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臣

作者:茶渐浓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87章、难全

书名:蜀臣 作者:茶渐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6

既尽知之,犹有言谏之

对郑璞似是相悖之论,丞相诸葛亮略作思绪,心中便有了一丝了然。

有疑惑,不过是无有出兵之念,故不曾有思罢了

“子瑾意所指者,我知矣”

是故,丞相亦然眉目舒展,笑颜潺潺而谓之,“兵出之处,莫若阴平氐王强端也”

“然也”

闻言,郑璞击节而赞,叹息出声,“璞穷十数日之思,方有所得;丞相须臾之间,便一矢中的。故可谓,璞所进之言,无异于班门弄斧,萤火灼皓月之辉耳”

“呵呵”

轻声而笑,丞相摆了摆手,示意郑璞莫作阿谀奉承之言。

随即,又扬眉发问,“费文伟方归来数日,子瑾竟已思虑十余日。莫非子瑾早有所料,孙吴必邀我大汉出兵策应邪”

“回丞相,璞虽小有自负之心,却不敢称有未卜先知之能。”

郑璞笑容可掬,连忙解释,说道,“璞从金堂峡归来之时,得知丞相外出署军治戎,乃闲作自思,如北伐出兵之途、关中以及陇右各方势力等。今得丞相示孙吴国书,故有感而发,非是有先见之明耳”

“善”

作恍然态,丞相含笑,轻谓之,“夫筹画士,未雨当绸缪,子瑾可当此谓也。”

言罢,便凭案起身,转去两侧庋具。

寻了一阵,便取出一牛皮舆图,步来几榻铺展而开,侧坐细细掂量,捋胡而思。

正好跪坐几塌侧的郑璞,探头而顾,方发现此乃雍州一带的舆图。

绘图不算精细,仅是大致划分了陇右各郡县,以及标注山川河流、关隘戍围,以及道路走向与逆魏在陇右安置羌氐部落的地点等。此图,应是驻守阳安口的马岱,以利诱羌氐部落交易战马,然后暗中遣细作探知军情而画的吧

原来丞相为北伐计,已绸缪如此之多矣

心中大为诧异的郑璞,不由叹服不已,对丞相谋事之谨慎与仔细的感官,再度上了一台阶。

而正细细查看舆图的丞相,对此自是不知的。

他心中正思虑着,郑璞所谏之言,遣兵策应孙吴,攻阴平氐王强端能否可行。

阴平郡,前身为广汉属国,隶属益州。

地小民寡,仅辖“阴平道、甸氐道、刚氐道”三县,世为氐人所居,时称阴平氐。安帝设属国以来,仅遣汉家官吏驻阴平城,宣汉威兴文教。注1

会先主刘备定蜀,欲图汉中郡。

乃先遣张飞督吴兰、雷铜,进军武都郡,围困治所下辩县;别遣马超入武都,以其于羌氐部落威信素著,召武都及阴平各部氐人共襄大事。

而先主自身亲率主力,蹑其后。

其计乃是诱汉中夏侯渊,弃阳安口险隘出兵救武都郡,而趁虚阴夺其郡也

然,夏侯渊不中计,坚守不出。

魏武曹操得闻先主出兵,乃遣曹洪、曹休兵出关中,走陈仓道来救援。

是时,马超募得武都阴平各部氐万余人,正行于道,尚未赶至。张飞乃令吴兰督军困城,自身领本部移营于下辩县西北固山,作疑兵,欲断曹洪等援军后路。

意图拖延时间,待马超各部氐人合兵后再战。

然而,此计被曹休识破,当即领虎豹骑长驱下辩县,豕突吴兰所督。

大破之,阵斩吴兰部将任夔,解下辩之围。

张飞势穷,乃引兵与马超合,同向东去会合正攻阳安口的先主刘备。而吴兰则是引残兵,于其副将雷铜建议下,取道阴平,走景谷道归白水关。

雷铜者,本为阴平氐人也。

然,阴平氐王强端,见马超昔年败于陇右、今张飞又失利于武都,乃沿道袭杀吴兰、雷铜传其首于逆魏,又诛杀先主所置的僚佐,举广汉属国而降魏。魏武曹操乃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授强端以氐王率族人抵御蜀地。

