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顽将

作者:烟灰在飞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098章 积重难返

书名:顽将 作者:烟灰在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1

(第三更求收藏红票!!!)

139542

仿佛看出了傅宛娍的心思,小铃铛此刻表明了身份显得成熟了许多,拉着傅宛娍的手说道:“姐姐,这几日多亏汝收留,吾感激不尽,吾们永远都是好姐妹。吾尚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华皇帝陛下说,现在必须跟他们回驿馆。只是......”,说着,看向一边此刻出奇平静的卓不凡不舍道:“只是,吾还是放心不下他,幸好,他有汝这个好朋友,汝,汝一定要照看好他,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好......”,说着,小铃铛不由得悲从心来,心中渴盼着卓不凡早日好转,却不知道他恢复了记忆后还能不能记得自己。自己和他,早已经割舍不开了。

卓不凡眨巴着眼睛,好像在学大人们消化着小铃铛哈密公主这一惊人的真相,忽然面露忧伤开口道:“奶妈,你,你不要我了吗?”

小铃铛依然无法抵挡这个强大的词汇,红着脸羞臊而又更多忧伤的说到:“乖,听傅家姐姐的话,奶......,吾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去做,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再见,但是吾永远不会忘记汝,办好事情就回来找汝。”,说着,泪水滚落,身为公主,有的时候,恐怕还不如那草原的牛羊自由,对此,小铃铛却是连一个承诺都无法也不敢许下。

卓不凡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忧郁,忽然叫到:“那,你一定要来找我哦。”,说完一转身,就去抓那些大胡子的胡须玩耍去了。

在弯刀护卫的簇拥下,小铃铛一步三回头,心里空落落的,卓不凡的离开仿佛抽走了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剩下的只有让人发疯的空虚落寞。

傅宛娍和傅红唏嘘良久,没成想收个外国女仆还收出个公主来,想到这几天教着小铃铛伺候别人,偶尔享受外国女仆服侍的惬意满足。此刻却感觉那么的别扭,同时,还有那么一丝更高层次的满足感。

卓不凡看着离去的奶妈背影,忽然也咂了咂嘴,仿佛他有更大的满足感似地,让傅家主仆一阵好笑。

“对了,小红,小铃铛叫什么来着?”,即便以傅宛娍的聪慧,也没有记住那么长串拗口的名字。

卓不凡一咧嘴随口说到:“热依汗古丽失里,笨。”

呃?主仆二人顿时瞪大了眼,傅红疑惑的问到:“臭小子,你,你好了?”,傅宛娍也是很怀疑,这么长的名字自己都没有记住,傻了的宋公子居然记住了。

卓不凡眨巴眨巴眼睛,忽然伤心的说到:“奶妈没了,我要奶妈!”,说着,还不时看向两人的重要部位,顿时将两人弄红了脸。

“去你的,哼,还以为你好了呢。”,傅红笑骂了一句,七岁了还整天要吃奶,真不知道这宋公子是怎么长大的。

这边小铃铛突然离去,傅家小姐带着她的宋公子上街玩耍,皇城内朝堂之上却又是一番风雨。

众臣列班跪了一地,金銮上,崇祯铁青着脸来回踱步,不时用阴狠的眼神瞥众臣一眼。

雁门关驻守哗变叛逃,代县县令自押请罪,抓了几个坐地收购的粮贩子,正主一个都没有找到。而连夜出发的锦衣卫居然没有来得及抓到人,这消息走漏的也太快了吧,这朝堂重臣中就有对这些个事情一清二楚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崇祯的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四个大字,欺君罔上,公然的欺君罔上。大华皇族,什么时候沦落到如此境地。想当年大华开国老祖宗想杀谁就杀谁,而现在自己想要惩办个什么人都要事出有因合乎律法,至少也要在重臣中寻找到支持者,可悲。自己禅精竭虑起早贪黑不可谓不勤勉,这么多年却连个吏治都整顿不好。此时,崇祯的心中再次感受到严重的危机感,就连看着这次的苦主,儿子生死不知的卓尹,都仿佛觉得他如此镇定自若是不是有什么目地和隐情。

叹了口气,崇祯无力的坐回金銮,掐着额角有气无力的说到:“都说说吧,你们对这事怎么看。”,本来粮食的事情是暗查,贩卖人口和玉石贡的事情是明查,如今,倒也没有瞒着的必要了。

朝堂上,右相周子津使了使眼色,那位曾经舌战吏部高手的刑部副司硬着头皮走出列班,躬身开口道:“微臣以为,此事性质恶劣干系重大,但有牵涉其中的人员官员自当严惩不贷,只是这案情尚未查明,先行处置地方有些不妥。”

却原来,崇祯想要先来个下马威,斩了难逃失察之责的代县县令王登举,从而希望能敲山震虎,即便不能挖出他们的根来,起码也表明朝廷这次非同寻常的态度,整顿吏治的决心。没成想,今日朝堂刚表露出这个意思,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才如此气恼。崇祯倒是想杀别人多杀几个才好,但是,现在能抓到手里的就这一个县令,跑的跑逃的逃,想杀没地方杀去。

想到这里,崇祯不由得怒火翻涌,冷哼一声怒到:“即便此案未明,代县县令难逃失察之责,哼,朕要了他的脑袋不会冤枉了他。”,堂堂县令,对发生在他家门口的事情一无所知谁信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那副司面色一整,凛然正气道:“禀皇上,这王登举虽难逃失察之责,但其反省及时,及时拘押嫌犯不至走脱有功,自押求罪忠诚可嘉,理当从轻发落。即便因为事关重大严查重办,不查之罪尚不致死,万望皇上三思。”

崇祯忽然平静下来,也不发话,拢起来龙袖眯着眼,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把这个家伙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尚不致死?朕凌迟了他一点都不冤枉,还有那卫部一干将尉,太原府府衙上下,甚至,还有那晋王、代王这些八竿子的亲戚,对了,还有福王那个自己同字辈的兄弟,这些年难为你了,是不是最近又有些蠢蠢欲动了呢。

如此这般,崇祯由一件事推演到无数的可能上去,这可能就是上位者的习惯,总能够将可能是一件平常事件人为拔升高度到另一个层面上去,这种习惯本来也很正常,可以理解为居安思危,善于从平常的事发掘出事物的本质。但是,崇祯却掌握不好这个度,通俗的说就是拔的太高了,高到弄得自己杯弓蛇影看谁谁有反骨的程度,偏生他还不能像自己的老祖宗那样大杀四方,那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没法办了。

大华天朝固然积重难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匹濒死的骆驼没有迎来救命的甘泉却摊上了一根最后的稻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31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