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天运

作者:旦暮遇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章 司马仙师

书名:大唐天运 作者:旦暮遇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洛阳以北二百里,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

“第一王屋山洞,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

“师以王屋小有之天、总真之府,景气幽歘神只会昌,矧吾道苟行奚适,不可翻飞投足,遂有终焉之志”

公元699年,大周圣历二年,女皇武则天召司马承祯进京,后命麟台监李峤为其送行,司马承祯遂结庐王屋山中岩台,自号中岩道士,修建紫微宫。

公元711年,大唐景云二年,唐睿宗诏司马承祯回京,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司马承祯离京后,再上王屋山紫霄峰的十方院修行。

公元721年,大唐开元九年,唐玄宗迎司马承祯入东都洛阳,亲受法箓,尊其为大唐道教首座,次年司马承祯请辞前往天台山,玄宗赠师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公元727年开元十四年,唐玄宗为挽留司马承祯,下令在王屋山修建“大阳台万寿宫”。

到了今年也就是开元二十二年,阳台宫基本落成,玄宗皇帝御笔亲书“寥阳宫”匾额。

入夜时分,上山的小道上,一行人拾级而上,脚步轻缓,神态端庄肃穆。

为首的女子身材高挑, 身穿道袍头戴帷帽, 帽沿的垂绢堪堪将面目遮住。

经过阳台宫的时候, 女子不禁停下脚步,看着云雾中华丽恢弘的宫阙,幽幽一声轻叹。

司马仙师所属的上清派, 修道者多为东、西两晋时代的士族高门子弟,超凡脱俗清逸高标, 仙师自身就是西晋司马皇族的后裔, 早已修成神仙般的人物, 又岂会将俗世的繁华看在眼里

说白了,这富丽堂皇的阳台宫, 不过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点缀这太平盛世罢了。

思忖之间,一行人走上一片平地, 前方入目的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

这里便是司马仙师的结庐之地, 中岩台所在。

明月清风, 银杏树下垒起一方石台, 台上一位老者盘膝而坐。

老者须发全白,头梳道髻, 身穿紫色羽衣,怀抱一拂尘,眼帘低垂, 两缕银白的长眉从眉梢垂落而下。

石台两侧是两尊仙鹤香炉,仙鹤展翅仰天, 炉中红焰映照云母隔栏,袅袅道烟从鹤嘴中喷吐而出。

女子整理装束摘下帷帽, 露出一张雍容清婉的面容。

她款款走上前,双手负阴抱阳, 齐眉而拜:“弟子无上真,拜见师尊”

司马承祯缓缓睁开双眼,挥舞一下玉柄拂尘,淡淡道:“九儿来了,起来吧。”

倘若此刻高莽在场,一定会兴奋得两眼发光不能自已。

这位婉容女子,正是大唐顶级文化沙龙的组织者,长安文艺界的先锋人物,诗仙李白和诗佛王维的当世伯乐,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的妹妹,法号“无上真”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小名元元,本来在家中排行第十,不过道家以九为尊,所以世人称她为九公主。

能把玉真公主轻唤为“九儿”的,怕是也只有司马承祯了。

玉真公主起身,恭敬道:“九儿给师尊带了一些香料,安南的檀香,天竺摩揭陀国的百刻香,爪哇诃陵国的降真香,还有北方奚人部落进贡的麝香。”

说着话,公主身后的随从们将锦盒呈上,又在两位道童的引领下,向着不远处的三间草庐鱼贯而去。

“对了,”玉真公主补充道,“九儿自主主张,给我那小师弟带来几匹新罗进贡的果下马, 还有石国怛逻斯的野驴。”

司马承祯哑然失笑,只是听到“怛逻斯”的时候心神微微一怔。

石台下, 一张木几支起, 等玉真公主坐上蒲团后, 道童从一旁的小火炉上取下陶壶,将煮好的清茶小心倒入公主面前的陶碗中。

司马承祯淡淡一笑:“尝尝,那小子自己炒制的道茶,说来还是你终南别业的野茶。”

道茶

玉真公主看着眼前清澈的茶汤,一时间惊讶不已,难道不用放香料和调料,就这么清汤寡水的喝

她迟疑着端起茶碗抿了一小口,只觉入口微涩,皱眉之际却有一股甜香的回甘从口腔中散开,公主的淡眉随之舒展开来。

妙哉,清新淡雅,苦中有甘,当得起“道茶”二字。

抬头看去,只见师尊也端起茶碗,一脸享受地喝了一大口。

玉真公主笑道:“去岁小师弟派人索要终南山野茶,却不知是这番妙用,早知如此,九儿便让底下人多给他采些了。”

“这小子生性顽劣,莫要惯坏了他,”司马承祯眼中含着笑意,“等他真正下了山,有你头疼的时候”

玉真公主面色一肃,顺着师尊的话头问道:“师尊,您真的打算让小师弟执掌天运司”

司马承祯微微颔首:“九儿,当年为师收你为徒,原本是想让你执掌天运司,可如今看来,那小子更合适。”

公主垂首道:“既然是师尊安排,九儿这里自然没有异议,只是我三哥那里”

