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骑

作者:阿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书名:唐骑 作者:阿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这天晚上,六十四户商家便都自称是唐民后裔,家家都拿着一份精美的礼物,人人都堆着笑脸,来赴张迈的宴会。

于是,张迈见到了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有别于碎叶军民与藏碑谷唐奴的第三类“唐民后裔”。

这些人脸上都满布着热情,好像很欢迎唐军的光临。

可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脸、眼睛还有他们的服饰,却完全看不出他们是汉人。

这也就算了,中华并不是一个纯粹以血统来维系的民族,确切来说中华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更多的乃是文化立族、文化立国,张迈也并不是一个唯血统论者,和其他民族通婚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人在俱兰城,穿着这边的服装也没什么,曾长期处于萨曼王朝统治下,信了天方教也正常。

然而他们的语言

张迈基本上听不懂!

这些人,竟然大部分都不会讲汉语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张迈发现这里和他想象中的大唐西域完全不同,为了适应环境,他在拼命锻炼武艺的同时也学着讲些回纥话、昭武话乃至阿拉伯话,但因为时间太短,也只学到一些日常用语而已。

这时俱兰城的“大唐后裔”卖力地讨好张迈,噼里啪啦说着很快的谀辞,那是阿拉伯语特有的腔调,张迈听得在那里瞪眼。

在藏碑谷,张迈曾对那些沦为奴隶的底层汉民失望过,但这时他却发现,那些底层的人聚在一起,生活在一个被西域主流社会遗忘的角落里,故而还能保留一些“老旧”的传统,因为本地的土著蔑视他们,相继入侵的葛逻禄和回纥人压迫着他们,这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怒恨,同时也造就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某种隔绝,在这个半封闭的族群中,汉语唐言父以传子、子以传孙,所以藏碑谷的那些“唐奴”,都还听得懂汉话。

但是俱兰城的这些有一定资产的唐民后裔,每天都要和外界打交道,日日夜夜与人沟通交流用的都是胡语,耳濡目染尽是中亚地区的习俗和语言,几代人下来竟早就把祖宗的言语给忘光了。

更何况他们中的许多根本就都是冒充的。

直到一个很老的商人走了过来,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特使老爷万福,特使来到俱兰城,小的们不胜荣幸。”

张迈本来已经在打哈欠了,这时才赶紧站了起来,与老人相对作揖在都市里,他也是不习惯作揖的,这个礼节,反而是从郭洛郭汾他们那里学回来的。

近两百个俱兰城的大小商人看得呆了,本来热火朝天的场面迅速冷了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行都穿帮了!

张迈的眼光从他们身上掠过,最后停在郑渭身上,忽然笑了起来:“郑兄,这就是我们的‘同胞’?”同胞二字故意加了重音。

他说的是汉语,场上没几个人听得懂,都望着郑渭想要他翻译,但郑渭这时候哪里能翻译给他们听?只是尴尬着,开口也不是,不开口也不是。

“是不是都无所谓吧。”张迈说道:“总之呢,咱们安西唐军是一个文明之师,正义之师,来到俱兰城,不是来*掳掠的。今天来到这俱兰城,设下这个宴会,也是希望能得到在座诸位的支持。只要各位对我唐军真心真意,那么不管你们是什么种族、什么宗教,我都会一视同仁。嗯,郑渭,你可以把我的这些话告诉他们。”

郑渭爽了爽喉咙,翻译了张迈的话,也不敢随意添词减句,张迈的阿拉伯话不过关,他身边可有人懂得的。

众商家听完之后,忙不迭地点头哈腰称是。

“当然,本特使远道而来,也不能这么就回去,在和诸位聚聚之余,也希望诸位能赞助一点军资。”

那些商人听了郑渭的翻译后都说:“那个,自然自然。”

有一些人更是高叫起来:“我捐十袋小麦!”

“我捐五头羊!”

“我捐十头!”

“我捐一头骆驼!”

张迈怔了,郭师庸与杨定邦面面相觑,两人的心中又是失望,又是恼火,不但恼怒这帮奸商,连带着把郑渭也恼上了,郑渭低着头不作一语,杨易却已经听得怒上眉梢。

就在这时负责巡视的安守敬派人送来了一张紧急纸条,张迈打开一看,原来唐军自众胡商到郑府聚会以后,便表面上放松了警戒,又释放了许多俱兰城商户的亲人、伙计,结果这网只松开了这么一点儿,就已经有人见机取事,萨穆尔和卡拉丁竟然分别派了伙计,觑得唐军防范松懈处,便连夜翻墙而出,准备往怛罗斯报信。

岂知张迈这人心肠歹毒得很,他对这俱兰城的戒备却是分为两拨一拨安排在城内,一拨安排在城外,凡城内看起来松懈些的地方,其实城外都有暗桩,那两拨胡商伙计以为找到了唐军守卫的破绽,结果才缒出城就被城外的巡防士兵给捉住了。

