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0章 北方商路

书名: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盛夏时节,孙暠的府邸室内却是难得的冰凉。

大户人家,基本都会有冰窖,冬季命人去采冰放入其中贮存,到盛夏的时候拿出来降温

当然,江南是没这福气了。

不少地方别说冰,雪都未必能看到几场。

“硝石制冰之法,的确神奇。”张滢挺着大肚子,这样的清凉环境让她松了口气。

“夫君今年初,命人挖了冰窖,一开始奴家还觉得有些疑惑。”大乔笑道。

江南这地方,有冰窖也没有冰可以存放。

结果孙暠当场表演点水成冰,震惊全家。

主要是孙暠表示,这一手谁都能学,不需要仙人传承。

家里有冰窖是好事,早上买的好肉,放进冰窖里面,晚上取出来烹饪正好。

尤其孙暠挑嘴,对菜色的品质要求高,好在对食材类型要求不高,那就是小问题。

“夫君如何知道,这硝石可以制冰的”小乔来到孙暠身边。

“偶然得知的一件事,据说是道士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传开。”孙暠随口说道。

实际上这个技术,是他看来的。

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这手段,颇有仙法的感觉。怕是发现的人,是拿它去装神弄鬼了,根本没有传出去,以至于知道的人很少。”

不如说,不少新的技术,出于私心和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最后失传的。

传出去除了换点名声,还真没什么实际好处。

别人随意盗版,发明人连维权的条件都没有。

只是要推出专利这玩意,孙暠也觉得是痴人说梦。

有人在扬州申请专利,结果有人拿着这个专利去凉州申请,怎么处理

两地交流一次,怎么都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差,专利办下来了,到时候要审核谁才是真的申请者,又要一大堆人力物力。

换言之,技术革新到头来还是要官府带头,设置一个科研点,然后把研究出来的技术进行试点推广,最后在全面推广。

麻烦是麻烦一些,却已经是最稳妥的办法。

“那夫君是打算推广这个技术了”蔡氏出面,哪怕她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这个技术掌握在手里的话,那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江南气候闷热,食材变质快,可没有冰窖没办法保鲜是个问题。

更别说到了盛夏,天气越来越热,家里无冰可用,只是依靠蒲扇没用啊

扇出来的风,都得是热的

“当然”孙暠理所当然的说道,“很多人不想要来南方居住,不仅是这边蛮荒,更多是夏季太炎热,同时还有湿气重。这些问题只要能解决,那么这边那么多的土地,为什么不来这边”

毕竟当二代三代容易,当一代却要冒着风险。

尤其南方蛮荒,一个不小心被毒蛇咬了或者被野猪拱了,那自己这条命就太廉价了。

可没有人口填充江南,那么这边一辈子也得不到发展。

毕竟也没有外界的压力,逼迫百姓搬到南方这边居住。

早几年还好,因为黄巾之乱,再加上后来的中原大战,导致大量百姓南下。

如二张,刘晔鲁肃,还有徐盛步骘,甚至是太史慈这样的人才,才能出现在江东。

只是如今江东安靖,尤其江北也逐渐安靖,甚至有人已经打算回乡。

对于他们来说,江东到底不是他们的家,大概也没想过在这里扎根下来。

怎么把人留下来,这也是孙暠真正需要关注的。至于战场上的问题,在入秋以前可以先放一放。

说起来,前两天收到朝廷的旨意,让他平定山越。

哈,还需要你说,老子一直就在做

黄盖负责镇守会稽,那可不是傻愣愣什么都不做的。

从驻扎开始,开春入秋都会寻找山越部族的位置。

好说话的就招揽过来,帮忙把百姓搬迁到山下居住。

这两年下来,会稽郡又多了三个县,百姓几乎都是原本的山越。

也因为有这三个县作为前线,不仅方便补给,也方便防备其他山越部族下山袭扰。

只是黄盖在会稽的战绩,孙暠没时间上报朝廷罢了,毕竟江东是他的地盘,开发和保护自己的地盘,乃职责所在。

话说回来,蔡氏不知道孙暠的想法,只是确认孙暠的确要把硝石制冰的技术推广出去,多少有些遗憾。

可自己只是侍妾,正妻都还没说什么,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少不得偷偷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只希望它能争气一些,有了个孩子,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不说,也能多一些话语权。

还要赶早,二十五岁之后,人老色衰了,孙暠对自己没兴趣,从此不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就听说不少嫔妃,帝皇贪色去过几次,后来就没有在临幸过的。

可身为妃嫔,也不能改嫁,一辈子常住深宫之中,郁郁寡欢的,结果老得更快。

可人越老,皇帝越不喜欢过来,最后疯疯癫癫去了冷宫。

反正,蔡氏绝对不希望自己是这样

没过几天,江东这边,各县就开始推广硝石制冰的法子。

百姓看着硝石粉末进入水中,到一盆水逐渐成冰,大部分都惊呼起来。

尤其在听说,把水晒干,把硝石晒出来,还能反复使用的时候,就更加激动。

不少商人就打算囤硝石,谁知道官府已经出面,按照平价出售硝石。

这让那些打算囤积居奇的商人,只能望而兴叹。

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那些北方过来的百姓,江南的夏季真的要他们的老命。

可有了制冰的技术,发现江南也不是那么难熬。

既然这边更安全,更繁荣,留下来也没什么。

不少人心中,甚至已经有了扎根江南的想法。

此刻的孙暠,关注点已经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北上是商船队回来了,是江南商行的商队。

目前这个商行是杨易管辖,孙静监督。当然吕炽的人,也在暗中监管。

“主公,前往幽州的商队,已经成功返航。这一路虽然有些波折,好在没有死人。”杨易就这次的航行进行汇报。

毕竟是沿着近海航行,只是船本身不是海船,遇到大风大雨还是会有风险。

靠岸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有地方士卒过来找茬。

就这样一路颠簸到幽州,把一船货物全部卖出去,同时采购了大量的战马回来。

船身有些损伤,需要修补,也有人受伤,好在没人死亡。

反过来,正因为经历过一次长途航行,这些船员累积了一些经验,下次会更顺利。

“买了不少马匹,具体是多少价格如何”孙暠询问。

其实比起打通商路这件事,把航路探索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战马都买回来了,自然需要问一问。

“这次回来,买了五百匹战马,价格方面比主公的报价,要低两成。”杨易小心的回道。

在他看来,江南这边的战马交易,就是孙暠用于赚外快的手段。

毕竟这钱左手转右手,公款就成了私人收入。

两成的价格不是很明显,没必要专门从幽州买马。

“嗯,以后加大船队规模的同时,马匹的买卖也要上心一些。轻骑兵用马,以后就从幽州那边采购”没想到的是,孙暠在听了杨易的汇报后,当即拍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