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2章 扶持皇孙

书名: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52

扶持皇孙

扶持皇孙

“赏信使。”

“军情急报,上呈皇爷爷巡游车驾。”

高台之上,朱雄英粗略看了一眼军情急报。

不得不说,沐英这个‘义叔’还是有些实力的,此番大捷,除却战果之外还极大稳定了北方边境的民心。

不过

朱雄英也是微微皱眉,总觉得这捷报来的太过突然了一些。

“多谢殿下!”

信使朗声开口,眉眼之中满是喜色。

满朝文武皆是微微点头。

这位殿下还是有些分寸的,军事之上,虽然这位皇太孙殿下如今监国,但没有好大喜功,将此事扩大,甚至提出追击北元这样的糊涂话语,确实聪明。

“继续奏事!”

随着朱雄英的话语落下,各类奏疏呈上。

除却增驿之外,杨思义对于山西赈灾的事情也已经开始落在实处,户部的官员已经开始协同军伍,行至山西。

与之同去的,还从各地选调的医者。

退朝之后,李善长眉头紧皱,走出麒麟殿。

世家入仕,士族清谈。

这是他原本规划出来的格局。

入仕还好说,待过了几年,世家的底蕴便可以显现出来,届时依托科举,便是慢慢成势。

但是士族的清谈.

开玩笑,不吃饱饭,清谈个屁啊!所谓的士族清谈,都是建立在家中田地万顷,衣食无忧的富足之下的。

光是从商,而不真正插入朝堂的政策决议之中,士族的繁华,便会空泛。

两者无法同进,大明的相权就永远抬不起头来。

“李相,杨思义实在太过分了!”

“居然当面顶撞李相!”

胡惟庸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阴鸷之色,沉声开口。

“住口!”

“杨思义此人,老夫打了几十年交道,自然明白。”

“其人一心为大明财政,无私心矣,老夫说到底,也不会迁怒于他!”

“只是此番增驿,我等无法插手进去,着实可惜了一些。”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

当年最艰难的岁月,这杨思义便是他们这批老臣的银根脊梁骨,如今便是朝堂上顶撞,他李善长也不愿意对此人出手。

况且,

杨思义的年岁比之他都大,没几年了,完全没有必要。

胡惟庸这等愤恨之语,不过就是听听罢了。

“李相,学生有一想法,不知可否。”

胡惟庸点了点头,自然明白了自家老师对于杨思义的看法。

但是朱雄英压得太狠,让他心中总有一股子危机感,故而另寻他法。

“说来听听。”

李善长顿步,眉头深皱。

“皇太孙殿下监国,此事乃是洪武陛下定下,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自然不敢置喙。”

“然,”

“太孙殿下为人,刚愎自用,多番打压中书省,此乃暴虐之兆也!”

“学生究其原因,不过四个字。”

“恃宠而骄!”

“学生以为,我等当扶持一个皇孙.”

胡惟庸眼神之中满是阴沉,缓缓开口。

“啪!”

岂料,

胡惟庸话还未说完,便感觉自己的脸上一疼!

离的较远的官员,都是察觉到了这边的异样,先是一惊,而后轻笑!

想必是因为此番增驿之事,这位李相在迁怒胡惟庸呢!

毕竟这一次,可是吃了不小的暗亏啊!

而胡惟庸目光错愕,看向自己这位恩师,满脸不解。

只见李善长满脸怒容,低声喝道:“混账!”

“大明立国,自然以嫡长为先!太子于我等臣子,恩深而威重!日后传承自是如此!”

“皇储之争,乃是臣子大忌!”

“尔安敢言?”

这一番话,足可见李善长是真的动怒了!

他自大明立国之后的政治抱负,就是想要构造皇权与相权同治天下的局面!

但这种‘同治’,定然是要两权相牵制。

若是参与到皇储之争中,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定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长消,届时朝堂失衡,天下大乱!

他李善长便是再暗中气恼被朱雄英整治,也从没想过在朝堂之上掀起一场皇储之争!

胡惟庸被打得生疼,连忙改口道:

“老师,学生并非要插足皇储之事。”

“只是,学生以为,皇太孙殿下得陛下宠爱太甚,故而威重朝堂,此乃失衡之道!”

“学生心想,既是如此,我等扶持一位皇孙,令其得陛下喜爱,陛下自会稍收偏颇,届时太孙殿下,也自然会谨慎行事,不至如此狂放也!”

这一番话说出口,李善长眼眸之中的怒意稍消。

还算是点正经的想法!

分宠,而非争皇储之位,此事倒也算得上是可行之策!

皇太孙殿下如今气焰嚣张,对于朝堂也不是好事!

“此事再言,从长计议!”

李善长抚了抚胡须,缓缓点头。

胡惟庸不顾自己的脸上生疼,也是连忙陪笑:

“大明有恩师眷顾,朝政安正,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师生二人,缓步离开皇宫。

“啧!”

“别说,魏国公和诚意伯,倒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文华殿之内,朱雄英看着刚刚呈上来的密奏,也是倍感稀奇。

这朝议之时不说,朝议结束之后,两人便是以最快速度写了密奏呈过来,言及之事,正是接下来要宣扬的‘和林大捷’。

只不过,徐达在密奏之中言,此番大捷,过于蹊跷,数万人的军武之事,竟无半点辅武之战,如同天突降雨,实乃离奇。

然后,徐达便是呈请要五军都督府派人前往和林,而且明发诏令,要边境之上的军武严整军备,以待突变!

而刘伯温在密奏之中所言,是观王保保此人计谋深远,不似鲁莽之辈!此番大捷,对于如今北元,亦是大损!

如此行事,恐有后手。

一个言军事,一个言人心,但得出来的结论,却是出奇一致。

“雨化田。”

朱雄英将两封奏疏放下,唤了一声。

“臣在。”

雨化田恭敬行礼、

“派遣西厂的鹰隼探子,前往边境,详查北元之事。”

“除此之外,要训练出懂蒙语的谍子,派遣入草原,知敌情,方可未雨绸缪!”

朱雄英手指轻点奏疏,眼眸之中满是细思。

这卧榻之侧,有个带狐臭的异族之人酣睡,当真有点不习惯啊!

还是得找机会砍了,才能舒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8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