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5章 丈人上门

书名: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买卖,就看是否有人发现其中的买卖而已。

就说排队这种事情,代为排队,或者黄牛党,便是有人发现了其網

当然,也有些人看不上这种生意,比如说杨易。

作为江东商会的负责人,一方面扩大商会在江东的市场份额,一方面迅速抢占幽州市场。

多少人知道幽州航线被打通的事情,可惜没有大型船只,更没有能够出海航行的水手,只能眼看看的看着这条商路被江东商会垄断。

“丈人,不是婿不照顾张家。当时商会北上的时候,我可是告知过张家的。”孙暠看着眼前的中年人,正是张家的家主张允。

也是最近才注意到,他和刘表那外甥同名同姓。

不过以单名作为主流的时代,张氏又是大姓,有同名同姓太普通了。

“老朽当时觉得,沿着海岸线北上,这风险太大。再加上大船的造价太高,家中几个长老不同意,我这个族长真的很没面子。”张允赔笑。

做生意嘛,低声下气点不寒碜。

当时孙暠和不少关系不错的家族,都说过这件事情,不过入伙的人却没有。

一则不看好北上开拓商路的想法,二则大船的造价真都很贵,而且建造的时间也长。

再加上还要招募水手,随队北上。

路上出了点问题,人和船都要完蛋,那不血本无归

还有贸易周期的问题,一来一回两三个月时间。

四大家族经营的产业,大多都有垄断性,不愁卖不出去,习惯了来钱快,对这种周期长的贸易不太感冒。

最后基本就好张允一样,都是确认北上幽州的确没有问题,而且赚得也多。

于是心动了,就想着也要掺一脚。

人性基本就是这样,孙暠也算是看透了。

尤其是这些有姻亲关系的,仗着这层关系,厚着脸皮找上门来

“现在的问题,不是带不带的问题,而是造船的订单,已经延迟到明年了。”孙暠摇了摇头。

不仅是杨易要扩大船队,吕炽也要研究新的快船。

江南商会全部的船坞,都已经全速运作起来。

现在是一个师傅带五个徒弟,就算这样也根本不够用的。

甚至于一些学徒,也带着四五个徒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船的问题,我们几个家族的讨论过,可以去徐州想办法挖一些工匠回来。可船员方面,却是没办法”张允没脸没皮的说道。

“杨易的船队已经北上,我也没办法再支援你们什么。再说,航海技术什么的,你们让船队沿海岸航行几次,慢慢也熟悉了。”孙暠随口说道。

在他看来,现阶段的航海技术和航线都不值钱。

毕竟只是沿着海岸线行驶,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航线更不必说,顺着沿岸一路北上就好,总能到达冀州和幽州。

是以他甚至不明白,张允这次过来找他,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样啊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自己想想办法。”张允笑吟吟的说道。

看到他这样子,孙暠大概明白了,北上商路什么的,船队什么的,怕都不是重点。

当然也重要,有人带肯定更方便,只是给人的感觉,张允更像是试探。

试探孙暠反不反感他们,一起瓜分北方航路的利益。

想想也是,孙暠麾下有最精锐的水军。

若是他不愿意别人分走利润,那么他们的船队就算北上,大概也回不来。

海上不仅仅是天气,真正的危险其实还是人类。

毕竟沿岸航行,天气的影响并不大。

“华夏很大,也很宽阔,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到处都是商路。那么大的份额,江东商行吃不下。再说生意这玩意,就是大家一起做,才能做大。”孙暠随口说道。

当然垄断也可以,彻底国营化运作也是一条路。

只是对这玩意,孙暠也是一知半解,毕竟只是看到的。

甚至于,都没有人实施过,只存在于计划之中。

“的确是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人怕。因为曾经惹恼过贤婿,怕贤婿不肯原谅他们。”张允老神在在的说道。

不过孙暠是听出来是,是在给顾家说情。

毕竟能让张允出面的家族,而且还曾经惹恼过自己的家族,也就只有顾家了。

“要说顾雍,顾徽和顾悌三人,是这里官运亨通的我针对过谁了”孙暠反问。

当时顾家认怂,放弃粮食方面的垄断,专门投入到纺织业。

那个时候孙暠已经暂时和顾家和解,顾雍三人的仕途,他也没有干预。

能升官的,也没有打压。

还升不上去,那大概就是本身他们的才能就不好。

那么说也是,历史上老一代的人退下来,新一代的人没成长起来,年轻一代里面,才能比较出色的,大概就是顾雍。

这个丞相,多少也有矮子里面挑高个的意思。

很正常的事情,就以藩王国来说,国相之才,或许能统御一郡大小事务。

可让他管理一州,可能就力有不逮,更别说成为丞相。

问题在藩王国中,国相就是国相,仅次于藩王的存在。

就历史上那个孙吴,所谓的丞相有点水分,很正常的事情。

不说丞相,中后期将军都不少水分,连带君王本身都是个水货。

“那,顾雍担任庐陵太守的事情真不是针对他”张允小心询问道。

庐陵什么地方,豫章分出去的,而且也每两年。

这一年多下来,地方已经平靖,基本不需要担心蛮夷作乱。

再加上南四郡已经归顺,也不需要担心那边会有军队入侵。

现在庐陵需要的,是进一步发展,成为不亚于豫章的郡。

不否认的是,目前的庐陵郡,的确还有些偏僻,甚至不少县还是毗邻山林。

“他原本是郡吏,现在当太守。29岁的太守,尤其出仕才一两年,已经很不错了。”孙暠摇了摇头。除非故意拔高,又或者是从龙功臣,否则为什么要专门提拔

跟着自己起家的,步骘和虞翻都得到重用,卫旌受限于才能问题,也安排去零陵当太守。

可见就算是从龙功臣,才能不足都要慢慢来,顾雍出仕才多久,当太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我就说是那老货想多了,贤婿又怎么会如此小肚鸡肠”张允大笑,举起杯喝了一口茶水。

别说顾雍,吴郡四大家族的子弟,在孙暠这边,升官的速度都明显比江淮派的慢,更别说是宗亲派的。

就说孙贲,已经是荆州别驾,负责荆州的治安,并协助孙策处理军务。

张允这次来,说商路是一点,实际还是为了试探一下孙暠的口风。

要说孙暠麾下的人才来源越来越杂,继续下去荆州派都要登上舞台。

江东派才是本土人才,这样被外来人才挤兑,怎么甘心

“孙某没什么高明之处,只知道量才适用四个字。有才能就提拔,没有就熬履历。丈人回去,不妨告诉他们,有这空胡思乱想,不如多学习充实一下自己的能力。”孙暠随口说道。

“的确是这样”张允点头,又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

量才适用,可只要是人,就会有亲近疏远,人情是非

计较起来,这四个字,就是个笑话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6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