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驿丞

作者:枫香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50 第一百五十章 干坏事的人

书名:穿越之驿丞 作者:枫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8

什么事情有地头蛇带路就是顺畅,大臣们蹭蹭蹭地就把楚昊和阮白琢磨出来的计划书,给完善了一遍。

不过他们一边麻溜地写着计划书,一边暗搓搓地盘算着将来是不是要放几个亲信到岭南,眼瞅着岭南就要变成好地方了,哪怕大头肯定是郑家的,太子在前,再说岭南要发展,也绕不开郑家船运;但是他们作为参与人员,捞不着肉,捞点汤底总可以的吧?

至于郑家那边,在楚昊他们在城头上吹风的时候,阮白就已经和太子妃谈妥了。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妃点头,比太子点头更有用。

太子妃本身就是郑家嫡女。她的父亲是郑家族长,长兄是郑家继任族长。父兄两人实际掌控了整个江南水军。家中幼弟已经接手郑家船运。哪怕她是外嫁的姑娘,在家族中的地位,依然不容撼动。而在夫家,她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虽说这件事情会牵涉到一些朝政方面的变动,但是她只参与生意方面,其它的也就是给郑家、楚家和周家,做个牵头人而已。坐在背后数钱多好,她才不会放着话柄给人捉。

其实真正坐在背后数钱的人,是楚家。岭南再怎么好,岭南的钱实际上是怎么也不会进楚家的钱袋的。但是,如果没有阮白和楚昊出技术出主意,岭南会有钱么?会有那么多的钱么?

所以,这件事情绕不开楚家,偏偏没有人会让楚家把爪子伸到岭南去。出钱出人的事情轮不到楚家来做,那么他们就只能坐在家里数钱了。

下午,新款羽绒服已经套上了周苗苗小朋友的身上,没有拉链,衣服倒不是系带的,而是打了盘扣。比起之前周蓉身上穿的,改进了不少。

关于盘扣,阮白只是提了提,大概打了个样子,也就是那么个意思,完全谈不上精致,没想到大师们一会儿的功夫就弄了出来,纽扣还是黄豆大小的红宝石,衬着雪白的羽绒服,把周苗苗包得像只小兔叽。

小兔叽端端正正地走到他爹跟前,向上伸手:“抱。”

他爹立刻把儿子抱起来,习惯性地检查了一下儿子的衣服:“咦?少穿了那么多件衣服,不冷?”

虽说现在气候入春,但是顺阳的温度和京城的春天根本没法比。他们现在身上穿的还是在京城时的冬衣。他是习武之人,身强体健的,倒是没什么。几个大臣和命妇公子,据说晚上都冷得睡不着。

“不冷。”周苗苗扒在他爹肩头,看着几个大臣全都眼睛闪亮的看着自己,毫不客气地回望过去。苗苗的眼睛大,不怕瞪!

几个大老爷们搓着手不好意思去抱上司的孩子,那位一直参与讨论的命妇倒是不客气,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小殿下身上的就是羽绒服了吧?看着好漂亮。”

其实漂亮根本就不至于,白色料子缝成了一个个小豆腐干形状,没有染色没有绣花,唯一能起到点缀作用的也就是几颗盘扣,还因为小盆友的姿势,全被太子挡住了。

周苗苗不给命妇面子,扒在他爹肩头,反倒是冲着阮白张手:“阿白叔叔,抱。”

阮白看了一眼周小猫,经过人家父亲的同意,把小兔叽抱在手上,感慨一句:“跟周蓉长得挺像。”放一起就是两只小兔叽。

周蓉?周苗苗歪过头不解,刚想问,嘴巴里就被塞了一颗花生糖,眼睛一眯:甜哒~

周小猫倒是反应过来了,说道:“还得去拜见王叔。”王叔那儿好像有很多好东西。上次王叔捎来的望远镜被皇帝老子给抢走了,后来工部重新做了出来,感觉没有王叔做的好使。这回看看能不能磨着王叔给他再做一个?

转头看到一群大臣们还不走,他不耐烦地挥挥手:“还在这儿等着干嘛?蹭饭呐?都散了散了。”

大臣们一番讨论,脑细胞不知道伤了多少,此刻已经是饥肠辘辘,本想着能尝到传说中阮白的手艺,没想到顶头上司如此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缩在袖子里的拳头狠狠攥紧,好想给上司套麻袋!

京城新开的那个点心铺子里的东西可好吃了,每天开张最多两个时辰就卖完,就是阮白开的。当初阮白在六部轮岗,他们多少也蹭到一点吃喝,那味道可好可好了。别的不说,他们这一路过来,吃的都是些啥?身为上司,能给下属争取点福利不?

大臣们在肚子里憋气,但是敢怒不敢言。来的时候讲清楚了,他们这些人还要深入基层,去学习顺阳的经验;而太子呢?只负责把他们带来,等过上一段时间,再把他们带回去,充其量就是个领队!

太子发话了,阮白也不好留人,抱着周苗苗一路把大臣们送出门。管家早就给套好了马车,将几个不大的食盒一一递到大臣们的手上:“二少爷特意给诸位大人准备的,路上垫垫肚子。”

大臣们的表情顿时就不那么严肃了,接下来几天,他们虽然依旧没蹭上饭,但是每天的点心不缺,甚至偶尔还能吃上牛肉干。

在这个杀耕牛犯法的年头,也就只有这儿才能吃上牛肉了,真是奢侈至极!

