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天运

作者:旦暮遇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三零章 大唐武魂

书名:大唐天运 作者:旦暮遇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翌日清晨,天子圣驾出长生殿,仪仗队浩浩荡荡向北而行,经贞观殿、徽猷殿,出玄武门继续向北进入圆璧城,最后来到龙光门外。

洛阳城共有四个北城门,龙光门是最靠近东边的一个,坐落在洛阳城南北中轴线上,城门正对北邙山的翠云峰。

城门楼下,早有一干臣子等候多时,见到皇帝纷纷躬身行礼。

首席宰相张九龄,东都留守李适之,户部尚书韩休,尚书左丞严挺之,工部侍郎贺知章,,十几人皆是大唐核心的军政大员。

李隆基很欣慰,难得张九龄不迂腐了一次,大臣们都穿上了轻装棉甲,别有一番英武的姿态,大唐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气势,即便不能上阵杀敌,气势也不能弱了。

李隆基看到贺知章的时候甚至还有点感动,这个老喷子快身棉甲腰杆挺得笔直,真是难为他了。

飞龙禁军接管城防,皇帝带着众人浩浩荡荡上了宽阔的城墙,登上制高点的城门楼。

一夜大雪,洛阳城外银装素裹,高大的城墙下,开阔的平地缓慢下沉,然后缓慢向上抬升,一直延伸到邙山脚下。

再看邙山,雪岭蜿蜒然苍翠不减,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大写意。

天子李隆基凭栏而立举目远眺,心胸变得无限开阔,冷冽的空气浸入肺腑人也灵醒了几分。

望着苍茫的北邙山,李隆基忽然向着身边的张九龄道:“子寿,可有邙山佳作,前人所作也可。”

张九龄表情古怪,你这皇帝心还真大,这都什么时候还有心思吟诗作赋。

略微思索了一下,张九龄悠然道: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皇帝微微点头:“沈佺期的诗,很不错,当年他若是不谄事于太平公主,也不至于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好吧,你这是有感而发吗,群臣默然。

李隆基也懒得理会这帮奸臣,看向贺知章道:“季真,你也来一首吧。”

贺知章嗯嗯嗯嗯,迷糊片刻开口道:

古时功与名,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皇帝不禁笑了笑:“五柳先生倒是通透,百年之后,我们怕不都是北邙山上的一丛枯骨。”

其他文臣们纷纷吟诵和邙山相关的诗词歌赋,大概众人也没有作诗的兴致,所以吟诵的都是前人所作。

皇帝兴致高昂不住点头,目光在外围的人身上逡巡片刻,忽然手指向一个士兵:“你,也来一首。”

众人惊愕不已,纷纷向着循着皇帝指点的那人看去。

那就是一个普通的禁军士兵,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穿战甲头戴头盔,除了脸盘子显得小了点,似乎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贺知章瞅着这士兵有些眼熟,不过禁军中有很多都是来镀金的权贵子弟,想来以前在谁家的府上见过吧。

显然那士兵也没想到皇帝会点自己的名,一脸愕然,直愣愣看着皇帝。

你啥意思啊,我要是一开口不就暴露身份了吗,高莽看着李隆基戏谑的眼神,心里恨得牙痒痒。

位了掩饰身份,他一大早的又是化妆又是踩高跷,好容易才把这身盔甲给套上,又通过乔常侍混入禁军的队伍,这才来到这城墙上。

早知如此,那他还折腾个什么劲呢

李隆基看着高莽古怪的表情,嘴角勾出一丝笑意,旋即板起脸道:“没听到朕的话嘛”

好吧,高莽见众人纷纷向自己看来,只得硬着头皮,模仿着大人的声音道:“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众人听罢不禁神色惊愕眉头紧皱,这,这。

他们着意于这首歌谣的寓意,反倒忽略了高莽怪异的嗓音。

李隆基听罢高莽的歌谣,鼻子都快气歪了,黑着脸瞪着高莽,真想直接把高莽拉出去砍了。

乌鸦嘴啊乌鸦嘴,那么多的北邙山的诗词歌赋,你偏偏就挑了这一首,成心恶心朕是不是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这是一首东汉末年的童谣。

侯非侯”指的是汉少帝刘辩,他的生母何皇后生怕儿子在宫中被人害死,就把年幼的刘辩送到宫外寄养,化名为“史侯”,后来刘辩成了汉少帝,所以不再是“侯”。

“王非王”指的是陈留王刘协,本来是王,可后来被把持朝政的董卓扶植成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他自然也就不再是“王”了。

“千乘万骑上北芒”,说得是十常侍裹挟了汉少帝和陈留王逃至北邙山,董卓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北邙山营救二人。

总之这首歌谣提到了皇帝出逃,提到了帝王废立,提到了权臣篡国,大汉朝就是这么给折腾没的。

隐隐约约的,这首歌谣似乎还契合了当前的某些微妙局势,又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李隆基生气的地方也在于此,他倒不是认为高莽已经看穿了他的出逃的后路,只是这歌谣实在,实在太丧气了。

李隆基恶狠狠瞪了高莽一眼,臭小子,回头再跟你算账。

高莽则是一脸无辜,还不是你非要让我念的,我又哪懂地那么多。

咚咚,咚咚

此刻城北的雪原上,忽然传来沉闷有力的战鼓声,众人心中微震,纷纷向着城外看去。

只见从邙山东西两面的平原上,结成方阵的大唐军队在战鼓中隆隆前行,进入到众人的视线中。

四万兵马结成四个方阵,片刻便推进到邙山南部的平地上,岿然不动。

四个方阵就好像四座不可撼动的山峰,矗立在大地上,遥遥守卫着洛阳城。

秦王破阵乐的激昂鼓声响起,四万大军朝向洛阳城,朝向龙光门上的大唐天子,齐声高唱起来。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四万大唐将士的歌吼声,惊天动地声震九霄,整个雪原在歌声中颤抖,整个洛阳城在歌声中颤抖。

热血沸腾之下,城墙上的守军们,城中躲在家中的大唐百姓们,也纷纷跟着大声歌唱起来。

在这一刻,太宗文皇帝的武魂苏醒了,大唐的武魂苏醒了。

李隆基昂然挺立高楼上,身躯微微颤抖,双手攥紧了护栏,眼圈微红地看向张九龄等人:“众爱卿,军心民心可用否”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8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