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八章 猴王归来

书名: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作者:木工米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9

渺渺天际,茫茫深海。

猴王盘坐小鲸背上,左右两头巨鲸护卫,循着指引一路向东、

两头巨鲸本就是异种,遇到风浪也不需躲避,身体表面浮现蔚蓝波纹,汹涌波涛立时驯服。

“好法术,好神通”

猴王抚掌赞叹,目不转睛的看着巨鲸施法。

巨鲸感应到猴王心思,也就不停下施法,随时施展波纹法术。

初几日猴王毫无所得,观察一月之后,隐隐看到了波纹的流转玄妙,尝试着调动天地间水灵气,可惜体内没有法力,千百次都徒劳无功。

“这该如何”

猴王急的抓耳挠腮,仔细琢磨后,试着调动体内血流模拟波纹法术。

气血逆转,心脏彭的爆炸。

不灭天赋发挥效用,猴王由死转生,修改刚刚运转之法,小心避过心脏,结果流经脉络薄弱处,又体验了一番百脉俱断的滋味。

猴王连续失败几次,反而激起了倔强脾气,躺在小鲸背上模拟法术。

死了活,活了死,每次失败都细微调整,次数多了与初时迥然不同。

裁剪繁枝细节,只余根本玄妙。

这日。

猴王运转体内气血,流转诸多关窍,最终破体而出在体表形成赤色薄膜。

“成了,终于成了”

猴王蹦蹦跳跳,欢呼雀跃,过了许久方才安静下来。

“没有老师指引,一门普通法术半年才学会,何时才能悟道长生”

这话若让修士听到,说不得道心破碎,连法力都不曾修成的猴妖,竟然在半年时间以气血替代法力,比单单修法难了无数倍。

其中蕴含的道理,与当年人族完善气血武道相似,那可是数百年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

呜呜呜

小鲸感受到猴王心情,发出欢快的叫声,似乎是在恭喜。

猴王说道:“等到了仙岛,一起拜入仙长门下,求得长生不死之法。待修为境界高了,就能化成人形,我带你去猴山做二大王”

小鲸不懂什么是二大王,却欢快的摇头摆尾,不小心将猴王甩了出去。

巨鲸随时注意孩子,尾巴伸出水面,将猴王安稳接住。

“多谢鲸伯。”

猴王爬到巨鲸背上,手搭眼帘,极目眺望,情不自禁的指着东方说道。

“向着长生,前进”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

一年时间转瞬流逝,巨鲸一家三口已经游了几十万里,天地灵气变得愈发稀薄。

清晨。

朝阳初升,波光粼粼。

猴王死死盯着海面,距离标记地点已经很近,然而海面上仍然空无一物。

“难道路走错了”

猴王抓耳挠腮,丝毫没有怀疑黄牛会骗它。

进入目标十数里范围,巨鲸忽然撞上了透明墙壁,无论怎么用力再也难以前进半步。

“到了到了”

猴王眉欢眼笑,三两步跳到墙壁外,大声呼喊。

“晚辈受青云山牛前辈指引,前来拜师学艺。”

片刻后。

前方灵光闪耀,凝成门户形状,从里面走出个道童,三四尺身高,头上顶着几片金叶。

“进来吧,仙长在等你。”

说完转身离去,猴王迈步进入门中,转头对三头鲸鱼说道。

“你们随我一起去见仙长。”

巨鲸稍稍迟疑,忍不住门户内磅礴灵气,巨大的身躯靠近门户时自行缩小,进去后又豁然开朗。

四五里外有座岛屿,灵雾缭绕,瑞气翻腾。

朦胧云雾中,能瞥见飞檐翘角。

三头鲸鱼欢快的跃出水面,张口吞下瑞气灵云,无需什么闭关苦修,法力就自然而然的增长。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概就是这样,仙佛神魔养的金鱼也不见修炼,落入凡尘就是啸傲山林的妖神妖圣。

猴王跟在灵参娃娃,一路来到云雾古篆。

长生观

“好仙境,好名字”

灵参娃娃呵斥道:“猢狲莫要喧哗。”

猴王生的凹脸尖嘴,身躯羸瘦不满四尺,在灵参娃娃眼中很是鄙陋。

“省得省得。”

