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6章 报纸的作用

书名: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52

报纸的作用

报纸的作用

其他人都被这个声音给吸引了过来,难道这人真的知道发生了什么?“兄弟,你是不是知道什么,给咱们说说呗?”

只见这人乐呵呵地从怀中掏出一张大纸,然后说道!”

这几天太孙殿下清查了山西和河南几地的粮仓,发现这粮仓里面的粮食不见了许多,要知道当今陛下体恤百姓,建这些粮仓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灾荒时有人饿死!”

”陛下这么仁德,可惜这些狗官竟然联合在一起将这粮食给卖了,甚至还是卖给咱们的敌人,北方的北元鞑子,你说这些人值得原谅?”

众人听完后顿时怒了:“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平时一个个地说自己为民请命,谁知道竟然干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就是陛下也是穷苦人出身,知道为咱们考虑,给咱们留条活路,这些黑了心肠的官儿非要将咱们的活路给断了吗?”

这时一个老人叹了一口气:“当年我家穷一顿饭都吃不起,为了活命,我将家里的三个伢子卖了两个才换了两斗米,可惜就算是这样,我剩下的一个伢子也饿死了,就留下老汉一个人,当年但凡有一口吃的,也不至于如此!”

众人听完后纷纷点头,那名读书人脸色通红,谁能想到自己竟然还有会被打脸的一天。

自己好歹也是读书人,怎会如此?只见他愤怒地说道:“信口雌黄,谁能证明你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真的,说不定伱也是道听途说!”

“这些官员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以拯救天下,万民为己任,怎会做出这等事情!”

那人扬了扬手中的纸说道:“这是由太孙殿下提议,由御史中丞刘伯温刘大人亲自编纂的报纸,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写在这报纸上了,我又怎么可能造假!”

众人心中非常惊讶,这小小的一张破纸,竟然和太孙殿下和刘伯温大人有关系,之前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报纸,如今却是瞧了个新鲜。

“这是什么东西?我以前只听说过邸报,难道这是什么新的邸报不成?”

见众人有兴趣,这人乐呵呵地说道:“你们不知道也正常,如今大明日报才刚刚开始出现,我若不是因为姐夫在御史台做官,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太孙殿下觉得咱们对朝廷上的事情了解得不多,所以编纂了这大明日报,所有朝廷上发生的事情都会写在这报纸上,除这之外还有一些厉害的文章或者是各地发生的事情,都会在上面写。

而且还有专门一块儿是教咱们识字的!”

“殿下这么做可真是良苦用心!”

众人听完后极为惊讶。

一人乐呵呵地说道:“得了吧你大字不识一箩筐,就算给你一本书你都读不明白,还真把自己当成文曲星了!”

酒馆里的众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起来。

那人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说道:“”太孙殿下说了。

凡我大明的百姓都有读书识字的权利,咱们今天学一个字,明天学一个字,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也能认识好多字了!”

“那些秀才相公们可不是什么天生的文曲星,他们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的,太孙殿下说了,学得好的还有奖励呢!”

众人听到这话,呼吸有些急促,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观念从来没有断绝过,所有人都羡慕围观,读书参加科举便是改变这一切的途径。

只可惜读书的成本太大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书的。

但是若是识字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听着上面报纸上面的东西,他们可是急得抓心挠肝的。

“你这报纸多少钱一张?印了这么多字,应该很贵吧,前几天三娃子的老爹给他买了一本书,祖传的镯子都给卖了,那可是快老玉了!”

那人笑着说道:“殿下说了,这东西对于我大明的百姓有好处,可不会乱收钱,所以这样一张只要一文钱,而且绝不涨价!”

这些人听到之后心中有些惊讶,只要一文钱确实不是很贵,一个大子儿也不过只能买两个包子!”

那名读书人脸色极为难看,在他看来读书识字乃是神圣的事情,只有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以耕读传家的子弟才有资格。

这些泥腿子哪里有资格读书学字。

更可恨的是,这张报纸竟然只要一文钱,这不是显得他们这些读书人不值钱了吗?”

圣人之道岂是这钱才能够衡量的,那报纸上面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庸俗至极,我不屑一顾,说完后转头离开。

众人哈哈一笑,虽然这报纸上面的不是圣人之学。

但是百姓们喜欢的就是这个。

杨思义看着一张一张的报纸印刷下来,然后打包好发往各地,他心中就极为激动,这报纸虽然说价格不贵,但是量可是非常大的。

纸张本来就没有用太好,墨也是非常低廉的价格,只需要排版好之后就可以不停重复地印刷。

尤其是随着大明日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一些。

小商小贩都会选择买上一张看看。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三天出一张。

这收入绝对很稳当。

大明日报的浪潮以极快的速度开始推向大明各地。

山东地界。

一孔家弟子看到这些百姓手中的报纸。

心中极为惊讶,自己才几天没出来,怎么又多了这么个新鲜玩意儿?等看到上面的内容,他不由得脸色大变。

急忙带着这张报纸回到了家族里,孔氏家族内部一些族老聚集,在一起气氛极为沉重。

这样的会议只有孔家内部德高望重的长者才会出现。

往往他们的事情会决定整个读书人群体的利益。

似乎是见长时间没人说话,气氛有些尴尬,一个孔家的祖老说道:“诸位,太孙殿下这么做,实在是有些过了。

文章之事乃圣人之言,岂可轻传?”

“若是天底下的人都识字了,还有谁会安心耕种,倒使我大明生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像四书五经这样的教材,在各个书坊里面也能够买得到,只不过是价格贵了一些,但是想单独靠这些东西考试做官根本就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4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