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骑

作者:阿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二章 乱世安得两全法

书名:唐骑 作者:阿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郑渭听了张迈的话,心头有些动了,但他毕竟是在商海里浮沉过几年、不到二十岁就开始独自支撑整个家族的人,那感动只持续了一小会便恢复了冷静,这时郭洛听说找到了郑家也赶来相见,郭郑二人小时候是见过面的,这时重逢,心中各有一番感慨。

与郑渭相见过以后,郭洛便向张迈禀道:“宴会已经准备妥当,却是什么时候开宴为宜,迈哥你到时候是否出面?”

郑渭想起之前来请自己赴宴的唐军将士那来势汹汹的样子,心想这个宴会怕不是好宴,他推测张迈的语气,恐怕这个宴会对这些商户似乎是不利的。郑家在俱兰城落户已有几代人,郑渭自幼生长于此,自然而然地便当自己是俱兰城的一份子,这时寻思着:“俱兰城中的商家不但是我阿齐木家的邻里、朋友、亲戚,而且互为臂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有众商家都保住,我们家才可以无恙,若众商家受到打击,我阿齐木家恐怕也势难独存。他们来给我发请帖的时候来势汹汹,只怕这次的宴会不怀好意。”便决定要设法维护俱兰城同行们,以作唇齿。

他看看郭师庸杨定国身边那两个喝光了的茶盏,心道:“他们自知道我是郑家子孙,态度便好转了许多,看来对货殖府的后人还有些香火之情。若动之以情,或许能为俱兰城多保留一些元气。”

他有心分二用的本事,口中和张迈周旋,心中已经想到了办法,于言谈之中若无其事地告诉张迈,俱兰城的商户,有许多都是汉人的后裔,“当然,大部分的家族都已经和昭武族九姓甚至波斯人混血了。希望这次贵”他本来想说“贵军”,但想了想觉得这个说法见外,只怕张迈不高兴,便改了口:“希望这次唐军入城,不要伤害他们。”

他说这几句话,只是希望张迈能够看在往日渊源的份上,减少对这些商户的骚扰,不料张迈、郭师庸和杨定邦叔侄对他的这句话却是出奇的热心,杨易当场就问道:“俱兰城中还有许多唐民?都是当年货殖府的后代么?”

张迈也满怀期盼地等待着郑渭的回答。

“这”郑渭十分机警,杨易只是追问了一句,张迈只是显露了一个表情,郑渭就从他们的反应中隐隐察觉到刚才自己的话可能出了问题,唐军在碎叶河以北虽然闹得很大,可俱兰城这边的人却并不知道那边的细节,就算消息灵通的人也只是听说那边出了边患而已。

郑渭不知道唐军这几个月来的变化,不知道唐军确立了“拯救唐民”等四大目标,更不知道张迈与郭师道都有重新团结所有西域唐民后裔与亲唐势力的决心,在对唐军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他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便出现了偏差。

这时他沉吟了一下,才回答道:“是的,货殖府的后人,很多都在怛罗斯,更有的迁徙到了撒马尔罕嗯,也就是康居城。俱兰城的商户只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心里都还是惦念着大唐的,所以希望特使能够善待他们。”

他这几句话七真三假,郭师庸杨定邦听见,脸上却都露出喜色来。所谓人生四大喜事,“他乡遇故”便是其一,虽然隔了几代人,但想想当年唐军因故分裂,如今却有机会重逢,自然是天大的喜讯。

就连张迈,他本来是想让唐仁孝刘黑虎等去招待那些商户,先威而后礼的,这时也改变了主意。对方既是货殖府的后人,自然就不能再用和下巴儿思时那样的手段了。

“你放心。我怎么会为难他们呢?我们又不是强盗,更不是野蛮人。咱们华夏是礼义之邦,就算是对别的民族也都以礼相待,何况是同胞呢。”张迈回答道,“不过既然是同胞,我就不能不和大家见一见了。”

便要带郭师庸杨定国等去赴宴,郭师庸拦住他说:“特使,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些商户乃是货殖府后人,所以你派了刘黑虎他们去办这件事情我也没意见,但现在既然知道,就不能用这样的鸿门宴来款待他们了。”

郭杨一脉但凡知道当年之事的,无不对当年祖上未能相忍为国颇怀愧疚之心,这时得与货殖府的后人重聚,便急盼能化解宿怨,言归于好。

张迈点了点头:“庸叔的意思是?”

