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臣

作者:茶渐浓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70章、后者

书名:蜀臣 作者:茶渐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6

七月末了。

南中的气候,却是依旧闷热不已。

然南中土人蛮夷们,却是对烈日炙烤,感恩戴德。

稻谷生性喜热,正好可翻整田亩,播种今岁第二季的果腹之粮了。

丞相在滇池县的驻军之处,恰好是滇池大泽畔,于中军大帐而出,无需眺目而顾,便有无数土人蛮夷躬身田亩中的景象。

微风携着大泽的微润气息徐来,让埋首案牍许久的丞相,不由神情一震,投目而顾。

但见一望无垠的大泽,铺展于天与地之间,层层涟漪随风晕开,荡漾着人们的心情。

渔船点点,来回穿织,偶尔还会隐隐传来,渔夫那浑厚且悠扬号子。

恰是“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

唤不出名儿的鸟雀,亦不甘寂寞。

振翼击空,扶风翱翔,几星灰白点,于水泽上方划出优雅的轨迹,追逐着天际线外的白云朵朵。

此情此景,如诗如画,宁静且悠远。

丞相诸葛亮驻足之际,亦眉目舒展,屡屡捋胡,眸深且邃。

昔日班彪上书光武帝之言,“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奋人心志,犹在耳昔日宣帝题“定胡碑”之辞,“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威加四海,安敢忘却

我泱泱大汉四百年,大好山河,焉能让乱臣贼子所覆

时局虽艰,复兴虽难,又能如何

今南中已定,便是北伐之始

克复中原,攘除奸凶,光复汉室,我辈当竭诚效命,涸尽其力也

长舒一口气,将胸襟激昂尽数释放。

随即,丞相又笼手于前,悄然按住了腹部,眉目半阖。

事务繁琐,废寝忘食亦太多,让先前的胃气不平食欲不振,已然转为偶尔会隐隐作疼。

亦曾寻过太医令,被告诫须静养。

然,受先帝托孤之重,安能不夙夜图报邪

况且,先帝尚称“人五十不称夭”,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也

今,白发已生,此身已老,年齿已痴长四十有余,又何需惜命蹉跎岁月,而不图报知遇之恩邪

但求只争朝夕耳

有生之年,率军北伐,若能夺回关中,让大汉得以归还旧都,我虽身亡亦可瞑目矣

奋发余烈之事,驱逐奸凶,让大汉再上演“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故事,乃是后来者之为矣。

但愿我于九幽之下,候得大汉已兴的祭文,莫要太久。

思至此,丞相诸葛亮不由微侧头,以余光微瞥,目视着随行身后的霍弋及赵广二人。

此二人,皆功勋忠烈之后,亦是他日肩扛大汉,克复中原旗帜的人选之一。

我亡故之时,他们也应步入壮年了。

我若能夺回关中之地,他们亦应能克复中原各地。

还有子瑾,其才更佳

心念兜了一圈,丞相的思绪,又归道了原点。

然而,此次他并没有再度蹙眉,为郑璞如何用而举棋不定。

乃是嘴角含笑,对霍弋及赵广轻轻言之,“你二人,先归去约束部曲收拾行囊,且去军需处领两月粮秣,静候军令下达。”

