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七十章 东方工业公司的大手笔

书名:资源帝国 作者:蒹葭苍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12

当刘东知道了日本人突然一笔资金流把美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后,就知道当初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要是日本人没有对付自己资金的意思,哪里会隐藏起这么一笔资金。还好有美国人在前面顶缸,要不然这次自己可就要亏死了。

日本人这么一手,也让林家兄弟看到了这资金碰撞的凶险。日本人不是绵羊,而是豺狼。还是老板刘东看得清醒,及时的避免了这么一次损失。

既然日本人对自己已经开始留意了,刘东当然不会还傻兮兮的上前找抽。他的资本相对于这些财团来说,还是相当的渺小,想要正面的和他们对抗,这条路还要走很远。

既然在金融上占不到什么便宜,刘东就把重点放在了挖墙脚的行动当中。虽然之前已经挖了一个完整的涂层技术团队,又陆陆续续的接收了一些其他学科的专家。但对于刘东未来的计划来说,这点人才还远远不够。既然金融方面占不到什么便宜,自然要把重心转移到实业上面来。

这些人才,虽然在日本来说,比较多见,好像不怎么稀罕。但是,对于现在手头上一穷二白的刘东来说,那可是稀罕的东西。虽然他有钱,自己也有技术,但是,对于整个大工业来说,他现在所拥有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需要的人才还远远不够。

现在有那么好的机会挖墙脚,他当然不能错过了。最重要的是,现在挖这些人才,并没有什么强劲的竞争对手。在金融市场上,是风起云涌,但是这实业科技上,就没有那么激烈。

美国人看上的是日本人的钱,而不是日本人的人才。对于这些人才,除非在国际上都能叫的出名号的,美国人才会正眼看。一般的人才,他们是不会太过在意。毕竟,要说到科技实力,美国人才是这方面的大拿,日本人,还差得很远。

既然打定主意要加大力度挖掘日本工业方面的人才,那仅仅是吴一平在日本坐镇,显然就是不够的。虽然日本那边的东方工业公司,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在日本也算是有些名气了。

但那边真正核心的人员,仅仅是只有一个吴一平,还是单薄了一点。所以,刘东决定,还要派过去一个团队,进行破坏式的挖墙脚行动。

刘东限于身份问题,肯定不能在日本那边露面。对于一般的日本人来说,可能不会知道刘东的真正背景,但是对于日本政府和三井一类的财团来说,要弄清楚刘东的身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要是刘东亲自出面做这种挖墙脚的行动,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但是要派谁过去,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这一年来的发展,刘东越来越觉得自己手中的人才不够用,最开始的时候还能勉强的应付,但后半年,公司跳跃性的发展后,公司的高层人员就有些捉衿见肘了。

最开始的五个核心成员,陈洁要跟在林家兄弟背后学习,黄三水要整理情报,并且还要建立自己完善的网络,身上的担子不轻。吴一平要坐镇日本,也是一个不能马虎的位置。陈志豪就更不用说了,香港这边公司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在打理。作为现在暂时性的总部所在地,他的压力也很大。就是周青富,虽然之前在玩乐,那也是学习。现在刚有小成,就被刘东给派到了苏联去。

可以说,整个的团队基本上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了。要是哪一个人突然病倒,那刘东手里连暂时能顶上去的人都没有。所以,要加强日本方面挖墙角的动作,派人过去,刘东都觉得那么艰难。

现在手上能派过去的人,除了刘东自己,就只有陈志豪和黄三水,还有陈洁。

这三个人,陈洁派过去挖人,刘东不太放心。日本那个地方,刘东一向对它没有什么好印象。全世界唯一一个黑社会合法化的国家,要多奇葩就有多奇葩。而且男女关系也是非常的混乱。派男人过去那是享受,但要派女人过去,那就是坑爹了。