猴王立刻挺直腰背,跟着进入门中,穿过重重宫殿琼楼来到正殿。

门户自行洞开。

周易盘坐在石台之上,须发皆白,大紫道袍,手中一卷道经翻看过半。

猴王寻仙问道近百年,何曾见过这等仙风道骨,纳头便拜。

“弟子拜见师尊。”

周易说道:“你的来意贫道已经知晓,不过贫道从不收弟子,更不会传你法术神通。”

猴王怔然许久,本以为得了仙缘,不曾想又是一场空。

心有戚戚,又转眼恢复过来,此番打击虽有些大,猴王却也不会熄了求道之心。

周易暗自点头,果然如黄牛所说,天生坚毅道心,也不知是何先天灵物化形。

“贫道平日里诵经,正缺个侍候童子焚香,你可愿做”

猴王由悲转喜,连连叩首答应:“弟子愿意”

周易问道:“你可有名字”

猴王说道:“弟子天生地养,从未有过姓名。”

周易沉吟片刻,说道:“贫道曾听闻,上古时候有一先天而生的石猴,名唤孙悟空,你既也是天生,那也便姓孙。”

“又一心求长生,便名为长生以彰道心”

猴王再次叩拜:“拜谢仙长,弟子自此就叫孙长生。”

自此之后,孙长生便在岛上住下。

灵参娃娃给他藏蓝道袍,顶尖法器无需裁量,穿上去自行合身,又教孙长生打理灵田,倒是省去了不少功夫。

每日清晨,孙长生来到正殿,点燃灵香静坐一旁。

朝阳初升之际,周易开始念诵道经。

第一天。

孙长生听了卷太上延生篆,一字一句落入耳中竟然生出注解,从中参悟出名为长春诀的功法。

长春诀隶属木行,修成之后受乙木法力滋润,寿元比寻常修士绵长。

“好功法”

孙长生兴奋的手舞足蹈,寻仙百年历尽艰险,中间死了何止百次,终于得了修仙功法。

当晚回到房中,盘膝而坐按照法诀吸引灵气。

木灵气受法诀牵引,争先恐后的钻入孙长生体内,只片刻时间就突破炼气一层,天明时候已经是炼气中期。

这一切自是瞒不过周易神识,不禁惊叹道。

“先天跟脚,恐怖如斯”

翌日。

孙长生本以为听长春诀筑基卷,却又换了一卷道经,悟得灵雨法术。

转眼过去一月。

孙长生修为已臻至炼气顶峰,随时就能突破筑基,诸多道门术法只需稍加修行,便能信手拈来如臂指使,仿佛前世已经学过一般。

这日清晨。

周易念诵的不是道经,却是一门佛法。

孙长生面露惊异,却也知晓规矩,静等仙长诵经结束,方才问道。

“仙长,为何今日是佛经”

周易说道:“佛道皆有长生法,无论高低,皆可参悟修行。”

孙长生抓耳挠腮道:“弟子也不知为何,听道经时如痴如醉,听佛经却心浮气躁,心中生出莫名排斥”

周易手指掐算,得不到任何反馈,先天跟脚人仙也难卜算来历。

“贫道亦排斥佛门,尤其渡化之术,比之魔道迷魂法还要诡异。”

魔道迷魂术很容易就能挣脱,佛门渡化之后再无恢复本我机会,除非哪天修为通天彻地,境界超过渡化之人,才有一丝解脱机会。

孙长生愈发疑惑:“既然仙长不喜佛门,又为何读佛经”

“唯有精通佛门术法神通,才能防备破解。”

周易说道:“譬如贫道于佛法感悟,比之神僧还要精深,辩经更能胜过罗汉,佛门又如何能将我渡化”

“拜谢仙长教诲。”

孙长生自此不再排斥佛经,克制心底烦躁,参悟其中佛理。

山中无日月。

转眼间十年过去。

周易所诵经卷,从道藏中随机抽取,或佛或道,亦有旁门咒术、剑修体修、符阵丹器等等。

孙长生来者不拒,早晨听经,晚上参悟。

不知不觉便到了筑基顶峰,无需服用任何灵物丹药,任由劫雷噼在身上,轻易就凝结金丹。

金丹妖王,在东胜神洲也能牧守一方,称得上仙道中人。

孙长生却是不在意,与长生比起来,金丹连门槛都未踏过。

又二十年过去。

孙长生听得一卷补天秘典,修行时感受到自身天赋,竟然能再次提高。

先天跟脚非极限,大成之后可铸仙基。

五十年过去。

孙长生渡过四九雷劫,金丹化作元婴,一出世就是纯阳灵婴。只需积攒足够法力,就能化作元神,比寻常修士省了无数功夫。

修成元婴后,孙长生施展遁法,瞬息百里快若流光。

“当年求仙时候,几十万里路程如天堑,如今得道,却也不过是几日功夫而已”

