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74章 大风起兮!

书名: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3

黑夜中,两人一前一后,身形在屋顶优雅地闪动。

马小在后面提气顿足,身子凌空追去,虽然有微弱的光线,可四下还是黑乎乎的看不甚清,只能通过神识移动。

突然,前面那道身影戛然而止,停在了一根拇指粗细的树枝之上。

身躯随着树枝上下起伏,一阵夜风袭来,身体摆动的更加厉害,可那人的身体却依旧是稳稳的停留在树枝上。

马小落到屋檐上,忽然半跪在地上,恭敬道:“末将马小拜见摄政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人眼眸一闪,随即释然,“果然还是骗不了你。”

话音一落,那人摘下遮面,露出那张棱角分明的俊脸。

正是李安。

李安淡淡一笑,“你是如何发现我的”

“末将不敢隐瞒,从您上午帮臣时,臣就发现了,只不过不敢定论,直到刚刚,臣终于可以肯定王爷的身份。”马小不敢隐藏,实事求是的一一回道。

“好,不错。”

李安点头一笑,望着马小真是越看越喜欢,“为何只身一人前来报仇,还这么明目张胆”

马小回道:“报仇不隔夜,隔夜不好汉。”

“什么”

李安都愣了,忍不住再次问道:“你再说一遍,报仇不隔夜,隔夜不好汉,这是谁教你的”

“府长大人。”

“哦,怪不得呢,也就是这个老不正经的能说出这种话,不过,说的也对。”

“哈哈哈。”

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安看着马小,满脸宠溺道:“马小,随本王去北地吧,本王带你收复北地,立下不世功勋。”

马小摇了摇头,“多谢王爷厚爱,马小不胜感激,可马小留在北辽边关,应该比去北地的作用更大。”

“为何”李安问道。

马小抬头望向北方,一字一句道:“只要我马小在北辽边关,金乌貅就不敢全力南下,除非他想再被我偷一次老家。”

听到这话,李安也忍不住笑了。

说的没错。

只要马小在北辽,金乌貅必然投鼠忌器,就算是南下,也会分出大军驻守北辽边关之外,以防止马小偷袭金鞑王朝。

这一次马小偷袭金鞑王朝,给金鞑王朝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最重要的是把整个金鞑王朝上下都打怕了,他们时刻神经紧绷着,就怕马小再一次偷袭。

尤其是马小这支学生兵凶狠程度,比那些职业军人更狠辣,所过之处,人畜不留,硝烟弥漫。

这就是霍侯爷当年对付匈奴的一招,“减丁”

本就人口不多的金鞑王朝一旦经过几次减丁,也不需要大渊朝出兵了,他们自行就灭绝了。

李安本就善于战略,脑海中立刻就想到了马小的计划,当即点头道:“好,不愧是本王最器重的家伙,你真的很优秀。”

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锦盒,笑道:“这是龙虎山老天师从古老门派中获得的,又赠予本王,本王一直没舍得用,就给你了。”

马小接过,刚一打开,一股浓郁的药香味扑鼻而来,“这这是神丹”

李安点头道:“有了这个可以助你早日突破战神境初的禁锢,让你加快修行速度,记住了,不可过量服用,神丹虽然是妙药,可也是毒药,一旦依赖,你的武道就会停滞不前。”

“武道之路,绝无瓶颈一说,战神境之上,还有陆地神仙,陆地神仙之上,又岂能没有境界,只不过我们都尚且达不到而已不能观其根本。”

“末将牢记王爷教诲。”马小恭敬的点头。

李安也不再多说什么,再嘱咐了几句,便要离开了。

北地现如今还离不开他,他不敢逗留时间过长,而且最近北地的金鞑人异动颇多,金乌貅虽然不在,可不知道哪里冒出一个高人来,其谋略丝毫不弱于金乌貅,因此,李安必须要回去了。

清晨。

李安独自一人返回了北地,既没有通知李长风,也没有告诉马小,一人一马往北地而去。

就在李安返回北地之际,金鞑王朝已经开始了大动作,不过,这一次金鞑王朝鼓动草原各部,吐蕃出动精锐铁骑,齐聚北地,誓要一举拿下大渊北地,占据大渊朝黄河以北的土地,饮马黄河渡口。

这一次金鞑联合大军推举出一位军师,传言此人乃是一位大渊人读书人,此人兵法韬略,无一不精,无一不通,而且深得金乌貅的信任。

只是传言,不知其真假。

不过,若真是如此,此人也算是有些手段,能以敌对国的身份,笼络住金鞑这些骄兵悍将,已经是不是易事,更何况还需要调度兵马,攻略大渊。

此事,已做后话。

如今在大渊北地三百里河套地图,已经出现了金鞑人的军队,整个河套营寨连绵,旌旗烈烈,满满当当的塞实整个三百里河套。

这片三百里河套,可以称得上是中原塞外,只因为这里拥有中原最珍贵的内地草原,牧草肥美,一望无际,再往北乃是崇山峻岭,怪石嶙峋的山岭。

至于这支十余万人的金鞑骑兵就浩浩荡荡的驻扎在此地,气势凌人,威势四方。

可若是以兵法大家来看,占据这块三百里河套营寨,更是极其得天时,地利之便。

三百里河套北邻崇山峻岭,越过崇山峻岭便是大渊长城边关,越过这段长城边关便是金鞑王朝控制的金鞑草原,东靠肥水之流,滔滔肥水贯通南北,西临沐水,可谓是兵家大盛,乃是两水夹营之势,驻兵此处,完全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再看三百里河套以南,乃是大渊朝的中州道,即便是一座座坚城被李安占领,可丝毫不能阻碍金鞑草谷骑兵南下劫掠,补充军备,此局乃是一个难破之局。

