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皇朝青甲

作者:流连山竹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边境

书名:皇朝青甲 作者:流连山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2

“李大人,恭喜恭喜啊。再过几年,下官可就得尊李大人一声宰相大人了。”散了朝,出了宫,步青甲打着礼,咧着嘴,向着李仲恭喜不已。

在朝堂之上。

被赵柘提拔为左仆射,也就是左相的邹框,早些时候被赵柘提为翰林学士承旨,李仲感觉自己被冷落了。

可而今。

李仲终于是坐上了翰林学士承旨一职。

依步青甲估算,李仲坐上宰相之位,最长不会超过三年,最短,一年都有可能。

步青甲为何有这样的估算呢。

因为那被赵柘所提拔为左相的邹框,年岁已经很老了,七十有五了。

看着到是有些精神,但步青甲仔细量打之后发现邹框身体并不如表相一样精神。

至于新的左相邹框身体具体如何,步青甲没有替其把过脉,自己又非医者,也只能依着自己习武的特点判断罢了。

至于那右相孙玄。

步青甲没见过,也不知道孙玄的身体如何,但也知道孙玄也已步入高龄,七十有二了。

左相七十有五,右相七十有二。

在这个时代能活到这般年纪,着实难得。

而李仲今年才六十二,无论如何,都能活过这二人的。

而李仲别看六十有二了,但精神面貌什么的,堪比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甚至还要好。

李仲脸上挂着的并不是高兴,反到是有一些失落,回了步青甲一眼之后,指了指某个方向。

步青甲明白。

不久后。

二人来到李仲的衙房。

嘱咐了随从,关上了门,坐下后,李仲叹气道:“青甲,你别以为今日这样的升迁是好事。老夫也不瞒着你,老夫心中一直确实想要位极人臣,但观今日陛下提拔一众官员之事来看,六部尚书,目前还有三部未决。陛下只任命你担任户部尚书之事,从此情况来看,陛下怕是受了皇太后影响,才使得三部尚书之职不决。”

“难道皇太后有心要介入政事”步青甲听完李仲的话后,心中猜测道。

李仲点了点头,“曹家出了事后,皇太后昏迷了一日,醒来之后,老夫听闻,皇太后就差了人把陛下叫过去好一顿训。老夫还听闻,皇太后责令陛下严惩凶手,而你,也早已被皇太后记恨在心了。陛下今日提拔于你,更是给你冠上了武将之名,老夫虽不知道皇太后与陛下之间具体如何,但从陛下给多冠上武将之名,陛下这是想让你远离朝堂,想周护你。”

“真是这样吗”步青甲好奇的问道。

皇太后如何,步青甲还真不担心。

依步青甲猜测,赵枯给自己冠上武将的职事,定不是要周护自己,而是想要好好用一用自己这个臣子,替他赵柘平息边境三国之战罢了。

毕竟。

赵柘可是知道,自己身怀武艺,又是江湖中人,更是三大供奉的记名弟子,而且更是受三大供奉的关照。

皇太后想要逼迫赵柘对自己如何,赵柘肯定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硬生生的与着皇太后顶缸了。

皇太后想要介入政事。

这事到也不奇怪。

皇朝的历史之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过。

虽说皇太后也好,还是太后也罢,她们想要介入政事,或者想要执政,皇朝的历史上虽曾发生过,但每每这些个皇太后或太后要执政或介入政事,皆被挡了回去。

朝官们不会同意。

将士们不会同意。

甚至,连百姓都不会同意。

更者,三大供奉也不会同意的。

这个天下姓赵,可不是姓曹,也不是姓郑。

这位皇太后,本家姓郑,当初为了进宫,改了曹姓。

后先先帝去了之后,总想着恢复郑姓,可先帝却是不答应。

直到先帝故去之后,这位皇太后这才有了机会,在赵柘登基之前,恢复了郑姓。

几年前,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赵柘更是气得快要跳脚,可也无可奈何。

可而今。

这位皇太后却是突然想要介入政事,这也难怪让李仲忧心忡忡的。

李仲点了点头,“陛下年幼,且年少之时又不好读书,又爱出风头。虽说陛下自登基以来,开始勤学治国之术,但年少之时不曾好读书,此时来补虽不晚,但却极易被皇太后所左右。从今日朝堂来看,就不难发现,陛下这是被皇太后逼得把三部尚书之位悬而不决。而你这个户部尚书之职,怕也是陛下为了周护你,不惜与皇太后翻了脸在授于你的。”

