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1章 皇帝一句话,老头条命

书名: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4

“圣人有旨,自下月初一,每日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早朝,罢朝后在宣政殿议事。”

狡兔三窟,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亦有三宫。

其一,太极宫。

其二,大明宫。

其三,兴庆宫。

太极宫乃是隋朝所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在此举行朝议,以及起居处理国事。

大明宫由李世民兴建,始建于贞观八年,经过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陆续扩建,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太极宫的面积。

但由于太极宫位于主城区,更便于文武百官上朝,所以李隆基选择夏天在更凉快的大明宫举行朝议,而其他三个季节则依然在太极宫举行朝会。

兴庆宫则是李隆基做藩王时居住的府邸,这里昔日被称作“五王宅”,是由武则天修建。

不过只手遮天的武则天并没有把几个孙子当做一回事,因此控制的并不像李隆基今天这般严厉,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世人看到她这个做祖母的对孙子们的关怀。

后来,李隆基做了皇帝,就把这块地方扩建成了兴庆宫,在里面修建了兴庆殿、南熏殿、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建筑。每隔一两年,心血来潮的时候,就会在此宫举行一段时间的朝会。

听完太监的宣读,一些上了年纪的文官不由得叫苦连天。

尤其是那些住的距离太极宫较远,还不能骑马的大人们,去大明宫上朝至少要比来太极宫多走半个时辰的路。

听完圣旨,京兆府法曹吉温得意的大笑。

“这下好咯,下官在永昌房的宅子出门就是丹凤门,哪位大人腿脚不便,可以找下官购买。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下官一定便宜出售。”

“哼……”

京兆府府尹萧炅冷哼一声,“吉法曹住的再近,早朝的时候还不是要站在后面?”

“呵呵……”

吉温在顶头上司面前讨了个没趣,只能报以讪笑。

京兆府府尹萧炅乃是当朝从三品,地位相当于李瑛穿越前的京城市委shuji,而吉温这个京兆府法曹,则相当于京城的公安局长。

虽然吉温抱上了当朝宰相的大腿,但萧炅却依旧是他的顶头上司,这让吉温敢怒不敢言。

等李林甫、萧炅这些实权官员离开之后,吉温这才满脸不屑的向走在后面的同僚吐槽。

“萧府尹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他住在寸土寸金的兴道坊,出了门就是太极宫,来大明宫也多走不了几里路。

但据下官所知,许多大人们可是住在兰陵坊甚至更远一些。年纪大了不能骑马,坐轿到丹凤门怕是至少要一个半时辰。

我吉温卖宅子怎么了?我明码标价,我为同僚做贡献,我有何耻辱?”

“呵呵……吉法曹,你干脆直接提老夫的名字好了。”

七十八岁的贺知章捋着花白的胡须,走到了吉温的面前。

吉温急忙施礼,谄笑道:“哎呦……贺监,你也住的那么远?下官属实不知,确实不知道。”

贺知章在武则天“证圣元年”中状元,先后官拜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后来迁升为工部侍郎,承蒙武则天赏赐了一座位于安业坊的府邸。

此处距离太极宫大概八里路程,从家里去参加早朝大概需要走半个时辰。

后来,李隆基继位,贺知章先后迁为礼部侍郎、秘书监,经过多年的积蓄,贺知章又在敦义坊买了一座宅院。

敦义坊的宅子虽然比较大,但是距离太极宫十五六里路,因此贺知章除了告假的时候,基本都是住在位于安业坊的这座府邸。

这座府邸虽然小了一点,但胜在距离皇宫足够近,每天便于上下班。

但今年春天,贺知章的孙子娶媳妇的时候,洞房花烛夜把新娘搞死了……

贺家这下傻了眼。

新娘出自琅琊王氏,家族里不少在朝廷做官的,其父亲就是洛阳府少尹,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贺知章拉下老脸来赔罪,求爷爷告奶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贺家赔偿女方一千贯,也就是一百万钱,这件事便就此私了。

秘书省是个清水衙门,贺知章除了俸禄之外,毫无油水可捞,一时间又去哪里弄一百万钱钱?