郭师庸道:“咱们且不忙过去和他们相见,且先派人阻止唐仁孝刘黑虎,让他别乱来,另外由郑世兄向众商户说明我们的来历与来意,晚上另设一宴,请齐了众商户,到时候大伙儿再由特使带领,与货殖府的父老兄弟相见。叙旧之余,还得向他们赔罪,以谢我们今日的唐突。”

郑渭在旁边听着,内心深处某个地方再次被触动到了,寻思:“听他们这两句话,对我们倒是真的有心。”忽然在为自己方才的盘算暗暗不安,不过却没有冒昧地就表露出来。因想:“我们彼此之间虽然隔绝了这么久,但毕竟是血浓于水。”张迈刚才在拉拢他郑渭自然心里清楚,这时虽不想跟随他们,但也不想与唐军为敌,“希望能想到个办法,顾及得彼此两全。”

张迈却已经对郭师庸的话表示赞同,忙派小石头去通知唐仁孝刘黑虎,又对郑渭道:“今日阿易打破郑家大门,实属无心,我在这里替他赔罪了。至于宴请俱兰城众商家的事情,我想就依庸叔的意思,定在今夜,地方嘛,就定在莱伊斯府,若仍然由我们去请,只怕货殖府的父老兄弟要惊慌害怕,就有劳郑兄为我召集吧。”

他和郭师庸都叫起“父老兄弟”了,显得十分的亲热,郑渭却反而有些尴尬,张迈问道:“怎么,郑兄不肯?”郑渭忙道:“哪里,哪里。”顿了顿,道:“只是现在城中戒严,我”

张迈笑道:“戒严那戒的是异族心怀不轨之辈,又不是针对自己人。”唤来马小春,让他留在郑府,随从出入,“但有什么需要,就跟小春说。”顿了顿又说道:“郑兄,其实你只要穿上这身大唐衣冠,在这俱兰城内便可通行无阻,也不用我多下什么命令。”

说完了这些话后,张迈便带人告辞,除了马小春之外一个士兵也未留下,临行时又反复叮嘱马小春,要向对待自己一样对待郑渭。

走出去时,郭师庸拍拍自己身上的旧衣裳,对杨定邦苦叹道:“可惜我两年前新做的那领袍子留在灯下谷没带来,今晚和父老兄弟见面,可得穿这破衣服了”

杨定邦道:“是啊,这身衣服处处都是血污沙尘,就是早些知道,预先浆洗浆洗也好,晚上怕得有些失礼了。”

是啊,他们要见的是几代人没见的至亲父老、至亲兄弟啊,这两句话言辞平静,但一片赤心与诚意却已跃然而出,郑渭在后面却听得呆了。

张迈等都走了以后,郑渭的弟弟郑汉道:“哥哥,这帮人很好呢,还有那位张特使,他的学问怕比你还好。他说的那些茶咱们一种也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他说的那番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郑渭摸了摸他的头,道:“他说的那番话确实慷慨激昂,我也被他打动了一会儿。不过呢,阿汉,你愿意为了这番话丢掉这个家,丢下所有生意,跟他们一起去颠沛流离、出生入死么?”

郑汉叫道:“我我敢!不过呢,好像代价也大了些。”

郑渭轻轻一笑,说:“是啊,代价是大了些。而且就算你去得,我去得,你嫂子、奶妈她们这些女眷,撒克爷爷这些老家人,怕也受不了这番苦。”

郑汉问:“那怎么办?”

郑渭沉吟道:“我估摸着,唐军不会在俱兰城停留太久的,目前来说且设法应付过去,等他们走了,咱们生活便恢复正常了。”

一直陪侍左右的老家人郑豪是个真正的唐民后裔,也是家中少数知道这些掌故的人,郑家近十几年来押解物资前往灯下谷,他都曾随行,在旁边听着,上前道:“三少爷,你刚才怎么能跟那位张特使说俱兰城的这些商户是货殖府的后裔?这里头虽然也有二十几家确实是,但大部分都不是啊。就是那二十几家,也都不是当年货殖府的嫡系,货殖府的嫡系多被截断在撒马尔罕那边,留在这俱兰城的这些,经过这么多年也都蜕化得差不多了。今晚还要带他们去赴宴,万一到时候被拆穿,这”

郑渭叹道:“我本来只是想帮帮俱兰城的商户,好让这些唐军莫伤害他们,可也没料到他们会是这样的反应,竟然还要这样郑重其事地约见他们。这下却是失算了。”他的这次失算,主要倒与智计无关,而在于他不能相信张迈等的真诚,既算错了张迈的立场,方向一错,之后便一谬千里了。

“若这里是怛罗斯,事情还好办些,就是在这里,也还是有办法,我已说了句‘大多数人已和异族混血’打底,这件事情,只要大家听我的话,仍有可为。”便要派下人去请众商户到政府来商议。

郑豪道:“三少爷,咱们阿齐木家自从分裂为二,你虽然撑住了俱兰城这边的家业,但威信已大不如前了。尤其是萨穆尔、卡拉丁等,在老爷、大少爷他们被隔绝在萨曼那边后,这几年就没把你放在眼里。就这么派个小厮去请,他们未必肯来吧。来了,也未必肯听你的话啊。”

郑渭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已有主张了,就算他们里头大部分并非唐民,只要按我说的做,也当能躲过这场劫数。”

郑汉与郑豪出去后,那个身材窈窕的波斯女郎从后面走了出来,她正是郑渭的妻子,这时从后面环住了郑渭,轻声用波斯话问道:“是出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了么?”

郑渭捉紧了妻子的手,柔声道:“放心,没事,有我在,不会有事的。这个家,我无论如何也会撑住。我就是拼了性命也不会让你、让全家所有的人受到一点伤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49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