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作者:温茶米酒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2章 三种茶,彩云笛

书名: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作者:温茶米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7

“洞神娘娘的夫婿?”

楚天舒好奇的看向蔡山君,发现老余小霍脸上也有忍不住的探询之意。

显然他们两个虽然是蔡山君的护卫,却并不清楚这里面的事情。

蔡山君从驴背上下来,面露无奈之色,解释了一番。

十几年前,他和一群朋友误入这乌家寨,发现这里的人热情好客,质朴爽朗,他们在山中跋涉,也实在又饿又累,就在这里歇下。

结果,那几天他们所以为的节日庆典,实际上是这寨子里正在举行的洞神选夫仪式。

因为一个朋友的莽撞,他们只好戴上木制彩漆的假面,将错就错,参加了仪式。

经过一系列的流程,最后竟然是蔡山君这个外来者,被选为洞神娘娘的夫婿。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洞神选夫的仪式,是出于一种祈福祝禳、平息灾祸的目的。

每隔十几年或几十年,乌家寨不远处那条瀑布就会断流,露出崖壁下的洞窟,从洞中喷出彩云。

这个时候,乌家寨就要举行仪式,选出洞神娘娘的夫婿,送入洞中,否则的话,哪怕迁移到别的地方,全族的人也会遭受灾难,面临种种不祥。

蔡山君的朋友们不服,却被扣下,当时的蔡山君,可以说是被逼迫进入洞中的。

但是,两天两夜之后,他成功从错综复杂的洞窟里面走了出来,还带出了乌家寨先人遗落在洞窟深处的彩云笛。

他声称是洞神娘娘的指引,让他得以全身而退,又将彩云笛还给了乌家寨。

乌家寨的人,因此认为他是格外得到洞神娘娘的宠爱,赠以厚礼,礼送他们所有人离开了寨子。

“……当时我正要投笔从戎,但官场军中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颇为险恶,这批厚礼在我起步的时候,还帮了不小的忙。”

蔡山君说到这里,楚天舒脸色有点微妙。

这听起来可不像是没结过仇的样子,只能说是被化解了吧。

楚天舒看向那边山上的瀑布:“当年他们能把你送进洞里,万一你这回过来,那山上瀑布又断流一次怎么办?”

“不会的。”

蔡山君神秘一笑,随即叹道,“我离开这里后,其实收集了很多当地史料,民间传说,因此得知,在久远前,这里流传的是洞神娶妻的传言。”

“每当瀑布断流,彩云飞出,就会选出寨子里最灵秀的少女,捧着寨里最珍贵的蛊虫,吹吹打打出嫁,被送入洞中。”

“后来不知道哪年,少女不再能平息洞神的异样,才换成了挑选寨子里的勇士,从洞神娶妻,演变到洞神选夫,结果却是相同,都是一去不回。”

“倘若他们能够在彩云喷出的时候齐心协力,多多集结勇士、蛊女一同闯入,也许安抚一次灾祸,并不需要让谁去死。”

楚天舒若有所思,道:“但那样做,也可能死更多人吧,他们不敢改变陈规的,洞里面……到底是什么?”

蔡山君沉吟道:“我也不是非常清楚,那洞窟里石柱林立,正生倒悬,一直连接到地下,大不可量。”

“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还是不要轻易去探寻洞里的东西,至少这几年,瀑布不会断流,大家都还有时间。”

他说到这里时,那个苗女已经撑着竹筏,回到寨子那边。

随即寨子里面,就传出了连绵的鼓声。

半山腰的那些吊脚楼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出门。

几百号人浩浩荡荡的拥到山脚下,在河对岸敲鼓欢迎。

看那些妇女,基本都是头戴包巾,身穿绣花围裙,男人的装束有兽皮的,有布衣的,大多看起来也比较朴素。

外人以为苗家山寨,颇多银饰,其实除了节日盛典的时候他们会盛装出席,平时也并不会打扮得太精致。

白银容易发黑,如果在生活劳作中一直佩戴,沾染各种污渍,就算清洗擦拭,也难以恢复到本来面目。

几百人中又分出十余人,撑着五六张竹筏过河,都是手脚精赤的汉子。

其中一个人特别惹眼,看起来身高竟足足有两米二三。

他头顶只有一层发茬,额头缠着一根麻绳,愣头方脸,手长脚长。

撑竹竿过河,对他而言,好像就是左右划拉了三四下,竹筏就如箭一般,到了这边岸上。

“山君兄弟!”

“乌图古!”

蔡山君笑道,“当年要不是我,寨子里的人都认为,本来送进洞里的该是他。”

乌图古哼了一声,声音像闷在一口大木桶里,震动回响:“你夺走了我的荣耀,但是你从洞里走出来了,我佩服你!”

他忽然用鼻尖嗅了嗅,露出了奇怪的表情,“你怎么变得好弱?”

蔡山君无奈道:“我本应该比当年还要强得多的。”

乌图古目光扫向众人,鼻头又皱了皱,笑道:“你身边的人,却比那时候的人更危险。”

楚天舒好奇道:“这位老兄,你是看出来的,还是闻出来的,难道气味还能分辨强弱?”