“李大人,据我所知,我皇朝可是有制,后宫不得干政吧。如果皇太后真的要干预政事,天下人必是不会答应的。”步青甲说道。

李仲指了指步青甲,“你啊你,还是太年轻。我皇朝虽有此制,但也架不住身份地位,以及一些有心人的操纵吧。况且,皇太后完全可以借着曹家之事干政,这事谁又能阻止得了”jujiáy

“那陛下难道愿意”步青甲有些开始读不懂皇朝,读不懂这朝廷,更是读不懂皇家了。

李仲喝了一口茶水,“陛下不愿意又能如何难道要让陛下把皇太后打入冷宫吗难道要让陛下背上一个不孝之名吗青甲啊,未来之路,难以看清了。你虽被陛下授了上将军之职,又奉旨离京前往边境督军,如你一离开京之后,依老夫猜测,皇太后必将干预政事。到时候,如有圣旨送抵边境,你可一定要稳住,切莫乱了阵脚。”

“李大人的话,下官记下了。”步青甲想起了抗金名将岳飞。

抗金名将岳飞奉旨抗金,本一心热忱想要替南宋打出一片和平的天下来,可也架不住朝中有人要使坏,最后被一道道的金字牌逼得放弃抗金班师回京,受奸臣秦桧的诬陷下狱,最后背负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死。

步青甲会不会遇上这种事情,他不知道。

但联想到曹凶未死,皇太后因为曹家之事,有心要介入政事。

皇太后欲干政。

步青甲再傻也能知道,皇太后这是要替曹家报仇,想要弄死自己。

不久后,步青甲离开了李仲的衙房,去了东宫。

到了东宫,入了自己的衙房,步青甲拿起毛笔,把脑中曾记下的基础拳法腿法什么的写成册子。

写好装订之后,步青甲去见了太子赵吉,“太子殿下,臣明日将要离京远赴边境督军,无暇教授你武艺,这几本册子,你拿去好好记背,并找成总管指点指点,待臣回来之后,臣要考较殿下的。”

赵吉接过册子,很是恭敬的行了一个礼。

小家伙还小。

这般年纪,也正适合习练武艺。

至于有没有这样的天赋,步青甲不知道。

在江湖之中,有摸骨探经脉的手法,但步青甲不会。

如真要会的话,步青甲说不定在赵柘逼自己收赵吉为徒之前,好好摸一摸这小家伙的根骨如何,探一探经脉如何,是不是适合习练武艺。

“还有这本练气的法门,切忌不可让他人观看,如有不明,可以向成宽求教。臣告退。”步青甲最后掏出一本练气的册子。

这本练气的册子,到也不是什么珍贵之物,乃是步青甲从姜沧他们那里要来的。

一本入门级的练气法门。

非上清门的练气诀要,也非三大供奉他们的练气诀要。

而且,这本入门级的练气法门,也正适合赵吉这样的小家伙练气。

赵吉有些好奇的接过,翻了翻后看向步青甲,“师父,什么是练气法门啊”

