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零三章 想得太简单了

书名: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12

刘东之所以不要军工业的人才,有多种方面的因数。一个因为自身问题,在华夏,除了政府之外,不会有任何一个私人能够得到开展军工的机会,军工这类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东西,不会有任何向私人开放的可能。

既然不能在华夏开放,他刘东拿这些军工专家有什么用别说拐回来然后交与国家,先不说这样大公无私会使刘东损失多少,单单刘东沾手这些人,就足以引起国内无数人的暗中警惕。不论刘东最后是不是想要把这些人交给国家,这样的事情都是很犯忌讳的。

所以,除非国家需要,并且找上刘东,那样的情况下,刘东才有可能会去收罗这类人才。要不然,就算这些人才饿死都不关他鸟事。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太过主动的,尤其是这军工行业,更是如此。

这还仅仅是刘东这边的问题,而列夫捷特那边的问题就更多了。苏联的强大在于什么不就是在于军工么正是因为苏联的军事实力强劲,才能和美国抗衡。在这样一个重视军工的国家当中,想要挖走他的军工人才,实在是太惹眼了。一个处理不好,不但会给刘东带来麻烦,就连列夫捷特也不一定能够脱得了干系。要少少的挖几个不重要的角色,也达不到需求,但要挖多了,那就容易出问题。

刘东的生意并没有想要包含这一块,就算挖来了也是吃力不讨好。正是因为多种原因,刘东第一个提出来的限制就是不要军工业人才,那些人才,现在都是火药桶,除了苏联自己能碰之外,谁碰谁都会捅到马蜂窝。

“除了不要军工业人才,我也不会要那些思想太过坚定的人员。你知道,那些人的脑子实在是太过僵硬,根本就不会明白我那想要拯救苏联人民的崇高理想,反而会对我们十分敌视。这样的人我虽然钦佩,但却不能够为我们工作。你说是么我的朋友。”刘东对着列夫捷特发问到。

“是的,那些人的脑袋一向不太好使,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审时度势,而且他们也不懂得人际关系,是一群根本就不需要拯救的人。”当刘东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触动了列夫捷特一些比较伤心的回忆,所以列夫捷特对于刘东所说的那些人,一点好感都没有,并且本能的厌恶他们。

“看来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些人实在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当然,还有一些人也是我们所不能要的,那些在你们苏联很有名气的科学家,我们也不能要。因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社会关系,为了不给我们自己找麻烦,这些人也不能要。有了这么多的限制,列夫捷特,你觉得我们能挖到的人才还会很多么”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列夫捷特再仔细想了想,才开口说到:“是啊,有了这么多的限制,我们能找到的人才的确会少很多。但是我的朋友,你对于我们苏联的教育体系还是非常不了解,即便是有了这么多限制,能够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依旧会有很多。我对你之前那个能要多少就要多少的提法,很怀疑。因为从我们苏联的人口基数来计算,即便是有了无数的限制,我猜想依旧会有上百万人能够符合你的标准。”

当列夫捷特把这话说出来后,刘东沉默了。他之前貌似想得太过简单了一些,一直因为知道苏联用不了几年就会解体,而对苏联本能的看轻了一些。可当列夫捷特这样说了以后,刘东才发现,苏联能成为两极之一,并不是侥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东才恍然记起,前世华夏接收苏联的人才并不算是最多的一个国家,最先动手的美国,还有贪婪的日本人,包括那些欧洲的国家,个个都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乘火打劫,不但抢占苏联的资源,人才也没少弄。华夏都算是动手比较慢的,但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华夏依靠那些苏联的专家,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很多科技领域当中,都发展成为世界先进。

虽然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比如说华夏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对教育更加重视投入,华夏自身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没有停歇下来。但是,无数的原因,都湮灭不了当年的苏联专家们的努力成果。

华夏当时还仅仅接收了一小部分人才,都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可刘东现在,居然想要一口气成为一个大胖子,显然苏联这道菜,如果真让他一个人就这样吃下去,绝对会爆体而亡。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刘东不由得对自己刚才那翻话感到脸红。还是没有弄清楚具体的情况啊,经验主义害死人,还好这件事情现在还仅仅是处于商量的阶段,并没有落实下去。

要不然,要是招聘广告让列夫捷特发出去,因为失去生活物资来源的那些人才,能把刘东那还在规划当中的新公司给撑爆掉。这时候,刘东想起了后世那些大型的招聘会,密密麻麻的大学生,把所有的招聘单位前台给堆满,一天下来,仅仅是简历都是以吨来计算的。

而现在的苏联,就算刘东剔除了很多类型,但剩下的,也应该不会很少,就算是要求再高,那各式各样的人才,能形成的效果,应该也不比后世华夏那些大型人才招聘会弱多少。要真这样做了,第二天克格勃的人就能找上门来。

光是想了想,刘东的头皮都在发麻。于是,刘东很严肃的对列夫捷特说到:“我的朋友,我对我之前的那翻没有经过实践理论的话检讨,听到你善意的提醒以后,我才发现,之前的想法实在是有很严重的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继续进行下去,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慢慢来比较好一些。等我好好的再考察一下苏联的实际情况,再作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

苏联现在的情况,很类似于华夏后世,教授不如狗,大学生满地走,随便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一块广告牌砸下来,伤到十个人,其中七个是大学生,两个是博士生,还有一个是灭绝师太一样的人物,博士后。虽然这样的学历在实际工作当中是否有其相匹配的能力,还是个问号。但不能否认,他们是高学历人才的事实。

刘东这两年在国内,一直尝够了不够人才的烦恼。看看他最开始组建班底的五个人,除了陈洁和黄三水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其他的,周青富没在刘东手下之前,虽然在边境当倒爷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实际受教育的水平,仅仅是个小学。

吴一平虽然以前是国有工厂的管理人员,并且有着相当深厚的实际管理经验,但他的文凭虽然也是大学,但这个大学之前还得加上一个括号工农兵。好吧,只要知道那年月工农兵大学是什么样子的人,就会知道,在这样的大学里面能学到高层次知识经验,纯粹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还有陈志豪。虽然陈志豪现在的学历是大学,但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仅仅是个高中生。也就是在齐家做事的时候,因为得到赏识,而自身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去香港大学再一次进修,拿到了大学的学历。

五个人,现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刘东的左膀右臂,可他们的学历,是大学的仅仅只有三个,而且,这三个人当凭,还是进修得来的。

可想而知,依靠这样的根基打下现在这片江山的刘东,对于人才有多渴望而正是因为在华夏国内挖掘不到更多的人才后,刘东就以偏概全,认为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和华夏一样,高级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

所以才敢对着列夫捷特开口说,他有多少人才就能要多少人才。即便是他一直都知道,苏联的人才很多,而且还一直在为了挖掘苏联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但这个很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思维,对于现阶段苏联实际能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挖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等到列夫捷特说到这样的人才,在苏联能有上百万的时候,刘东才真正的明白了苏联的底蕴。虽然一百万人在刘东的心目当中,也依旧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但他可以联想,后世那些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就可以拿来借鉴。

再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一次性能够接待的人数顶天了也不会超过五万人,而仅仅是五万人,当摄像机拍下来那画面后,都已经足够震撼所有人。

那五万至少再乘以二十倍,就会成为现阶段苏联能够招聘到的人才。想想那个画面,刘东的心就不由得不规律的抽搐起来。老天爷啊,刘东在国内累死累活的仅仅能招聘到三瓜两枣充门面的人。可在苏联,个个都能当顶梁柱的人,却有上百万在等待救济,这世道,说有多不公平就有多不公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4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