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作者:温茶米酒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章 出将入相,三合一身

书名: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作者:温茶米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7

楚天舒说自家学拳的时候,没听人细讲过这些。

马掌柜就给他讲了讲。

练拳的人开窍,是让自己的精力深入去探索肉身,带来超出常态的锻炼成长效果。

效果先体现在哪个方面,就跟人心意所致、苦苦用功的方向有关。

其一,立意在“聚”,水聚成渊,沙聚成山,取其动势,蔚为大观。

人身上最容易感受到动势的,并非血液,而是筋膜肌肉,聚一臂筋肉之力,聚腰背筋肉之力,直至聚全身筋肉之力于一处,在此汇聚过程中,不断熬练,使肉身能承载这股力道而不自伤。

传说神物真龙,也是百兽之相汇聚而成,这条路走到顶,浑身如同有活龙缠绕,力胜虎牛,捷如猿猱。

故称为,龙缠身!

其二,立意在“散”,人力有时而穷,聚血肉之躯,抗金石之坚,殊为不智。

这条路注重的是将外来之力散于百骸,共同承担,而用来导引力道的最佳部位,就是骨骼。

人之禀赋,骨骼最贵,等练到一点细音震荡,都能贯彻全身来化解,纵然被战马冲撞,牛车压顶,也能分力脱身,保全性命,续战的手段大大增长。

这条路成就之后,本被称为贯音骨,古代练拳的人为了讨个好彩头,改了一字。

称之为,观音骨!

其三,立意在“真”,筋肉虽韧,骨骼虽坚,要想长成,还要依赖内脏运化,所以内脏之劲为真劲。

以人之诸表,反求诸里,开合七窍,刺按穴位,折磨经络,压迫血行,哪怕以一时筋骨之损伤,换来内脏之锻炼。

此路走通,伤劳不药而愈,或日食半牛,或半月不食,能停心龟息于水下,能三日四夜不合眼,心胸怡然,神采依旧。

对草木鸟兽,纵然陌生,入口就能分辨有无毒质,饮露为生,恍如仙人。

因此称,食为仙!

假如有人把这三条路都走通,三合一身,就能触摸到一层隐约的关隘,踏破关隘,更进一步。

气血如灶,调和百味,化腐朽为神奇。

人如灶君,主宰百骸,乘热烟能通天。

古人能走到这重境界的,似已非人,万众景仰,敢于称神。

号为,武灶神!

“三合一身,武能造神。”

马掌柜说到这里,目露异彩,道,“东汉以前,那些神怪奇谈的时代不提,自从汉末以来,三条道路全走通,一身武艺敢称神,从来都是天下习武之人最高的追求。”

楚天舒暗自琢磨。

龙缠身,观音骨,食为仙,武灶神!

拳师开窍的说法,跟老家那边差不多,后面武学演变的部分就有所不同了。

光这四个名称,也是大有深意,只怕其中每个字,都是经过反复琢磨,提示着相应道路中的重点。

他又问:“那这个出将入相,是怎么个说法?”

马掌柜道:“这就一句俗语,说不定是为了凑八个字,更加顺口。”

“有人说,出将入相指的是但凡走通一条路,就有封侯拜将的机会,沙场的征战,高官的豪奢,正好也有助于练武,两全其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练武的三条路,全都如同大火苦熬,反复折腾,要刚猛霸烈,勇毅果决,如同武将之道。”

“但要踏破最后那层关,就要出将入相,从武将转为宰相,八风不动,保形养生,冷眼观火,慎之重之。”

楚天舒点了点头。

他老家那边,流派太多,大家都没有什么境界划分上的共识。

据说旧社会,有过模糊的一流、二流人物的说法,就跟外国人用的字母分级一样,跟修行关卡没什么关系,纯看实际表现。

而在此世界,竟然会有“三合一身”这种公认的境界。

恐怕是经历过武道独大的璀璨时代,才能够总结流传下来。

虽然人体一个部位强大后,别的部位也会多少有些受益,但这个世界的拳谱发展到今天,注重不同道路的拳种,已经出现泾渭分明的特征。

一种拳术,只注重一条路子,专心不分,走到极致。

要是真能走通一条路,那再找一套别的拳法来练就是了。

楚天舒的《暴食通背拳》放在这里,就不太好分类。

有练内脏的效果,但只练了肠胃,有练肌肉的效果,但只注重四肢。

“硬要算的话,我的拳法确实是比较偏向……龙缠身的路子。”

楚天舒彻底拔剑出鞘,在空中抖了个小小的剑花。

“而且我的拳法中本就含有剑术套路,看来这把剑,跟我还是挺有缘的。”

马掌柜开始赶人:“行了行了,别在我屋里舞剑,我事还多呢,你快去休息吧。”