“你看过之后就明白了。如你一旦练就出气来了,像殿下你这东宫的房顶,随时就可以飞上去。”步青甲诱惑道。

赵吉一听步青甲的话后,双眼立马闪动着小星星。

飞。

这是所有小娃最期望的事情,每每见到天空飞过的鸟儿,都希望自己也能长一对翅膀,飞上那蓝蓝的天空去。

丢下一句诱惑的话,步青甲离了东宫,去了大内。

见过赵柘,听了赵柘的一些话后,步青甲出了大内,回了家。

今日在朝堂之上,步青甲已经被赵柘授了督军之职,而且更是点明,步青甲明日就得离京,前往边境。

时间紧迫。

诸事需要办。

自己仅有一人,好多事情想办却又分身乏术,只得差了班操与阴觉二人分去各处,替自己处理该处理的事情。

回了家后,步青甲把自己要离京前去边境督军之事向父母诉说了后,陈淑这个母亲的眼泪,立马又像是不要钱似的开始流。

甚至,嘴里还时不时的小声的咒骂着宫中的赵柘。

步四通虽没有咒骂,但却一脸的担心。

袁花她们同样如此,声声控诉着皇帝赵柘,脸上挂着的,全是忧心与焦急。

事实已如此,无法更改,更是不能抗旨。

要准备东西。

要交待事情。

更是要向着陈木他们叮嘱一些事情,同时还要替陈木他们办理行伍的身份什么的。

这一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这又让步青甲明白,身边没个可靠的人,实在是有些不便。

一夜无眠。

在第二天清晨之时,成宽奉赵柘的旨意,送步青甲离京。

父母等人被步青甲劝住,不让他们送自己出征。

但步青甲却是知道,自己父母此刻估计正在府上失声痛哭,或者暗地抹泪吧。

出得京城,来到京城西边的军营。

军营之中,早已有两厢兵马整装待发,“步少傅,这是陛下授予你的兵符与圣旨,拿着兵符可指挥此二厢兵马,有此圣旨,可统领边境所有兵马。”

“陛下可还有什么交待”步青甲接过兵符与圣旨。

成宽郑重的回道:“陛下说,步青甲,此番你出征督军,朕希望我皇朝再无纳岁币之事,更是再无献城求和之事。朕相信步青甲你能做到,朕更是相信步青甲你可完成此大任。如你有任何需求,可随时传信于朕,朕定会满足你所有的要求。”

步青甲听完成宽的传话,心中沉重啊。

皇朝向北狄、西夷两国纳岁币都上百年的历史了。

自己何以真能解决。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太为难自己了。

我步青甲又不懂军事,哪知道怎么打仗啊。

督军督出一个任务出来,赵柘啊赵柘,我步青甲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人啊,你要我步青甲的命,你直说啊。

无奈加无语。

一声沉沉的出发声,两厢禁军兵马开拔了。

过黄河,入晋州,穿汾州。

在一个月后。

步青甲他们终于是抵达了宁化。

宁化,乃是皇朝抗击北狄的前沿。

至于皇朝抗击西夷之地,乃是据宁化不是太远的麟州银城一带。

这一路行来。

步青甲一直在研究两处战事。

而步青甲先不抗击西夷,乃是因为银城一带有长城固守,且西夷的兵力也不是太多,将将八万人。

而皇朝抗击西夷的厢军也好还是禁军也罢,加起来都有十万兵马了。

反到是这宁化,北狄的兵马人数就已是达到了十三万。

北狄是不是真的出动了十三万大军攻打皇朝,步青甲不知道,但依着北狄以往的尿性,十三万怕也是吹的,最多也就五六万人而已。

同理,西夷号称集结八万大军,但实际有没有五万,都是值得怀疑的。

反到是皇朝。

为了应对西夷、北狄两国入侵皇朝,整整调动了二十五万大军。

而此时步青甲前来督军,更是又调了两厢兵马,整五万大军前来抗击北狄、西夷两国。

二十五万大军再加步青甲带来的两厢兵马,整三十万兵马,步青甲相信,就算是三十万头猪,也能把西夷、北狄的那些兵马给打回他们的老巢吧。

“禀督军,前方传来消息,北狄暂时停了战,好像在密谋一场大战。而孙相因为北狄停战,已经离开了宁化,去了银城。”袁术作为步青甲前锋斥候,被步青甲派了前去前方营地打听消息,顺便让孙玄准备迎接圣旨。

步青甲没有想到,孙玄去了银城。

一听到这个消息后,步青甲大骂一声,“猪脑子。银城那边有长城抵挡西夷的攻击,而且西夷只不过是作为佯攻罢了,他跑去银城,无视宁化的安危,孙玄这么没脑子,何以为相”

一个月的研究分析。

步青甲已经看懂了,西夷、北狄两国对皇朝发动战事,似商量好了似的,宁化才是主战场,银城那边却是佯攻而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8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