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作者:非7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05】横渡第三大洋

书名: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作者:非7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好吧,也只有这么办了。”

主意打定。

舰船航行放缓,开始有号令传出。

周若愚、周若男和阿迪娜,也被请到“正威殿”,这里是宝船上最大厅堂,用以公务、会议、宣判等事宜。

几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大明舰队停泊马林迪两个多月,周鱼绳要观察大明舰船构造,一众法则修士也跟着登船,增长见闻。

宝船内部结构本不奢华。

唯有这正威殿是对外接待的门面,经数百名工匠精心打造。

每到一地,他们都会请人上来参观,以彰显大明的强盛不凡。

而在诸位神使面前,郑和等人就不用吹嘘炫耀什么了。

大明怎敢与神国相提并论。

几人落座,就有人侍奉茶水、点心。

有了王景弘当日的推介,众人越喝越觉得上头。

周若愚则对着点心胡吃海塞,边吃边冲唐敬瞪眼:“昨日你给我们吃的是什么稻米不似稻米,吞咽下去只觉得哽喉。”

唐敬莫名其妙:“就是船上储备,专供各位大人的精粮啊”

对于这一点,跳鱼等人也有发现:“若愚、若男都在学院修行法则,不伺农务。”

“船上稻米虽不如神农稻种饱满,但质地是一样的。”

“在神国,大米精制前,也是这种糙黄质地,入口粗糙。”

这番话后,引起郑和等人诧异:“船上储备都已是粳米,还要如何精制”

跳鱼道:“碾米打磨,可令糙米皮层和胚乳分离,所得精制大米就是纯白色,入口绵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觉厉:“还有这种技法”

跳鱼颔首:“行船时日还有很久,若得空闲,我等可传你们精制的办法。”

而后,他话锋一转,望向三小只:“就算如你等所说,吾主默许你等前往大明,但你等可曾想过须要承担的后果。”

跳鱼的话语尽量缓和。

事已至此,言辞训斥也无意义,不如让他们明晰道理。

“什么后果”周若愚大咧咧开口,根本没打算思考,反正摆出一幅你奈我何的模样,打定主意不回去。

跳鱼也不气恼,继续道:“审判长与老师出征在外,首席又事务繁忙,家中仅有你大母二母,你能不牵挂她们”

周若愚一听大母二母之名,口中咀嚼的速度都放缓了,但依旧一言不发。

跳鱼再道:“那你在想,她们若牵挂你又该如何”

“此去大明将是数年,远比审判长与老师出征还要久远”

说到这里。

他又看向周若男:“大长老已年迈,吾主曾于众人面前,要赐他永生的恩典;可最终大长老婉拒,祈求吾主向你赐名。”

“即便大长老得均衡的荣耀赐福,身体康健,但此行数年一别,你可曾有过心理准备”

话落。

周若男已是呆若木鸡。

她哪能想到那么多,经周若愚一番蛊惑,满脑子都是游历诸国,得见真知的壮举。

而如今想到爷爷,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由自主,眼眶泛起泪光。

周若愚也慌了,但他不是担心大母二母,反正还有巫与三姐在,大不了几年后回去挨顿批斗。

可问题是

周若男却是他骗上船的

“若男,这件事”

他话到一半。

跳鱼的平缓神色顿时不在,横他一眼:“你住嘴”

周若愚一缩膀子,状作弱小无力。

紧随其后,跳鱼才道:“你要反悔,如今还来得及回头。”

一旁,郑和等人也知悉了情况。

一边是心惊

这女童的爷爷是神国大长老

虽说他们不知大长老是什么品级地位,但有一则关键信息无法被忽略

周若男的爷爷,曾得长生不死的恩典,可那老者却婉拒,转而求得周若男的赐名。

那可是长生啊,怎能如此轻易舍弃

不过换言之,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女童格外受宠了。

另一边,郑和也立即开口道:“神使所言不差,若要返航,我可派几艘舰船带您归返马林迪。”

然而。

周若男却抬手抹去泪光,目光格外坚定:“倘若爷爷知晓我的选择,定会支持我”

