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33章 金鳞回巢,血流成河

书名: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3

禁军大营。

位于皇宫的正西,与皇宫的大内侍卫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两地之间又有通道相连,可快速机动支援。

在两地之间还有一个大营,名曰点将台,平时不驻军,只有皇帝出征点将之时,大军才会进入列队,等待陛下检阅。

不过今天却是怪了,李安几人还有一百余名国子监学子突然来了,守护点将台的大内侍卫识趣的离开了,哪里还敢阻拦。

点将台之上。

李安手握着虎符,斜躺在椅子上,脑袋搭在靠背上闭目养神。

宇文邕以及国子监的几个将官皆是一脸着急的站在一侧,尤其是宇文邕时不时扭头看李安一眼,却怎么也不明白李安怎么能“躺”的住。

今天李安心情不错,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便站起身来,望着台下一众国子监的学子。

点将台之下。

国子监的学子排列的整整齐齐,军容肃穆,只可惜唯一的美中不足,均是国子监的学子服,若是换了大渊铁甲,那才叫漂亮呢。

李安笑了笑,暗自欢喜自己有多了一支精兵,一支不亚于忠义军的精兵。

“拿着本王的虎符去禁军大营调兵。”李安将虎符递给了马小,马小领命便去了。

不多时,马小就回来了,不过看他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兵呢”宇文邕急乎乎的迎上去,问道。

“启禀太尉大人,在在后面。”

听到这话,宇文邕总算是松了口气,只要禁军来了就好,点头道:“行呀,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可随后他的表情就彻底蒙住了。

只见零零散散的四五个老将,连战马都没有,步行着走了过来,这还远远不是最惊骇的,在老将身后,一大群老弱残兵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其中半数以上,连甲胄都没有,平均年龄起码在五十岁以上。

“这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就靠这么群老弱病残去解静塞边关之围吗,老夫别的不敢说,就前面这几位,估计还没走出京城就仙逝了。”

宇文邕气的破口大骂,七窍生烟,当即是问候了禁军几个将领的十八辈祖宗。

李安眯着眼睛,望着台下整齐划一的学子兵,又看了一眼那些禁军,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两方人马简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禁军身上无一例外,都露出一股垂垂老矣的暮气,而相反这些学子兵却是朝气蓬勃,杀气腾腾。

“王爷怎么办,就带着这些老弱病残去跟金鞑铁骑争锋吗,估计还没到战场就算完了”

宇文怒气冲冲的骂道:“这群乌龟蛋生的玩意,竟然敢欺负老夫,老夫跟你们没完,老夫这就去找你们算账”

“宇文大人,息怒息怒。”李安笑呵呵的站了起来,说道:“其实我们早就猜到了不是,那些禁军将领怎么可能会将禁军精锐给我们,能给这些老弱病残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那怎么办,不打仗了吗,光靠这些学子兵能行吗”宇文邕怒火中烧。

可马小踏前一步,“启禀王爷,太尉大人,小子不才,愿为先锋,先登破敌”

李安微微抬起头,眸子里仍旧满是慵懒之意,他转头对着马小说道:“传本王令,令禁军将领在半个时辰内来点将台,如有不至,迟到,按军法论处。”

“诺”马小领命而去。

“薛林何在”

薛林出列抱拳,“末将在”

“传本王令,命令学子兵手持本王大纛,沿京城主要街口宣布本王要亲率禁军出征的消息,另外在皇宫门口停留一段时间。”

“诺”薛林领命而去。

很快,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就传遍了李安要亲率禁军出征的消息了。

“摄政王要亲率八十万禁军出征北地,覆灭金鞑”

一时间,无论是王侯贵族,还是平头百姓,全都聚集在街道上,高兴的载歌载舞,普天同庆。

大渊朝苦“鞑”久已,尤其是最近几年,金鞑频频犯边,皇帝陛下的几个精锐兵团,整整几十万人竟然一触即溃,损失惨重,这几个皇家精锐兵团多为京城兵,整个京城皆是家家戴孝,哭声震天,连皇宫都是一片素裹,皇宫内外,人人束白绫,真可谓是惨到了极点。

长城都丢弃,没了长城天险,金鞑铁骑入大渊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北地百姓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

而刚刚,这宛如甘霖的声音,一声声的落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

“是摄政王”

一位老人颤抖的站了起来,失明的瞳孔中竟散发出一丝丝光泽,失声喃喃道:“是,是王爷,王爷真的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许多经历过十年前那场战役的老人纷纷聚在了街道上,高呼万岁。

只要他们才真正明白,在战场之上,摄政王这三个字代表什么。

大内皇宫。

曹轻言突然听到手下传来的消息时,当即是面色一变,“他这是在搞什么名堂,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随即,他便摇了摇头,笑道:“就算是他亲自领军出征又如何,整个禁军大营都在陛下的手中,那些禁军将领怎么可能会听他的,没有禁军,我看你拿什么出征”