又百年过去。

孙长生修成元神,诸般术法神通无一不精。

这日。

日暮时分。

孙长生施法灌既灵田,正准备回殿中修行,忽然听到周易传讯。

遁光闪烁,便出现在正殿。

此时,孙长生已经能看清周易修为,平平无奇元婴道君,然而它不相信神识,如此贯通佛道二教的高人,说是真仙也不为过。

或许真是上界真仙,落在凡俗的一道分身。

“拜见仙长,唤弟子何事”

周易打量孙长生许久,纵使心境已如天人,却也生出几分艳羡,寻常修士求之不得的元神,在孙长生眼中如喝水吃饭般简单。

假以时日,必成返虚。

沉吟片刻说道:“世上无不散之宴席,贫道不日将离开此方地界,你便自行离去吧。”

孙长生噗通跪下,连连叩首祈求:“仙长莫要抛下弟子,弟子可焚香捧剑,扫地锄园,不嫌苦累,只求永远随侍左右。”

周易说道:“你可是忘了寻仙问道之初衷”

孙长生恍然,猴山上四万八千同族,等自己回去传授长生仙法。

念及至此,满眼噙泪,伏地三叩九拜。

“弟子回去之后,定为仙长塑像,早晚供奉香火,愿仙长飞升上界得享长生”

周易挥挥手:“去罢去罢。”

孙长生一步一叩首,直至殿外,正要驾云飞去,又听到周易声音。

“且先回来。”

孙长生闻言大喜,刷的回到殿中,说道:“仙长可是改了主意弟子将仙法传给族人,便回来侍候左右,直至地老天荒”

周易微微摇头,说道:“只是叮嘱你,回去后须小心谨慎,切莫让天庭抓了去。”

孙长生猴脸一塌,躬身道:“弟子记得了。”

周易又说道:“且莫要传我名声,只说意外得了先贤传承,惹了祸莫要牵连贫道。”

孙长生答应道:“弟子纵使魂飞魄散,也不会说出仙长。”

周易从袖口取出一枚玉简,挥手落入孙长生手中。

“你修成诸多玄妙遁法,逃跑功夫不缺,行事小心谨慎,亦不会招惹仇敌。奈何天灾人祸自上门,还需知晓天机术数,提前规避方能长生”

“这卷截天术与你修行,可趋吉避凶,免得落入算计。”

孙平安神识扫过,只觉得术法精妙非凡,远胜过佛教轮回经,比之补天秘典不差分毫,感激叩首道。

“拜谢仙长赐法。”

说罢退出宫殿,化作遁光消失无际。

殿中。

周易唤来灵参娃娃,嘱咐收拾家底,换个地方修行。

“三教人仙寿数将尽,百年内定然飞升,贫道便能回东胜神洲。只要不当面遇上新晋人仙,其他修士,看不破贫道术法”

却说孙长生。

遁术精妙至极,瞬时千里万里,不过一个时辰就回到了猴山。

远远听到吱吱吱声音,离别悲恸消散大半,对着猴山长啸一声。

“小的们,本王回来了”

吱吱吱

惊起一阵猿猴啼鸣,循着声音看去。

只见个毛脸雷公嘴的道士,站在云朵上抓耳挠腮,活像是个猴子。

孙长生落在山顶,只见漫山遍野猿猴,远远望着不敢过来,向着记忆中神殿走去。

数百年过去,风吹日晒,青石神殿变得沧桑古老。

木门已经腐朽,轻轻一推化作粉碎,孙长生见到一排排长的赤红石猴。

由于久无打理,石猴左歪右倒错乱无章。

“难道”

孙长生面色微变,神识扫过方圆千里,再无一当年麾下。

山间反而散落不少石猴,应是哪个猴子调皮,将庙中供奉石猴拿出去,玩耍累了就随意扔掉。

法力运转,将各处石猴摄来,神识数过正好四万八千之数。

“寻常猿猴死后,尸骨化作尘土。尔等既变成石猴,数百年风吹日晒不见丝毫变化,定有那有死而生的复活之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168s