“游历诸国,得见真知,此亦为法则奥义的修行之道”

“待我成才,才能如首席一般,为神国之大兴奉献力量”

“所以”

“我无怨无悔”

一番豪言壮语,偏偏从稚童口中吐出,只叫在场众人感到莫名震撼。

周若愚猛地松了口气,又大笑起来:“哈哈哈,这才对嘛”

“待你我一路磨砺,得见真知,未来必能有一番成就”

然而,周若男又瞪他一眼:“你闭嘴我是真有壮志,你呢你只想玩乐”

“你怎么翻脸不认人呢”

跳鱼见二人又要拌嘴,只得打断,再一次问询:“若男,你可确定了意志”

“嗯。”她沉沉颔首,“确定”

“好,那我就不再多说了”

至此,实则也无需再召集众人商定,便算确定了方案。

但传令已经下达,也该通知各舰主事一声。

大约半个小时。

正威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待得大门推开,十几道人影随着海风一同卷入

为首那人正是王景弘,他满脸惊喜,冲着周若男就跑了过去:“哎哟,我的小神使大人啊,您冲动,冲动啊”

“您怎能偷摸上船呢”

“这航行海上,不是您想得那么简单的小神使大”

“王景弘,我说了,不准叫我小神使大人”周若男气急败坏,对这王景弘的阿谀奉承,始终看不上眼。

可王景弘却不以为意,遇了冷脸还是堆满了笑意:“好好好,我不叫,我不叫,我都听小神使的。”

这话刚落。

他一回身,那翻脸速度比周若男还快,扯起嗓子就要发难:“我以听说事情经过”

“来人呐”

“把唐敬这个狗崽子给爷爷拿下”

“”唐敬已是面无表情,一动不动。

就在这时。

郑和才插上话来:“好了,王大人,此事已经搞清楚了”

他将方才讨论,以及诸多“猜测”道出。

正是周若愚所言,他们或带冥冥中某种神明旨意,才被默许去往大明。

又说到周若男的爷爷。

“咝。”王景弘倒抽凉气,与郑和窃窃私语:“神使们方才真这么说,小神使大人的爷爷,得赐长生而拒”

“嗯,众人都有听闻。”

“长生啊,长生啊这可是长生啊。”王景弘一阵失神叨念,“此事必要秉明今上”

“而小神使大人,更不能怠慢”

他本就乐于讨好周若男,如今更是狂热。

便主动道

“此船几间上等舱室已经满员”

“诸位神使,不如这样,我带两位小神使去往我的舰船,那里还有空房”

王景弘一边说着,眼珠子还在滴溜溜打转。

一群太监正使皆欲言又止,俨然是想争抢接待神使的机会,却碍于王景弘的地位权力,不敢言语。

郑和也知他私心。

二人一主一副,是整个舰队品级最高者。

四位神使要下榻,肯定要在郑和主舰,王景弘就算有意争抢,也寻不到一个合理的由头。

如今上等舱房满房,又多了两位神使,他自然能如愿以偿。

一路归返短则数月,长则一年;

这么长时间,足可培养出感情,不论是为大明获取神国情报,还是为自己铺陈一条后路,都大有可为。

跳鱼一听这情况,顿时急道:“我等怎能分开呢那舱室宽敞,我们几人大可挤一挤。”

周若愚也急了,他可不想一路上被跳鱼管束,连忙对周若男低语:“喂,你说句话啊,跳鱼大哥这人死板,真要相处一路,你我都别想好过。”

王景弘更是懵逼。

他好不容易寻到机会,要因神使不愿而告终,便宜岂不是都被郑和一人得了去

他只能堆积期盼目光,等周若男发话。

可周若男对于住哪儿并无挑剔,更别提她又该如何拒绝跳鱼

不曾想,郑和此时却道:“小神使是女子,是否有不妥之处”

王景弘神采大放,先感激看了郑和一眼,就连忙趁热打铁:“对对对,男女总有私防;更何况,两船距离不远,每隔三日,我们都要聚集正威殿商定航行日程。”

