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作者:去买柚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9章:国粹,国粹,还是国粹

书名: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作者:去买柚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2

望着眼前的木制小屋,巨大的落差与对比,让现场后选人和媒体记者们,都傻了眼。

再加上坡前那些小娃娃,此时正满是好奇的望着他们,此情此景让众人都有些看不懂了。这跟他们想象中的选拔,完全不一样。

李子夜不疾不徐的领着众人, 走上上坡,来到木屋学堂前。

这时,桂花树下的娃娃们,收起了脸上的嬉笑,转而毕恭毕敬的对李子夜行礼。

“子夜老师,中午好”

娃娃们整齐的问候道。

“嗯,好。”李子夜点头回应。

接着他转过身子,望向身后的两百位考生。由于小山坡不是很大, 此时的考生们, 从坡上一直排到坡下。有一种大摆龙门阵的画面感。

只不过今天这阵法,可不是由考生们来摆,而是李子夜和他的那些学生。

“就按照现在的站位顺序,开始吧。”李子夜,直截了当的说道。

他话音落下,仅见跟前的两百名考生,还是一头雾水的东张西望着。什么开始吧怎么开始呀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娃娃们忽然小跑进学堂,而后拿出各种传统精粹来

比如,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又比如,文人四艺的琴棋书画;甚至连花中君子的梅兰竹菊,身穿武术服的功夫小子,还有怀抱麻将牌的小萝莉

这些小娃娃们的二次亮相,可把现场的考生们给整不会了包括随拍的记者媒体,也纷纷睁大眼睛,看着跟前的神奇景象。

“我去,这又是什么情况啊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我能理解,但梅兰竹菊还有功夫麻将,这是啥呀这是该怎么考”

“好歹我也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不下百起。今天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次见到啊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感觉很棘手啊”

“这群小娃娃是想干嘛还有那位功夫小子,又是要干嘛探讨国术,还是点到为止啊完了完了,最怕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在场的两百位考生,被弄得有些晕头转向,全完猜不透李子夜的套路。

见众人还在那儿魂不守舍的样子,李子夜进一步讲解道,“按照你们的喜好或擅长,自行选择考官。”

李子夜话刚说完,只见现场的考生们,还有媒体记者,顿时都惊呆了

“啥考官”

“这群小娃娃,是我们的考官由他们来考评我们”

众人不敢相信的望着眼前场景, 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居然让七、八岁的小娃娃们, 对他们评头论足。

见众人表情和反映,对娃娃们有些“不以为然”。于是李子夜眨了眨眼睛,然后对身边一位怀抱画纸的学生说道,“子语,你来做一幅画,让大家品鉴一下。”

“学生,明白”

那位叫子语的男娃,立刻摊开宣纸,然后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提笔沾了沾研磨好的墨汁。

接着连看都不需要多看,直接在纸上画下,眼前众考生的群体肖像,外加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风景

从子语提笔,到他当场作画,仅仅只过去几分钟。一幅速写而成的水墨画,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完成了。

“老师,我画好了”

子语用他稚嫩的小手,将画纸竖着展开,以便李子夜和周围众人,能看得清晰。

当画纸被整个展开,并且呈现在众人眼前,只见上面有鼻子有眼的,画着考生们的体态与神情。

特别是近处的人物,几乎各个都抓准了要点,而且还把考生和记者脸上,那股“不以为然”的神态,精妙的用笔锋点了出来。

看得现场两百位考生,还有随行的媒体记者们,心情一下子复杂起来有着惊艳,有着讶异,还有着一丝无地自容的羞愧

“我去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孩子,都能把国画,画得这么好嘛这叫我三十而立的大人,情何以堪呐”

“居然看走眼了这群小娃娃真的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吗单单那个叫子语的小孩,就画得一手好画,这种实力放在同龄人里,还不随随便便拿冠军”

“好家伙啊,好家伙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小孩子,他们应该都是子夜先生教导出来的吧这可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成就,那他们长大了还得了”

现场众人,在看到子语的速写画后,纷纷意识到他们不该带有“轻视”。

不能光看对方年龄小,就觉得自己吃的盐,比他们吃的饭还多。

再加上子语的画中,将他们脸上的不以为然,很巧妙的点了出来。这就好比一群大人,走在路上耀武扬威,忽然被地方的一位小孩,出手打脸一样感觉火辣辣的

于是乎,众人收起之前的轻视,开始认认真真的选择他们的考官。

比如,排在队伍最前方的男青年,二十多岁出头,有着极好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一位手里拿着书卷的男娃,作为他本轮的主考官。

“你好小先生,我们开始吧”青年带着礼貌的说道。

男娃听后,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别看他年龄小,嘴上连毛都还没长出来。但办起事来,可不含糊,当场就问了男青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你好,请你以经义为题,以四书五经取题,论家、国之事。”