楚天舒今儿一天,确实累得够呛,带着剑就回了自己房间。

马掌柜分拣了一下桌上的符纸,朱砂,毛笔,走到前楼大堂里面,左手托着砚台,右手舔着毛笔,在那个黑衣人的尸体上画符。

一画额头点眉心,分在两颊左右山,跳过脖颈画胸口,邪道昏昧不知寒……

笔杆挑开黑衣人衣服前襟,黑瘦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朱红痕迹。

可惜,术法能蒙昧术法,却不能隔空蒙昧别人的脑子。

那帮流寇就算不知道这豹猫武士已死,只要看他两三天久久不回,也该知道出了问题。

以交趾那边邪术流寇的习性,多半会选择硬冲一次。

那就是考验这个镇子的时候了。

“可惜老钟不在。”

马掌柜画完尸体上的符咒,坐到桌边,看向后院,想起年轻时候跟好兄弟闯荡,也斗过这样的流寇。

马正午,钟劲秋,符咒法术,长枪冲杀,何等意气风发。

似乎转眼之间,两个人就都老了。

没有如愿当上大官和馆主,一个守着酒楼看报纸,几年不动符墨,一个妻儿归了黄土,懒散的教点民兵。

“想过晚年还是不太平,没想过会遇到这么有意思的小子。”

马掌柜思索着,“术法有成的人,若能成功去兼修武艺,一开始拳法上的进步竟然会这么快吗?”

“应该不只是这样吧……那就是他天生更适合练拳。”

“啧,我当年怎么就没能迈过那个门槛呢!”

马掌柜带着一点抱怨,狠狠的折起纸鹤来。

手指一翻一抹,再翻再抹,几乎就是两三个眨眼的功夫,一只纸鹤就已经折好。

马掌柜拿起毛笔,为纸鹤点上双睛,然后摸出拇指大小的槐木瓶子,拨掉瓶塞。

小小的浅棕色烟雾,像是有着一定重量,从瓶子里面流出,融入纸鹤。

马掌柜迅速用双手盖住纸鹤,嘴里念念有词,小心的往里面吹了口气。

等到双手分开时,桌上已经有一只褐羽毛绒的小麻雀。

麻雀灵动的左右张望,蹦到马掌柜手心,啄了啄他的拇指。

“又要劳烦你们了,待会儿就把你的朋友也都放出去,这两天,你就负责盯着西边。”

马掌柜笑着摸摸小麻雀,转身往外一送,麻雀飞出酒楼。

他学的是茅山术中的《火鸟道官》一脉,分为火和鸟两个部分,虽然这辈子从没去过茅山,却把借火施咒的种种妙诀,和豢养鸟雀精魂的手段,使得滚瓜烂熟。

这些麻雀都是他以前自己养的。

养到寿终正寝之后,借槐木收容鸟魂,时常用自己的念力滋养,如此得来的麻雀精魂,灵气足而性平和,依附在符纸折的形体上,甚至不会透出半点阴气。

虽然没有任何攻击性,但就算在白天,只要不是午时,这种麻雀也能够飞翔勘察。

别派的施法者纵然瞥见,也不易看破。

马掌柜又开始折第二张纸。

门外月色点点滴滴的偏移。

楚天舒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走到厨房里没看见人,自己灌了两大瓢水,穿过院落,就看见马掌柜还在大堂里。

老头侧着身子,手肘撑着桌面,拳头顶着脑袋睡着了。

豹猫武士的尸体不知道放到了哪里,桌上只有十个拇指大小的槐木小瓶,干了的毛笔和砚台。

楚天舒没有惊动他,绕到门外一看,发现门口支了一张钉着白毛巾的木板,这是暂时歇业的意思。

难怪伙计们今天都没来。

那我这早饭去哪吃呢?

楚天舒在大街上眺望,以前这个时辰,有些来得早的摊贩都该摆摊了,今天一个也没见着。

大街斜对面的小路上,倒是走出来几个熟悉的人。

孟双江带着四个护院,护院各个手上按刀,还有一个身上背枪,很是警戒,就他孟大少背了个半大的麻袋。

“哈,楚兄,我就知道你……”

“嘘!”

楚天舒示意他小声。

孟双江会意,往酒楼里看了一眼,直接在楼前台阶上放下麻袋。

“各家分的护院,加上原本的民兵队,凑起来有七十多人,昨晚就把镇上的人通知到了,这几天估计没几家铺子乐意开业。”

孟双江低声说道,“但我家吃食也不错,看看我给你送的。”

麻袋里面,全是用细麻绳扎起来的油纸包,荤油的香味扑面而来。

楚天舒拿起一包,触感却不像肉类,解开一看,是一包青蚕豆。

他也照吃。

“听说这回的强盗不一般,我出门都有点害怕。”

孟双江念叨着,“楚兄你也不要孤身跑镇外那么远去练功,之后三餐就到我家去吃吧,保证让你肚子吃的溜圆……”

这话里虽然是亲近之意,但也有些嫌唠叨,跟孟双江平时把握的分寸感不太一样。

楚天舒瞧出这白胖老哥不自觉的眉头微皱,脸上带些紧张。

交趾流寇的压力,在他身上已经体现出一角。

“放心,我这两天不出镇,就在镇上到处走走。”

楚天舒正说话间,又看见另一条小路上出来的一行人。

没孟双江那么熟,但昨晚刚见过。

王甫带人找过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