金鞑铁骑这一次也是一改往日骑兵开道,大军肆意扎营的情况,而是也开始了安营扎寨,布设防线,开挖壕沟,设鹿角,大有一种持久之战的意思。

而且大军布营之法,也是神谙兵法之道,于三百里河套于中州道接壤之地,也就是未来的正面战场前方,大兴土木,依山傍水,修建了一条连绵数百里的土墙。

此土墙看似不起眼,可却能牢牢阻碍住李安麾下铁骑的兵锋,防止李安趁机反扑占据地形之险要,作为大军的中枢位置,金鞑人自然以金鞑主力铁骑进驻防守。

至于东,南肥水,沐水,连同一条通往长城的官道,则是倚靠两条滔滔江水,修建了一片城堡,阻碍住了北上的道路,而且安排了金鞑草原部落防守。

至于两翼的山脉之上,向来善于山地作战的吐蕃人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些吐蕃人身材矮小,可所吃苦耐劳,敢拼敢杀,尤其是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由他们驻守,自然是万无一失。

在这一片浩浩荡荡的大营之中,十余万金鞑联军驻扎此处,而且这仅仅是第一支前锋,最精锐的金鞑铁骑,步拔子,拐子马,以及本部骑兵都还没动,等到他们全部到齐,差不多要有二十万铁骑左右,这可是金鞑自南下以来,第一次出动如此数量的大军。

在这片三百里河套内,各部落步骑兵每日都在操练着,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开始,从前金鞑铁骑,除了那些精锐大军外,其他各部落都是各自为战,遇敌一拥而上,遇挫一哄而散,可今天却全然变了。

各部落的兵权,尽数收归大军统御,统一调配,战,则战至一人,退,则徐徐而退,令行禁止,闻鼓而动。

这是最后的一战,此战输赢,直接关系到王朝未来的百年大计。

与此同时。

整个大渊朝再一次紧张起来,金鞑人的动向早就传遍了整个大渊朝,让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再一次不安起来。

一时间,整个烽火连天,大战骤起。

时机已到。

韩忠虎立刻嗅到了战争的气味,立刻召集诸将,排兵布阵,下达了防守反击的军令,于五羊城驻兵结阵御敌。

此时。

李安不在北地,可有韩忠虎这员帅将在此,丝毫没有一丝混乱的味道,各部井然有序,包括百骑甲士,禁军甲士,步拔子,神火军一众精锐尽数集结,都参与其中。

至于夜郎城方面,为了防备世家门阀做出什么恶心之事,韩忠虎留下曾家四虎驻守,统兵一万固守此处,监视世家门阀的动作。

军令一下,诸将各统本部兵马,开始陆续向五羊城一线开进。

在诸将的集思广益之下,韩忠虎决心先发制人,先夺下五羊城,继而大军兵围三百里河套,困死这支金鞑大军。

翌日,五羊城外。

乌云密布,天地一色。

数万兵甲,刀枪寒光冽冽,杀气凌然,密密麻麻的虎狼将士,排列着整齐的步伐,黑压压的连城一片。

烈烈大纛高纵入云端,刺破天际,在五羊城的正前方,黑色的禁军甲士战团位列中央,两翼的神火军军容整肃,长枪如林,手持强弓硬弩的弩兵,大刀铁盾的步拔子,足足连绵数里,每一个方阵不下千人,密密麻麻,仿佛一片黑色的海洋。

韩忠虎一身黑甲,手持一柄金背大刀,站在一座六马并驱的战车之前,抬头望着巍峨的五羊雄关,高大数十丈,易守难攻。

在五羊城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的站立着一排排金鞑人,这些金鞑人手持大刀,长枪,挎长弓,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

废话不多说,刀枪底下见真章。

韩忠虎一声令下,金鼓声不绝于耳,大军开始了发动了第一轮进攻。

第一轮进攻由闫清顺亲率禁军甲士进行,随着进军的金鼓声炸响。

这一场战斗在鼓声中拉开了序幕。

闫清顺手持令旗,策马于本阵前,迎风而立,令旗一挥,遥指五羊雄关,大喝一声,“全军出击,破城”

“杀啊”

数万禁军甲士率领发动了进攻,禁军甲士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大盾,盾牌腰刀,齐声怒吼,声势之法,直冲云霄。

当年的大渊弱旅,为世人所不耻的军团,如今却是一等一的精锐之师。

他们无愧是禁军名号,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怒吼,就是他们最好的代表,他们是精锐,大渊精锐,禁军无二文網

瞬息之间,黑色的海洋滔滔巨浪向着五羊雄关正面撞击而去,声势浩大无边,铁蹄雷动,步伐如风,尘土飞扬,惊天动地,犹如决堤之浪,飓风卷起,化作一股肃杀之气

阵阵咆哮,四方云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