玉真公主口中的三哥,便是当今天子李隆基。

大唐天运司,事关大唐国运,司马承祯却要交给一个垂髻小儿来执掌,但凡皇帝脑子没毛病,肯定是要过问的。

司马承祯一挥拂尘,淡淡道:“九儿,老夫已经给你那三哥送去一封书信道明原委,稍早的时候,庆王特意来告知老夫,那小子已经通过了考核。”

玉真公主惊讶不已,据说这次北上小山城的丧尸有一千多只呢,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小师弟竟然都给解决了

不过既然是庆王亲自监督,师尊又如此说了,那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玉真公主忍不住问道:“师尊,小师弟应该是天醒者吧”

司马承祯点点头:“不但是天醒者,而且有宿慧”

宿慧

玉真公主不以为意,大唐的天才儿童多了去了,王勃六岁能作诗,骆宾王七岁写出咏鹅,当朝宰相张九龄九岁就能写出华丽的文章,王维王摩诘,年少时诗、乐、画就名噪一时,还有李泌,那是她的三哥皇帝亲自考究过的天才儿童,如此种种不知凡几。

世人皆说他们有宿慧,或是文曲星转世,在这人才辈出的大唐,宿慧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就在玉真公主不以为然之时,司马承祯再度语出惊人:“而且,这小子可以窥探天机”

窥探天机

玉真公主不禁动容,瞪大眼睛看向师尊。

司马承祯面色凝重,缓缓道:“老夫刚收留那小子的几天,那小子夜夜噩梦不止,梦中说到安史之乱,说到怛逻斯之战,说到马嵬坡,说到两京陷落,大唐崩塌,痛哭不止,撕心裂肺,就连老夫也为之动容,就仿佛他说的这些事,真的发生过一样。”

“可恨可恼的是,当他清醒过来老夫再问他,他却只字不言,讳莫如深。”

玉真公主汗毛竖起,一脸的不可思议,可是听到最后却忍不住想笑。

司马承祯有时候说话也是这样,讳莫如深故弄玄虚,搞得她有时候忍不住想要打人。

现在好了,师尊也体会到这种想要打人的滋味儿了。

轻咳一声,玉真公主疑惑道:“安史之乱,怛逻斯之战,马嵬坡”

司马承祯道:“老夫查探过大唐及周边的舆图,未曾找到安史这个地方,想来大概在安南一带,不过怛逻斯却是在西域石国,马嵬坡当指的是京兆府的马嵬驿”

玉真公主心神微震:“一处位于南方,一处位于西域,一处就位于长安周边,日后大唐若是生乱,便在这三处”

司马承祯面色沉重:“那小子不愿泄露天机,老夫不能多问,只能信其有。”

玉真公主微微点头,泄露天机必遭反噬,况且道家讲究顺其自然,小师弟不说自然有不说的道理。

内心里玉真公主当然更希望,小师弟只是做梦说胡话,毕竟当今是物华天宝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他的三哥文治武功都已臻巅峰,直追当年的太宗文皇帝。

虽说大唐周边时有战争爆发,但如今大唐保持着战略优势,将战火阻挡在国门之外,要说东、西两京陷落,那就更危言耸听了。

师尊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在点醒她,小师弟是天醒者,又有宿慧,又窥探到天机,肯定是执掌天运司的最佳人选,至少要比自己合适的多。

玉真公主天生就是个恬淡的性子,就是怕走上大唐公主干政的老路,所以早早就和姐姐金仙公主皈依道门,自绝于朝政之外。

对于权柄她本来就唯恐避之不及,现在有更合适的人接手天运司,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当下玉真公主颔首道:“师尊请宽心,为我大唐国运,九儿会全力扶持小师弟”

司马承祯嘉许点头,他等的就是这句话,若是没有玉真公主的支持,他的布局很难成功,那小子根本无法在大内立足。

大事解决了,司马承祯心情舒畅,悠然看向玉真公主:“九儿,那小子也经常提到你。”

提到我

玉真公主惊诧莫名,紧张莫名。

司马承祯故作深沉道:“那小子经常发问,问到你和王摩诘之间的往事,问到你和李太白的关系,还问老夫,你们三个是不是三角恋”

三角恋

玉真公主楞了一下,转而领会了这三个字的意思,顿时面颊泛红,露出羞恼之色。

“一派胡言”玉真公主生气道。

转而她看到师尊促狭的目光,更是羞怒不已:“师尊,您怎的也为老不尊”

司马承祯朗声大笑,摆摆手道:“哈哈哈哈,好了好了,不说了,回头他要是再胡说八道,你狠狠教训他就是了。”

玉真公主攥着粉拳,心下用力点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来日方长,小师弟啊小师弟,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公主身后,一个小道童满脸喜悦地跑上前来:“仙师,仙姑,小师叔他回来了”

小师叔自然是高莽。

司马承祯微笑看向玉真公主:“九儿,你心境不稳,还是先不见了。”

玉真公主起身告退,她确实心境不稳,此刻要是见到那小屁孩,真的会忍不住把他暴打一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86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