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西洋之王

作者:小鹿爱小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五章 疯狂的时代

书名:大西洋之王 作者:小鹿爱小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芝加哥转了一圈,黎耀阳最大的感受就是,摩天大楼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至少他和马菲特的资本加起来都不够玩的

他们找人打听了一下,算了笔账,如果完全自己出资的话,至少得把两人所有资产全卖了,那还得借一部分才能凑齐。

不过摩天大楼这东西,属于时代发展必然的产物。

当然,各国人口密度不一样,是不可比的,扯不到什么楼房质量好,丑国正处于这个时代,等过了这个时代,也不会再建了,到那时就轮到刚刚崛起的东方巨龙了。

而现在的丑国则非常疯狂,过几年,那让人咋舌的帝国大厦,1930年,凶残吧,啥安全措施都没有。

放到后世谁敢想

一个国家工业化到一定程度就会盖这些东西,丑国人盖过,霓虹人盖过,华夏以后也会盖,甚至阿三也会盖,这很正常。

只不过各国人口密度不同,人口更多的国家密度更高一些,盖的格外多一些。

工业化会极快的催生一个国家的基建,很多人误以为基础建设是每年建那么一点,日积月累,其实不是的。

各国的基础建设都是在一个固定的时期,突然来一次基础建设的飞跃,然后停滞。

然后只对基础建设进行若干修缮,丑国就是这样,兴建高楼大厦的风潮就是现在这二三十年代,基建的快速推进有差不都半个世纪一次。

集中式做基建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在同一个时期,钢铁水泥产量急剧增加,基建成本迅速下降。

同时国家培养出大批的理工科人才,才有了基建的迅速推进。

至于某些人说的“重复建设”的问题,各国都有,举个例子,1910年丑国铁路40万公里,后来拆了一半,算不算重复建设

算但是即便是拆了一半对于丑国还是大有裨益的,毕竟成本低啊。

等几十年后,人口日渐趋近于稳定,对于高楼大厦的需求也变少了。

人口急剧增长的地区例如硅谷之类的,由于地处地震带又不好修建高楼大厦。

高楼大厦表象是高楼大厦,实际上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那个时候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不需要再城市化了。

以后华夏的高楼大厦以及基建都会停滞的。

丑国是摩天大楼的诞生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最摩天大楼位于丑国,这种情况直到中东那些王储们在家放屁,地下崩出石油开始才扭转。

为什么后来丑国不建大楼了呢

其一是技术难度。

摩天大楼的高度明显受到技术的限制,例如几年后的帝国大厦,就是当时技术所能处理的最高建筑。

但在此之后,丑国建筑公司还没有建造过一幢超过500米的摩天大楼。

其二是联邦航空管理局对建筑高度的限制。

丑国罕见地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种人造建筑物的高度进行了限制。

联邦航空管理局不允许建成高于609米的摩天大楼,因为这会让航空公司更安全。

而且丑国部分城市机场建在离城市中心很近的地方,比如在西雅图和迈阿密,摩天大楼通常不能高于300米。

新加坡其实也有类似的规定。

所以,现在想建造超高层摩天大楼,其实是最好的时机,等机场大规模出现,再想建大楼,需要的审批手续就足够让人头疼了。

其三是缺乏可用土地。

在华夏,许多高楼大厦都建在平坦的土地上,然而在纽约或洛杉矶等丑国城市,其建筑物密度远超人的想象。

去过纽约的都知道,没去过的看看视频也知道,那边的高楼大厦震撼了,不是它们极高,而是这些大楼极密集。

你走在街道上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大楼和大楼靠的十分近

这也是为什么丑国人一度坐井观天的原因,都是格局

所以想找到一个新的摩天大楼平地并不容易,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发人员必须先购买土地的老建筑,然后拆除。

更高的建筑物通常需要更大的基地,这意味着开发人员需要购买更多的建筑。

所以要建一栋摩天大厦可能需要拆除两到三栋老楼,甚至更多。

从技术上讲,他们仍然可以建造最高的建筑,但高昂的成本仍会让许多开发商望而却步。

其四是反对者众多。

在旧金山等一些城市,投在附近住宅建筑上的阴影总是会阻止摩天大楼被批准建得更高。

比如有一幢大厦最初的计划是370米,但由于阴影问题被人投诉抗议,最终建造计划只能缩小到326米。

某普同志曾经试图在纽约市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名为电视城塔,该大楼设计为510米,有130层,它计划建在西66街的河畔。

某普同志还让全国广播公司nbc签约为他的大楼的主租户。

然而,一些当地社区组织不喜欢这座建筑,反对某普同志的提议,最终导致该提议被取消。

其五,没兴趣

是的,就是没兴趣。

众所周知,发展最高建筑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声望。

对于丑国来说,这个国家的许多城市已经在世界上很出名了,他们不需要一个最高的建筑来提高知名度。

芝加哥曾经有一些摩天大厦方案,比如世贸中心,南迪尔伯恩7号,邮政双子塔,不幸的是,这些项目背后的开发者并不是大玩家,最终失败。

而一些有实力的玩家,比如一些科技巨头,如fak和苹果公司,他们更喜欢把校园作为他们的总部。

科技巨头拥有的超高的摩天大楼只出现在电影中,比如在神奇蜘蛛侠中,osrp的总部在一个叫osrp大厦的摩天大楼里。

世界上许多大型公司相信一个很高的摩天大楼可能伤害他们的业务,一个例子是西尔斯。

西尔斯集团是那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集团,可是西尔斯大厦建成后,沃尔玛和其他零售商开始逐渐超过了它,最后西尔斯不得不卖出。