“隔船相望,也能互通有无。”

跳鱼无话可说,只能道:“若男,那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周若男深吸一口,终于道:“跳鱼大哥放心,此行意义重大,我不会再肆意妄为,也会管束若愚”

“哈哈哈,这就对了嘛,嗯,我肯定听话,百分之百的”

跳鱼一叹,他心知就算想管,实则也管不住二人。

此情此景,便是皆大欢喜。

众人稍坐片刻,又一齐用了晚餐,就彼此道别。

王景弘带路,先要到中舱船舷,再上乙等舰船为渡桥,最后才是他所在的另一艘甲等宝船。

不过在临出发前,周若愚又招呼一声:“唐敬,愣着作什么跟我们走啊”

“你可别忘了我们的约定,你我还要比武呢。”

唐敬顿时皱眉。

比武他无所谓,有所谓的是王景弘。

两人已完全撕破脸皮,若相处在一起,难眠相互厌烦。

不过到了如今,王景弘只盼着赶紧带小神使登船,所谓恩怨根本不值一提。

又见唐敬得周若愚看重

“这鸟毛大头兵走了狗屎运了日后必有所成还是早早缓和了关系再说”

王景弘心中腹诽一阵,连忙就变了神色道:“唐大人,既是与神使之约,怎能背弃”

“呵呵,你也知我这人脾气,总是对事不对人的”

“你若真对我有愤懑之处,我这作哥哥的,给你道个不是,又有何妨”

说着,王景弘便作揖躬身。

在场众人皆是震惊,但大多数人心中都知王景弘的处世之道

这人就是看人下菜,早将皇宫内侍那一套厚脸皮修得圆满。

只要有利,他绝不会放过。

相比起郑和,就较为刻板。

或是正因如此,陛下才令这二人搭对,大事有郑和为主定调,小事又有王景弘圆滑处之。

唐敬哪里受得了这个,面红耳赤的回礼,便答应下来:“那就叨扰王大人了”

待得他们登船。

舰队就重新出发。

航行不分昼夜,每两个时辰轮换“舵工”,而“班碇手”则为三班倒,随时听舵工号令,调整桅杆船帆。

唯此,才可有这横渡大洋的惊世之举。

一夜歇息。

第二天起来时,周若男与周若愚的状态并不好。

舰船阵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鼓声、号声,传令不断,轮换交班,吵得他们难以入眠。

反而之前在杂物舱内,隔音效果好,能安然入睡。

阿迪娜却是最适应环境的人,相比起两个从小就生在均衡的宠儿,小姑娘什么苦头没吃过

二人出门,就见王景弘“恰好”赶到,实则是命人注意两间房中情况,一旦有动静,就立即禀报。

“早饭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两位小神使大人前往用膳了。”

待饭后,又到甲板上游览。

王景弘始终跟随在旁,还说起接下来安排:“稍早主舰传信,原本航路是以原路返回,先径直北上到木骨都束,而后再做打算”

“不过昨夜郑大人与神使商讨,从今日晨起,径直往东,行向锡兰而去,正式横渡第三大洋。”

事实上,郑和原路也是怎么走的。

只不过在他们自己概念中,无论从东非到锡兰,还是从阿拉伯半岛到锡兰,两条线路距离不远,是为平行状态。

而当“第三大洋”秘典呈现真实陆地与海洋轮廓后,他们才认识到横跨大洋的凶险。

如果先北上走阿拉伯,就可一路贴边南亚近海岸行驶。

近海风浪不大,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也可花费七八日功夫,靠岸补给整修。

可若是从东非直往锡兰,就要从“第三大洋”得上沿完成横渡,驶入深洋。

除非顺利抵达目的地锡兰,否则前后左右再无补给之地。

原时空或是阴差阳错,走出了跨印度洋的壮举。

可到如今,却是真正的明确目标,知其艰难而去勇敢地挑战。

“以神使依照洋流、风向与航行速度测算,最快九个月内,我们便可抵达大明,见我大明瑰丽山河美景此为壮举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