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顽将

作者:烟灰在飞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237章 金三角

书名:顽将 作者:烟灰在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1

一轮清月浣神州,落光了细叶的老槐低头看着自己的月影顾影自怜,其实,只是试图让千年静心的自己不被旁边厢房中的动静坏了心境而已。只是,那只有老槐能够聆听到的细语呢喃和喘息激荡,却是让屹立千年的老槐在晚风中不由自主的进入沉醉,摇晃着随风轻舞。

文化部慰问演出果然效果非凡,不仅全城军民陷入轰动,就连咱们的卓将军都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文化部第二日开始就在巢县城中,县政府面前的人民广场开始了历时一旬的演出。每日里,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吃过了晚饭,就会聚集到县政府前津津有味的观看演出。白毛女、威武灭鞑虏等剧目都获得了轰动,通过这些节目,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神龙山,知道了曾经威震北国的威武将军卓不凡,知道了威武将军如今正在神龙山。近乎有些神话了的,特意突出卓不凡高大威武形象的演出起到了想要的效果。加上这次众人皆知的威武将军以五千神龙军剿灭张献忠十数万大军的事迹,卓不凡的声名在这巢县真的如日中天,无人能及。同时,小玉环的名头也是撒播四方,或妩媚妖娆或悲苦凄切,或英姿飒爽或青春娇艳,但有机会观看演出的,无不以能一睹大明星小玉环的风采而津津乐道。

不久,从神隐营遍布各地耳目反馈回的消息看,卓不凡的声名随着那些返乡的人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全大华。一时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大华威武将军卓不凡的声名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的名将。

老百姓们茶余饭后有了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大华有了威武将军,什么关外鞑子什么闯王乱军,都是小孩家家的玩意,人传人话传话,到了最后,卓不凡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活着的神话人物,什么武神在世天狼星下凡二郎神转生洪武大帝私生子的都出来了,什么神都是就是不是人。

这些正是卓不凡要的效果,神龙山已经过了隐忍不发的时候,同时,这种舆情对自己想从朝廷得到想要的东西很有帮助。卓不凡的声名自然也很快传到了京城,此时的朝廷,却是正在为此事发愁。

崇祯很发愁,这本是大华正在期待的大胜,张献忠不是个好东西,扒俺们皇家的祖坟,真个是恨之入骨,如今终于被枭首正/法,受了大委屈的老祖宗们也可以瞑目了。为此,崇祯还专门跑到景山焚香跪天遥拜祖宗,总算是对祖宗有了个交代。按理说大华大胜,大仇得报,崇祯本应高兴而不应该发愁,可是,从掌握的实际情况看却是辞官的卓家和那个总不愿乖乖听话的卓不凡做的这件大事。而且,还是不可置信的以一己之力五千私兵包办,这主要的功劳跑都没跑。可是,这事情却是尴尬,大华几十万大军围剿都大败而回,人家卓不凡随便带着几千人就把祸害了大华几十年的八大王给灭了。要么,就是大华无能,要么就是朝廷不能识人用人,这么好的良材还辞官归隐了。犒赏吧,等于是自己打自己脸,不犒赏吧,今后如何还有人肯为朝廷效命。愁啊,愁。

还是周子津察言观色,正好黄得功也匆匆赶到了京城。周子津于是直接参了一本,数了卓不凡几大罪状,但是这些个罪状跟剿灭张献忠的功劳比起来可就是太没有分量了。恰在此时,参与围剿的大华军几位将军也到了京城,呈上了军报和张献忠的首级,其中,还有卓不凡的一纸奏章。

崇祯连忙将其他的事情都丢在一旁,直接就在接见功臣的御书房当场亲自拆看。看着看着就笑了,这个卓不凡,真的是个纨绔,捏不得捧不起,握住了还粉嫩溜滑,一不留神就没影了。

卓不凡的奏章很简单,用词造句也是颇有自己的特色,一看就出自他亲笔。其中大意就是,皇上啊,俺和俺老爹可不是你的官了,但俺还是大华子民,这次可是为了朝廷拼了性命干掉了张献忠,那首级可是抹了石灰送给你了,不带假的。这功劳够大吧,可是皇上您也不用昭告天下表彰我什么的,更不要给俺封官,这都是俺们大华子民应该做的不是。可是俺也知道,您是一国之君,赏罚分明,不让您赏点什么岂不是看不起您,岂不是让您被天下人耻笑么,这事不能干。这样吧,您就把俺打下来的巢县送给我得了,这地方离俺们老家不远,还能游湖饮酒,南国水乡美女也是个顶个的漂亮,俺很喜欢。咱按照每年朝贡纳银的双倍照样上缴财政,钱只多不少。奏章的最后,居然还特意再强调了一番,这是将巢县的自治权送给我,可不是封地封爵,皇上啊,您自然懂的。