不过哪怕是产自草原的牛,也不是能够随便乱杀的。这些牛耕地方面虽然不如大周的牛那么利落,但是好歹也能耕作,还会拉车,跑得还比大周牛快,力气又大。

一群大臣考察下来,纷纷可惜:“毛太多了,若是去江南等地,必定不适应。”长毛牛长得快,容易驯化,吃得不多,身强体健很少生病,可加上了这一身毛,就算能推广,也最多是在北方地区。可是大周的北方地区,适合耕种的土地本来就没多少,还有不少山地,并不适合牛这种大体型的牲口劳作。为了那剩下的少量耕地去引种,有些得不偿失。

于是,大臣们把长毛牛撇到一边,开始根据自身的职务,跟着楚昊的安排,进入到顺阳的各个相应的部门去轮岗。

至于已经有了个框架的岭南发展计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为命妇们的主场了。

身为命妇,其实对于朝政的敏感度并不比差,在生意场上更是能甩开自家夫君好几条街。撇开她们大部分的收入都集中在地租上,多少都经营着一些铺子,对各方面的市场都有着很清晰的了解。

命妇·阮白抱着胖球,和一众带着孩子的妈妈团们相谈甚欢,将岭南的发展计划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分割成数个板块,交给各家负责。

数日后,命妇们已经成竹在胸,剩下太子妃看着阮白,问:“阿白弟弟,不是姐姐泼你冷水。”

阮白给太子妃倒了一杯茶:“松松姐,您说。”

“岭南的问题,可不是只要解决了水路,就行了的。”太子妃对岭南的了解其实不低,“在你提出这个计划之前,其实郑家早就已经打过岭南的主意了。光是看中了一年三熟的水稻,大量的药材和苗木……对岭南的计划,郑家已经投入了三代人,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给郑家带来太大的利益,只能保证收支平衡罢了。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是。”阮白微微翘起嘴角,“还是路的问题。岭南多山地,地形复杂多变,运输是个大问题。内部的产出再多,如果无法运到港口,那也是白瞎。相比较而言,建造一个港口,倒算得上是最少的投入了。”

至于这些天来分出去的那些,不过是利益捆绑罢了。郑、楚、周三家吃大头,底下的人总得跟着捞点汤喝。再说,这汤也不是免费的,当地的商业交流还得靠这些人来完成。

三家之中,郑家出船,建造码头和配套设施。

周家作为大周的老大,就算什么都不出,那也得分上一块蛋糕。

至于楚家,想要分润多一点,光是出个主意,而且是个馊主意可万万不行。

太子妃对阮白的评价不置可否。建造一个港口谈何容易?投入最少?

阮白笑眯眯道:“松松姐放心。弟好歹是个天下行走,邮局驿站在岭南亦有分布,到时候修桥铺路的事情,就交给我……还有越泽王殿下。”

火药用来打仗,他还有些疑虑。上次在草原上的发挥,充其量还是吓唬的成分居多,杀伤力十分有限。现在打从温泉山庄一行之后,他多了一个硫磺矿,炸弹倒是能够做出点真正有杀伤力的来,最起码用于开山,他还是有一定自信的。剩下的修路的问题,就交给万能的金兔叽!

越泽王的药水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山上多石,铺路什么的应当会利索许多。他得等人把详细的舆图送来,整理出最合适的路径,先把主干道修出来。等吸引到更多的人,来盘活整个岭南的经济后,他才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展开村村通。

看阮白这么轻描淡写地应下来,太子妃尽管理智上不相信,但是想到眼前少年的种种神奇之处,她还是下意识地点了一下头:“那就等着阿白弟弟的好消息了。”

“当然。”阮白毫不客气地应下,向太子妃告辞。

太子妃看着少年还未张开的身体,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想到郑家那么多年的投入,竟然比不上一个少年么?她一方面期待,另一方面又有些不忿。

修路是大事,而且不单单是一个岭南的问题。几个真正过来学习的重臣,又被太子召集了起来,围在一起谈论。

当然,越泽王也来了,当场展示了一番药水的神奇之处。他甚至还弄出了一种药米分,在阮白看来已经非常接近水泥。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但还是提出质疑:“虽有此神物,但恐怕在山里面无法穿行。”

“这个我来解决,不过在此处不便展示。”阮白接话,“还是先继续岭南的话题。”

又是数天的讨论后,终于得到一个几乎看着就能实施的计划。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岭南之事,不知道阮郎有无兴趣?”明知道不可能,但是太子殿下依旧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给楚昊添堵的机会。

阮白果然拒绝了。他腼腆地笑了笑:“下官恐怕要让殿下失望了。”

“阮郎留在顺阳,难道还有其它事情不成?”

“是啊。下官还得向牧民们收羊毛呢。”面白的少年微微低着头,脸上透着一抹羞涩的米分红,眼睛里满是真诚,“我大周和匈人虽然世代交恶,但这和老百姓们没什么关系。若是能解决牧民们的温饱,想必匈人百姓也不愿意来尝试我大周刀锋。下官只是想着……嗯,要和平,不要战争。”

听着前面几句话,要不是知道阮白当年就是靠着几十个匈人的脑袋发的家,他们恐怕不仅眉毛要竖起来,大耳刮子都能扇上去!解决匈人百姓的温饱,大周百姓的温饱都还没解决呢,要你去操心敌国的?!

但是之所以知道阮白,也多少明白这小子的黑心肝,几个大臣都不是蠢货,静下心来仔细一想,再看着阮白的眼神就透出一抹笑来:“阮郎,真不愧是阮郎啊。”满肚子的黑墨,简直大大滴坏啦!

太子看几个大臣的样子,就知道阮白说的一定是对大周有利的事情,但是收羊毛和解决匈人百姓温饱,到底是干什么?来个好心人给他解释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