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06章 离间,百口莫辩

书名: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52

离间,百口莫辩

离间,百口莫辩

“羊毛在草原上都是最没有用处的东西,唯一的作用就是点把火烧的取取暖,你的意思是大明想要向你收购一些羊毛,并且还让你不要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

巴颜伯孛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

“不管伱们信不信,事实就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和那大明的太孙还有什么可以说的,我家齐王和大明是死敌,无论如何,我家大王都不会背叛陛下!”

草原上各部落听到这话极为不屑。

谁也不知道扩廓心里面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听说如今扩廓和乃儿不花的关系非常差,借助大明来进攻乃儿不花也是有可能的。

军演结束之后,各国的使者都将消息传回了国内。

北方的各个草原部落也接到了消息,内容大差不差,无非是大明的实力强悍,不可匹敌。

等到太子朱标解决完这件事情之后,便开始挨个地拜访淮西勋贵。

虽说如今的淮西勋贵,多有不法之事,但却不能一棒子打死这些人当中还是有不少的功臣的。

大明应天府最大的酒楼。

一大早锦衣卫的人便将这个地方给封锁了起来。

很快陆陆续续的朝堂勋贵出现在这里。

因为凤阳府侵占田地的事情,淮西勋贵损失惨重。

许多人都已经被下了兵权,在家静养。

淮西勋贵之所以可以嚣张跋扈,无非靠的是三样东西。

第一是凤阳府的身份,他们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凤阳府人。

,所以看在这个面子上,朱元璋也不可能做得太过分,更何况还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在一旁。

第二件事便是韩国公李善长。

韩国公李善长作为文官之首,也是他们淮西勋贵之首,背后的势力非常强大,有他做保护伞,整个淮西勋贵如同一张大网死死地锁住朝堂。

只要是他们不愿意让朝廷知道的事情,便可以借助韩国公李善长的手给遮掩住。

然而自从韩国公李善长退隐之后,他们的地位便开始岌岌可危。

第三点就是朱元璋发给他们的丹书铁券。

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表彰这一群老兄弟,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劳,册封了八公二十八侯以及数量众多的伯爵。

他们可以得到一份丹书铁券。

只要拥有这个东西,无论是犯了什么罪,只要不是造反,都可以免死一次。

这才是他们敢于违法乱纪的底气。

只可惜凤阳府一事,他们将手中的丹书铁券全部都给上交了,这也就相当于保命的手段被人砍去了大半。

现在他们在军中的关系都已经传给了那些后来的将军,基本是一些子爵伯爵,除了一些回到封地荣养的,大多数都在应天府待着。

酒楼面前的马车早就已经放不下了,一群身着锦衣华袍的年长之人聚集在一起,盯着面前的酒楼,眉头紧皱。

“老费,你的鬼主意最多,你说太子殿下突然要请我们喝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总不能太子殿下真的如此好心不成?”

永嘉侯朱亮祖心中有些怀疑。

他权力被下之后,朱亮祖曾多次寻找吕家,如今和吕家的关系极为密切。

只是如今的太孙朱雄英守中的力量太过于稳健,朱允文实在是无法与其相比。

平凉侯费聚摇了摇头。

“这,我也不太清楚!”

“太孙殿下做事虽然莽撞了一些,但是也是有迹可寻的,可是太子殿下是当今陛下手把手教出来的,想要猜透他的心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看八成是为了之前太孙殿下的事情来找咱们说和!”

吉安侯陆仲亨心情极为不爽。

“说和?这件事情没完!”

“太孙殿下做事实在是过火了一些,不光将咱们在凤阳府的财产全部都给收了,而且还收了咱们的丹书铁券!”

“咱们这群老陈的脸面可都要丢光了,你不知道这段时间那些像苍蝇一样的御史,可没少膈应咱们!”

“什么时候咱们这群淮西的老弟兄受过这样的屈辱!”

平凉侯费一句怒吼一声。

“老陆,你的话有点多了!”

“之前咱们自家老弟兄聚集在一起,你多说一点也就罢了,可是在这个地方你可别忘了,外面那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那群人比像苍蝇一样的御史可烦人多了,如果被他们抓到了把柄,那可就是黄泥掉裤裆里!”

“你们都把自己的事管好,太子殿下面前谁要敢放肆,休怪我不客气!”

太子朱标是未来的储君,在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基本是支持他的。

只要太子朱标还在,那些藩王绝对没有任何的机会。

而相比较朱元璋和太孙朱雄英,太子朱标的性格平稳了许多,只要太子朱标继位,一切就好办了。

酒楼上朝堂上的勋贵全部聚集在这个地方,除了在各地领兵的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到全了。

这时一辆马车孤零零地前进,旁边跟随着一人正是驸马都尉李祺。

所有的兄弟都极为意外,怎么他竟然来了?这时太子朱标出现在酒楼门前,恭恭敬敬地对着马车内的人拜了一拜。

“学生坐标拜见老师!”

马车的帘子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穿着文士青布袍的人出现在朱标面前,这人正是李善长。

李善长看着面前的太子朱标,眼神中满是感慨。

还记得当初太子朱标刚刚拜他为师的时候还很小,转眼间已经这么大了。

李善长看着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

进退有度,谦逊有礼,有君子之风,不愧是自己的徒弟。

“太子殿下回来了,这段时间在外面可曾学到东西了?”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多谢老师挂念,弟子在外面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也是在走出去之后,方知道要想让大明强大,非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

“也理解了父皇和诸位大臣的不易!”

李善长听到这话心中极为满意。

“你能明白这些不错,我相信你未来绝对是一个好君主,当然除了这些事情,对于皇子皇孙的教导也不能差了,正如你所说,许多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