嗯,霍弋及赵广二人,源于父辈的遗馈,自募部曲之事早就完毕。

霍家乃南郡枝江大族。

昔日天下纷扰之际,荆州宗贼作乱者众。

霍峻之兄霍笃,乃合家中扈从及揽乡闾数百人,率兵归荆州牧刘表。

后,霍笃天不假年,刘表乃令霍峻摄其众。

表病卒,其子不成器,霍峻乃率众归先帝刘备,被封为中郎将,领部曲如故。

随征入蜀,霍峻功劳卓著,深受先帝器重,特画地分出梓潼郡,拜为太守。

未几,病故,子霍弋尚年幼。

先帝刘备素来仁义,无有夺将率部曲之事。

是故,乃将霍弋养于府上时,亦将霍家的部曲暂随入禁内宿卫,以待霍弋日后年长任事时,再归授之。

今,霍弋被授武职,外出募兵,先前亡父所遗部曲,天子刘禅亦尽数赐归还。

因而,霍弋仅在朱提郡自募了百余人,便有了五百部曲。

赵广的情况,大抵类同。

其父征南将军赵云,随先帝辗转南北,不避艰辛,被倚为股肱,所掌兵权颇重。

今,舐犊之情下,亦将自身部分部曲及百战余生的老卒,转给少子赵广,以冀他能早日任事健长。

是故,赵广的部曲,虽仅三百人。

然却精锐异常,哪怕对阵拥兵五百的霍弋,亦胆敢声称不败。

难得的是,此二子皆咸有父风。

霍弋生性慷慨,断事公允;而赵广厚德不争,常晦己而彰他人之美,皆能得人死力。假以时日,必为朝廷栋梁也

“诺弋告退。”

“诺广告退。”

霍赵二人不敢多问,闻言连忙拱手而拜,先缓缓退数步,方转身离去。

仲秋八月。

牂牁郡,夜郎县。

奔流东去南转交州郁林郡的北盘江,从城西蜿蜒而过,此时被人们称之为“遯水”。

青青绿绿的秧苗,已然被点缀在,依着河畔而开辟的田亩中,以及山峦矮丘处新开辟的梯田内。

土人蛮夷们,忙了一个多月,终于可松了口气。

而郑璞,亦然得了数日闲暇。

自从句町县的反旗被拔去后,陈式率军护迁徙的獠人部落归成都,而马忠亦给受自身节制的僚佐,悉数委派了事务。

郑璞与有私兵部曲的柳隐,被马忠委派来夜郎县。

以督促农耕及开辟梯田的名义,监视及遏制故夜郎王室竹姓的私下小动作。

如趁人心动乱之际,倾吞田亩、招揽佃户隐匿人口等。

不过马忠有些多虑了。

夜郎竹姓,对从四大姓的覆灭,心中大为恐惧。

不但安分守己、不敢从中牟利,竟还以助军的名义,献出了不少粮秣资财给于官府,声称自家对朝廷的忠贞之节。

但求郑璞等人莫要寻个事由,将夜郎竹姓也变成后人的回忆。

对此,郑璞自然是却之不恭。

用这些粮秣资财,招揽当地土人蛮夷开辟梯田,让夜郎士庶皆欢颜。

今得了闲暇,便携了扈从及傅佥郑仇等人,前来河畔野餐,权当是缓解数月征伐的戾气。

尤其是,他近日心情很不好。

来南中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收到家书了。

倒不是南中商路开通,或什邡桑园的家人,寻到可托付的军中信使了。

乃是出家资自募部曲的柳隐,为了让部曲士气高昂,前些时日去了封书信,让家中援些资财来,授于私兵,以收人心。

柳家乃蜀中豪族,扈从执刀者众,护卫商队运资财来牂牁并无困难。

因而,他们在念及郑璞和柳隐性情相契,便通知了留在成都小宅的扈从郑乙,让他归去什邡桑园问及,可否有书信转去否

什邡桑园那边,自是大喜过望。

竟遣了郑乙,随行于柳家商队行伍中,前来南中寻郑璞。

所携之物,除去各位亲友的书信外,还有为郑璞新作的衣裳鞋履等。生母卢氏恐郑璞于军中伙食不好,竟还让郑乙携来了几块鹿、豕腊肉。

易经噬嗑篇记载:“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

腊肉,蜀中有些资财的人家,都会备下一些。

只是郑乙所携来的,数量颇多,几乎是什邡桑园一年所需了。

唉,儿行千里母担忧。

亦让郑璞心中,开始期待着归去蜀地之期。

南中叛乱已消弭,农耕亦已毕,我应也要被调归成都了吧

心中如此作想,却迟迟未见调令来。哪怕,驻军于滇池县的丞相诸葛亮,数日前已经率军归去成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97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