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作者:去买柚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7章:匡扶正义,保家卫国

书名: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作者:去买柚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2

美轮美奂的烟花秀过后,现场气氛并没遇冷,而是进入到持续的温馨中。

为了缓解一部分的“肉麻”与“尴尬”。有的村民,开始收拾起地上的残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清理周围地面上。

东方的情感表达,跟西方那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可以每时每刻,对自己父母说“爸妈,我爱你”。

但我们东方人,别说当面提了,就连微信上,甚至脑海里想想都觉得浑身冒鸡皮疙瘩。

转眼烟花看完,如今的众人,都已从虎年迈入了兔年。

收拾完烟花残骸后,众人一起返回村子,然后互相道别,各回各家。等到早上醒来,还有一堆事情,等着要做。

黎明时分,当家村的人们还处于睡梦中的时候,李子夜已经早早的起床,并且进入到了传承世界中。

没办法,他这个年龄段,怎么睡得着觉啊关键还有桃源灵液的滋润,所以李子夜每天只需睡四个小时,就比常人睡八個小时补充的精力还多。

当他打开手机,点进传承世界地图。只见原本一片灰暗的华夏传承,经过他一年的努力,如今就像点点繁星那样,不断的在地图上闪烁。

这一次,李子夜是奔着“羊首”传承去的。之前他通过系统,找回了流失海外的“蛇首”。现在时隔多日,差不多也能继续寻回之路了。

李子夜伸出指尖,点了一下圆明园中的“羊首”铜像。紧接着,他身边的场景一阵跳转,自己的房间也变为了一处小山头。

只见山头上站满了一群,头戴红布条,身穿黑色或红色布衣的古人。他们手里或拿着大刀,或扛着锄头,有的甚至还举着铁耙、木棍等器械。

在场的古人中,有男有女,地位平等。女人们也扎着红布巾,手持各类“兵器”,看模样是要跟男人们一起,出去打仗。

李子夜感到好奇的瞧着这群人。按照他以往的经历,每次传承不是在故宫,就是在圆明园,或者天师府之类的地点。传承气息浓郁,书香门第。

然而这次,却跟之前大不相同。他的面前,居然出现一大群“泥腿子”,而且还各个拿着“土兵器”,连正规军编制的十分之一,都及不上。

这样的一群“泥腿子”,他们在出发前,还找来所谓“天师”,为众人请神下凡。每个人临行前,都会喝上一碗符酒。据说能刀枪不入,神勇无比。

先不说这符酒,到底有没有用。就说它符纸上的朱砂印,溶解在酒里,会产生毒性。

李子夜默默的看着众人,饮下“毒酒”。有的甚至还把符纸,吞咽下肚。然后口中振振有词的念着咒语,企图跟天上的神灵沟通。

做完这些“法事”后,众人在领头人的带领下,埋伏在山头南面的树林中。

虚空中的李子夜,为了弄懂这次传承,也一直在上空观察着他们。

根据天帝视角,此时的他发现,北边的路上,有一队身穿英法陆军制服的洋鬼子,正端着火枪,拉着火炮的途径此地。

一见到这些红毛洋鬼子,李子夜差不多知道了来龙去脉。原来,埋伏在树林里的“泥腿子”,并不是什么占山为王的土匪,也不是穷凶极恶的刁民。

而是匡扶正义,保家卫国的一群勇士。他们受够了洋人,对他们的凌虐和屠杀。也受够了清廷的毫不作为。

自从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强中干,是个列强都能看见。

堂堂四万万人口的国度,被两个人数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国家,打得体无完肤,不敢还手。

如此一来,世界列强对清朝的侵略,对清朝百姓的杀戮,更加变本加厉。在它们眼里,老百姓如同草芥,杀就杀了,无所谓。反正清廷也不敢拿它们怎么样。

在这样的残酷环境下,底层的老百姓,只能被迫拿起武器反抗,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外地入侵。

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号,叫“义和团”。义为义气,和为团结。他们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

之所以众人抱在一起,除了日子过不下去以外。主要是他们心中,具有强烈而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但为了自己,还为这苍天下的黎民百姓。

随着英法军队的临近,为首的领头人悄悄给后边,打了个手势。意思是“大家准备,洋人马上就到”。

看见手势后,众人纷纷握紧手中武器。这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大刀、锄头,跟洋人的火炮比起来,十分落后。往往人都还没有靠近,就被洋鬼子的机枪杀了大片。

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喝下的符酒,吞下的符纸,其实没什么用。无非是给自己壮胆的安慰,用来麻痹恐惧。

但亲眼目睹洋鬼子,是怎么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屠杀百姓,凌虐儿童、妇女

那些受害者,有的是他们的亲人,有的是他们的朋友,甚至还有的是他们的亲生骨肉

这样的屈辱和仇恨,哪怕是没任何文化,连字都不会写的乞丐,都知道要血债血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英法联军越来越近,只见埋伏在树林中的义和团领袖,突然大吼一声,“杀”

几乎就在瞬间,整个义和团仿佛“疯”了似的,举起手中砍刀,集体往山坡下冲去一时间喊杀声不断,气势恢宏。

不仅仅是山坡树林里,有义和团埋伏。就连英法联军的后方,也到处充满了喊杀声。

原来义和团分兵两路,埋伏在此地,用出一招前后夹击,势要吃掉眼前的洋鬼子。

从战术、战略上来说,他们是成功的。英法联军的确有被包围。从勇气上来说,他们也成功了,在场的泥腿子们,无论男人、女人,没一个是孬种。

但奈何他们手中的武器,太过落后。仅见一支区区数百人的英法联军,在遇到前后夹击,被人包围的情况下。

它们紧急围成一个矩阵,然后用手中的火枪、火炮,外加机枪,对着义和团各种扫射。

近代规模的战争,可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人数越多优势越大。密集的冲锋,正好是机枪、大炮的活靶子。只要弹药管够,不管来多少人,都会倒下。

