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1章 摘桃子

书名: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就在秋闱火热召开的期间,大汉新的都城许昌,正在进行一次大朝会。

曹操被阻挡在徐州之外,刘备跟着鲁肃前往徐州任职。

难得的是吕布授首,其首级在之后被鲁肃托人硝制后送了过去,算是对朝廷有了交代。

“陛下,目前朝廷收入不佳,大多数的开销已经投入到军旅之中,实在没办法再重设太学。”杨彪出列。

作为朝廷新任的大司农,朝廷钱粮的大管家,他很遗憾的说道。

不远处的尚书郎悄悄撇撇嘴,财政收入的确不高,毕竟曹操的地盘就那么点。

不过真要开个太学,规模不太大的话,问题是不大的。

只是两个派系的主事,都不希望陛下重建太学而已。

尤其是曹操,傻子才会愿意花自己的钱,给陛下培养忠诚于他,甚至以后还会对付自己的人才。

“可不办太学,官员更迭问题怎么解决要说以前,每年各地都会举荐一批孝廉入京,担任几年的郎官,一部分下方,一部分留在朝廷各衙任职”刘协反问。

群臣沉默,不是赞成,而是觉得没必要。文網

说好听点,大汉正统依然存在。

说难听点,如今群雄割据,大家各自为政的。

就说这里,实际话事人是曹操,人才的提拔和选拔,都是他一手操控。

剩下一些名额,曹操拿来作为筹码,送给和他关系不错的朝臣。

靠着这个,朝廷各衙门,以及朝廷实际控制区域的人才是够用的。

甚至于,恨不得曹操继续扩大地盘,这样才能安排更多的子弟到官位上。

说到底,就是在人才选拔方面,以及有了成熟的体系,不需要陛下多此一举。

他只要好好的造人,有空处理一些微不足道的政务,不要添乱就好。

“陛下,不若下一道旨意,让各州按照惯例,把今年的孝廉送入京城”蔡邕出面。

众人只觉得一阵恶心,怎么又是你

对于其他两派来说,蔡邕这一派就是搅屎棍

本来已经趋于平稳的利益关系,非要各种插手。

最后除了恶心人,什么用都没有

至于蔡邕投靠陛下什么的,说来笑笑也就算了。

这年头组建派系,自然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继续依附大汉这艘破船,有什么意义

忙来忙去,最后也不过是为这艘破船殉葬而已

“陛下,当务之急,乃下令制止袁绍和公孙瓒继续打下去,同时派兵收复关中。至天下稳定下来,再逐渐收回各地的军权,实际控制地方,而不是纠结太学的事情。”董承出面。

董承此人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能自己的派系,以及自己的家族多捞点好处。一方面因为的外戚,又希望朝廷能结束地方割据的局面,实现大汉中兴。

毕竟大汉中兴的话,他的身份也会水涨船高,最后三公肯定有他一个位置。

不如说,大汉中兴的话,他能得到的利益更大。

只是这艘破船太破了,以至于他不敢把筹码都押上去。

甚至于,由于孙暠地盘不断扩大,他甚至开始不太看好大汉中兴的可能。

“诏书不是已经发过去了吗”刘协随口问道。

这事情,今年初就已经做过了。

“当时袁绍和公孙瓒的确休战了半年,只是入秋之后,他们又打起来了。”董承无奈的说道。

显然,他们双方都把朝廷的诏书,当成暂时休战的信号。

可只要对方不灭,仗还是会打起来。

没什么好说的,袁绍要把幽州打下来,然后才能专心南下。

不如说,只要他不灭掉公孙瓒,公孙瓒就会不断骚扰自己,如芒在背。

对公孙瓒来说,袁绍是必须要消灭的。

不仅因为两人已经是死仇关系,更主要的还是袁绍和鲜卑乌桓那边有贸易,而有了物资变得强大起来的乌桓和鲜卑,会不断袭扰他的幽州。

毕竟从以前开始,他对胡人的态度,一直都是除恶务尽,自然也看不爽袁绍和胡人贸易。

一天不解决袁绍,那么一天都无法消灭这种资敌的行为。

“既然之前的诏书,没有让他们服从诏令,那么就算再发一个过去,有什么用”刘协反问。

不如说,休整了半年之后,双方就打算趁着秋收来场大的。

就说朝廷现在的力量,哪什么逼迫他们乖乖听话

现在的刘协,可不会相信,凭着一份诏书,就能让天下听他号令。

“正因为他们打得厉害,这份诏书,不是给袁绍的,而是给平难中郎将张燕的。”董承回道。

平难中郎将张燕

刘协觉得这个名字很陌生,少不得看向董承,当然也扫了一眼蔡邕。

“陛下,那张燕原本是黑山贼之首,只是早年上书向朝廷请降,因此拜平难中郎将。先帝命他管理太行山范围的治政和治安,并且每年都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蔡邕出面。

原来是一群投降的贼寇刘协恍然,多少有些不屑。

“陛下,那太行山区域,有隐户超过百万。张燕麾下,有士卒超过十万。正因为有他在后方牵制,袁绍才和公孙瓒僵持那么多久。”董承出面补充。

如今袁绍和公孙瓒打起来,反过来利用黑山军和公孙瓒,逼迫袁绍就范,还是可行的。

“只是袁绍坐拥三州,麾下无论人口还是物资,都比张燕和公孙瓒多。若把他逼急了,怕是率军南下,我们又要拿什么来阻挡”娄圭出面。

他觉得董承有些异想天开,现在就是希望他们三个打起来,互相消耗。

真正的重点应该放在关中,尤其是凉州,若能拿下来,那么就能从羌人那里买到马匹。

曹操组建的虎豹骑属于重骑兵,需要大量的凉州马。

其他方向荆州姑且不说,徐州也可以缓缓,可豫州那必须要打下来。

否则孙暠的地盘那么靠近许都,对方发兵发过来,拿怎么抵挡

“慢着,各位卿家朕一开始的议题,是太学的重建”刘协差点被绕晕了,回过头来,才发现大家都在用话题,吸引他的注意力。

“陛下,您是打算只是重建太学,还是打算改良太学取士制度”杨彪出列。

他以前就派过其他族人南下,希望能够在孙暠那边接受考核,然后在那边出仕。

结果那边一听是弘农杨氏,就说没办法。

孙暠下令,弘农杨氏自杨修开始,上下三代不能参加考核。

“有何差别”刘协反问。

“若只是重建太学,臣觉得可以暂缓。毕竟不仅劳民伤财,各地也找借口自行任命官吏,孝廉制或射策取士,都名存实亡。”杨彪叹了口气,一副伤感的样子。

顿了顿,继续说道:“可如果陛下要改革,那左将军,扬州刺史孙暠那边,已经在试点。秋闱已经开始,结果大概也很快出来。陛下不妨宣布,孙暠的秋闱,为朝廷对策取士的改革试点,承认秋闱考试结果。同时诏令孙暠,把上榜者送来许都,才算完成整个秋闱过程”

“说得轻巧,孙暠又怎么会允许,自己考核出来的人才,离开他的掌控。朝廷此举,除了激怒他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娄圭反驳。

“他可以不送,我们只要让那些考核通过的学子,知道这点即可。”杨彪笑道。

只要有人受不了诱惑,过来那么十几个,甚至百十来个的,那就足够恶心孙暠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7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