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骑

作者:阿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从(冲榜求收藏、推荐)

书名:唐骑 作者:阿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口号总是很容易喊的,事情却总是很难做的。

训练士兵、修补兵器、治病疗伤、分配口粮等具体事务,自有郭师道等去忙活,但往后的路该如何走,该如何打开局面,张迈却得参与决策。

“迈哥哥,爹爹让我来跟你说,明天咱们要召开特使来到后的第一次大都护军帐会议,到时你不要迟到哦。”碎叶之会散了以后,郭汴跑来跟张迈说。

“啊,明天?恩,小汴,知道这大都护军帐会议要谈的是什么吗?”

“我知道。”跟郭汴一起来的杨涿说:“我在窗下偷听到的哦,郭伯伯和爹爹他们好像在说,明天大家要一起商量一下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也对,昨晚的聚会振作了唐军的士气,接下来是该讨论路如何走的问题了。

从焚城之战到,张迈不但身份上发生了改变,心态也跟着变了。大家对自己的期望,似乎都变成了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

这可不是喊几个口号、编几个故事的事情了,到时候参加军帐会议的一定都是安西唐军的高层,进行的也将是理性的讨论,而不是情绪的鼓动。

“明天的军帐会议,我该说什么好呢?”

从焚城一战到碎叶之会,一大帮年轻人可都期待着自己甚至崇拜自己呢,郭师道他们似乎也不再将自己当摆设,要是明天聚会,自己讲不出几个道道来,岂不有负众望?到时候要是所有人都看着自己,自己却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话来,不但自己丢脸,而且对唐军的未来会有负面影响。

“怎么办呢?”

对这个时代,自己又不熟悉,对这个世界,自己脑子里装的情报也不足,至于说到战争,更不可能有郭师道理解的那么透彻深刻,说到武功,自己现在只怕连加入那八百正规军的行列都没资格,说到智力嘛,张迈觉得自己也只是中等顶多中等偏上,总之不是聪明绝顶的人

那自己到底有什么长处没?有什么优势没?能否为唐军将来的道路贡献什么不?

“嗯,我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主儿,不是能横扫天下的曹操,更不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的诸葛亮。”可是想来想去,作为穿越者,自己的长处,大概就是比对方多了上千年的历史经验以及更加广阔的视野眼界吧。

可是,这上千年的历史经验有用吗?

这里是唐朝,想想别的穿越者:有的背了宋词元曲,但这些词曲在这里没用;有的造火枪大炮强军这些自己又不会;有的造玻璃赚大钱可自己也不懂得造玻璃啊

技术的事情,那是没法指望了,至于穿越者独有的“历史预测能力”,且不说自己对历史只有很模糊的记忆,极其不准确,就算自己包里还带着一张历史大事年表,在这个完全陌生的西域也毫无用武之地。

躺在草席上翻来覆去,脑海波澜起伏,直到四更,才忽然想起:“如果是那些史上牛人,换了在我这个位置上,他们会怎么办?我能否借鉴他们已经成功了的经验呢?”

古今中外的许多牛人牛事开始在脑中晃过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没什么用啊。

朱元璋的多积粮缓称王?多积粮是要的,缓不缓称王貌似情况不大一样

洪秀全拿宗教造反?唉,现在我又不是造反,再说装神弄鬼那一套总觉得别扭。

拿破仑拿破仑怎么成功来着?不大记得了

希特勒的纳粹煽动?好像白天自己干的事情有点那味道,可明天也用不上。嗯,他的闪电战?好像不太搭边,西域唐军又还没有优势装备

孙中山的以军阀制军阀?我学他来个以回纥制回纥?以胡虏制胡虏?貌似也行不通啊,再说孙中山这条路也失败了,最后还是变成自己造枪杆子才算开了点成功的头。

华盛顿呢?砍桃树承认错误做老实人?汗,跑题了

邱吉尔呢?一边激励英国人一边去抱美国的大腿求援?我能激励唐民,白天已经做了,可又能去哪里求援?去抱谁的大腿?真回长安啊?现在大唐都不知道在不在,就算在,貌似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没再雄起了吧,求了也不见得有用,还是得靠安西唐军自己啊

罗斯福呢?操!虽然美国打赢了二战,但人家是背靠那么强悍的美国国力在办事,安西唐军现在的情况,连小米加步枪都比不上,罗斯福的策略根本没借鉴性啊!