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一排一排的义和团成员,被流弹击中,顿时倒地不起。鲜血顺着他们的伤口,不断往外涌出,渐渐染红了整片山坡。

看到昔日的同伴,在洋鬼子们的炮弹下倒地。后方的义和团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却。

只见他们怪叫着,发出阵阵怒吼用自己的生命,去堵敌人的子弹,为身边队友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在这种用人命填出来的战机下,义和团前赴后继,逐渐杀到了英法联军跟前。

眼见手拿大刀的汉人,如此英勇的拼杀到面前,那些正在焦急换子弹的洋鬼子们,连手都紧张得开始颤抖。

它们侵略华夏这么久,早已习惯了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反正清朝的当权者,都不敢拿它们怎么样,即使什么大臣,见了它们也要低三下四。

但可是,令它们没想到的是,居然有朝一日,被它们一直踩在脚下的华夏百姓,会拿起武器围剿它们。连清政府都不敢这么做的事,底层的老百姓却干了

而且还干出了气势,干出了气魄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英法联军的士兵们,都可以看清义和团手中的大刀,散发出的寒芒。

它们神色开始慌张,手上的火枪也开始不稳。一旁的重机枪,因为长时间扫射,枪管已烫得发红,没法继续使用。除非给枪管浇水,让它急速冷却。

冲在最前头的义和团们,看到洋鬼子的机枪不灵了。气势顿然大增,连带着他们的喊杀声,也越发震耳欲聋

“杀”

漫山遍野的嘶吼,冲破云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只见离英法联军最近的山坡上,忽然冲出一支手拿红缨枪的骑兵

虽然这支骑兵,看起来有些简陋。既没有配备重盔,手中的红缨枪也有长有短。

但他们所展现出的气势,以及把握冲锋的时机,却非常之刁钻。正好掐着洋鬼子,机枪冷却的时候杀出。

即便是人海战术,我泱泱华夏7000年沉淀下来的智慧,那也必定把该战术运用到极致。

先是前后夹击,隐藏埋伏。等到敌人临近,再是步兵冲锋,吸引伤害。接着等时机成熟,到了焦灼的关键,埋伏在另一处的骑兵,以奇袭杀出

这战术、战法的运用,打得洋鬼子们措手不及。眼看骑兵马上杀到,此刻的它们不得不举起刺刀,企图跟义和团近距离搏杀。

如果是远距离的枪炮,那义和团的成员们,拿洋人没啥办法。但到了近战,每个人就一条命,一个脑袋,这还怕谁直接抡起大刀,朝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只见冲在最前的骑兵,挥动着他们手中的红缨枪,然后直刺进洋鬼子们胸口。

洋鬼子发出惨叫,应声倒地。骑兵的冲锋,为义和团撕开一道缺口。此时,英法联军的矩阵,已被突破。

它们手中,无往不利的火枪,也在这一时刻,通通失灵。

随着矩阵被破,越来越多的义和团成员,得以冲杀到鬼子们跟前。用他们手中的铁耙和锄头,宣泄心中的怒火。

一时间,鬼子们的惨叫声,起此彼伏。它们第一次尝到了,被华夏老百姓绞杀的滋味。

一些没有骨气的洋鬼子,当场就跪下投降了。有的因为被吓破胆,直接尿了裤子

虚空中的李子夜,望着那些已经倒地不起的义和团成员们。是他们不顾安危的冲向联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同伴争取到了时间。

虽然此次战役,最终是义和团获胜,剿灭英法联军四百余人。缴获各类枪支弹药,火炮数门

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痛的。

原本漫山遍野的同僚,如今十人之中,仅存二、三人。超过五分之三的义和团成员,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生命。

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的连名字都没留下

除了英法联军的部队,此刻还有日、俄、意、美、德、奥六国,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

所以为了尽快撤离战场,免得后续联军追杀过来。活着的义和团们,不得不草草的给同伴,裹上白布,埋葬在这荒山野岭中。

“兄弟们呐对不住了我们得走了”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的话,我们必定前来,将你们的尸骨送回家乡”

义和团领袖,带着悲鸣的说道。农业国打工业国,这胜利的代价,实在太惨痛了。

李子夜,默默地望着众人撤离。刚才发生的战斗,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也无法想象它会如此惨烈

根据以往传承的路数,李子夜觉得此次的关键点,应该在义和团领袖身上。于是他意念流转,跟上了撤离的队伍。

大约过了两天左右,李子夜跟随众人,来到他们位于山野中的一处据点。

在这里,不但有较为充足的粮草、食物。而且还堆着两只,半人来高的木箱。

通过视角,李子夜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木箱里装着的,是两只小一号的宝箱。

之所以说是宝箱,那是因为它们都镶有金色铆钉,看起来就不像一般的箱子。

而宝箱之中,安静躺着的,自然就是本次的传承“十二生肖羊首”。不过还有意外之喜的是,隔壁的另一只箱子里,竟然也躺着一尊“十二生肖铜像”

定睛一看,居然是“圆明园狗首”。

一个传承中,出现另一个传承,游戏也开始套娃了。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费时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