安九的手段,那也不用多说了,只牛刀小试,那两拨胡商伙计登时屁滚尿流,和盘托出。

张迈将纸条扫了一眼,递给身后二郭二杨,却忽然笑了笑:“好,好,诸位有心,诸位有心。”

众胡商报了捐款数目后见张迈脸色阴晴不定,本来还有些担心,待见张迈露出笑容,也忙帮着笑,心想他既然开心,那多半是好事,肯定是自己的马屁拍对了。

郑渭虽然和张迈只见过一次面,谈过一次话,却似乎已很了解他这个人,这时看见了张迈的笑容心里却不禁有些发毛。

却听张迈对唐仁孝刘黑虎说:“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吧。”

唐仁孝问:“怎么做?特使给个章程。”

张迈笑道:“在下巴儿思时怎么做,在这里也就怎么做。不用跟他们客气。嘿嘿,这里可比下巴儿思繁华得多了,咱们一定能借到更多钱粮的。再说,大家是同胞嘛,按理说应该比奈尔沙希家族更加慷慨才对。”

回头问郭师庸杨定邦:“庸叔邦叔,你们说对不对?”

郭师庸和杨定邦看过纸条后怒恨已极,但想起张迈在下巴儿思敲诈的手段,心想在那个基础上变本加厉,这些胡商可就有罪受了,郭师庸本来是多厚道的一个人啊,这时也捻须微笑:“对,对,特使说的对!”

众胡商见郭师庸杨定邦也都露出了笑容,也都跟着笑了起来,个个学着郭师庸的强调重复道:“对,对”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对”字是什么含义。

莱伊斯府登时笑声融融,但听那笑声,看那气氛,可真有一家人的感觉。

把事情交待下去以后,走出莱伊斯的府邸,张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迈哥,别为这些人生气了。”是跟在右后方的郭洛,“一群假冒我大唐子民的杂碎而已!犯不着为他们气坏了身子。”

“气?我气他们干什么?”张迈冷笑道:“他们想怎么对待我们,那是他们的选择,但既然他们已经选择了,那咱们也就不用客气了。阿洛。阿易。”

“在!”

“这个地方真正的唐民看来并不多,那些富裕的商人不管是不是货殖府的后裔,总之现在看来是依靠不得的,他们是这座城池原本的统治阶层,连莱伊斯都要靠他们支持,所占据的财富也大,我们来了没法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很难让他们真心支持我们的。但俱兰城人数最多的却依旧是穷人,尤其是那些土兵、民壮里的穷苦人,才是我们团结的对象。我们要把他们发动起来,让他们支持我们,追随我们。”

街道的角落里偶尔闪现几个衣衫褴褛者的身影,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有穷苦人,大唐的势力退出以后,在回纥人的统治下,河中地区的文明其实是退化了,丝绸之路被截断以后经济更显疲敝,所以这里的穷人也就更多。

“要怎么做呢?”

“把诸营出身穷苦的将士们派出去,让他们去和俱兰城的穷苦人直接接触,让俱兰城的草根阶层都知道我们是怎么对待穷苦人的,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来到只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让他们知道我们才是他们的希望。让他们知道:跟着唐军,唯一可能失去的只是贫苦与锁链,而能得到的将是整个西域不!是得到整个世界!”

两个青年将领欣然领命,张迈心中又想:“这俱兰城虽然不错,可惜腹背受敌,又人心不附,恐非久留之所,做不了根据地了。”对郭、杨二人说道:“这些商户纵然身上没多少唐民血统,但他们要是拿出一点真心来,我反而不好拿他们怎么样,现在却怨不得我了。阿易,你去帮唐仁孝刘黑虎的忙,不用跟他们客气!哼,咱们正好拿从这些无良商户手里借来的钱,来养我们的兵。”

这个世界的财富,除非出现科技突变,否则基本上也是守恒的,要在短时期内创造出财富不可能,要想改变一部分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财富转移”。

人心,通常也都是用钱来买的。

“短期内我不可能给那些商户什么切实的好处,他们也很难对我军归心,既然如此,就只好用从商户们手里借来的钱,来供养更容易归心也迫切需要帮助的穷人,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了!”

“那么要怎么处置郑渭呢?”杨易走后,郭洛问道。

张迈沉吟着:“郑渭虽然他的态度有些摇摆不定,不过也还看不出对他对我们有恶意。咱们就再给他一个机会。阿洛,你这两天抽空,花一张地图”

马蹄声响,丁寒山火速来报:“特使,出事了!”

“什么事情?”

“怛罗斯那边已经知道我们已攻占了下巴儿思!”

一直以来脸皮都很薄的阿菩忍不住冒头出来鄙视一下厚黑无耻的张迈:什么财富转移!不就是抢吗?说的这么好听!

不过,读本书的看官们能否把手里的票票也向《唐骑》转移一下?最近的数据实在是太穷了!小弟急需诸位看官的支持啊!

明天中午要往珠海一行,第一更会提前到九点或者十点。万一晚上赶不回来,后天会以三更补上。

^_^请大家继续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26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