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3章 掌管舆论,编纂大明报

书名: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作者:无人粥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20:52

掌管舆论,编纂大明报

掌管舆论,编纂大明报

很快几个西厂的番子翻墙进入院子里面,刘府的人并没有发现什么,当府邸里面的丫鬟,看到有人拿着刀翻墙进来以为是贼人尖叫了起来。

尖叫声将刘伯温府邸里面的人全部惊动。

刘伯温正在书房里面写字,听到外面的声音心里有些紧张,难道又出什么事情了。

等到几人来到大院里,却发现外面出现了许多西厂的人。

刘伯温大吃一惊,怎么西厂的人找上门来了?自己和郭桓好像并没有什么来往,这件事情应该和自己没有关系才对,难道郭桓故意栽赃嫁祸自己,但如果是这样的话。

太孙殿下应该不会相信的才对。

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说太孙殿下已经不信任自己了。

刘伯温看着这些西厂的番子,担心他们冲撞了自己的家人,说道:“这是我的府邸尔等莫要乱闯,有什么事情我一人担之!”

刘伯温的夫人心中极为着急:“老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

“夫人,可能我今天凶多吉少了,若是我不在了,你就带着几个孩子回老家去吧!”

“我相信这个脸面,太孙殿下还是会给我的!”

随后刘伯温清理了一下衣服我看着这些西厂的番子说道。

“走吧,我跟你们走!”

几个西厂的番子都愣了,这刘大人想要干什么?领头的番子说道:“刘大人您误会了,是太孙殿下来找你,但是看伱们刘府的大门不开,所以便让我们几个翻墙进来看看有什么事情!”

这西厂的番子最会审时度势。

知道刘伯温是朱雄英的手下,也算是他们自己人,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一脸黑线,合着这只是一场误会。

太孙殿下来找自己,却吃了闭门羹,这件事情要传出去,实在是丢人。

此时刘伯温看向一旁的下人心中有些不满。

“太孙殿下前来,你们怎么能将他挡在外面,这成何体统?”

此时几个下人十分冤枉地说道:“老爷这件事情不能怪我们,是老爷您亲自下的命令,今天无论任何人来都不给他开门!”

“太孙殿下穿着普通的衣服,我们也没有认出来是太孙殿下呀!”

刘伯温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是自己亲自下的命令,要是这么说的话确实怪不了别人,想到这里,他让这个下人离开,匆忙地大开中门。

等到朱雄英进来之后,看着刘伯温一家人整整齐齐地聚集在这里,心中极为疑惑。

“刘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过是以私人的身份来拜访,不必将刘家上下老小全部都集中在这里吧?”

刘伯温心中极为尴尬,他怎么能说出这本是一场误会。

“太孙殿下说笑了,还请到书房一叙!”

等到朱雄英到达刘伯温的书房看到这房间里面到处都是书籍,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天文地理风水各方面的学说都有许多。

也难怪刘伯温被称为全才,所学的面确实非常的杂。

刘伯温尴尬地看着朱雄英说道。

“老朽平时就喜欢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一些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让太孙殿下看笑话了!”

突然一本书吸引了朱雄英,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本关于火器方面的书,朱雄英心中极为震惊。

“刘老大人对火器也有研究?”

刘伯温摇了摇头。

“我对火器没有太多的研究,或许是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罢了!”

“不过老夫倒是认识一个工匠,他在改良火器方面有着独到的天赋,只可惜那人每天的任务繁重,也没有工夫改良太多!”

朱雄英心里极为激动,一把抓住刘伯温的手:“刘老大人认识这么有用的人才,怎么不早一点给本太孙介绍?”

这样在火器方面有研究的人才是真正的宝贝。

刘伯温愣了一下,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尤其是朱元璋定了籍之后。

农户就是农户,军户就是军户,而匠户的身份也不可能改变,将一个身份低微的匠户引荐给太孙殿下,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办不来的。

不过现在太孙殿下看重。

倒没有什么问题。

“是老夫的不是,还请太孙殿下放心,回头我便叫那人去寻太孙殿下,只是不知太孙殿下这次来找老夫有何要事?”

朱雄英的目光盯着刘伯温说道。

“刘大人是否还在为刚才在朝堂上事情而愤怒?毕竟孤这一口气处置了许多的大臣,这些大臣当中还有不少都是刘大人的门生故吏!”

刘伯温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沧桑。

“我也知道太孙殿下的做法没有什么错误,这些人贪婪至极,确实应该处罚!”

“甚至如果是陛下来做的话,可能死的人更多,太孙殿下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极为不容易了!”

“只是我身为一个读书人,看到这么多寒窗苦读数十年的读书人变成了这副模样,实在是心有不忍。

朱雄英看着刘伯温说道。

“刘老大人是聪明人,相信刘老大人心里也清楚。

这些读书人做官究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族还是为了大明?”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们都说官场如同一个大染缸,进入到里面,实在是身不由己,但是行不由心,身又怎会由己?”

“我看并非一个大染缸,而是一个试金石,有些人注定随波逐流,也有一些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人物,只是看他们如何选择!”

“孤给他们机会,不过这一次孤来找刘大人,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刘大人!”

刘伯温听到这话心中有些疑惑。

“还请太孙殿下吩咐!”

这时朱雄英说道。

“如今这大明真正识过字的人并不是很多。

前宋时期文化璀璨,到处都是士大夫读书人,虽说国家积贫积弱,但是一有流光溢彩的地方!”

“可是自从元朝以来,我中原文明遭到了极大的摧残,而那些普通的百姓不说读书了,就连基本的生活都很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5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