懂,崇祯自然是懂。这是要好处不要麻烦,崇祯怒极反笑,可是这火还真的发不出来。何况,仔细想想,卓不凡也就是要当个不干事的县官而已,还愿意双倍上缴税银。至于什么自治管理什么的有什么要紧,朝廷任命了那么多县官,在他们管辖之下还不是差不多么。

心下,崇祯已经算是同意了卓不凡的要求,可是心中还是有些着恼卓不凡死活不愿意为朝廷效命这件事,五千私兵就可以击溃张献忠,要是肯受自己节制该有多好啊。至于刘良佐等人上报的五千私兵歼灭十几万大军的事情崇祯是不信的。

如此,朝廷的封赏很快下达,黄得功是名义上的总指挥,自然功劳最大,刘良佐官升一品,依然任江南总兵,佑护应天府南京以及江南富庶之地。洪承畴部参战将士皆有犒赏,休整半月,出关归队。如此种种,但凡参战将士有功之人全都厚赏。而整个犒赏诏书只字未提最大的功臣卓不凡,你不是不要名只要利吗,那我就当你不存在好了,崇祯的心里,这才算是有了些平衡。同时,崇祯依然不会讲一个不受自己管控的人提升到很高的高度,永远也不会。

如此,周子津等人将之看做了自己的胜利,卓不凡你不是厉害吗,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不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黄得功自鸣得意,别人的阿谀奉承很是受用,自然也看不到别人眼中深处的鄙夷。京城又是一片喜庆,朝廷在祖庙、皇城、午门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老百姓们也兴高采烈的喝应,街市上的免费胜利酒以及晚间的花灯诗会,就连红楼的姑娘们也面带喜色军人打折,一时间,比之刚过去的元宵节都要更热闹不少。

好像所有的人都很满意,除了本应是最大的功臣卓不凡,虽然军中一些人很是为卓不凡抱不平,但总没有直谏的勇气,最终也只能私下里说说罢了。

犒劳三军的特使月余后到了巢县,慰问善后的刘良佐部,特使还带来了崇祯的口谕,卓不凡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巢县将由卓不凡自治,拥有比之一般县令大得多的权利,当然,这口谕也只能给卓不凡一个人说。

卓不凡一点没有被故意忽视的懊恼,咱吃亏了吗,没有不是,老子要的就是巢县,这里,将成为神龙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治外根据地。合法的,甚至比一般的王侯封地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利。相比神龙山,背靠巢湖面向应天府和繁华富庶的江南,巢县真的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根据地,不然,张献忠也不会看上这里。至于只有口谕,卓不凡也是不以为意,实际上,这只是走个过场,说起来是朝廷封赏,其实是老子给你一个面子罢了。这巢县,老子是定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京城来的特使到了巢县,从马车里出来的时候差点没栽下来,巢县的城墙呢,怎么一点都没有了,而满大街的整齐一致的高大青灰色房屋气派敞亮,宽阔的街道,堂前流水堂后潺潺。络绎不绝的商队不用入城检查,直接可以很方便的驶入城区,南来北往的货物和行人络绎不绝井然有序。

特使使劲揉了揉眼睛,甚至有种是不是马车一不留神出了大话地界的错觉。这,还是巢县吗,这还是大华的城府吗。

不过,现在的巢县已经是卓不凡的属地,只要他不误了上缴税赋,朝廷是不会多管闲事的了。而不管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土地总不能跑了,总还是大华的王土。得到崇祯面授机宜的特使只是默默记下所见所闻,一番官面上的客套礼仪都不再提。而多日后特使离开巢县返回京城述职,除了记下了需要回报的事情之外,还揣着了小玉环剧照画像,每每路途歇息或者打尖宿营都要取出偷偷端详一番,唏嘘感叹怀念惆怅。

巢县人民政府的牌子是挂出来了,不管朝廷最终是什么态度,神龙山的旗号也是打出来了,人民政府不只是一个牌子,不能只是一个喊口号的空架子。今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城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外表光鲜特点鲜明,更需要的是如何在民生上给人们一个新的印象和希望。

房间内,卓不凡摊开面前的地图,这可是经过神龙山重新测绘的,比例尺、地标、资源分布等等一应俱全。提起笔来,笔尖划过神龙山、巢县和应天府,一个三角形出现在地图上。

“嗯,不错,倒正是规整,今后,这特么就是老子的金三角。呃,这名字,好像很是熟悉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07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