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0章 第四轮问题

书名: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什么,才237分”科举放榜那天,过来查看分数的孙权,在一榜找不到自己,在二榜找不到自己,结果在三榜第一名这里找到自己。

科考最悲催的是什么,大概就是看着自己的分数线,距离二榜最低标准还有三分。

再看着三榜第一的名头,只觉得那是对自己无情的嘲讽。

糟糕的是,孙暠提前和他说过:

一榜会安排在丹阳周边的郡县任职,作为未来的人才储备。

二榜会在各郡担任郡吏州吏,下放也是一方县令长。

三榜基本就是县丞甚至是县吏,当然若是交州那边的话,可以是县长令。

当然,这不是孙权担心的地方。

而是考了这个分数,回家之后大概率吴氏要训斥一番。

哪怕吴氏不是她的亲娘,可哪家孩子喜欢被家批评的

更别说,吴氏真要算还是他二姨

真正让人羡慕的,还是一榜的考生,据说明天要参加第四轮考试,由孙暠直接出题。

结果对他们一榜的结果没有影响,只是单纯排个名。

“二榜都没有进”吴氏果然是生气了,孙暠提前给考试范围,有两个孙氏子弟,一个吴氏子弟到了二榜,结果孙权居然是三榜。

被跟她说什么三榜第一名,不如说三榜第一名才是最悲催的,尤其距离二榜也就差了三分。

吴氏也有些不明白,不就是差了三分,孙暠难道不能帮忙补上去

听说三卷还是他亲自批改来着,那么不照顾自己弟弟

“夫人,外面有人过来,说奉族长的命令,把考卷送过来。”正好这个时候,有婢女过来汇报。

吴氏闻言一愣,随即示意快点拿过来。

她倒要看看,孙权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被扣了分。

结果拿过来一看,好家伙,第三卷一百分给了八十七分,不算低了。

主要是这内容,前面扯了孙暠夺权当家主的事情,吴氏觉得没有扣掉五十分,都是孙暠给孙权面子。

真正的问题还是律法和常识问题上,太主观化,简单来说遵循儒家的春秋决狱,却枉顾了律法的公正性。

考官那边大概是纠结的,毕竟大家都是儒家子弟。

可规矩就是规矩,错了就要扣分。

“仲谋,以后少接触一些儒家那些学说,看你都学傻了”吴氏直接训斥起来。

孙暠不喜欢儒家,更喜欢法家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

说起来也有她的责任,为了让孙权能从文,主要当时还没有天下大乱,所以找的都是儒家的老师给孙权上课。

谁知道世道变了,尤其是孙暠不推崇儒家,孙权学的那些,反而有些不合时宜。

“是”孙权自然也看到自己的考卷,也没有资格反驳什么。

一开始他甚至觉得,是第三卷扣了太多分。

可现在看来问题出现在前面两卷,尤其是第二卷,那真怪不得谁。

非要把责任都算在孙暠身上,这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小肚鸡肠。

“既然是三榜,那也没办法仲谋,你是打算后年再考,还是就这样出仕”吴氏叹了口气。

只要上了榜,哪怕是三榜,稍后就会有小吏上门,询问他们的出仕意愿。

选择出仕,那么小吏会为他们登记,稍后就会有人送来任命书。

若是打算重考,那么要隔一年才能重新参加,不过运气好考到二榜甚至是一榜,就算耽搁两年也不是不行。

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出身世家豪门的,觉得三榜太丢脸,就有这个安排。

当然,就算直接上任,甚至当个吏员也没什么。

反正三年一次内部考核,考上了依然能转正。

不如说,有三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后转正了处理政务也能更得心应手一些。

这些吴氏知道,孙权当然也知道,如今吴氏就让他选,是要面子还是去基层干三年。

“既然考了这个分数,权打算服从安排,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孙权也是要面子的,主要是窝在家里备考两年,怕是要被族人嘲笑两年。

别的就不说了,只说尚香那皮孩子,绝对会让他抓狂的。

吴氏点了点头,考砸了就考砸,不能坦然面对挫折,那么就算让他备考两年,也没什么用。

“以后儒家的经典还是少看点,多看看一些道家或者法家的。当然儒家也不能放弃,能拿来用,但不能被它用了。”就学问的问题,吴氏少不得叮嘱两句。

第二天就有小吏上门,询问孙权是否出仕。

在确认意向之后,表示具体的安排,会在三天后给出来。

同时任命书下达后,有一个月的时间上任。

可以提前,但迟到的话,除非有足够的理由,否则将视为放弃任职。

这个时候可不是重新开始的问题,而是这辈子都要被剥夺出仕资格。

毕竟到了这一步,还挂印而去的话,那就是存心和孙暠作对了。

外人都这样,孙家子弟更不必说。

胆敢挑衅族长,运气不好被逐出族谱也是有可能的。

仅仅是一个出仕意愿,孙权却回答得无比郑重。

直至人走了,才稍微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一榜上的二十余人,则来到府衙这边,偏厅已经清理出来,为他们准备好了座位。

稍微等了不到五分钟,孙暠出现在他们面前。

很多人第一次见孙暠,以前就听说他年轻有为,实际看到才发现,对方是真的年轻。

仅仅从外表来看,说是十七八岁翩翩少年都有人信。

年龄也的确不大,二十二岁而已。

实际掌控半壁江山,又没有父辈遗泽,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到这个程度,也当真人中龙凤。

“孙某长相,应该没那么抱歉到,把大家都愣住的程度吧”孙暠笑道。

学子们闻言,纷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以此来缓解心中的尴尬。

“哈哈,开玩笑的。各位能来到这里,也算是这次秋闱里面最顶尖的一批人才。很荣幸,你们愿意在孙某麾下任职,也希望你们能不断向上攀登,在职位上干出优秀的成绩。”孙暠笑道。

“定不辜负使君厚望”众人纷纷回应。

不愿意出仕的,自然已经离开,能在这里的,都是有出仕意愿的。

对于不愿出仕的,孙暠也没有太为难,按照正常的标准,隔一年就能参加秋闱。

只是到时候,考试成绩要扣二十分,算是惩罚。

当然这部分就没必要说出去,搞得好像自己小肚鸡肠一样。

“你们既然选择出仕,那也算是半个自己人。我也不废话什么,直接说了。第四轮考题,题目只有一个:朝廷下旨,要我把秋闱考核通过的你们,送去许都为郎官。我到底要不要让你们去,若我和朝廷撕破脸皮,全面开战,又该如何减少内部的动乱。”孙暠出题。

这一刻,所有的学子都愣了一下。

哪怕心里已经有预感,却还是有些诧异。

孙暠打算不演了,或者不打算玩清君侧那套,他要和朝廷撕破脸皮

以反贼或者逆贼的身份,光明正大打下整个江山

不不,仔细想想,人家已经占据近半壁江山,已经具有征战天下的实力。

这个时候还搞清君侧,遮遮掩掩那一套,反而会束手束脚。

原来如此,此刻他唯一顾忌的,是这样做的情况下,内部会出现动乱。

如何减少动乱的发生,这个题目有意思

只是,朝廷要让他们过去当郎官这事,到底是孙暠假设,还是真有此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4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