后,夏侯渊战死,魏武曹操亲率军来争汉中。

别遣徐晃督军,以强端族人引路,取道阴平走景谷道,长驱击陈式等十余部守备的白水关。

陈式等十余部皆大溃,于马鸣阁道中跌落山崖谷底而死者无数。

待魏武曹操争汉中无果,撤兵归去。

恐先主刘备据汉中后,频频进军下辩虏民劫掠资财。

又以武都郡孤远,难以驰援,乃令武都太守杨阜徙武都之民万余户,往京兆尹、右扶风安置;迁氐人诸部往天水郡安置。

阴平氐王强端,不徙,领郡自安。

后魏武崩,雍凉两州羌胡叛乱,屡屡有之。

逆魏疲于应对,强端乃逐渐恣睢跋扈,托辞郡穷困不上贡,犹如割据。

逆魏以阴平地缘偏远,不责,亦无恩亲。

是故,郑璞谏言,出兵三五千讨阴平,哪怕逆魏得知,亦不算紧要之事。

于逆魏而言,干系关陇安危的,乃是巴蜀是否出兵武都郡。

因武都境内陈仓道可入关中、祁山道可袭陇右。

一旦被巴蜀所据,战云将密布催天来,逆魏西北疆域铁马金戈无宁日

至于攻阴平氐王强端,逆魏是否以为巴蜀元气已复,而心生忌惮,倒也无需担忧太多。

其一,乃是先帝刘备生前,对强端尝有切齿。

谓曰:“失阴平之地及丧兵,皆贼酋强端之由也”

只是汉中之战罢,襄樊之战再起,后又有夷陵之战,是故巴蜀不曾对强端用兵,亦让益州疆域一直缺了一隅。

今巴蜀讨平南中诸郡之叛,想报先帝之恨,亦是情理之中。

另一,设身处地,巴蜀攻阴平,亦是为自身防御所虑。

昔年徐晃曾长驱而入,走阴平郡的景谷道袭白水关,从中折断蜀地与汉中郡的联系,巴蜀自然记忆犹新。

亦然,会想亡羊补牢。

如若别遣偏师,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击败阴平氐王强端,应不难吧

且,击败而不据其地,仅虏其战马牛羊、粮秣资财而归,再据景谷道修筑关隘戍围,作守备之势,应不会对逆魏打草惊蛇吧

垂眉捋胡而思的丞相,心中悄然自问。

今辅元弼与王子均等人,尚在南中讨余叛,北伐还须两三年筹谋之功。

哪怕,攻阴平让逆魏有所警觉,我大汉再蛰伏两三年的时间,应也尽数化去了。

心有所决断的丞相,睁眸起身,小心将舆图收起。

“子瑾今所言,颇有可取之处。”

再度入坐后,方目视郑璞而笑,“不过,孙吴若发兵伐逆魏,尚在数月之后。我大汉是否出兵,是时且看形势如何再作定论吧。”

且观形势如何,自然是看逆魏有无再伐孙吴,抑或者孙吴乃是想攻荆北或寿春合肥。

毕竟,逆魏南线统帅,都督荆州兵事的夏侯尚归雒阳养病、似是命不久矣的军情,不仅孙吴遣细作探知,丞相亦有所关注的。

而夏侯尚若是病故,必然干系到逆魏庙堂决策。

且静观之,再作定论也好。

果然,谨慎如丞相,推崇谋定而动,事事皆稳如太山。

郑璞听罢,不由心赞一声,亦连忙颔首称是。

随即,又大礼而拜,朗声请命,“丞相,若他日如今所言,遣偏师击阴平贼强端,璞虽不才,亦敢斗胆请命,领军而往”

“呵呵,子瑾莫是,心有慕于那毛遂耶”

不出意外,郑璞甫一话落,丞相便冁然而笑,还打趣了句。

或许,丞相自身亦没有发现,源于郑璞谏言屡屡有裨益,以及所彰显出来的才学,让他对郑璞态度,已然隐隐类同于马谡了吧。

趣言笑罢,丞相才敛容,“他日之事,子瑾先不必争之。嗯,先前所徙的獠人部落,胡伟度已大致编户授田毕,绍先与义弘不日将率兵归来成都,子瑾以后多留意兵事吧。”

此言是说

若我能将本部兵卒操练得当,届时便有机会率军攻阴平

对于丞相没有当即应下,却又隐隐透出勉励的口风,让郑璞遐想联翩。

亦不敢再争,连忙拱手作礼。

“诺。璞领命。”

而此时的丞相,似是已不支困倦之色,正以肘撑案几,阖目轻揉着鼻根。

听闻,也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告退。

郑璞见状,不敢再多扰,轻轻起身,小趋步缓缓而退。

待退到门扉,将转身而去时,又忍不住轻声说道,“丞相,北伐非一日之功,还请丞相为国多惜身,努力加餐。”

说罢,不等丞相回复,便推门而出。

亦让丞相闻言,手中动作一顿。

略略睁目,看他轻轻掩门的举动,不由嘴角微微泛起弧度。

似是,类似的话语,幼常亦有言过吧

思至此,丞相倏然敛容,从案几后寻出两份述表,逐一展铺于案几之上。

随即,眉目间,便有一丝忧思缱绻流连,久久无法抹去。

两份述表,分别为马谡与魏延所禀。

所叙之事大体相同,皆是近几月汉中郡画田、士卒演武操练、各类物资调度等等。

然而,言辞却迥然不同。

马谡的述表,隐隐有所抱怨,声称自身被掣肘,许多事务无法如臂使指。而魏延的述表,则是直白得多,直接指摘马谡不谙军中事务,常有不妥之举。

其实于丞相心中,看罢哪还会不明之处

无非他们二人,性情不契罢了

马谡少有异名,心中颇自负才学,性情与行事皆锋芒毕露。

于成都之时,便隐隐有人私言诽议。

而魏延乃先帝刘备部曲出身,鞍前马后,咸有辛劳。

每战争先,不惜性命,登锋履刃唯恐为他人后,亦建功无数。

汉中之战后,被先帝力排众议,拜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倚为国之藩篱。但为人自矜且桀骜,能善待士卒,却不屑儒生学士,颇类同于昔日的关侯。

