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22章 四面楚歌

书名:将军令 作者:陈三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3

五羊城。

金鞑人的大营。

金乌貅的中军大营。

“我真的是没有想到呀,李安还是如当年那般厉害,竟然以区区万人弱旅之师就结连击败大渊军队数万人马,一连败了数场,世家数位子弟死在他的手上。”金乌貅望着手上的情报书,不禁惊叹连连。

一直以来,他都将李安当做自己的生平大敌,作为大敌,他一直都很欣赏李安,若非是世仇,他一定会亲自拜会李安,与其结拜为兄弟。

可惜,世上没有“若非。”

大渊朝三相之子,两死两伤,加起来至少有十几万大军败于李安之手,大渊朝可谓是损失惨重。

帐中金鞑的几个武将也皆是震惊感慨,无一不为李安的恐怖战力所畏惧。

一侧的麻先生却道:“李安武道至强,用兵如神,以万余弱旅击败大渊军队十万大军,倒也是不出奇,不过,李安此举无疑是狠狠地抽了大渊朝世家门阀一个响亮的耳光,以我对那些世家门阀的了解,他们绝不会咽下这口气。”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李安与大渊朝打的越凶,对于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麻先生此言,话未说尽,可意外伸长。

金乌貅智谋无双,岂能听不出其话外之意,微微点头,随即露出一抹笑意。

李安北上若是能被大渊朝拖住,只要李安越晚一点北上,对于他们金鞑人越有利。

那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击破静塞边关,随后还兵北上,劫杀金鞑草原上的那支大渊骑兵。

正在这时,门外亲卫匆匆入帐,急忙宣称外面有两位自称大渊使节的要求见四太子。

“大渊使节来本太子的大营做什么,难道他忘了我们是敌手了不成”金乌貅虎目一瞪,面露惊异。

座下大将韩常冷笑道:“大渊使节来还能有什么事,肯定是要向我们祈求投降的。”

“哈哈哈”诸将纷纷哈哈大笑,露出轻蔑之意。

反倒是麻先生却是面露凝重,有些感觉到惊异。

金乌貅见状,也是眉头一凝,脸色微微一沉,抬头望向麻先生,“麻先生,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现在这个时候,大渊遣派使者前来,应该就是一个目的,前后夹击李安。”麻先生笃定道。

金乌貅却是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李安虽然嚣张跋扈,可也还是大渊摄政之王,况且李安还不曾越过京畿道,自然也说明其并没有造反之心,如此一来,大渊朝廷未必会动他。”

麻先生摇头一笑,“四太子有所不知,如今大渊朝廷并非是大渊皇室说了算,而是世家门阀说了算,这些世家门阀向来是睚眦必报,如今被李安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他们岂肯咽下这口气。”

“以我猜测,这次必然是要跟四太子合作的,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大渊人的一贯作风。”

金乌貅眉头深深,脸色沉沉,询问道:“那本太子是否要低下身段去迎接使者呢”

大渊朝虽然眼下示弱,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旦大渊朝慢慢恢复过来,绝非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金乌貅比那些狂妄的金鞑贵族看的都要长远,因而他一直都遵循对付大渊朝,要循序渐进,慢慢放血,万不可操之过急。

如今大渊朝使者来临,按理来说,金乌貅应该礼数周到。

可麻先生却是淡然一笑,“对付这些世家门阀,用不着如此,你越是强硬,他们越是软和,别看他们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其实不过是一群外强中干的废物罢了。”

金乌貅点头了然,随后令使者进入,刚开始,那使者却是一副派头十足,倨傲之姿的模样,俨然是上国使者巡查属臣一般,可环视一圈立刻就怂了。

左右两侧的金鞑将领个个凶神恶煞,横眉竖眼,犹如地府恶鬼降世一般,当即吓得使者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牙齿打颤,大汗涔涔。

金乌貅仅仅一拍桌子,使者就如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的底线和盘托出。

当使者说出可以割让静塞边关以及周边城池时,金乌貅自己都蒙了,愣是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他还以为大渊朝怎么也要矜持一下,谁知底线竟然低的吓人,竟然割让城池土地,还把静塞边关割让了,这无疑是意外之喜。

金乌貅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又向使者提了最后一个条件,那就是金银万两,绸缎万匹。

可那位使者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现在就想赶紧逃离这个魔窟。

金乌貅答应了出兵之时,使者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狼狈不堪的逃命去了,惹得诸位金鞑将领无不哄堂大笑。

在使者刚刚离开后,金乌貅再一次猛地一拍桌子,满脸欣喜道:“诸位,你们可看清了,也听清了,大渊朝已经腐败到了何等地步,竟然肯割地赔银,如此一来,我金鞑一族还有什么可怕的。”

金乌貅此言一出,众将无不面露欣喜,士气大振,皆是叫嚷着要出兵击破李安。

在一片请战的欢呼声中,麻先生却是淡淡一笑,“眼下大渊朝军力虽弱,可尚且不是我们能一口吞下的,我们还需要暂且隐忍,反倒是我金鞑最大的敌人,就一个人,那就是李安,只要李安一死,大渊朝将再无一人是我金鞑铁骑的对手”