为了息事宁人,贺知章只好把位于安业坊的这座宅子卖掉,凑了一百万钱补偿给了王家,孙子这才免去了牢狱之灾。

春天的时候,圣人在太极宫举行早朝,贺知章需要坐一个时辰的轿子,才能从家里抵达太极宫。

现在圣人把早朝搬到了大明宫,贺知章至少需要坐轿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大明宫。

作为满朝年龄最年长的官员,每天上下班六个小时,就问问一个接近八十岁的老头能不能顶得住?

贺知章前些日子也提出了致仕回家,颐养天年,被李隆基一口回绝,说秘书省离不开贺卿,你给朕干到八十再回家歇着。

贺知章没办法,只能继续硬着头皮,每天跟着一帮四五十岁的壮年参加早朝。

听了吉温的话,贺知章抚须叹息:“实不相瞒,老夫住的比兰陵坊还要远五六里路,我住在敦义坊。”

吉温一脸同情:“哎呀……这也实在太远了,贺监不是住在安业坊么?”

“此事不提也罢!”

贺知章示意吉温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你那位于永昌坊的宅子有多少间房屋,打算卖多少钱?”

吉温笑眯眯的道:“有三十多间房屋,打算卖八十万钱,贺监要的话,给你打个折,收你七十万好了。”

“八十万?”

贺知章差点犯了脑梗。

好家伙,这嘴臭的家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自己在安业坊的宅子有一百三十多间房子,最终才卖了一百二十万钱,这家伙一套三十多间房屋的宅子就敢要价八十万。

“太贵了,买不起!”

贺知章扭头便走。

吉温急忙追赶:“贺监慢走、慢走,你可以分批付给下官购买款,譬如分三年或者五年付清。您老都快八十岁的人了,每天从敦义坊来回奔波,说句不好听的,不怕颠散了骨架么……”

贺知章恼怒的道:“就算原地下葬,老夫也没有这么多钱,买不起!”

“吉法曹,你这也太黑心了吧?”

就在这时,王维站了出来,义愤填膺的指责吉温,“据我所知,你这座宅子是花了二十万钱买的吧?现在转手要卖八十万,你这简直就是抢劫啊!”

“呦呵……我当是谁呢?”

身居正五品的吉温并没有看起从六品的王维,四十岁的人只混了一个侍御史,状元出身又如何?

要不是靠着玉真公主的提携,你丫的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做县令呢!

毫无前途可言!

“呵呵……王侍御史这话听谁说的?你在永昌坊有宅子吗?二十万一座,你有多少我收多少。若是没有,少在这里信口开河!”

“摩诘,休要啰嗦,咱们去找太子殿下饮酒去。”

贺知章招呼王维不要跟吉温拌嘴,毕竟他的后台是当朝宰相李林甫,“大不了,老夫也住在开元诗馆好了。”

半个时辰后,贺知章和王维一起出现在了李瑛的书房。

听完贺知章的吐槽之后,李瑛深表同情:“寡人的太子府倒是有一千多间房屋,只可惜不能留贺监住宿。”

同时,李瑛心中感慨不已。

大唐王朝的官员们不容易啊,别看在老百姓面前威风凛凛,可是背后的辛酸谁又知道?

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耄耋老人,每天要坐轿子往返奔波四五十里路上下班,个中辛苦,也许只有贺知章知道吧?

贺知章抚须笑道:“老夫找太子只是为了研究下诗歌而已,并非为了抱怨而来。”

李瑛又道:“要不然,贺监住在诗馆?这座院子两百多间,目前也就李太白等二十多个诗人住在这里。”

“哈哈……老夫随口开句玩笑罢了!”

贺知章发出爽朗的大笑,“再说了,倘若同僚们都向老臣学习,要求住在诗馆,太子又该如何应对?”

王维道:“要不然,贺监你搬到我家算了。我家位于宣平坊,虽然小点,但坐轿到丹凤门最多大半个时辰。”

贺知章正襟危坐,一脸正气:“此事休要再提,大不了我这把老骨头累死在早朝途中!”

李瑛只能无奈的吩咐李白:“太白,备酒!把孟浩然、崔颢、岑参等人都召来,吾等陪着贺监喝个一醉方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25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