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万国造也能玩出花样

书名: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12

造船行业,可不比其他。在某些方面来说,基本上可以算是衡量某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力行业。虽然那大多数都是在说军用大型舰只,而不是民用的,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关联的。想要单单依靠环亚就把这么多东西包圆了,就算环亚实力强劲,那也不行。

更何况,环亚可不仅仅只有船业一个行业,还有其他很多的行业,分摊下来,单独一个行业,在国内普遍投资偏低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比较大方,但和国外那些船业巨头相比,刘东这点钱,还远远不够看。

其实说那么多,还是环亚现如今的底蕴不够,虽然环亚算是一飞冲天,好像一下就能跨入财团的门槛。但实际上,真正和那些老牌财团比起来,还少了很多底蕴。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人脉上,甚至就算是客户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现如今的环亚,就像一口气吃成的胖子。刘东弄出这么多的产业,赚钱虽然是主要目的,但也未尝没有给环亚打基础的想法。只有把基础打牢以后,环亚的发展,才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过几年的那些以销售为王的企业,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赚了一点钱,就开始大规模的扩张。

但他们的扩张,并不是理性的扩张,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就盲目的扩张,力图一下就把企业做大做强,至于什么成本,什么盈利率,那绝对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如果刘东也是准备这样流行一把就走,那以刘东现在的总体实力,完全可以在国内搞鲸吞,引起巨大的经济轰动。但那样做之后呢管理不到位,资金链枯竭,产品跟不上公司的步伐,最后只有倒闭的份。

刘东并不想自己的环亚成为那样的存在,所以就必须把基础给打牢实,经得起风浪,经得起考验。环亚船业也同样如此,如果刘东不是忌讳日本人的贪欲,不是忌讳美国人的制裁,那他大可以大大方方的赚钱,就算成为一个代工基地,那赚的钱也不会少。虽然大头不会到自己这,但就算是汤水,都足够回本。

但刘东想要的环亚,并不是代工厂,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影响到行业范围的核心企业。所以即便是有便利的捷径,刘东也只有走最为艰难的那一条路。

“我何尝不知道那样做会很困难,但我们环亚目前,也就只有迎难而上。虽然我是有万国造的意思,但不代表一定要混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性的吸收长处,最好就是要那种技术类是,或者是某一个部分整体相同的技术。

比如说主船体,我们就可以全盘采用某一个国家的技术,然后上层建筑,又采用另外一个相近,或者比较匹配的技术。然后再细分下来,主船体的里面也可以具体的划分出来,上层建筑又具体的划分出来。我们的目标不在于真要把船弄成四不像,而是选择性的吸收。这样一来,我想技术方面的吃透,应该要简单一些。反正选择相近的技术,这样磨合下来,其实也不算太废功夫。”刘东越说,思路越是清晰。

听到刘东这么一说,张亚平点头说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量,就会减轻很多。都选择相近的技术,那我们形成自己产能的过程,也会加快许多。”

“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可以收购国外的船舶制造厂。这几年,海洋运输行业,一直都比较低迷,由于欧洲那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让整体的海洋运输产业,波动变低。这样一来,那些大型的船舶制造业公司,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于那些中小型的船厂来说,这就是个灾难。而我们大可以去收购那些中小型的国外船厂,资金用不了多少,但好处却不少。

每一个船厂能生存一段时间,都有自己的绝活,只要我们有目的性的选择,那么吸收掉他们的精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反正现在总体的行业不景气,我想那些船舶制造厂的老板,肯定也乐于出手。但现如今国际范围内,又能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出手

虽然国际性的大型船舶工厂,会乘着这个时间收购一些工厂,增加他们的底蕴,但他们能收购的船业,毕竟不会是全部,绝大多数船厂,只有在那儿耗着,撑得住就活,撑不住就死。只要我们能够针对性的做出措施,肯定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技术也引进了,钱还花不了多少。比起整体引进某一个国家的技术,或者某一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来,不但效率高,钳制少,花费也会变得最少。这样对于环亚船业发展来说,很是重要。”这个时候,刘东的思路越发的清晰起来。

虽然刘东很关心环亚船业,但不代表他会无限制的支持环亚船业,总体上,是有一个度的。如果环亚船业在技术引进方面,能够省下更多的资金,那么在其他方面的资金规划上面,就会宽裕许多,越是宽裕的环境,就越是能让环亚船业的实力快速增强。那样一来,环亚船业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加强。

听到刘东这么细致的分析以后,张亚平才发现,刘东的这个主意,是真心不错。如果按照之前整体引进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公司技术的做法,那样做是会让开始的时候变得简单,但很容易被引进技术的那些工厂或者国家,抓住自身的软肋。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当环亚船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够对那些引进技术的工厂形成威胁,那么张亚平绝对相信,之前大方卖技术的工厂,不会对环亚有什么好脸色。徒弟想要抢师傅的饭碗,师傅能不做出实际的行动么

到了那个时候,什么歪招都会出现。如果环亚没有其他的手段,有很大几率抵挡不了那些企业的进攻。前进的希望变得无限的渺小,而想要退出,又没有后路,最后的环亚,只会成为那种不上不下的企业,虽然能赚钱,但绝对不会在行业当中有什么发言权。那样的环亚船业,又能有什么意义

就拿环亚金融来说,一开始环亚金融仅仅是个小角色,那些财团绝对看不上眼。但到了现在,环亚金融在世界金融市场上,都能有一定的地位,能够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这就是掌握发言权的好处。

“收购外国的中小型船业制造厂,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但仅仅依靠我们环亚船业的能力,好像还不够。毕竟,我们身在国内,对于国外的情况,并不了解。想要真正弄到合适的船厂,还需要总公司的支持。”张亚平想了一下,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现如今的国内,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样,办理出国签证,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行,仅仅花钱就可以了。可现在,能出国的人,都是大有能耐的,一个出国名额,那可是要花费不小的能量。虽然以环亚船业的底蕴,并不是说拿不下来,但毕竟要比总公司出面,花费的资源多。

更何况,环亚可不是简单的国内私企,而是挂着外资名头的企业,在国外,也有环亚自己的势力。如果让环亚在国外的势力运作,那比起环亚船业自己摸索来,要好太多了。花费的资源不但少,能得到的东西还会更多,这就是有门路的好处。

“这事情,到时候你们可以和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那边联系,黄三水那边,有这方面的资料,到时候我让香港总部那边,帮你们环亚船业把这件事情弄好,你们也不用过度的操心这件事情。你们环亚船业现如今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环亚船业的底子打好。该建设的厂房建设好,该引进的设备拿出个章程,该对那些工人做培训的,就要立马培训起来。虽然现如今的船舶运输行业,看起来是很不景气,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发展的路子,也不知道在哪里。但这点对于我们环亚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我们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早就研究出这方面的资料了。你到时候也可以让黄三水给你调一份过来。”刘东说到。

“真的我们环亚真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张亚平还是第一次听到,环亚有关于船舶运输行业复苏的资料,所以显得十分的惊奇。这东西,就算是国外的那些专业的研究机构,也没有研究出什么名堂,没想到自己所在的环亚公司,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当然,你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别把环亚看得太简单了,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就是专程研究商业方面资料的机构,要是没有价值,我凭什么每年给他们划分那么多资源有付出就得有回报,这才是环亚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刘东自豪的说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30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