男娃用他稚嫩的童声,问出一个令在场众人,都感到窒息的问题。直接把跟前的男青年,给问得楞在当场,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啊经义为题四书五经取题这我该怎么回答啊”

男青年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经义他是知道的,四书五经也有所了解。但偏偏把这些组合起来,他就弄不懂了。

包括现场的不少考生,也都对男娃的问题,感到一筹莫展。只有少数几位略有研究的人士,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有记者媒体,悄悄来到李子夜跟前,然后问道,“子夜先生,刚才的这个问题,会不会太太难了一点啊我们都没听明白题目的意思”

李子夜听后,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刚才的考题,已经是简化过的了。原题会更难,是要求以经义为题,从四书五经取题,按制艺时文来叙述家、国之事。”

李子夜音色淡淡的说着,当他把话说完,只见跟前的媒体记者们,一个个更加听不懂了

本来那什么为题,取题的,就已经非常陌生。现在又来个制艺时文,这都哪跟哪儿呀

李子夜所说的制艺时文,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古代科举的。

它是明朝、清朝,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所谓章的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还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所以李子夜说,刚才的考题已经简化很多了。如果按原题的格式作答,估计现场的考生里,能有五个回答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键像“家、国之事”这类论题,如果放在明代,那估计考考举人都难顶多拿来考“儒童”

听完李子夜的回答,现场记者还有周围考生们,顿时没了声音。特别是那位被问及的青年,此时血色全无的白着一张脸,仿佛还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事。

自己居然被一位七八岁大的孩子,给问倒了

“受教了那如果换做是你,会怎么作答呢”男青年,反问跟前的子语。他想知道答案,同时也想看看男娃,到底是真会,还是提前背的题目。

这点很重要,也是众人心存顾虑的地方。毕竟背题出题,那真的太简单了,而且如果有心做全套的话,那搞不好答案也早已背好。

只不过就算背了答案,众人也能从只言片语中感觉出来。因为背诵跟作答,区别肯定有的。

小子语听后,没有多想什么,只见他十分流利的出口成章道,“四书五经中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又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要谈治理国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因为不能管理好自己家庭,却能管理好老百姓的人,是不存在的。一家之主若想要管理好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那自己首先得修身养性,以理服人”

子语颇有节奏的说着。

虽然他没有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家里有小孩的人,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来,小家伙这不像在死记硬背,而是真的理解了其中道理。

如果是硬背的,那就会像他们家孩子那样,要么是毫无灵魂的念台词,要么就是在东拼西凑,吭吭哧哧的挤牙膏

在子语说出答案后,仅见跟前的男青年,心服口服的点了点头。包括他身后的其他考生,还有一旁的媒体记者们,此时此刻全都服帖的找不到任何华点。

“这他喵的八岁小孩子以后可不得了啊年纪这么小,就懂这么多道理,比我们不少大人懂得还多”

“就算退一万步来讲,他才七言文,还有白话文,全程无错。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证明了好吧”

“子夜大神,恐怖如斯也就算了,没想到他教出来学生,而且还只有七八岁,就开始头头是道的讲道理了。反观我们这些成年人,有时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啊”

有了子语的现场“教育”,后面排队的考生们,更加不敢掉以轻心。一个个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选择考官,生怕像男青年那样,直接被问得哑口无言。

好在其他小考官,不是每一位都像子语那样,难度奇高。也有专业对口,比较“容易”的。比如像国粹麻将,就有一些懂行的中年人选择。

说到麻将,很多人意识里会冒出“赌博”,然后是噼里啪啦的洗牌声,很是吵闹。

除去“赌博”这种恶性元素,其实麻将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竞技博弈项目,有一定的策略性。

只可惜绝大多数人,学麻将,都是为了赢钱去的。就算你想跟人切磋牌艺,那也得带上钞票,要不然根本没人玩

只见怀抱麻将的小萝莉,并没有像子语那样,问众人有关麻将的学术问题。她随机从盒子里摸出几张牌,然后分发给跟前考生。

“捌万、一条、四洞、南风、秋菊”

考生们接过小萝莉的麻将牌,也不知道这是要干啥。

这时,只听她用纤细而稚气的嗓音,对众人说道,“请把你们手上的麻将牌,雕刻出来。学堂里边有专门的刻刀和材料。”

话音落下,仅见所有选择麻将的考生,集体傻眼他们本以为这是要现场来一圈,看看手艺。没想到居然是雕刻麻将牌

不过话说回来,这在古代也的确是一门手艺。毕竟古人的麻将牌,那都是工匠师傅们亲手打造的。

没办法,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算跪着也要走完。于是众人拿着他们的手牌,进入学堂,而后刻苦钻研的开始雕刻。

考虑到新手容易将自己弄伤,李子夜还在学堂里准备了防割手套,只要戴在左手,扶住牌石,那就算被刻刀误伤,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