等等!小米加步枪!

脑中犹如闪电劈开了屋顶!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

我的天啊!

我的神啊!

我的主啊!

我的马克思啊!

现在西域唐军的情况,和当年红军刚起家时的情况,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吗?

周围都是强敌,随时可能覆灭,躲在偏远的山沟沟里头,可是后来,却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太像了,太像了!

那位大神是怎么做到的?他凭什么战胜力量比他强大得多的对手的?

发动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对!

对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

对内加强信仰教育?对!

军事上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对!

宣传工作、谍报工作、敌后工作

啊,都是可以为安西唐军提供借鉴的啊。

唯一可虑的,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了。

自己虽能从那位大神强悍的生平得到启发,然而从启发到变成现实,中间可有老长老长的一段距离呢!落到实处时,安西唐军能否完成执行呢?唐军中有足够的人才么?

貌似还有些差距,不过,现在西域的这些回纥人,应该也没有当年红军的敌人那么厉害吧。

刚才没找到突破点时,心里又空又慌,仿佛悬在半空找不到支点,这时得到了一个强大的灵感,便将安西唐军如今的窘迫与红军的情况对比起来。

“领导红军的那位大神是如何胜利的呢?嗯,首先是他在农村找到了廉价而又源源不绝的人力,然后是他通过万里长征,一边转移一边调整方向,最后找到了一块进可以影响全国、退可以自保休养的根据地,还有就是他捕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张迈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这三条。

时机的问题,可遇不可求。可源源不绝的人力,以及属于唐军的延安,又在哪里呢?

各种各样的想法纷来续至,脑子就像电脑超负荷运作了似的,热得嗡嗡作响!

不知不觉中,天色竟然发白了,新碎叶的焦土上没有鸡鸣,但张迈还是注意到了黎明的到来。

反正睡不着了,就起来走走吧。

和现代都市人的晚睡晚起不同,西域唐民都习惯了早睡早起,天黑了就睡觉,天还没亮就起床,张迈以为还很早,哪里知道一出去就到处遇到已经起身的人。

唐民们见到他,个个都那么的亲切,那么的信赖。

“特使!”

“张公子!”

“张郎!”

“迈哥”

从老人到青年到妇女到孩子,人人脸上都对他绽开了笑容。

多温暖的感觉啊。

昨天他说故事,引用到了王维的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现在身在异乡,但身处唐民的拥簇中,张迈却没有一点“异客”的感觉。

相反,张迈感到,唐民们都已经当他是亲人。

有了亲人,异乡便不再是异乡。

亲人在的地方,便是家乡。

看着这些人的笑容,张迈血脉中涌起了一股热流:自己必须保护他们!

尽管自己的能力有限,可是张迈却忽然有了决心与信心!

太阳渐渐变成了淡黄色,凌晨的寒风渐渐有了暖意,而张迈心里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望着朝阳,他似乎也为唐军找到了力量的根源!

昨天他在安西军民的簇拥下,脑袋一热说出了一番豪言壮语,可现在细细想来,那一番豪言壮语却又与自己一夜苦思后所得到的方向若合符节。

是的,源源不绝的人力,稳固的后方,在那里,应该是存在的!

只是要去到那里,却势必要先经过无比艰辛、困苦与危险的漫长征途!

这可不是单靠着聪明才智、政略战略就能完成的!更要靠非凡勇气、坚韧的毅力与永不退缩的决心!

自己和这些大唐男儿,能够完成这项壮举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9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