祖。”

看着朱文垚又开始吃,朱允熥就忍不住担心,倒不是担心孩子吃的太多消化不良,他是担心孩子现在看着就白白胖胖,以后会不会瘦?

但愿吧,现在是奶膘,以后就要瘦下来的,等到再长大点就稍微锻炼一下,肯定不能让他痴肥。

看起来是有些忧心忡忡、杞人忧天,可是很多的事情显然也就不用想太多。

老朱随即看向朱允熥,“你三叔挨了责罚,那你二哥呢?”

“允炆自然是要罚,只是他那边不能罚的重。”朱允熥笑着看向老朱,“祖父,我要是下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您猜允炆会不会吓出事?”

老朱稍微沉默一下才说道,“这倒也是,你看着处置就是。这一次的事情,但凡宗室有所牵扯,该罚的还是要罚,要不然你以后不好做事。”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是赶在了这时候,我也不得不处置。”

这话听一听就好,赶在了这个风尖浪口的时候出事,这简直就是主动将把柄给递过来了。这个时候要是不稍微运作一下,那也不太合适。

有些事情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说的特别直白显然也就是有那么点不合适了。但不管怎么说,太仓那边爆发出来的大案,得好好处置。

老朱现在睡的比较早、朱文垚也睡的比较早,所以朱允熥和徐妙锦也就回到了乾清宫。

折腾完一通不只是心情舒畅,也觉得按照运气来算,也应该再有一个儿子吧,现在只有一子一女,这显然是有些不太够的。

新的一天依然是以早起准备早朝开始,以及持续的处置一些事情,朱允熥也觉得很多事情也该有一些答案了。

有些事情,他显然也是不打算拖下去,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说,也是在快刀斩乱麻,免得事态进一步恶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