陈洁和刘东之间,好歹是有点意思,刘东要让陈洁去日本独当一面,的确有些舍不得。

黄三水虽然很适合于挖墙脚一类的行动,但他自己的事情都还没有搞定,派他去挖墙脚,有些得不偿失。要动黄三水,至少也要等把情报系统建立完善以后。现在把他弄过去,要换另外一个人搞情报系统,也没人能顶得上去。

刘东想来想去,也只有把陈志豪给弄过去。虽然香港这边公司也需要他,但是香港公司这边基本上已经上了正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照顾。而且刘东这段时间正在坐镇香港,就算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刘东也能把他解决掉。所以,最后只有陈志豪能过去。

由于日本正在和美国打金融战,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美国从上到下,不管是国会议会,还是商业巨头,还是平民百姓,都在反对日本人。这就影响到了日本的出口经济。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对于美国的经济依靠也是很紧密的。他们出口的很多产品,最大的买家都是美国人。现在美国人要反对日本人,日本的出口型企业,自然是损失惨重。

每一个经济环节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爆发出来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日本的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进口,进口影响了,就影响到了本土的经济环境。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这样的影响那工厂基本上是成片的在倒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影响,那就影响到日本社会的正常秩序,继而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出面调节。所以,这一环环下来,日本人也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轻松。

而日本的重工业,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精密机床加工,还有那些企业旗下的研究院,因为美国人抵制日货的原因,也不得不被忍痛裁掉。

而陈志豪的人物,当然不是去解救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工人,刘东可没有那么高尚。他需要帮助吴一平做的,就是拿下那些被忍痛裁掉的研究人员,还有那些工厂的一线技术人员。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日本人培养的人才太多了,刘东自然是要帮助他们消化一部分。所谓一衣带水,双边友好。既然日本友人有困难,刘东自然会很厚道的帮助那些有文化,有技术,更有头脑的日本友人度过难关。

虽然陈志豪的主业是做公司的运营工作,但是偶尔挖一下人,也是能够做到的。尤其是这半年多以来,吴一平坐镇的日本东方工业公司,一直没有停止过挖墙脚的行动。这就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当陈志豪到了日本一个星期后,理顺了头绪的他,就开始做起了大手笔。

之前吴一平在东方工业公司的举动,仅仅是小规模的挖墙脚,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那些小有名气的研究所、实验室,还有那些在机床、特种钢材公司一线的技术员工身上。这些人才,要挖到手,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虽然人才是源源不断的流入到东方工业公司,但那个速度比起大规模的行动来说,还是太慢。招收的人员素质的确很强,但总数就比较少。

再加上之前刘东又拉了一批人去华夏,吴一平这边东方工业公司的人才储备,就显得单薄了很多。

而现在陈志豪到来,却和吴一平的挖角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选择了粗放式的挖角行动,也就是说,大规模的招聘这些工业从业人员,再选择其中对口的人才,加以吸收。

这样的行动,和吴一平那走精英化路线招收到的人才,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数量上却远远的超过了吴一平所能招收到的人。

尤其是这个时候,因为外贸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就算那些日本的大型企业,也不得不开始开源节流。那些他们看不上的人才,就放逐到了社会上。

对于这些日本大型企业看不上的人才,陈志豪可不会看不上。这些人之所以不被那些大型企业看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不行,而是因为资历问题。

别以为就只有华夏才会讲究资历,其实在日本,这论资排辈的问题比起华夏有些地方,还要严重。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人才供给,他们能浪费得起人才。他们有着完善的教育制度。

所以,那些日本大型企业看不上的人才,不代表这些人才不行,而是日本的教育体系供给能力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范围。这样的情况下,陈志豪想要招收到足够的人才,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加上现在刘东的资金充裕,并不像最开始来到日本的时候那样资金匮乏。陈志豪就开始了他的大手笔。首先,他在日本的各大专业性报纸上发布了东方工业公司招聘的广告,然后,又开始在电视台上打广告。这样一来,东方工业公司算是彻底的名声响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7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