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疯皇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33 诸事不顺

书名:大明疯皇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顾秉谦这个庸尘无耻的内阁首辅是被吓跑了,泰昌却依旧皱着眉头坐在那里,沉思着。

这主考官他是抢过来了,问题,科举考题怎么出呢

这出科举考题要说难,那也不难。

科举考题其实就是一句话,而且这些话都是从四书五经里摘出来的。

也就是说,你随便从四书五经里面抽一本,随便一翻,随便找一句话出来,就可以当考题。

比如,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又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再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等等,这些都可以当考题。

这出科举考题要说不难,那是相当的难。

因为科举考题往往代表着主政者选取人才的标准。

也就是说,主政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会出相关的考题来考校考生,看他们的回答合不合自己的意。

比如,盛世的时候,一般都会出些类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偏向于文才治世方面的题目。

乱世的时候,则会出些类似“天行建,君子自强不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等偏向于武功谋略方面的题目。

而这会儿,泰昌却想出些偏向于奇y技巧,甚至偏向于怎么搞活经济类的题目。

这种类型的题目,那真不是一般的难找,至少,在他的印象里四书五经中是没有类似语句的。

怎么办呢

他正看着书架上长长的一沓四书五经发呆呢,外面小太监突然轻声道:“皇上,工部尚书徐光启求见。”

徐光启

这是密封圈的模具做好了

果然,徐光启进来恭敬的行了番君臣之礼后便兴奋的道:“皇上,模具都做好了。”

泰昌立马起身道:“好,我们去看看。”

还是慈庆宫那个偏殿,不过此刻里面聚集的人却不止昨天那些,毕懋康、王徵和孙元化早已闻讯赶来,甚至,就连在南直隶造车的宋应星都回来了,还有太子、信王和徐骥等,他手底下钻研方面的人才可谓济济一堂。

泰昌一看到宋应星便忍不住问道:“长庚,什么时候回来的,矿车造好了吗”

宋应星连忙拱手道:“微臣凑巧也是昨晚赶到京城的,因为时间太晚,所以不好打搅皇上,矿车微臣已经造好了,盛怀宣他们都在用了,效果很好。”

效果很好

这会儿蒸汽机都还没做出来,矿车还需人力或者畜力来拉呢,效果能好吗

泰昌颇为好奇道:“他们用什么拉车啊还效果很好”

宋应星颇为自得道:“皇上,江南不是耕地的牛多吗,反正农闲时也没什么事,关那里闲着还会掉膘,所以,微臣便让他们用牛拉着试了试,效果还真不赖。”

呃,好吧,江南的确牛多,而且矿山里面并不需要太多的牛,一个矿洞有个四五条牛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一座矿石最多也就用到几十条牛。

这么点牛在江南富庶之地那当然不在话下,随便出点钱在矿石旁边几个村子里转一圈就差不多了。

而且牛还有很多优点,力气大,耐力好,温顺,好控制等等。

至于缺点,就一个,那就是速度较慢。

这矿井里拉车也不需要太快的速度,毕竟挖矿那也是需要时间的,牛拉着一车矿石出了矿洞,卸完了再走回来估计下车矿石还没准备好呢。

泰昌点头赞赏道:“嗯,牛拉矿车,这法子真不赖。”

说到这个牛,他又想到了红薯和土豆的种植。

这一筐筐的红薯和土豆还摆这里没动呢

他走过去仔细一看,很多红薯和土豆上都已经长出小嫩芽了,完全可以开始培育种苗了。

问题,徐骥为什么不着手培育种苗呢

他忍不住好奇道:“千里,这红薯和土豆种植的法子你学会了吗”

徐骥连忙拱手道:“大致的法子微臣在福建的农户那里已经学会了。”

你都学会了,那就赶紧动手啊

泰昌连连点头道:“嗯,那你去跟王承恩说,让他安排点人帮你把东西运到附近的皇庄去。对了,皇庄的良田要全部卖掉,你让他找个山地多的皇庄吧,这两样东西栽山上效果也差不多。”

徐骥闻言,正待躬身告退,泰昌却突然又招手道:“对了,你想过怎么改良种苗没,你看这些红薯,小的才指头粗,还有这土豆,小的还没鸡蛋大,这可不行,最少也得有拳头大小才行。”

徐骥闻言,顿时滔滔不绝的介绍道:“皇上放心,这个微臣已经考虑过了,改良种苗方法很多,合适的土质,肥料的种类,适量施肥和浇水,择优育种等等,这些微臣都会一一尝试的。”

好吧,徐光启就是农学专家,徐骥更是专注于这一块,人家肯定有法子。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去吧,争取明年把良种弄出来,耕种的法子也要详细记录,西北的灾民可就靠这两样东西来救命了。”

徐骥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这个时候,泰昌才在徐光启的引领下来到几个模具的跟前。

他一看几个模具的样子,顿时有点哭笑不得。

或许,是冲床的模具误导了徐光启,这几个模具竟然做得都跟两块板砖合起来的一样

他费劲翻开一个模具一看,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年头匠户的手艺那真不是一般的好,模具里面那简直就跟镜子一样,不但密封圈位置打磨的异常光滑,就连四周的定位销孔的位置都一样。

这模具是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加工密封圈了。

橡胶块怎么加工成密封圈呢

这个过程跟冲甲片倒是有点类似,大致也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得橡胶块软化,再用模具使其定型。

不过,这橡胶块可不能丢火里烧,因为丢火里橡胶块就点着了,烧没了。

这个问题,泰昌也大致考虑过了,橡胶块应该是用蒸汽加热软化的。

至于到底怎么加热,他看了看那个水桶状的锅炉,便有了主意。

他先是命人把啤酒桶上面的盖子卸了,用刀割出几跟筷子粗细的橡胶条,直接把橡胶条往那锅炉的盖子上一丢,然后,便命人开始点火烧蒸汽了。

皇宫里面木炭还是不缺的,在橙黄的炭火下,半桶水不到一刻钟就烧开了。

这个时候,锅炉盖子上的温度应该是一百度左右。

泰昌拿起铁夹子,夹了夹橡胶条,竟然还有点硬

没办法,那就只能继续烧了。

随着锅炉里面的蒸汽增加,在没有蒸汽管道接出的情况下,里面的蒸汽便会因为压力变大而不断升温。

泰昌时不时拿着铁夹子试探着,不到半刻钟时间,橡胶条终于开始变软了,而且越来越软,越来越软,软的都快变成烂泥了

这个时候,他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蒸汽机用的也是蒸汽啊

如果蒸汽机里的蒸汽温度升到这么高,那密封圈岂不是化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眉头一皱。

唉,这次辽东大胜之后便诸事不顺,这令人头疼的问题也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7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