二人如此性情,放在一起共事,矛盾顿生亦在所难免。

对此,丞相心中早有意料,却仍旧有一丝失望。

非是对魏延,乃是对马谡。

是也,乃马谡

盖因丞相对马谡深器异之,所期极高。

常将其视为可继己之后,成为扛起光复汉室旌旗的人

执国者,当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

然而,马谡不过与魏延共事数月,却是已经在岁末述表中,隐隐有所指摘了。

魏文长乃干城之将,被先帝倚为国之藩篱的股肱

为何幼常不能尊其才,与睦之

莫非,以幼常之智,竟不知被我遣去汉中任事之意耶

尚有子瑾,年齿轻轻便有谋善断,且颇能得士卒之心,牂牁之战已有将略崭露头角。

假以时日,似是可继法孝直筹画之能,亦或许能续关侯督率一方之才。

然而,此子性情亦刚愎、狠戾,竟兼得法孝直与关侯之短

既似得其长,却又兼得其短,为何不能两全邪

安国性情倒是颇佳,且有其父之能而无其父之短,但奇谋策算却不如子瑾多矣。

莫非,上苍所眷之奇才者,皆不忘赋予桎梏乎

可恨兮

亦可悲哉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大汉也

昔日我大汉隽才,犹如过江之鲫,济济一堂,却皆以高才早世

今唯剩寥寥数人,又皆有弊短

心中一记深深的叹息。

满目疲倦,隐隐有几分心力憔悴的丞相,缓缓将两份述表收起。

又微微摇头,方步来几榻,卷衣而卧。

近一月,奔波于各郡县军营,他白昼观兵演武、幕夜署朝政之事,一日得憩眠的时间,仅仅两个时辰。

且常有减时,不曾有过之。

只是,今好不容易可得休憩片刻,明明困乏异常,却是久久不能入眠。

那缕忧思太会纠缠,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辗转反侧之际,让木榻不时吱吱作响,不绝于耳。

或许,唯有这张见证过丞相无数次挑灯夜战、夙夜忧叹的木榻,方能明白他心中的无奈,因而心生怜悯,努力发出声响来共鸣一二吧

日暮时分。

结束今日署事的郑璞,步出丞相府,安步当车而归。

近数日,又是风雪连绵不休,触目所及,尽是银装素裹。

似是,近些年冬日的严寒,年赛一年。

虽未曾有闻,黎庶百姓冻毙之说,但大雪压塌房屋草庐之事,却常有之。

巴蜀之地,尚且算好的。

听闻逆魏所据的雍凉两州,近些年频频有羌胡部落聚众而叛,便是冬日大寒使牛羊冻毙无数,无力承担赋税之故。

就是不知,届时我大汉率军北伐,此些羌胡会不会群起来附

思至此,郑璞不由又想起了,今日与丞相的坐论。

之前在署屋内侃侃而谈,今被寒风夹雪一吹,方感觉自己请命率军攻阴平,有些过于冒失了。

若往好处想,乃是一腔报国的赤诚之心。

但往龌龊里去,却是贪功慕权,汲汲营营之徒也

所幸,丞相无有责。

就是不知,心中会对我如何作想

倏然止步,摊开手掌,接住了一片雪花,看它在手心温度中慢慢消融。

行事素来果决的郑璞,竟生出一缕患得患失来。

不过,并没有持续多久。

一阵朔风,裹着雪花呼啸袭来,糊了他浑身。

无数小雪粒从衣领钻入,雀跃且欢快的在肌肤上肆意撒野,让满身汗毛激灵竖立。

罢了

事已然,何必多思而自扰

郑璞心中愤愤的咒骂一声,连忙疾步往城西小宅而归。

待及家,兼门房的扈从郑乙,连忙启门迎入,拿起打理衣裳的小笤帚,帮郑璞扫去一身雪花。“家主总算归来了。”

手上动作迅捷,嘴上亦不慢,音容颇为欣喜,“未时刚过,句录事便携妻过屋来访,见家主未归,便辞别而去。但留言说,他在家中设宴,让家主归来后往赴。”

孝兴竟归来成都了

甫一听闻,郑璞便喜上眉梢。

旋即,又诧异不已:孝兴何时在成都置下宅院了

亦连忙催声而问,“孝兴留下的地址在何处”

扈从郑乙露齿一笑,“回家主,就在隔墙之屋,原先柳司马之宅。”

注1:后汉书百官五有云:凡县主蛮夷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9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