一旁的韩常却是冷笑道:“麻先生是不是忘了,大渊朝可不仅仅李安一位虎将,还有韩忠虎,吴家重斧,他们也是悍勇无比的虎贲之军。”

“哈哈哈,韩常将军不愧是领军大将,对大渊朝当真是熟悉无比,可实话告诉你,他们的确是是我金鞑劲敌,可有一点你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背后都是大渊朝的武将世家,无论他们再怎么强悍,也跳不出大渊皇室的手掌心,唯独李安是个异数,他可以毫无顾忌做事,这样的人,一旦成长起来,天下无人可以压制”

麻先生一口就压住了所有金鞑将领激动澎湃的内心,瞬间都安静了下来。

金乌貅更是如此,权衡利弊,沉思良久后,也端是看透了其中的根本,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连连的点头一笑,金乌貅沉声问道:“那麻先生,大渊朝与我合力共击李安,那我到底是攻还是不攻”

麻先生不假思索的说道:“事到如今,我们也别无选择,李安是我金鞑人的大敌,就是大渊朝不与我们合力共击,我们也决不能让李安继续壮大下去,趁着李安实力还不强,我们金鞑铁骑直接灭杀他,下一步,再对大渊朝徐徐而图之,到那时,天下可定也”

金乌貅对此也是点头同意,其中的厉害之处,不言而喻。

先前他早就将将静塞边关还给大渊朝,只要大渊朝答应不援助李安即可,可现在大渊朝主动送上门来,还将静塞边关以及周边城池送给自己,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这一次必须要彻底击杀李安,将李安绞杀在萌芽之中。

金乌貅内心思绪繁复,心计如潮水般狂涌不羁,脸色却一直平静。

越是到了这关系到金鞑一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面前,他越是需要保持淡定,内心不停的计算着天下局势变化,以及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力量对比,以及最重要的利弊得失。

沉吟片刻,金乌貅慢慢抬起头来,傲然一笑,“诸位,我金鞑一族定鼎中原最关键的一战就是在今日,击破李安大军,诛杀李安,大渊朝不足为惧,天下不足为惧,为了金鞑一族的未来,诸位必须要用命”

“我等死战到底”在场金鞑将领齐齐捶胸回道。

为了诛杀李安,这一次金乌貅更是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绕开李安驻守的城池,利用兵力优势,将这些城池一一包围,而他亲自率领大军直奔李安主力,寻求与其决战,一战而定。

数日的准备过后,十五万金鞑铁骑按照既定计划,分批次的南下了。

金乌貅亲率铁浮屠,拐子马,精锐金鞑铁骑,共计四万大军,一路上马不停蹄,直奔铁壁城杀去。

铁壁城内。

“启禀王爷,北地斥候游骑传来消息,金乌貅十五万金鞑铁骑已经拔营,其中一支精锐一路上马不停蹄,直奔我们大军而来。”

“报,北地武道世家今早突然联合起来,秘密准备粮草,集结兵马,目标尚且不知。”

“单道将军传来战报,金乌貅的一支大军围困了他的城池,也不出兵夺城,也不退兵,看样子只是围困。”

“葛洪将军传来战报,金乌貅的一支精锐骑兵同样是围住了他的城池,依旧是围而不攻。”

“报,铁云将军来报,金鞑人围而不攻,兵力过万。”

“报,前线急报,金乌貅大军已经越过边界,一路南下,向我军逼近。”

“中州道细作来报,三相已经下令全国征兵,各道挑选精锐甲士集结,所有军队都源源不断的向京畿道增兵,而且此次带兵的乃是韩忠虎。”

“斥候游骑来报,我们周边出现了不止一支义军,是敌是友,尚且无法分辨,请王爷小心。”

“”

一封封情报犹如漫天雪花般落了下来,可李安始终高坐上位,面不改色的擦拭着手中的方天画戟,似乎这一系列情报与他无关一般。

堂内,除了贾道途还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外,其他诸将包括岳破虏,曾小虫在内,神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眼下形势不容乐观。

这一次大渊朝损兵折将,可却未伤到根基,很快就会东山再起,而且大渊朝这次更是挑动了无数势力与李安作对,毫无疑问,现在李安真的有一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味道。

难道真的是要“沽名学霸王吗”

整个大军所面临的危机,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可怕。

“王爷,不知道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曾小虫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也一下子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当然,除了贾道途。

他一门心思的品酒,丝毫不为外界所打扰。

李安头都没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整个一股脑的钻出来,本王一下子全收拾了,不需要自己再费心吧啦的找了。”

“可是王爷”曾小虫还是忍不住担心道。

就在这时,贾道途放下酒杯,嘿嘿一笑,“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你看看王爷的神色就知道了,王爷早就胸有成竹了。”

李安依旧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方天画戟,一边擦,一边说道:“你这还真是猜错了,本王压根没什么想法,要不你来说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0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