其六,也是最关键的,没钱

没钱仍然是摩天大楼发展的最大敌人,尤其是在劳动力非常昂贵的丑国。

要知道在建造帝国大厦,是在劳动力非常便宜的时代建造的,大多数工人是移民。

后来丑国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当地的丑国人。

迪拜的哈利法塔耗资15亿美元,要是在丑国,即使是426米高的432公园大道也比这要贵得多,它也比哈利法塔苗条得多。

如果哈利法塔建在纽约市,将耗资至少30亿美元。

此外,华夏建造的摩天大楼大多由开发商自己出资,这些开发商大多是国有企业,这些公司为他们的项目提供融资并不困难。

但是在丑国,摩天大楼建设资金来自个人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和一些投资银行一样,资金的缺乏将导致取消或推迟项目。

有钱的公司,比如苹果公司更喜欢建造一个只有4层的环形结构,耗资50亿美元,这就是现在科技巨头们的新爱。

这并不是说摩天大楼现在不受欢迎,一些著名的公司仍然想建造摩天大楼作为他们的工作场所,他们只是不想让它成为最高的建筑。

其实任何建筑物都有寿命,任何建筑都有风险,而摩天大厦升高了对于寿命和风险的关注。

不提建造时候的风险,单单说摩天大厦寿命到期后的处理问题就够人头疼了,要拆除一栋大厦的代价可能不必建造它的成本小。

但此时的丑国,就像100年后的华夏一样,正处于经济需要高速增长、人民需要富裕、社会需要进步、时代需要发展的时刻。

而建造高楼大厦,就能够拉动相关产业,并能促进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这些对现在的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虽然现在建造摩天大楼也是困难重重,但这确实是最好的时代。

丑国才是现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基建狂魔”。

过几年,丑国开始建造帝国大厦,之后只用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高达3米的帝国大厦。

这对100年后的很多国家来说都非常困难,那么在90年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帝国大厦的建造完全源于一场打赌。

此时的西方正掀起一场修建高楼大厦的狂潮,200多米高的丑国人寿保险大楼,曼哈顿银行等相继建成。

而在1930年,两位美国商人打了一个赌,看谁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建造出当时丑国最高的大楼。

这两位美国商人分别是克莱斯特公司的创始人克莱斯勒以及通用汽车的股东拉斯科布。

就这样,克莱斯勒在马哈顿中心开始建造,而拉斯科布就在第五大道买了一块地进行建设,这里就是后来帝国大厦拔地而起的地方。

打赌开始之后,两人就开始了疯狂的建设。

为了能够快速建成帝国大厦,拉斯科布完全不计较成本。

第一步就是招收大量的建筑工人,随后源源不断的材料被运送到了工地上。

当时,同时作业的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500多人。

而且,当时可谓是二十四小时日夜不停地赶工,材料源源不断地被送来,之后用于建造,根本就没有材料堆积。

最关键的是,当时建造帝国大厦时,工人根本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最多就是在腰间系上一条绳子,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安全帽。

而且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根本没有大型的机械可以用,所以无论是多么危险的地方,都要有工人上去。

当建筑到了高层时,它不可避免地就会摇晃,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摔下来。

不过,当时选择去这个如此危险的地方工作的了仍然趋之若鹜。

因为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代,有非常多失业人口,所以即便是危险,大家仍然争相前往。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资本家根本不拿工人当人用,只要你稍微偷懒,你就有可能被换掉,毕竟外面还是无数人等着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大厦迅速被建成了。

最终,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具体为410天,一座410米高的大厦就建成了。

这座大厦可以说完全是用工人的生命建造的,但是在当时,官方通报说只有5名工人死亡。

对于这个人数,很多家媒体根本不相信,死亡人数肯定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丑国能够在1930年,用这么短的时间建造一座如此高的大厦,的确是一种奇迹。

在规划和施工期间,它的设计方案曾做过16次改动,然而3000多名工人还是以创纪录的一年零四十五天完成了大厦的建造工作。

它的高度为3米1,250英尺,共有102层,总耗资4500万美元。

帝国大厦的建造使用了60,000吨钢材、200,000立方英尺印第安纳石灰石和花岗岩、1,000万块砖和730吨铝材和不锈钢。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想要建造一栋120米高的大厦,在不赶工的情况下,至少要准备1200万刀。

这特么相当于后世5亿美元的程度,那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

反正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黎耀阳很清楚自己兜里有几个钢镚,顶多拿出一零头。

马菲特估计也大差不差,想要靠他们两个撑起一个项目,实在不现实。

倒也不是不能问银行借钱,或者干脆搞出投资债券来,来个众筹嘛。

而且现在搞债券也未尝不可,大萧条快要来了,定个35年期的债券,到时候用不值钱的钱来偿还,里外里血赚。

什么这是坑人

靠,丑国人也算人

反正黎耀阳坑起丑国人来一点不含糊,都不带犹豫的,只要有机会,傻子才不做。

这么一想他立马想通了,思绪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甚至开始琢磨,要不干脆玩大点,整个200米以上的高楼,再开个云端赌场啥的,那不得把全丑赌鬼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他把这个想法跟马菲特一说,两人一拍即合。

马菲特是资本家,资本家眼里没有国籍,没有人民,只有利益。

坑人那不是骨子里自带的天赋技能吗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5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