“熊罴能够闻出鳄鱼的气味,但是愚笨的人是闻不到的。”

乌图古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膛,得意的说,“寨子里不超过五个人,有这样的鼻子,也只有我站的最高,闻的最远。”

另外几张竹筏也已经抵达岸边。

一个细眼浓须,肤色黝黑,腰间插着短刀的汉子喊出声来。

“你不是站的最高,你是长得最高,要比爬山到高处,你可比不过我。”

短刀汉子上前行了一个山寨的礼节,“乌泽瓦,奉族长的命令来迎接恩人。”

恩人这个称呼,并不是因为蔡山君当年顶替他们寨子里的人进了洞,而是因为,蔡山君为他们寻回了先祖的彩云笛。

那是传说中,曾经可以和蛮王鼓、诸葛琴并列的宝物,但是后世的人,无论乌家寨的嫡系还是旁支,都已经遗失了制作的方法。

众人被迎接到竹筏之上,连那头驴都没有落下。

楚天舒回头向来时的方向看去。

只见茫茫丛林,一望无际,遥远的大山,如同一口一口巨钵,盖压在大地上。

山脚的地方都是深绿近黑的颜色,而从半山腰往上,渐变发白,顶端不知道是积雪还是云雾。

就这样看,根本看不出哪里有道路可行。

蔡山君指引他们过来的时候竟然那样驾轻就熟,恐怕对这个寨子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暗地里琢磨过很多回。

“连着下了几天的雨,今天竟然能够在寨子里看到晚霞,一定是洞神娘娘今天也觉得开心。”

岸边守候的众人,显然以一个老头为主心骨。

他须发花白,眼泡有些浮肿,肚子微胖,背后垂着及膝的褐红色披风,声音洪亮,显得很有威严,也很有热情。

“今天为我们寻回先祖遗物的恩人来了,被洞神娘娘选中的夫婿来了。”

“升起篝火,搬出美酒,晚上大家尽情的歌舞吧。”

守在岸边的人群发出欢呼的声音。

有清秀的少女上前,将一个用柔韧枝条编成的花环,戴在族长头上,另一个花环则送给了蔡山君。

黄蕊白瓣的野花,为两个人都添了几分野趣,添了亲切的感觉。

众人的关系好像一下拉得更近了,楚天舒他们几个人,也全被周边围过来的人簇拥着往山上去。

虽然族长他们说的都是汉话,但是等真被人群围着往山上走,楚天舒才发现,有很多人说的话他都听不懂。

但他能够听懂那种热闹欢快的感觉。

“都督给他们的印象这么深吗?”

小霍有点受宠若惊,“十几年了,竟然还这么受欢迎。”

钟劲秋淡然道:“最初那个小姑娘能一眼认出蔡都督,那是真印象深刻,现在的这些人嘛,多半是更为了晚上的歌舞美酒而开心吧。”

楚天舒也这么觉得。

但他就喜欢这种热闹欢快的氛围,因此脸上也带着灿烂的笑容,不像钟叔那么绷着。

可是等到真靠近了那些吊脚楼,人群又呼啦一下就散开了。

乌泽瓦解释道:“他们都去准备晚上篝火要用到的木柴,要烤的鱼,还有虫茶,花茶,香竹,酸菜。”

“要度过欢快的一夜,是需要很多准备的。”

楚天舒点点头,看到众人已经被带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看样子,应该是整个寨子的议事大厅。

别的吊脚楼都是竹木结构,而眼前这座大厅,是用楠木和砖瓦建造起来的。

大厅里面摆着十几张座椅,中间地上还有六足的黑铁锅,里面码着没有点燃的木柴。

众人刚刚落座,之前那个最先发现蔡山君的少女,就双手各托一个木盘走了上来。

“客人们是喝虫茶、油茶还是花茶呢?”

少女笑着,眼睛亮晶晶的,先把一个托盘凑到蔡山君面前,“我记得,洞神娘娘的夫婿,只喝得惯花茶。”

族长说道:“这是阿榜,当年你帮她钻过笛子。”

蔡山君恍然,笑着接过了一杯花茶。

少女从众人面前依次走过,每人都取了一杯。

楚天舒看着那两个托盘上还有好多碗茶,不禁问道:“我能各要一种吗?”

阿榜笑道:“当然可以。”

楚天舒拿了三碗,油茶看着像面汤,嗅着有点咸香味。

花茶里面,看着像是泡了些冬瓜糖之类的东西。

虫茶看起来反而是最正常的,就跟一般茶叶泡过的水一样。

楚天舒本来以为能看见蜈蚣之类的虫子,倒是想体验一下的。

坐在他旁边的钟劲秋把脑袋偏过来,轻声提醒:“虫茶,是一种虫子吃了茶叶之后拉出来的东西,晒干而成茶。”

楚天舒脸色微变,若吃蜈蚣,他倒是愿意尝尝,这种茶,还是算了吧。

他又向钟叔问了两句。

油茶是用蚕豆、糯米、麦粉之类的东西,炒熟后混山茶籽油,可以久放,吃的时候一冲泡,确实很香。

花茶则是冬瓜和青柚皮之类的,切成手指大小,或条或片,雕刻一些鲜花吉祥图案,经过各种浸泡加工,去除苦涩,加糖腌制。

楚天舒默默端起花茶先灌了两口,又喝了两口油茶,果然都很不错,目光忍不住瞥了一下虫茶,想想还是收回视线。

过了一会儿,他看见马叔喝虫茶喝的挺高兴,不禁又瞥了一眼。

就在他研究这些茶的时候,蔡山君已经跟族长寒暄了几句,切入正题。

“我这次来,是想要借走彩云笛。”

笑容满面,嗓音豪迈的族长,霎时没了声音。

“原来,你是为这个来的。”

族长脸上好歹还保留了几分笑容,只是声音变得又沉又缓,似乎在非常为难的斟酌。

“那彩云笛虽是你从洞中带出来的,但是,当年我们所赠的厚礼,你们也已经拿走了。”

“况且,那彩云笛当年黯淡,还是这十几年,我们供在祠堂里面,似乎才有所恢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05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