而在他的面前,内机监的高手皆是一副惊讶的模样。

“哼”

曹轻言狠狠地一拍桌子,皱眉道:“怕什么,一群废物,仅仅是他的一句话就把你们吓成这副模样,风声鹤唳,成何体统”

那些内机监的高手齐齐低头。

“不过,我也想看看李安到底要干什么”曹轻言轻蔑一笑。

皇宫深处。

宋桓突然一骨碌从龙榻上爬了起来,耳边传来那道声音,森寒的眸子瞬间变得通红无比,一脸惊恐的望着外面,“他他究竟是要干什么,干什么”

把屋内的太监,宫女全都吓得匍匐在地上,寒蝉若禁。

可宫门外的声音却一直响个不停。

太傅府邸内。

孙谦因为有政事要处理就没随李安去国子监府,可不曾想到,回家没多一会,就听到府外的声音。

一旁的孙少薇捧着一碗枣糕也是惊的不轻,“爹,李安是要出征了吗”

“是,是要出征了,可他为何还要在京城中散布消息,现如今,整个京城里不知道李安要出征的不多吧”孙谦也是一脸不解,怎么也想不通李安究竟要干什么。

国子监府。

匡彦却是摇头一笑,“王爷要回来了,沉寂十年,整整十年,他又回来了,金鳞回巢,定然是血流成河呀,可这血似乎还没流干净”

与此同时。

在京城的一间花房中,两位男子正在揽香酌饮,两个歌姬费劲了心机讨好他们,而在他们面前,十几位歌姬花枝招展,翩翩起舞,好不快活。

其中一位年纪偏大一点的男子,一身长袍短衫,脸上的胡须甚是浓密,只见他理了理袒胸的衣襟,一把抱着身旁两个歌姬,双手上下游走,时不时的发出阵阵淫笑声。

“京城的女子真是美艳,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的好看,正好那群道貌岸然的士子全都老实了,也没人跟老子抢姑娘了。”

而另一位男子当即露出一抹鄙夷之色,咳嗽几声道:“不知道李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可不是傻子,难不成真的要带着禁军去送死”

“送死是必然的,禁军都是一些好吃懒做的兵痞,让他们去维持地方治安已经是不易了,可若是送他们去边关,就是去送死。”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李安可不是什么庸才,相反他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对手,可他为何明知是去送死,为何还要去”

“傻呗,禁军那群废物别说是几万人,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又如何,上了战场跟一群猪没什么区别。”

“话虽如此,可我们还是不得不防,不如你我去探探虚实,也好回来给太子说明情况。”

“好主意。”

下一刻,两人全都原地消失不见了,桌子上留下了两枚金元宝,几个歌姬皆是大喜过望,纷纷争抢起来。

与此同时。

点将台。

马小倒是没有来,反倒是曹轻言跟宋庆云先到了,曹轻言看着李安,内心越发的忐忑不安,走到点将台前,拱手道:“见过王爷。”

李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吓得他急忙退到了一边,一声也不敢吭,随后他便看到了那几千即将要出征的禁军,脸上不禁露出一抹讥讽来。

就这么一群老兵,别说是跟金鞑打仗,就是能不能走到静塞边关都是个问题。

他今日倒要看看李安是如何破解这一必死之局的。

紧接着,孙谦,公孙孝正,以及曹忠几人就全都到了,清一色的兵部大员,一个个气息不凡,不少学子都露出无比的尊敬之意。

很快,匡彦府长也到了,匡彦出奇的坐轿子来的,小轿子不大,走起来嘎吱嘎吱作响。

随着他的到来,这一百名学子兵当即激动不已,既然已经当兵了,那再见过老府长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颇有一种出息后,再见老父亲的感觉,胸膛都挺直了。

突然,一阵马蹄声响彻而来,一道身影冲进点将台,身影落地,高声呼喊道:“启禀王爷,禁军将领皆身体抱恙,全部告了病假。”

李安闻言,慢慢的抬起眼来,一抹杀意从他的眸子里凝聚而出,寒澈且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好,很好,禁军乃是京城守卫,是当今陛下的守卫,保护的是整个大渊朝的首脑,可今日他们竟然全部告假,倘若现在敌军来犯,京城防务怎么办,满朝文武大臣怎么办,陛下怎么办,这大渊又该怎么办”

曹轻言冷笑连连,心里暗暗想到:你不是神气吗,现在无兵给你调遣,我看你该怎么办,以为光靠这几千个学子就能击败金鞑,真是可笑。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下一刻。

李安眼睛一眯,身上的杀意瞬间凝聚成一条线,冷喝道:“禁军将领玩忽职守,于陛下安危于不顾,于满朝文武大臣的性命于不顾,于大渊京城于不顾,按照大渊律法,为将者,玩忽职守,杀无赦”

“马小听令,命令你等一百学子兵将禁军将领通通抓到点将台前,一律枭首示众,以正军法”

此言一出,天地惊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